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眉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川 高二 期末 2023-07-21 12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词一代之胜说”作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说法之一。明确提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法的是清人焦循,后经王国维、胡适的倡导,广为人们接受。然而焦循并非此说的开创者,其源头可追溯至金元。如金代刘祁说:“唐以前诗在诗,至宋则多在长短句,今之诗在俗间俚曲。”元人罗宗信也指出:“世之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诚哉!”这些言论当是“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的雏形。至明代,该说渐显理论色彩,茅一相云:“夫一代之兴必生妙才;一代之才必有绝艺。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独善其美而不得相兼。”至王国维、胡适,则吸收了西方思想,并予以进一步发挥,使之完成了向近现代的转化。可以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是由众多学者累积阐发形成的。

这些学者都把宋词当作宋代的文学代表样式加以弘扬、渲染。诚然,曲子词作为一种音乐文学样式,在有宋一代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就。但是如果深入“宋词一代之胜说”所依附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中,不难发现,该说的提出其实并非尊崇客观事实,因而“宋词一代之胜说”也就难能悉数可信了。

我们先看元人罗宗信的论断,从他“大元乐府”的说法其实已经可以看出,该观点最终指向的是元朝,这使我们自然联想到其观点本意是为了彰显本朝文学的成就;再说明代的茅一相,其本人是一位热衷戏曲的曲论家;焦循也是一位著名的曲论家,著有《花布农谭》《曲考》等不少戏曲论著;而王国维本人对戏曲的兴趣也不必多言。因此,在回看该观点时便不难发现,表述过这一观念的学者中,绝大部分是曲作家。可见这一观念的提出,与金元时代戏曲与散曲的盛行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肯定元曲的文学地位,是这一观念形成的真正动因。

审视“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一观点,不难发现此说的核心是“文体代兴”,即文体“始盛终衰”的过程与朝代的更迭是同步进行的。如果承认这一说法,就会推出“由律诗的灭亡必然会孕育出新的文体——词”这种不恰当的观点。然而,一代之兴不一定会产生新的文学体裁;一种文体形成后,其生命力也并不一定因朝代的更替而灭亡。文体的盛衰并不与朝代兴替呈对应关系,若以朝代为基准对一种文学样式进行判断,就会割裂文学发展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有违客观史实。

“宋词一代之胜说”是为肯定元曲的地位而提出的,存在强烈的目的性。“真”与“活”是元曲最为突出的特点,而宋词符合该标准,因而宋词的光环就被论者描述得无限大,以此盖过宋代其他文学样式的成就。而宋诗恰恰与之相反,“真”与“活”的特色不够明显,因而不被论者看好。诚然,宋代的词作是当时最具特色的文学样式,但并不能说宋词代表了宋代整体文学的最高成就,也不能说词只兴盛于宋代。钱仲联教授曾言:“词至于清,生命力还旺盛,光芒还是万丈。”所以,若以史学观来分析文学现象,就必须从客观的角度出发,不能为了自圆其说而扭曲客观史实。每朝每代的文学都是以“金字塔”的形式出现的,不能只看到“塔尖”的突出而无视整个“塔基”的重要性。更何况,宋词也不能被简单地视为宋代文学的“塔尖”。

(摘编自沈松勤《“宋词一代之胜说”释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宋词一代之胜说”是“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的组成部分,明确提出这一说法的是清人焦循。
B.“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由古今历代学者累积阐发而成,该说认为宋词是宋代的文学代表样式。
C.“文体代兴”说将朝代作为基准,认为文体的盛衰与朝代的兴替同步,忽视了文学发展的复杂性。
D.宋词符合元曲“真”“活”的特点,因此光环被无限扩大,而宋诗因没有这些特点而不被看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认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有违客观事实,并以此论证依附于它的“宋词一代之胜说”难能悉数可信。
B.文章第三段揭示众多学者的曲论家身份,意指“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的提出是为了肯定元曲的文学地位。
C.文章第四段通过归谬法来论证“文体代兴”这一观点有违史实,直接论证了“宋词一代之胜说”有失偏颇。
D.文章“绝大部分”“并不一定”等语句使持论更审慎,“金字塔”“塔尖”“塔基”等词则使说理更生动形象。
3.下列观点属于本文作者所辩驳的一项是(     
A.诗至于唐而格备,故宋人不得不变而之词,元人不得不变而之曲。(明·胡应麟)
B.词莫盛于宋,而宋人词为小道,名之曰诗余。及我朝而其道大昌。(清·沈曾植)
C.词也,曲也,剧本也,小说也,皆一流之文学,而皆以俚语为之。(现代·胡适)
D.就文学成就看,宋词与宋诗、宋文也颇难强分高下,硬作轩轻。(当代·王水照)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年”这个概念很熟悉——过完12个月就是一年,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圈就是一年。但实际上,世界范围内所使用的“年”的定义各不一样,且每一种“年”的概念下,一年的天数也各不相同。

举个例子,我们中国现在就通行着两种“年”:公历年和农历年。我们按照公历年日期生活和工作,有时候按农历年放公共假期(比如每年的清明、春节、中秋等)。在公历年中,平年的天数是365天,闰年则是366天,但在农历年中,平年为354.3672天,闰年则为383.8978天。

世界各地还通行着希伯来历、印度历、伊朗历等多种历法,这些历法中对“年”的定义各不相同,一年的天数也各不一致。不过在这些“年”的时间长度计算中,基本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秒,并且规定一分钟为60秒,一小时为60分钟,一天为24小时,所以“天”这个单位的时间是统一的,都是86400秒,但由于不同的“年”所规定的天数不一致,就导致了如果我们按照不同的“年”的概念来看地球的年龄,差距会很大。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默认一年是365天,一个人默认一年是365.25天(这是天文学中的儒略年),每一年虽然仅差0.25天,但乘以地球的46亿年,这两个人观念中地球的年龄将会差300万年。

由于“年”最初是根据人们对自然周期性变化的观察所总结出来的一个时间单位,所以最初并没有那么准确。比如中国古代,年的概念其实是从四季轮回中来的。最初,一年只有春秋两季,因为农耕时代最要注意的就是植物的春种秋收,一种一收就是一年,所以我们至今还在用“春秋”代表一年。但无疑,这个观测是非常不准确的——植物的生长与多种因素都有关系,推后或提前十多天都有可能。

随后,人们开始观测天象——也就是利用日月星辰的运动规律来定年,有些根据月相的周期(也就是月亮围绕地球运动的状态)来安排历法,这种历法叫做太阴历(比如伊斯兰历),有些则根据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周期来安排历法,这种历法叫做太阳历(比如我们现在用的公历)。还有些会兼顾月相周期与太阳周期,被称为阴阳历(比如农历),这种是为了配合季节,方便耕作。

但由于不同文明所处的位置,以及天文学的观测精度和文明发达层次不同,导致了它们的观测结果以及历法的安排都是不同的。不过由于许多传统历法一直使用至今,成为根深蒂固的文化或宗教传统,虽然有更精确的年的定义,但囿于这些传统,人们不得不在这些传统历法上“打补丁”,这也是“年”各不同的原因。

目前在科学领域,使用比较多的是两种“年”的概念,一个是儒略年,这个主要使用在天文学领域中,作为一种时间计量单位使用,其规定一年恒定为365.25天,光年的年,就是这个单位。要注意的是,这个“年”现在只用于测量持续时间,而不用于测定日期并制定历法。另一个是回归年,这个年份是基于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而确定的,指的是太阳光连续两次通过黄道上相同点(一般用春分点)的时间间隔——这其实就是每一年精确的四季周期,也被用于现在确定每年的公历。当然,每年的回归年的具体长度有非常微小的变化,比如2000年,这个值是365.242190419天,而1900年,则是365.2421979天。

(摘编自《科学大院》)

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的概念为人们熟悉,目前世界各地采用的历法对它的定义并不一致。
B.目前中国通行两种“年”,工作和生活时按照公历年,放假则按照农历年。
C.与“年”不同,“天”这个时间单位的长度是统一的,即每天86400秒。
D.即便是科学领域中使用较多的回归年,也不能避免每年具体长度的差别。
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历法中每一年的差别不大,但科学领域对“年”的要求更精准,这是为了更准确地计算地球年龄。
B.历法的安排与人们对天象的观测有关,兼顾月相周期与太阳周期,为方便耕作而安排的历法称为农历。
C.以下事例均属于文章第六段提及的“打补丁”现象:国际通行公历每四年一闰;2023年我国农历闰二月。
D.作者在介绍“年”的概念时,用了下定义、举例子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本文内容更准确、科学。
6.为什么世界范围内使用的“年”的定义、天数不尽相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3-07-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返璞归真

【西班牙】费尔南多·索伦蒂诺

我很容易接受社会学家或心理分析学家在电视圆桌会议上提出的任何想法。从眼镜、胡须和烟斗喷出的烟雾中浮现出的深沉而无可争辩的男性声音声称,现代人类已经被一点一点地异化了,消费者社会正在消费着人类。

我吓了一跳,心里感到眩晕——这在描述上毫无意义,但很容易想象得到——于是我赶快关掉电视,赶往我住的乌尔基萨别墅附近的苏索里奥·赫马诺斯自行车店。我不知道有多少个苏索里奥兄弟,那时店里只有一个很瘦的高颧骨男人,人很聪明,办事快捷高效。

当他把自行车卖给我的时候,他说了几句类似老师会对弟子说的话:

“这是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生活变得无可救药地复杂。而自行车却很简单,虽说它只是一种机械装置,但也需要自然的元素:新鲜的空气、阳光以及锻炼。”

我表示赞同。宛若孩子般快乐,我骑着自行车来到了乌尔基萨别墅和普耶雷敦别墅坐落的街道上。几分钟后,我骑到了林奇别墅、桑托斯卢加雷斯和帕洛马尔。“太棒了,”我自言自语道,“这种简单又费力的交通工具让我在短时间内走过这么长的路。”确实是啊,但我到底走了多远呢?

因为我憎恨不精确和猜测,于是我又去见了苏索里奥先生。这一次,他严肃地看着景我,充满了不确定,他的态度似乎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记住,”他说,“回来是你的主意。”

我的回答带有警句式的奉承意味:

“满意的客户总会回到诚实的商人那里。”

我问他是否认为给自行车加里程计是个改进的好主意。

他责备我说:“没有速度表的里程计就像没有刀的叉子,两者相辅相成,给了彼此存在的理由。里程表会告诉你已经走了多远,速度表会告诉你的骑行能力有多强。”

我承认他是对的。几分钟后,这两个装置就装在了我自行车的车把上。

“人们到处闲逛,要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要么就是天生的傻瓜。”苏索里奥先生说,“所以说,你要是遇到心不在焉的人,不要惊讶。要不要安电喇叭来吹个绝妙的三重奏呀?”

“抱歉我不赞同你的意见,我讨厌喇叭声。”

“这个喇叭产自日不落帝国,”他讲道,“也许你知道日本人试图在节省空间。这喇叭还没有火柴盒大,就算你不喜欢城市里喇叭的声音,你仍然可以享受额外的服务:一个带卡式录音和录音机的音箱,一个显示东京、亚的斯亚贝巴和特古西加尔巴官方时间的钟面式风向指示器,一个温度和大气压力指示器及一个具有57个功能的迷你计算器,以备你需要在路上计算路程。”

考虑到这些特点,我很高兴地买了个喇叭。

“天气怎么样?”苏索里奥先生接着问。

这是一个反问句。

“天气好极啦,阳光灿烂的日子。”他自问自答道,“布宜诺斯艾利斯一月的太阳,会灼伤任何一个有幸拥有大脑的人。但是,当你在最荒凉的地方遇上一场猛烈的狂风暴雨,穿着灌有一千加仑水的衣服和鞋子回家时,不要感到惊讶。”

我困惑了一会儿。

他补充道:“在21世纪初,有了这个小装置,只要不是白痴,谁会想让自己淋湿呢?”他手心里托着一台极小的电视。“它能提前72小时预测天气变化,不会有误差。”

他迅速地把它拧到车把上。

“它还显示了澳大利亚和加蓬的等压线和等雨量线,为您提供波斯湾潮汐的信息,并有超声波系统,可以消灭沿路上等待骑行者的豪猪、野狗和鬣蜥。”

“那蚊子和苍蝇呢?”

“非常不幸,这些令人厌恶的双翅昆虫已经对这种装置的光线产生了免疫。但是,当它可以打印单面或双面、彩色和任何纸张上的文件时,能否防蚊子和苍蝇又有什么关系呢?”

由于我花了很多时间复印文件,这项功能深得我心。

“后挡泥板,”苏索里奥先生说,“不应该觉得比车把差。车把上有这么多神奇装置,可后面却空空如也。”

他安装了一个黄油盘大小的金属盒子,车座后面有按钮和控制杆:“你有点懒惰,可能吃得有些多。当在途中感到有强烈的饥饿感时,有什么能比这个红外线烤炉更好?它能在25秒内做出烤鸡或是土豆烤牛肉,而蒸馏器将空气中的水分转化成勃艮第葡萄酒。”

这个提议很诱人,我根本无力抵抗。

“我出生在这个小镇上,我在乌尔基萨别墅住了53年,”他提高了音量,举起右臂解释道,“我一直觉得我们这个社区就像个大家庭。你看起来不是个卑鄙的人,所以我冒险相信你是个诚实的人。我给你美元计的信用证,36个月分期付清即可。不用麻烦你去我的实验室,把你的地址给我,虽然我已经熟记于心了,明天我的财务经理会带着一些文件去你家让你签字。”

我哆哆嗦嗦地把地址写在报纸边上。怕他忘记自己的承诺,我敦促道:

“他明天一定会来,对吧?”

“他当然会。他会带着期票,迫切需要你的破产签名,还会带着其他标注严谨的预付款项,这些都会让你大吃一惊。我再次祝贺你,这是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生活变得无可救药地复杂,而自行车却很简单而自然。”

我感激涕零地回答:“非常感谢。”

我骑着车走了:幸福快乐,充满活力,嘴里还哼着歌。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小见大,通过讲述“我”去自行车店加装装置的事件,折射消费时代的社会怪象。
B.小说标题“返璞归真”和小说情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深化了主题。
C.“记住,回来是你的主意”,自行车老板的话意味着他打定主意对“我”进行一系列推销。
D.“我哆哆嗦嗦地把地址写在报纸边上”,表现出了“我”对破产的恐惧和自己行为的后悔。
8.苏索里奥“人很聪明”,作为一名销售者,他的“聪明”在推销装置的过程中有怎样的表现,请在下列两个情境中任选一处加以分析。

甲:当“我”拒绝他安装喇叭的建议时。

乙:当“我”对他有关阳光与暴雨的说法感到困惑时。

9.“在故作平淡无奇的日常形式中表达出反常的内容”是荒诞小说的基本特点之一。请具体说说本小说有哪些“反常内容”。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神龙元年,正月,丙午,中宗即位。

二月,甲寅,复国号曰唐。甲子,立妃韦氏为皇后,赦天下。追赠后父玄贞为上洛王、母崔氏为妃。左拾遗贾虚己上疏,以为:“异姓不王,古今通制。今中兴之始,万姓喁喁以观陛下之政;而先王后族,非所以广德美于天下也。且先朝赠后父太原王,殷鉴不远,须防其渐。若以恩制已行,宜令皇后固让,则益增谦冲之德矣。”不听。

安乐公主恃宠骄恣,卖官鬻狱,势倾朝野。或自为制敕掩其文令上署之上笑而从之,竟不视也。

定州人郎岌上言:“韦后、宗楚客将为逆乱。”韦后白上,杀之。

五月,丁卯,许州司兵参军偃师燕钦融复上言:“皇后淫乱,干预国政,宗族强盛;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图危宗社。”上召钦融面诘之。钦融顿首抗言,神色不挠;上默然。宗楚客矫制令飞骑扑杀之,投于殿庭石上,折颈而死,楚客大呼称快。上虽不问,意颇怏怏不悦;由是韦后及其党始忧惧。

散骑常侍马秦客以医术,光禄少卿杨均以善烹调,皆出入宫掖,得幸于韦后,恐事泄被诛;安乐公主欲韦后临朝,自为皇太女;乃相与合谋,于饼餤中进毒。六月,壬午,中宗崩于神龙殿。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材料二:

史臣曰:廉士可以律贪夫,贤臣不能辅孱主。诚以心无远图,不知创业之难,唯取当年之乐。洎涤除金虎,再握璿衡,不能罪己以谢万方,而更漫游以八政。纵艳妻之煽党,则聚、福争衡;信妖女以挠权,则彝伦失序。

(节选自《旧唐书·本纪》)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或自为制A敕B掩C其文D令E上F署之G上H笑而从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以,用来……的,与《鸿门宴》中“所以遣将守关者”的“所以”意思不同。
B.杖,文中是用棍杖的意思,与《苏武传》中“杖汉节牧羊”的“杖”意思不同。
C.穷,文中是追究到底的意思,与《滕王阁序》中“穷且益坚”的“穷”意思相同。
D.隳,文中是毁坏、破坏的意思,与《过秦论》中“隳名城”的“隳”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中宗即位不久就追赠韦后的父亲为上洛王,贾虚己上书反对,他认为封异姓王不符合古今规矩,况且先朝皇帝已有教训。但中宗并未采纳。
B.继郎岌之后,燕钦融继续上书告发韦后、宗楚客等人,面对唐中宗的当面质问,燕钦融直言不讳,毫不畏惧。后宗楚客奉命派飞骑杀死燕钦融。
C.秦客、杨均二人受到韦后宠信,他们害怕事情败露会引来杀身之祸;安乐公主希望韦后当权,自己就能当皇太女,几人共同谋划毒死了唐中宗。
D.唐中宗即位后,并未吸取先朝教训,而是一味放纵妻子、女儿扰乱国权,引起朝廷内部争端,破坏纲理伦常,最终导致自己身死人手。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以恩制已行,宜令皇后固让,则益增谦冲之德矣。
(2)诚以心无远图,不知创业之难,唯取当年之乐。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古阳关·寄无雪八弟宰宝应

晁补之

暮草蛩吟噎,暗柳萤飞灭。空庭雨过,西风紧,飘黄叶。卷书帷寂静,对此伤离别。重感叹,中秋数日又圆月。

沙觜樯竿上,淮水阔。有飞凫客,词珠玉,气冰雪。且莫教皓月,照影惊华发。问几时,清尊夜景共佳节。

【注释】①蛩(qióng),指蟋蟀。②沙觜(zi),从陆地突入水中的前端尖的沙滩。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暮秋蛩吟萤飞,雨过风紧,黄叶飘零,离别在即的兄弟二人倍感悲伤。
B.词人遥想八弟泛舟于淮水上,与鸣叫如珠玉,气质如冰雪的飞凫相伴。
C.下片“共佳节”与上片“伤离别”相呼应,寄寓思念之情,感慨遥深。
D.全词写景视听结合,造境虚实相生,以景寄情,情境交融,自然流畅。
15.词中“圆月”与“皓月”分别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宋荣子认为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就能够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文人喜欢以“酒”寄托情感,表达人生感慨,杜甫和苏轼分别在《登高》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来以酒寄情。
(3)柳宗元《小石潭记》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及潭周围的树木,着意渲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氛,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做一些练习,对复习古诗文当然是需要的。但如果仅仅是应试_________,总是从实词解释、语句翻译、感情、艺术手法等角度做题,那必然会引起学生厌倦。有没有可能_________,提高复习站位,注意整合和开拓,开创以提升核心素养为指归的复习新思路呢?

教师可以尝试不拘泥于原有的题型,提供相对丰富的资源,指导学生读文言传记,读他人评论,了解作家的身世,探究其诗文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这样的专题阅读,需要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打通古诗文,视野开阔,学习容量增大,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以《登幽州台歌》为例,从这首诗出发,拓展学习《陈子昂传记》和有关“黄金台”故事的文献,了解陈子昂生平,领悟诗人在幽州台怆然涕下的原因。这是就作家本身资源的开拓。也可以以登高为话题,引导学生梳理杜甫《登高》、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王安石《登飞来峰》等名作,(     ),分析古人登高习俗的文化意义。这样的学习能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从而完成对登高文化的意义建构。也可以,让学生比较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独坐敬亭山》、柳宗元《江雪》三首诗,以“世界上最孤独的诗”为题,联系三首诗写一篇短文。将阅读鉴赏与写作表达融为一体,写完后让学生展示交流探究成果。总之,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创设大情境,_________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开展整体性学习活动,视野开阔,学习空间增大,其效果与传统复习相比也不可_________。

古代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①但在不少学生眼黑,②它们是蒙积时光灰尘、充满历史沧桑的老古董,③望而却步。教师光靠口头宣讲,是打动不了莘莘学子的,需要找到好的切入点,巧妙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17.下列填入文中画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演练     另辟蹊径     出于     同日而语
B.操练     独辟蹊径     出于     度长絜大
C.操练     另辟蹊径     基于     同日而语
D.演练     独辟蹊径     基于     度长絜大
18.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与上下文衔接自然。
19.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示出序号后再作修改,修改后的语句要与上下文衔接流畅自然。
20.材料认为复习古诗文,专题阅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并以《登幽州台歌》为例提供了三种专题阅读方法。请用简洁的语言具体概括这三种方法,每点不超过10字。
21.假如你是高三某班语文课代表,请在下列两组古诗文篇目里选择一组,根据材料提供的第三种方法,为全班同学设计一个自主复习方案。要求步骤清晰,语言简洁,不超过60字。

甲.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前赤壁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乙.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杜甫《咏怀古迹·其三》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由著名球星梅西领衔的阿根廷国家足球队,在北京工体与澳大利亚国家足球队进行了一场友谊赛,在比赛停球的短暂间隙,一名年轻的中国球迷跳下看台,冲进场内与球星梅西拥抱,后被及时赶到的安保人员抬离球场。年轻球迷的这一做法赢得了现场观众的喝彩声。事后,众多网友在网上继续就此事发表评论,有人认为,这个年轻球迷干了自己想干而不敢干的事,值得佩服和羡慕;年轻人就该张扬个性,率性生活。但也有网友认为,这个年轻球迷的做法,明显违规,并在外国人面前给国人丢了脸;追星是个人的自由,但规则是行事的红线。

如果你也参与此事的讨论,你会持怎样的看法?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23-07-18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4-60.65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实用类文本
7-90.65外国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65《旧唐书》  《资治通鉴》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65赠友送别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210.65一般词语  辨析并修改病句  连贯  熟语(含成语)选择+表达
六、作文
220.4法律 人情  价值理念  任务驱动型作文  规则 秩序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