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镇江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江苏 九年级 中考真题 2020-08-26 94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1. 下图出土文物“商鞅方升”,可以佐证商鞅变法的哪一项措施(     
A.奖励军功
B.统一度量衡
C.奖励生产
D.推行县制
2016-11-27更新 | 1075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镇江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的建议之后
A.儒家学说居于主导地位B.思想和学术趋于繁荣
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D.诸侯王势力日渐衰弱
2020-08-26更新 | 511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3. 唐太宗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为此,他虚心纳谏,励精图治,在他统治期间形成了政治比较清明的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2020-08-26更新 | 824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4. 观察下列《宋代海外贸易图》,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是
A.宋朝的海外贸易路线已经直达欧洲B.广州、泉州已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C.宋朝开辟经中亚到欧洲的丝绸之路D.宋朝政府派遣的船队出使西洋诸国
2020-08-26更新 | 451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5. 17世纪中期的一份文献如此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与文献中的“来索”“归我”相关的事件是
A.郑成功收复台湾B.清朝设置台湾府C.戚继光抗倭D.岳飞抗金
2020-08-26更新 | 507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6. 孙中山在《民权主义》的演讲中说:“庚子年发生义和团,他们用大刀、肉体和联军相搏,虽然伤亡枕藉,还是前赴后继……经此血战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材料中的“联军”指的是
A.英法联军B.八国联军C.英美联军D.联合国军
2020-08-26更新 | 911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7. 如图是戊戌变法期间各地创办的重要报纸,其宣传的主流观点应当是
   
A.有田同耕B.自强求富C.维新变法D.三民主义
2020-08-26更新 | 731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8. 《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05年8月,经过十年零星的和不协作的行动之后,运动的各个山头都联合组成了一个单一的反清组织,它变成了在以后几年间革命派所认为的真正夺权的工具”。材料中联合组成的“反清组织”是
A.同盟会B.义和拳C.光复会D.国民党
2020-08-26更新 | 997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9. 《讨袁檄文》称:“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此后发生的“戮此民贼”的事件被称为
A.武昌起义B.二次革命C.护国战争D.北伐战争
2020-08-26更新 | 1132次组卷 | 63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0.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在大中城市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的情况概览。与表中序号   ④所示信息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2020-08-26更新 | 36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1.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据此,新中国确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全面依法治国B.民族区域自治
C.坚持民族平等D.加强民族团结
2020-08-26更新 | 699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2.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在1972年所持的这一立场,促使
A.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B.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美国放弃在亚太以及全球的任何地区谋求世界霸权
2020-08-26更新 | 460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3. 2003年2月,“非典”疫情爆发,党和政府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6月下旬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10月,党中央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增添了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4. 中央政府支持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建设,又支持澳门特区连续举办三届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使澳门同葡语国家间的经贸关系得以加强。这些事实充分体现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B.一国两制方针的实践推进
C.海峡两岸密切的经贸交流D.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实现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5. 观察下面《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数据如图》,它能直观地反映
A.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顺利实现
C.经济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D.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2020-08-26更新 | 474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16. 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金字塔是
A.古代埃及国王的宫殿B.古巴比伦国王的宫殿
C.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D.古巴比伦国王的陵墓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7. 东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有一位皇帝叫查士丁尼,他组织编纂了一系列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它们被统称为
A.《1787年宪法》B.《拿破仑法典》
C.《权利法案》D.《罗马民法大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8. 《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一部民间故事集,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其创作者是古代
A.埃及人B.印度人C.日耳曼人D.阿拉伯人
2020-08-26更新 | 581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0. 19世纪末,英德展开激烈的海上霸权之争,德国宣称“海权就是霸权”,想成为海上霸主,但英国不能容忍。在英德矛盾加剧的进程中,英国缔结了
A.三国协约B.三国同盟C.法西斯同盟D.反法西斯同盟
2020-08-26更新 | 407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1. 一位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曾写信询问马克思:“与大工业、工人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是否可以在(不发达的)俄罗斯实现?”此后的史实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这一史实是
A.光荣革命B.巴黎公社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2. 1941年12月7日,6艘航空母舰组成的日本舰队悄然接近夏威夷的美国海军基地,发动猛烈攻击,美军仓促应战。与此描述相关的历史画面是
A.被轰炸的珍珠港机场B.诺曼底登陆
C.攻克柏林D.美国军舰上日本投降
2020-08-26更新 | 19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23. 1945年3月,美、苏、英、中四国发出召开国际组织成立大会的邀请书,中共代表董必武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出席会议。6月,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该国际组织的宪章上签字,10月,宪章正式生效。该国际组织的宪章应当是
A.《凡尔赛条约》B.《联合国家宣言》
C.《波茨坦公告》D.《联合国宪章》
2020-08-26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4. 观察下面漫画,它讽刺的是二战后美国推行的哪一举措?
A.罗斯福新政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D.法西斯主义
2020-08-26更新 | 353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5. 某班组织主题探究活动,他们在网上输入“万隆会议”“纳米比亚独立”“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区主权”等关键词查找资料,其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世界殖民体系趋于崩溃B.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C.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D.国际经济格局的全球化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真题
26. 革命实践铸就革命精神,革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自参加共产国际后,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和共产国际代表的意见,往往照抄照搬。在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过程中,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在会议上遭遇批判,失去发号施令权。其直接结果是,中国共产党能够独立自主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

——摘编自《中国红军长征记》

材料二   抗战期间,中国以伤亡3500多万人的代价,歼灭了日寇150余万,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中国战场还牵制了日军近80%的兵力,对日寇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军民“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行了十四年奋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团结全国军民共同抗战,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对敌作战12.5万次,歼灭日军52万余人,歼灭大部分伪军。

——摘编自危兆盖《论抗战精神》等

材料三   伟大的长征孕育了长征精神,具体表现为:为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波澜壮阔的抗战凝聚了抗战精神,具体表现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摘编自苏进《精神的力量》


(1)材料一中“战略转移”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早期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国际的态度,这一态度在哪次会议后得到了改变?
(2)材料二中“十四年奋战”的起点是什么事件?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的两个主要特点。
(3)材料一里的中共对共产国际态度的变化、材料二中的万众一心全民抗战,分别对应着材料三所述的哪一具体精神?
2020-08-26更新 | 970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新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和东欧等国的承认和支持,但美国拒绝承认。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人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二   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工作队深入发动群众,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让他们自觉地行动起来。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迫使地主阶级在群众威力面前屈服低头,树立了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
(2)材料二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激战”的胜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农民群众“行动起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它是如何从两个方面去消灭地主阶级的?
(4)综合材料二、三,概括中国人民的这些斗争在当时所起的共同作用。
2020-08-26更新 | 1386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8. 19世纪中期,俄国、美国、日本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克里米亚的灾难,农奴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亚历山大二世颁布《解放法令》,解放了农奴,将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重新分配。此后,俄国的旧制度被削弱,工业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美国这场战争的意义在于,它粉碎了奴隶主阶级的政治势力,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全部国家政权,使其能够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全面地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战争消灭了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奴隶制度,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为美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三   极其庞大的地税收入,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正是这笔从农业中获取的巨大财富,才能使政府顺利地实行“殖产兴业”政策;才能使政府从地税收入中拨出大量款项创办国营企业和资助私人企业,从而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货币资本。

——摘编自汤晓黎《日本明治政府地税改革探析》


(1)材料一中俄国的“旧制度”指什么?这一“旧制度”的削弱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2)材料二中的“这场战争”史称什么?这场战争使美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从而“为美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概括指出这次改革“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提供大量货币资本”的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19世纪中期俄、美、日都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综合题 | 适中(0.65)
真题
29. 社会进步往往与问题的产生和解决相伴相生。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英国城镇的卫生状况是:在城镇的热闹地区,堆满了垃圾和烂肉烂鱼等…19世纪中期,城市环境开始受到重视。英国颁布和执行一连串关于食品饮料、公共卫生、健康和居住条件的法令。人们用砖块、石子铺设街道。街道的公共照明先后用上了煤气灯和电灯,城市照明得到改善。排污管道的铺设,使以往街道上污水横流的现象越来越少。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等

材料二   撒切尔夫人执政之初,英国爆发了经济危机,失业率一度高达12.8%,还出现了持续不断的工人罢工。为此,扩大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保障,成为她调整经济举措的重要方面。她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三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推动了数据库的建设,美国数据库数量在80年代末比十年前增长了近175倍。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还推动了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民数量迅速扩大。2013年,美国网民有2.6亿多,中国更达到6.18亿,人类的现代社会生活日趋丰富,但网络道德和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和《2013年中国互联网信息发展报告》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具体举措。
(2)材料二中“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喻指什么制度?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这一制度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三,计算机广泛运用产生了哪些推动作用?伴生了哪些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如何认识社会进步与问题之间的辩证关系。
2020-08-26更新 | 354次组卷 | 12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5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商鞅变法单题
20.65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单题
30.85贞观之治单题
40.94海外贸易的兴盛(宋)单题
50.65郑成功收复台湾单题
60.6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单题
70.65戊戌变法的经过单题
80.65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单题
90.65袁世凯的皇帝梦单题
100.65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单题
110.65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单题
120.65中美关系正常化单题
130.65科学发展观单题
140.65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单题
150.65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单题
160.94古埃及单题
170.65拜占庭帝国与查士丁尼法典单题
180.65古希腊戏剧与《天方夜谭》单题
190.65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单题
200.65一战的背景单题
210.65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单题
220.65日本偷袭珍珠港单题
230.85联合国与世界和平单题
240.65马歇尔计划单题
250.65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方针  纳米比亚独立  收回巴拿马运河的斗争单题
二、综合题
260.65遵义会议  抗战中的中流砥柱  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
270.4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280.65南北战争的影响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290.6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信息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