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名校联盟优质校2021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福建 高三 一模 2021-03-03 12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经济史(旧)、选修(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史学热点、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 西周时期,周天子规定诸侯国必须贯彻分封中的强本弱末原则,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制,爵位谥号不得“违制”,要求诸侯必须定期朝聘天子。这些规定旨在
A.推动宗法制与分封制的融合B.加强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维护周天子的统治权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 下图为东汉末年山东嘉祥武梁祠前石室画像《邢渠哺父》图,描写了邢渠跪身执双箸哺父场面。该图反映出
A.儒家伦理对社会生活的影响B.普通民众生活的困苦
C.儒学出现世俗化趋势D.政治一统对社会习俗的改变
2021-03-02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名校联盟优质校2021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宋代文言小说《太平广记》中描写唐代长安人罗会时说,罗家世代以“剔粪自业”而成巨富。曾有士人陆景阳在其家住宿,见罗家如此富有,遂问罗会“为何不罢恶事”。罗会告诉他,自己曾停废过一两年,但家中连续出现凶兆;一旦恢复旧业,便又顺风顺水。这则故事反映出当时
A.商业活动种类繁多B.商业经营模式发生质变
C.商人社会地位提高D.商业经营理念的开放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北宋时期,王安石曾创立了太学三舍法:太学生每人专攻一经,由主讲官定时考试,学生凭学业和德行由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上舍每经成绩优异的前两名可以担任学正、学录、学谕等教导职事,称“职事生员”;上舍生学行优异者,委主判官,中书考察,即可特恩补官。这些做法
A.节约了政府的开支B.贯通了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
C.培养了务实的官员D.解决了科举取士的种种弊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5. 17世纪晚期,清政府相继在东南沿海一些地区设置海关,其主要职责是“执掌水陆通商货税”,同时还负责外贸管理、稽查船只及走私物品等。清政府规定,一切商民货物,俱由海上船运,赴(海关)监督纳税。这表明当时清政府
A.实行有限度的对外开放B.严守闭关锁国政策
C.重视海上丝绸之路开发D.力图开拓东南海疆
2021-03-0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名校联盟优质校2021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6. 下表为1881~1915年中国蚕丝生产机制丝和手缫丝比重表(单位:万市担)。它表明当时中国
时间桑蚕丝
总产量
其中机制丝 其中手缫丝 榨蚕丝
(手缫)
主攻出口百分比(%)出口内销合计百分比(%)
1881-188515.52少量7.058.4715.522.17
1891-189519.672.5713.17.789.3217.1086.93.74
1901-190522.965.7325.05.2511.9817.2375.05.28
1911-191526.987.3727.35.5514.0619.6172.37.58

A.经济发展深受西方资本输出的影响B.机制蚕丝品开拓了广阔海外市场
C.传统产业对外来商品具有抵制作用D.商品经济已基本取代了自然经济
2021-03-0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名校联盟优质校2021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7. 1919年1月,北大学生傅斯年在《<新潮>发刊旨趣书》中指出:“同人等以为国人所宜最先知者有四事:第一,今日世界文化至于何阶段?……持此四者刻刻在心,然后可云对于本国学术之地位有自觉心,然后可以渐渐导引此“块然独存”之中国同浴于世界文化之流也。”其论断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A.引发了救亡图存的社会潮流B.助推了思想解放的发展
C.促使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D.提高了民众的政治觉悟
2021-03-0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名校联盟优质校2021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1949年6月,上海英商电车公司计时员王振国按规定请假时,遭到英国查票员麦达生的殴打,执勤警察把麦达生带到公安分局并依法将其拘留,后来麦达生被公司革职回国。这一事件的结局反映出
A.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得到提升B.西方列强在华特权遭否定
C.国民政府取消列强治外法权D.新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9. 20世纪80年代,一部分农户或农民在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领域中,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和联合经营。到1984年,中国农村涌现出各种经济联合体46.7万个,从业人员达355.7万人。据此可知,当时
A.农业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发生改变B.合作社经济日臻于完善
C.农村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渐趋调整D.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