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期中试题
山东 高二 期中 2020-11-15 5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1. 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CO2、血红蛋白、H+B.乙酰胆碱、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D.Na+、HPO42-、葡萄糖、H2O2
2020-11-0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期中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患肠胃炎时常感到四肢无力,原因是体内丢失了大量的无机盐
B.骨骼肌细胞通过细胞膜直接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
C.人感冒发烧时食欲不振,是因为体温升高导致代谢活动紊乱
D.毛细淋巴管阻塞会使组织液增多,导致水肿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3. 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但是过多注射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生理盐水与细胞内液成分差别不大
B.生理盐水的pH与血浆的差距不大,过量补充不会影响pH的稳态
C.过量补充生理盐水时,血浆中钾离子的浓度会降低
D.注射生理盐水会导致内环境渗透压发生改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4. 人体能适应冬夏气温较大的变化,而单个细胞却只能在37℃左右生活。金鱼能在pH=10的水中生活较长时间,而金鱼的细胞在pH=10的培养液中培养会很快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细胞生物的生存能力都很差,很难适应环境
B.单个细胞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远低于多细胞生物
C.内环境稳态就是血浆渗透压、酸碱度、体温的稳态
D.多细胞和单细胞生物均依赖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维持稳态
2020-11-07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期中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5. 如图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生理盐水湿润),a、d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可刺激神经和骨骼肌;b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流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c为神经与肌细胞形成的突触。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下列判断分析正确的是(       
A.如果用d刺激神经,在b处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B.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b处记录到电位变化,骨骼肌不收缩, 表明部位c受损
C.如果用d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表明骨骼肌受损
D.若本结构完好,用a或d刺激,在c的任何一点都可检测到电位变化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6. 下图所示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其中②为红细胞。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中的氧气浓度一定高于④处
B.②呼吸作用的终产物CO2会引起③pH的变化
C.③与⑤相比,③中含有蛋白质,而⑤中不含蛋白质
D.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不会进入④
2020-11-0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期中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7. 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及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于免疫器官
B.胃液、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均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
C.细菌感染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
D.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可特异性识别并裂解乙肝病毒
2020-11-0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期中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8. 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可作为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机体渗透压的变化
B.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不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稳定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9. 下图表示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中的信号分子①是神经递质,它通过血液的运输,与②受体结合
B.若①是肾上腺素,则靶细胞有可能是肝细胞,结果是使肝糖原分解
C.若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则①可能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该种方式比神经调节的速度要快,因为神经调节需要经过突触结构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10. 某探究实验小组将一定量的家兔的提取液(甲)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甲,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甲后的表现,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提取液中某种物质引起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B.提取液中含有某种病原体,使小鼠感染疾病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第一次注射后,小鼠体内已经产生相应的抗体
2020-11-0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期中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11. 将蛙的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M中,给予适宜刺激后,记录其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如图中曲线Ⅰ所示)、膜电位变化(如图中曲线Ⅱ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点后,细胞膜内钠离子的含量开始高于膜外
B.实验过程中培养液M只有钠离子的浓度会发生变化
C.图中c点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D.曲线Ⅱ的峰值大小与培养液M中钠离子的浓度有关
2020-11-0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期中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2. 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和HIV侵入机体后,主要感染的细胞分别是吞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埃博拉病毒,对HIV不能识别
B.吞噬细胞即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
C.埃博拉病毒感染主要影响体液免疫,对细胞免疫影响不大
D.HIV感染仅仅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丧失,对体液免疫影响不大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3.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存在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它们的放电频率因体温变化而相应改变,如图中实线所示,C、W曲线交于S点,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体温。图中S’为感冒高烧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随着体温的升高而升高
B.只要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高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体温便低于正常值
C.某人体温24小时处在S'点,则该时间段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D.体温持续偏高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需要采取降温措施
2020-11-0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期中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14. 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伸肌中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运动依赖于伸肌和屈肌的协调配合
C.正常情况下,大脑皮层无法控制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
D.该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Ⅰ和Ⅱ处传导是单向的
2020-11-0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期中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15. 某人因食用被椰毒假单孢菌产生的外毒素米酵菌酸污染的黑木耳而中毒,出现内脏器官衰竭。实验研究中,给从未接触过米酵菌酸的受试者皮下注射微量米酵菌酸后,若出现局部红肿,则说明受试者对此毒素无免疫力;反之,则说明受试者体内含有足量的该毒素抗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出现局部红肿说明该受试者对米酵菌酸产生过敏反应
B.米酵菌酸抗体的首次产生需要米酵菌酸刺激B细胞
C.受试者体内已有的抗体存在于皮下组织的细胞中
D.若受试者注射米酵菌酸后皮肤出现红肿,下次注射一定还会出现红肿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6. 如图表示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接受神经递质前,突触后膜的电位分布为外正内负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递质与受体结合不一定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外负内正的电位改变
D.若用药物阻止神经递质的分解,一定会引起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17. 下图为胰岛素的作用机制示意图,其中GLUT4是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使细胞膜上GLUT4数量增多。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蛋白M是与胰岛素结合的受体
B.葡萄糖转运蛋白合成障碍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C.若人体内产生蛋白M的抗体,将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D.囊泡膜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其有流动性的特点
2020-11-0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期中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