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江苏 七年级 期中 2022-11-20 5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近10万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这表明北京人可能(     
A.过群体生活B.会制作工具C.用磨制石器D.吃米熟食物
2022-11-1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蚩尤B.炎帝、黄帝C.黄帝、嫘祖D.仓颉、隶首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3. “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更是也。”从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A.发祥地是黄河流域B.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
C.由神农和夸父创立D.杂居相处,在不断交织中交融而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A.禹传子,家天下B.武王建立周朝C.秦始皇统一六国D.西汉文景之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如图①对应的朝代是(     
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6. 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的应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
A.打制石器B.原始陶器C.青铜铸造D.瓷器烧制
2021-06-27更新 | 2784次组卷 | 84卷引用:2021年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殷墟出土的文字中有“廪”(指粮仓)、“畎”(指田间水沟)、“园田”(指为农田施肥)等字,这反映出商代(     
A.手工业的新发展B.阶级分化的加剧
C.农业技术的进步D.赋税负担的繁重
2022-11-1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春秋时期)大小国家,在名义上都豕认周王的共主地位,但周王的实权早已消灭,只有霸主才能左右当时的政局。”材料反映出(     
A.周王室势力大减B.诸侯完全取代周王
C.世袭制得到加强D.西周时期政局稳定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A.周武王B.齐桓公C.晋文公D.楚庄王
2022-04-11更新 | 892次组卷 | 134卷引用:2012-2013学年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1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0. “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商鞅说这句话的主要目的是
A.颂扬汤武功德B.批评商朝暴政
C.强调以礼治国D.宣扬变法图强
2020-07-17更新 | 1217次组卷 | 48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1.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材料反映了商鞅变法的
A.背景B.目的C.内容D.影响
2022-06-28更新 | 1613次组卷 | 55卷引用:2022年海南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如图水利工程中的“宝瓶口”处引水流入渠道主要用于(     
A.分洪B.水运C.排沙D.灌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他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他”是(     
A.老子B.孟子C.韩非D.墨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4. 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019-06-17更新 | 1256次组卷 | 58卷引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