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广东 高二 阶段练习 2019-06-11 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文化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史(旧)、中国古代史 、史学热点、政治史(旧)、世界史 、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孔子主张强公室,抑私门。曾对统治者提出要求:“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只有“上好礼”,才能“下好义”;对民众则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据此可知,孔子意在
A.推崇以德治国理念B.发挥君主示范作用
C.稳定社会等级秩序D.提高儒学社会地位
2019-04-30更新 | 465次组卷 | 17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南省中原名校2019届高三第五次大联考质量考评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但据司马迁记载,孔子对古代文献进行过大量的编辑和整理工作,如删《诗》《书》、订《礼》《乐》、著《易传》、作《春秋》等,并用它们作为传授自己思想的载体。据此可知,孔子
A.努力维护社会人伦秩序
B.为儒学思想寻找历史依据
C.推动平民教育的迅速发展
D.以传承中华文明为己任
2019-07-05更新 | 367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19届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汉代中央政府设有专门管理官民上书的机构。据《廿二史札记》记载,汉代“上书无忌讳”,而“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圣德矣”,东方朔、主父偃、严安等人因“上书言世务”,被简拔为官员。材料表明汉代
A.君主专制的政治风气还没有形成
B.自下而上察举选官的方式已被改变
C.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D.官民可通过上书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2019-05-18更新 | 234次组卷 | 5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济宁市2019届高三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西汉惠帝“复弛商贾之律”,鼓励盐铁民间生产。东汉和帝下诏“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入税县官如故事”,终东汉之世,一直允许私人生产和销售盐铁。这反映出汉代
A.逐步放弃抑商政策
B.通过行政手段促进工商业发展
C.盐铁自由经营形成
D.工商业者地位得到根本性转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循吏”之名最早出现于西汉。西汉循吏者,属“奉职循理,何必威严”之官吏。循吏能“养之仁,使之以义,教之以礼……故人敬而悦之,爱而亲之”。“循吏”的出现反映出当时
A.儒学影响扩大
B.私学发展迅速
C.监察制度缺失
D.社会秩序混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清华大学教授刘桂生指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用意只在于确立儒学在官学与朝廷政治中的地位,不许其他学派分沾。读书人若要研究,尽可自便,只是不能用来猎取功名富贵。他认为汉代
A.推行独尊一统的文化政策
B.中央的权威遭到严重挑战
C.包容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
D.百家争鸣具有强大生命力
2019-03-26更新 | 571次组卷 | 22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宋代“职”“官”分离,另有“差遣”负责具体事务。朝廷通过授予“职”来体现文官的特殊地位,其多为进士出身,如太宗时期入龙图阁者,“一经此职,遂为名流”。据此可知宋代
A.国家机关行政效率提高
B.中枢权力机构不断完善
C.科举制度功能得以加强
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古代中国是城乡一体的社会与经济结构,尤其在汉唐时期,脱离农村的工商业与市民阶层并未出现,城市是乡村的城市,是乡村的集合与代表。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
A.社会转型缺乏必要的基础
B.城市发展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强
C.户籍制度阻滞了社会阶层流动
D.城市发展推动农业商品化
2019-09-02更新 | 565次组卷 | 28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4月二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两宋时期,雕版印刷有汴京、临安、成都、建阳(福建)四大中心。据史书记载,形成了“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京师比岁印版,殆不减杭州,但纸不佳”,“宋时蜀刻甲天下”,“自宋到明六百年间,建阳书林擅天下之富”的局面。据此可知
A.毕昇改进印刷术促进了印刷业的发展
B.印刷业的格局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四川制版技术精良导致了交子的出现
D.印刷业的发展促进了程朱理学的宣传
2020-01-29更新 | 274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西大学附中2019届高三第二学期二轮复习诊断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宋代的包拯、明代的况钟都是著名的清官能吏,在民间素有“包青天”“况青天”之称。明代冯梦龙的作品“三言”中有描写善断案的包拯话本《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况钟话本《况太守断死孩儿》。这表明明代
A.历史典籍编纂日趋世俗化
B.话本小说成为主流文学形式
C.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
D.文学作品承载社会教化功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明太祖强调:“盖蛮夷非威不畏,非惠不怀,然一于威则不能感其心,一于惠则不能慑其暴。”明成祖也认为:“驭夷狄有道,谨边备是也……其来侵犯,则有以御之;其来归服,则有以处之。”这反映出明初统治者
A.认识到必须改变传统“华夷”观念
B.强调完善民族地区的行政机构
C.意识到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性
D.注重稳定边疆秩序以巩固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明代《常熟县志》记载:“至于货布,用之邑者有限,而捆载舟输,行贸于齐鲁之境者常什六。”清朝时,河北等地的农民开始在地窖里织布,以足够的湿度来防止断线之弊,因而减少向江南购买棉布的数量,松江的棉布业便显衰落。这主要反映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经济
A.建立起跨区域商业网络
B.对区域外市场的依赖
C.生产地域性分工的加强
D.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明代专业的旅行指南图已普遍出现,最著名的是《一统路程图记》。该书绘制了北京、南京及各省的重要地名及主要交通路线,并附录山川险夷、著名物产、治安好坏等。人们外出时可检索路引目录,查找相关地名,便知行程里距和沿途情况。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休闲旅游之风盛行
B.国内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C.社会服务体系完善
D.南北经济文化差距的缩小
2019-05-10更新 | 567次组卷 | 18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