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河北 七年级 期末 2024-02-29 2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从如图中可以归纳出我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     

①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等大河流域       ②分布广泛
③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④数量众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2. 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①女娲   ②炎帝   ③黄帝   ④蚩尤
A.①②B.②③C.③D.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论语》记载孔子话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此话语说明孔子具有(      
A.民本思想B.无为思想C.德政思想D.兼爱思想
2022-06-23更新 | 847次组卷 | 31卷引用:2022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里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此诗的背景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桂陵之战B.长平之战C.大泽乡起义D.楚汉之争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5. 秦朝的灭亡和项羽最终在楚汉之争中的失败都告诉我们(       
A.刑罚不能太残酷B.强者定能胜弱者
C.为人处事不能骄傲D.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说:“务民于农桑,薄赋敛。”说明两位大臣都提倡(     
A.以民为本,关注农民生活B.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生产
C.减轻赋税,减少农民负担D.严苛刑罚,减少酷刑数量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汉文帝提倡勤俭治国,要求他的陵墓只可用瓦器,而在保定满城汉墓(葬着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尤以“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闻名海内外,这说明(     
①西汉初期提倡勤俭有利于稳定社会   ②文景时期经济发展积累了大量财富
③诸侯王实力强大                              ④文景之后奢侈浮华之风又起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西汉初年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进行反击。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2024-02-27更新 | 43次组卷 | 115卷引用:2011-2012学年青海省西宁十一中初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体系,帝国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的措施。这表现在
A.北讨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B.联络月氏、北击匈奴、通婚和亲
C.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D.修筑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
2021-09-04更新 | 343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4届江西赣县第二中学九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下图体现的是东汉时期造成哪一政治局面的诱因?(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继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寿命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A.光武中兴B.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C.王莽篡权D.州牧割据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此书及作者是(     
A.《齐民要术》贾思勰B.《史记》司马迁C.《史记》司马谈D.《论语》孔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196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中国古代科学家》纪念邮票,介绍了4名古代科学家,其中有东汉的蔡伦,仔细观察两张邮票的左上角,可以得出(     

A.左图印刷错误B.右图印刷错误
C.左图和右图印刷都错误D.左图和右图印刷都正确
2024-02-19更新 | 2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张衡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后世称张衡为“木圣”(科圣)。张衡发明了最早的地动仪,虽然它的功能尚只限于测知震中的大概方位,但它却超越了世界科技的发展约1800年。后世哪一位历史人物也在各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他的一项成果也领先世界近千年(     
A.黄帝B.祖冲之C.鲁班D.王羲之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如下图所示战役的主要影响是(     
A.奠定了秦朝统一全国的基础B.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C.形成了南北朝分立对峙局面D.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但最终实现统一全国的人物是(     
A.曹操B.司马懿C.司马炎D.诸葛亮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从东汉末年州牧割据、官渡之战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走向局部统一B.经济持续发展
C.民族不断交融D.各地群雄并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成语故事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意义深远的故事。以下成语的来历与淝水之战无关的是(     
A.投鞭断流B.乱七八糟C.草木皆兵D.风声鹤唳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技术,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带来的影响是(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促进民族交融和江南的开发
C.阻碍了民族交融D.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9. 学生小明去医院看病,发现一款中医药产品这样介绍“根据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进行选方遣药,……已达到防治效果”;又发现一面墙上画着一位医生正在给关羽刮骨疗毒(据说医生要给关羽服下“麻沸散”,关羽拒绝)。小明马上联想到历史上的两位医生是(     
A.扁鹊和黄帝B.华佗和张仲景C.张仲景和华佗D.张仲景和扁鹊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0. 历史活动中,老师列出“官渡之战”“十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样一些历史资料进行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2019-06-16更新 | 1281次组卷 | 69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1. 下图是北魏陶俑,三位女乐俑都头戴十字髻,上身穿交领短衣,下着长裙。她们呈跪坐姿态,一人高歌,二人抚琴伴奏。从该文物可以获得的北魏信息是(     
A.道教盛行B.江南地区的开发
C.绘画艺术的发展D.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21-06-12更新 | 103次组卷 | 9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22.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该诗是唐朝诗人韦庄对曾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古都的感慨。该古都是今天的(     
A.北京B.西安C.洛阳D.南京
2022-07-31更新 | 1075次组卷 | 49卷引用:2022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3. 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古代中国能够维持大一统局面数千年之久而不败,主要得益于创建了一整套优良的政治制度,“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县制D.中央集权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4. 北魏孝文帝说:“自上古以来及诸经籍,焉有不先正名,而得行礼乎?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正统)音。……若仍旧俗,恐数世之后,伊、洛之下复(再次)成披发之人。”北魏孝文帝认为有必要改说汉语的原因是(     
①方便与汉族通婚②作为中原正统王朝必须说汉语
③要迁都必须说汉语④不说汉语又将回到改革前的状态
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5. 《洛神赋》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虚构了作者与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曹植形容洛神“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后世有多位画家依据此赋创作作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东晋画家顾恺之也曾依据此赋作画《洛神赋图》
B.顾恺之流传后世的作品《洛神赋图》是真迹
C.他画的洛神可以用“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形容
D.《洛神赋图》一定是画在纸上的,因为东晋时已经有了“蔡侯纸”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6.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生产工具】



(1)图一和图二反映的是什么的出现?图三和图四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工具?四幅图片共同的作用是什么?

【开发江南】

材料一   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多在北方,长江以南的地区还非常落后……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水利工程被修建,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材料二   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从东汉末年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南方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南迁的人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材料三   那时候(西晋后期以来),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比较安定,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摘编自《六朝的时代特征与六朝文化之形成》

材料四   宋武帝、宋文帝在位30余年时间里,轻徭薄赋,江南民殷国富。

——摘编自人教版七上《中国历史》


(2)据材料一、指出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并预测经济重心以后会在哪里?
(3)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三点)
27. 杰出历史人物对社会的进步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地图读史】

材料一:下面三幅图分别是秦朝、西汉和东汉三个政权统治时期的形势图。


        
               图一                                          图二                                          图三
【实物读史】

材料二:如图为两种古代货币



       图一                      图二
【文字读史】

材料三:它在五胡十六国的大混战中神秘地崛起,沿着盛乐、平城、洛阳三级跳的轨迹,在历史上划出了一道漂亮的弧线,在汉唐两座中国封建文明高峰之间的漫长岁月中,它实现了由弱势到强势,由分裂到统一,由胡族到汉化三大关键性转折,逐渐使北方民族交融进入中华文明之中,开启了通向隋唐盛世的大门。


(1)刘彻时期,图二疆域面积与图一相比扩大与什么事件有关?(两点即可)
(2)指出分别是哪一帝王开始推行的?分析秦朝和汉朝币制改革的共同影响。(一点即可)
(3)材料一中的图三所示北方少数民族的哪一部落建立了什么政权?材料三中的“它”通过哪一事件完成了“由胡族到汉化”的转折?最终迁都到了哪里?
(4)上述事件中的汉化措施包括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鼓励联姻等,这些措施的意义是什么
28. 美丽富饶的新疆,古时称西域。

材料一   《汉书》裁:“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1)材料一中的“骞”指的是谁?

材料二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产品远抵西亚和欧洲,西域乃至印度的文明成果,也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汉武帝还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这时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2)依据材料,说明开辟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
(3)汉武帝以后,汉王朝是如何加强对西域的管理?
29. 宗教文化。

材料一   东汉末年,国家分裂,政局动荡,人民苦难,渴望解脱,张角、张陵分别创了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以治病来传道,对贫苦民众有很大吸引力,受到民众的信奉。

材料二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因此得以传播。佛教教义中说:人生是苦难的,苦难的根源在于欲望,消灭欲望忍受苦难就会来世幸福。它让人向往来世,专注修行,对现实社会反抗力降低。东汉明帝时西域的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到南北朝时期,百姓信佛已经很普遍。


(1)创立太平道的张角后来还领导了哪一农民大起义?道教和佛教都是在哪一时期在我国开始广泛传播?
(2)道教和佛教受到普通民众信奉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从材料二中概括出佛教得到统治阶级扶持的原因。(1点即可)

材料三   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写到: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材料四   下图



(4)依据材料三和四、可以概括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迅速发展,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5)暑假期间,父母要带你出去研学佛教文化,你向他们推荐两处南北朝时期的能体现我国雕塑艺术的圣地。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5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元谋人   北京人单题
20.94炎帝与黄帝单题
30.65孔子单题
40.65楚汉之争单题
50.4秦朝的暴政  楚汉之争单题
60.65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单题
70.65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单题
80.65卫、霍破匈奴单题
90.65秦北筑长城  张骞通西域  陆上丝绸之路单题
100.65东汉衰败 单题
110.65司马迁与《史记》单题
120.65造纸术 单题
130.65祖冲之和圆周率单题
140.65赤壁之战单题
150.65西晋的兴亡单题
160.65东汉衰败   三国鼎立的形成单题
170.65淝水之战单题
180.65江南开发的表现、影响单题
190.65华佗及医学成就  张仲景及医学成就单题
200.65官渡之战  西晋的兴亡  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单题
210.65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单题
220.85东晋与南朝单题
230.65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单题
240.65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单题
250.65绘画艺术单题
二、综合题
260.65铁犁牛耕的使用  农业进步的表现  江南开发的原因
270.65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武帝的经济措施  张骞通西域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280.65张骞通西域  班超、对外交往(汉)  陆上丝绸之路
290.65东汉衰败   佛教的传入及影响  道教   石窟艺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