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外国语学校、东海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福建 九年级 期中 2022-01-08 26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实验、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1.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
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D.“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
2017-08-30更新 | 4616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7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2. 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B.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C.空气液化﹣分子间间隔改变D.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3. 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如图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
B.氧原子在化学反应里容易失去6个电子,变成氧离子,形成稳定结构
C.氧原子的质量主要由质子和电子决定的
D.氧原子核内有8个带正电的质子
2022-01-06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外国语学校、东海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4. 给48毫升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④⑤B.②④⑤C.①③④D.②④⑥⑦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5. 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变化与守恒:依据砂糖灼烧后得到黑色物质,可推测砂糖中可能含有碳元素
B.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C.宏观与微观: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D.模型与推理: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水中溶有氧气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6. 下列有关空气和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A.抢救危重新冠病人时,呼吸机起了重要的作用,给病人长时间呼吸纯氧
B.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法,属于化学变化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成红棕色的铁锈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7. 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前,小雨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这在科学研究环节中属于(       
A.解释与结论B.观察与问题C.实验与事实D.假设与预测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8. 关于化学上的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分类物质
A黑色固体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B缓慢氧化动植物的新陈代谢、食物的腐烂
C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氯化钾、水
D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蒸发皿

A.AB.BC.CD.D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9. 下列CO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效果的是(  )
A.B.C.D.
2019-03-22更新 | 1058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
10. 某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收集一塑料瓶氧气依次进行以下3步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并倒转瓶口。3步实验中测得塑料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如图中的MN段、NP段和PR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比较M→N和N→P,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B.比较N→P和P→Q,说明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C.氧分子运动速度最慢的是Q→R
D.Q→R氧气的体积分数接近21%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1. “母亲水窑”是一项帮助西部地区摆脱缺水状况的供水工程,水窑工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1)天然雨水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净化过程才能饮用,小刚发现,集流场中自上而下铺有石子、粗沙、细沙。集流场的主要作用是_____
(2)清水池中的水长期放置会有异味,可以使用_____除去。
(3)小刚在清水池中取出水样进行实验,发现该水样易生水垢,请设计实验检验清水池中的水是硬水_____。(简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
(4)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不应提倡的是_____(填序号)。
A.桶装水没用完就倒掉
B.用淘米水浇花、冲厕所
C.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服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

(5)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_____(填序号)。
a.水的电解       b.水的蒸发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6)有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与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OH)、氢气和氯气(Cl2),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该反应将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
2022-01-0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外国语学校、东海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12.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点。
(1)氯化钠是由_____构成的(填化学符号);氯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如图是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①A、B、C、D、E五种微粒中表示离子的是_____(填序号);
②A、C、D、E四种微粒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填序号)
(3)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微观示图如图:

①A、B、C中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_。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_____(具体微粒名称)
②上述变化Ⅰ、变化Ⅱ、变化Ⅲ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判断依据_____
③依据此图,从微观角度提示了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___
④属于化学反应的变化过程,其反应用化学式表示为_____
2022-01-0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外国语学校、东海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3. 通过两个月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如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请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欲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式表示为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若选择G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气体时用D装置收集,发生装置应选_____。检验二氧化碳原理用化学式表示为_____。将制得的CO2通入H装置进行实验,观察的现象是_____
(4)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用装置F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可证明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
I.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F装置的广口瓶中
II.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
III.从b端通入足量氮气
IV.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V.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
①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
_____(填实验步骤标号)中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用化学式表示该反应_____
(5)若装置A中的反应过于剧烈,从安全角度考虑,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
a.用容积较小的锥形瓶
b.减慢液体的滴加速度
c.加热反应物
d.降低液体反应物的浓度
2022-01-0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外国语学校、东海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四、综合应用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4. 氧气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物质。
(1)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下列①一④中消耗氧气的是_____
①碳酸氢铵分解②煤炭燃烧③植物光合作用④人的呼吸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2)如图所示“氧气”要穿过迷宫,从进口顺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反应条件省略)
   
①“箭头”画出了“氧气”应行走的路线,“氧气”不能从甲处通过,你认为甲处的物质是_____(填序号)A氦气B水C蜡烛
②除①举例的物质和迷宫中物质外甲处还可能是_____
③氧气在进迷宫过程中,除了甲,还碰到了两种阻止它前进的物质,其中一个反应用化学式表示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富氧空气”是指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的气体,可用于航天、医疗、炼钢等。“新型肺炎”重症患者的治疗上有一个重要环节为“高流氧呼吸”,其本质也和“富氧空气”差不多,化学兴趣小组欲混制“富氧空气”并开展相关探究,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一:混制“富氧空气”。
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
   
②如图1,用纯氮气及上述实验制取的氧气,混制一瓶(集气瓶容积为250mL)氧气体积分数为40%的“富氧空气”,气体应从装置中的管_____(选“a”或“b”)通入,先通入氮气排出120mL水,再通入氧气排出_____mL水。
实验二: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用图2装置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集气瓶中“富氧空气”体积为100mL,底部残留少量水,燃烧匙内有足量红磷),操作如下。
Ⅰ.往量筒内加入适量水,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80mL;
Ⅱ.用电点火装置点燃红磷,充分反应;
Ⅲ.打开止水夹,待右侧量筒内液面不再变化时,排出气球中的气体,调节两边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38mL。
回答问题:
③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
④操作Ⅱ中可观察到现象:_____
⑤本次实验测得“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_____
⑥若操作Ⅰ量筒读数时仰视,操作Ⅲ量筒读数时俯视,则测得实验结果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实验三:研究“富氧空气”的应用
通过重油、褐煤在氧气含量不同的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得到有关数据如下图:
   
⑦结合图3,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与燃烧产生的温度的关系:_____
⑧结合图4,简述减少燃料燃烧尾气污染的措施:_____
实验四: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再探究
   
⑨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用不同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测定氧气含量方法的优劣。他们用足量的蜡烛、红磷和白磷分别在相同体积与状态的空气中燃烧,用氧气探测器测定容器中剩余氧气与时间的关系如图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效果最好的是蜡烛,因为它反应速率快
B.该实验证明氧气的浓度较低时,红磷与白磷还能与之发生反应
C.三个均为氧气过量
D.若用这三种物质做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偏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实验、身边的化学物质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0
填空与简答
2
实验题
1
综合应用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2
物质构成的奥秘
3
化学实验
4
身边的化学物质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4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单选题
20.94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单选题
30.85原子结构单选题
40.85可间接加热的仪器以及石棉网的使用  物质的加热单选题
50.65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氧气的物理性质及贮存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单选题
60.65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  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缓慢氧化  工业制取氧气单选题
70.85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的辨析单选题
80.65缓慢氧化  氯酸钾制取氧气  不可加热的仪器  常见物质的颜色单选题
90.4制取二氧化碳实验的改进单选题
100.65氧气的物理性质及贮存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10.85常见几种净化水操作的比较  硬水和软水定义及鉴别  水的组成实验  爱护水资源流程题
120.65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  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及应用  物质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  化学式书写及读法填空题
三、实验题
130.65氧气的制取中装置的选择  二氧化碳制取的综合考查  气体发生、收集装置  万用瓶的使用
四、综合应用题
140.15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改进  自然界的氧循环  氧气的制取中装置的选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