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福建 高二 期末 2021-02-08 3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遗传与进化、分子与细胞、生物技术与工程、稳态与调节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 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R型细菌是导致小鼠患肺炎的病原体
B.肺炎链球菌的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
C.肺炎链球菌的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
D.粗糙型(R型)菌株是唯一能够引起肺炎或败血症的菌株
2021-02-0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2.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相关的方法与结果正确的是
A.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则可能原因是搅拌不充分
B.未标记的噬菌体在含32P标记的细菌体内复制三次,其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个体占3/4
C.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用以标记35S
D.分别用含35S和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出带相应标记的噬菌体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3. 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③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                           
④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是RNA
⑤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2019-08-23更新 | 631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0—2011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4. 如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       
A.DNA分子中的⑤⑥⑦⑧依次代表
B.④的名称是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C.图示DNA片段中含有8种脱氧核苷酸
D.DNA分子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上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5. 马和豚鼠体细胞具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但性状差异很大,根本原因是(       
A.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B.生活环境不同
C.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同D.着丝点数目不同
2021-09-20更新 | 348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0年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6. 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反密码子分别是指( )
①信使RNA上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②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③D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④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⑤转运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 ⑥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A.①③⑤B.②⑤④C.①②⑤D.③④⑥
2016-11-26更新 | 638次组卷 | 5卷引用:2010~2011学年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7.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同一条mRNA分子能够同多个核糖体结合,同时合成若干条蛋白质多肽链,结合在同一条mRNA上的核糖体称为多聚核糖体。右图为两个核糖体沿同一mRNA分子移动翻译形成多肽链的过程。对此过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此过程是在细胞质中进行B.核糖体移动方向从右向左
C.合成多肽链的模板是mRNAD.两条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相同
2019-01-30更新 | 463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养正中学、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8. 关于下图所示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噬菌体进行①过程,需将噬菌体放在含有四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溶液中
B.正常的真核生物细胞内可发生①②⑤过程
C.③④⑥过程常见于RNA病毒侵入细胞时
D.细胞中①④过程的发生都需要解旋酶的催化作用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9. 假设一个双链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并合成相关蛋白质如下图,最终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100个子代噬菌体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图中所示物质及结构中共有2种RNA
C.图示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碱基间的配对方式有3种
D.转录该mRNA所示序列的双链DNA片段含有6个腺嘌呤
2021-02-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0. 如图所示为原核生物中某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中DNA分子的两条链可同时作为模板合成mRNA以提高合成蛋白质的效率
B.①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此酶能识别RNA中特定的碱基序列
C.①②过程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配对方式均为A和U配对、G和C配对
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减小基因中碱基改变造成的影响
2021-02-0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1. 下列变异的原理一般认为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
A.将转基因的四倍体与正常的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
B.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出现某些血红蛋白病
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
D.高产青霉素的菌株、太空椒等的培育
2016-11-26更新 | 1009次组卷 | 9卷引用:2010-2011学年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2.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2019-01-30更新 | 2319次组卷 | 74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3. 基因检测可以确定胎儿的基因型。有一对夫妇,其中一个人为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患者,另一方表现型正常,妻子怀孕后,想知道所怀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丈夫为患者,胎儿是男性时,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 
②当妻子为患者时,表现型正常胎儿的性别应该是男性 
③丈夫为患者,胎儿是男性时,不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 
④当妻子为患者时,表现型正常胎儿的性别应当为女性
A.①B.①②C.②③D.①④
2019-01-30更新 | 799次组卷 | 11卷引用:2010-2011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4. 豌豆圆粒和皱粒的产生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以上实例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皱粒这一性状是插入外来DNA序列导致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由于淀粉分支酶基因发生突变,使得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进而不能利用蔗糖合成淀粉
D.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属于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控制,因此其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5. 下图表示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和遗传系谱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生物自交,子代表现型与亲本不同的概率为1/16
B.乙图中①号染色体上的a基因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
C.丙图所示家系中的遗传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该果蝇能产生4种类型的精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6. 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占5/8
B.后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2016-11-26更新 | 103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