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7 道试题

1 . 关于寓言的阅读

材料一: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材料二: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盛行,是民间口头创作。在先泰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人有亡铁者》《攘鸡》《揠苗助长》《自相矛盾》……

材料三:世界各国的寓言作品也很多。世界最早的寓言集是《伊索寓言》,其他比较著名的寓言集或寓言较集中的作品有《克雷洛夫寓言》《列那狐的故事》《百喻经》《拉封丹寓言》等。

1.寓言在我国_______时期就已经盛行。
2.世界各地的寓言集很多,其中不包括(  )。
A.《伊索寓言》B.《列那狐的故事》
C.《精卫填海》D.《百喻经》
3.结合上述材料,判断下列各项的正误,用“√”“×”表示。
①世界最早的寓言集是《伊索寓言》。_______
②寓言是通过故事阐明一定的道理。 _______
③《揠苗助长》不是寓言故事。_______
4.选择一个自己最熟悉的寓言故事,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我最熟悉的寓言故事是《______》,在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5 现代文阅读
2 . 快乐读书吧

(1)通过两本书的目录对比,我们可以猜测:《中国古代寓言》中的故事大多是用(        )作为题目,而《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大多是用(        )作为题目。
A.故事主角(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B.主要事件
C.动物名字
D.人物名字
(2)根据题目《疑邻盗斧》,我猜测故事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我会读一读这个故事,验证我的猜测。
(3)读《愚公移山》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_________的道理。
(4)我最喜欢的寓言故事是《________》,我想用一句话把这个故事推荐给同学们: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3 . 网上“云旅游”。
1.李明搜集到下面这则旅游新闻,其中“云旅游”指的是   
进入四月,甘肃省各地适时推出线上系列主题活动,以云赏花、云看展、云路青等“云旅游”方式,让省内外游客足不出户就能感受院原春意光影,为“疫”后旅游市场回暖复苏蓄能助力。(新华社报道)
A.坐飞机去旅游
B.通过网络直播在线赏美景
C.看报纸赏美景
D.登上耸入云端的高楼赏美景
2.读了上面这则新闻,请写下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2 口语交际
4 . 课内阅读。

【材料1】他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材料2】①他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深渊。②人们透过阴森森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1.短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
2.“材料1”中,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描写的手法。从短短的39个字,四句话,我从中感受到了“他”具有______________等优秀品质。
3.“材料2”中,句子①作者运用了 _______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一个_________的高大形象。句子②中,把词语“凝视”换成“注视”好不好?我的理解与体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5 . 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总会涌现出不一样的英雄。阅读两个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哈尔威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材料二】小英雄雨来(节选)

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星,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1.请你帮忙完成两个事迹中的相关人物资料卡。

2.【材料一】中,不同于惊慌失措的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表现了哈尔威船长的镇定自若,这是运用了____________的写法。
3.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文中画“     ”的句子意在强调哈尔威船长独断专行。
B.【材料一】中,船长虽然还有逃生的机会,但他必须遵守船长与船共存亡的规定,只能与轮船一起沉入大海。
C.从【材料二】“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这句比喻中,我读出了作者对鬼子的憎恨。
D.【材料二】中两处“咬着牙”的动作描写,是为了表现人物使劲的样子。
4.自古英雄出少年。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英雄故事,多次勉励青少年以英雄人物为榜样,刻苦学习,树立理想。有人却说:“现在是和平年代,不需要再去学习这种“牺牲小我”的英雄精神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写一写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二实验小学统编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6 . 认真默读三个语段,在对比中完成练习。

走进徐州动物园,你能看到风格不同的动物笼舍30余组,动物品种81种。一起到文中看看吧!

(一)

骆驼有灵敏的鼻子,能嗅到1.5千米外埋在沙丘下的水源。当它找到了水源,在20分钟内,能一次喝下100千克的水,使体重马上恢复正常。它把喝下的水存放到身体的各个部位里,这样就可以几天甚至半个月不喝水了。

(二)

冬天来临之前,蝙蝠会三五成群地找个昏暗的山洞、屋檐集体睡眠。它们睡觉的方法很有特点:双脚抓住岩石、木棍等东西,成团成簇地倒着睡觉。它们一睡就是四五个月。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蚊子、夜蛾活跃了,蝙蝠才伸伸懒腰,打打哈欠,在微笑中开始新一年的生活。蝙蝠在冬天睡大觉,所以人们管这种现象叫“冬眠”。

(三)

做完了一天的工作,松毛虫开始用餐了。它们都从巢里钻出来,爬到巢下面的针叶上去用餐。它们都穿着红色的外衣,一堆堆地停在绿色的针叶上,树枝都被它们压得微微向下弯了。多么美妙的一幅图画啊!这些食客们都静静地安详地咬着松叶,它们那宽大的黑色额头在我的灯笼下发着光。它们都要吃到深夜才肯罢休,回到巢里后还要继续工作一会儿。当最后一批松毛虫进巢的时候,已是深夜一二点钟了。

——选自《昆虫记》

1.选择正确的词语。
三个片段都介绍了动物的___________(生活习性 外形特点)。片段(一)介绍了骆驼的鼻子很灵敏,列举了具体的_______(数据 事例),揭示了骆驼能在沙漠这种恶劣的环境下生存的_______(原因 特点)。
2.填空。
片段(二)介绍了蝙蝠的睡眠,主要介绍了蝙蝠睡觉的______________。片段(三)介绍了松毛虫_______的习性,其主要食物是_______
3.【品词析句】品读片段,做一做。
①在片段中用线画出描写蝙蝠睡觉和松毛虫用餐的动作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
_______
②下面句子使用拟人修辞手法请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蚊子、夜蛾活跃了,蝙蝠才伸伸懒腰,打打哈欠,在微笑中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好处:___________
4.【小试身手】认真观察小猫或小狗等小动物,用上两三个动词写一写它们用餐时可爱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
2024-06-1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5 现代文阅读
7 . 阅读下面三则“202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沈忠芳 从无到有,从近到远,从长缨在手,到红旗如画。这一代人从没有在乎过自己的得与失,这一代人一辈子都在磨砺国家的剑与盾。今天,后辈们终于能听到你们的传奇,隐秘而伟大,平静而神圣。

材料二:徐梦桃 烧烤炉温暖的童年,伤病困扰的青春,近在咫尺的金牌,最终披上肩膀的国旗。全场最高难度,这是创纪录的翻转,更是人生的翻转。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梦之芒芒,切切其真。

材料三:陆鸿 有人一生迟疑,从不行动;而你从不抱怨,只想扼住命运的喉咙。能吃苦,肯奋斗,有担当,似一叶扁舟在激湍中逆流而上,如一株小树在万木前迎来春光。在阴霾中,你的笑容给我们带来力量。

(1)根据上面的颁奖词,想一想下面这三则材料分别对应谁的故事?
【A】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一生投身导弹研制,从此隐姓埋名60余载。 ________
【B】他带领残疾人做自媒体、开网店。如今,他的工厂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 _______
【C】北京冬奥会上,带着钢钉出场,凭借完美一跳夺冠,成就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全满贯。 ________
(2)假如你是学校《春笋报》的小记者,接受了采访“202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任务,上面的三个人物,你打算采访 _______,最想提的一个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隐秘而伟大,平静而神圣”这个句子运用了 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另外两则的颁奖词中,找出一句使用了相同修辞手法的句子,把它摘抄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6-1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统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8 .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回答问题。

走近汉字

材料一 世界各国的文字,要算我们中国字为最美术的。别国的字,大都用字母拼合而成, 长短大小,很不均齐。只有我们中国的字,个个一样大小,天生成是美术的。

(选自丰子恺《书法略说》)

材料二 成热汉字约形成于夏商之际,而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统,是汉宇的童年时期。中国古代一切思想观念、文化、文明都通过汉字这一我体才传当久这,保留至今。

(摘自网络)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汉字是具有中国标识的文化符号,将使中国的文化传播更为有效,让世界更快更好地认识中国。

(摘自纸媒)

1.以上材料是明明同学在“走近汉字”探究活动中搜集到的信息,他搜集信息的渠道有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某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图示将其对应的现代汉字写在田字格中。
                                        
3.通过这次探究活动,你得了哪些结论?(最少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下面哪本书对完成这次探究活动最可能提供帮助?(       
A.《 左传》B.《 说文解字》C.《朝花夕拾》D.《论语》
5.作为小学生,你觉得自己可以为传承汉字文化做哪些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6-1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9 .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宝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请你阅读下面的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资料一】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23年6月10日是我国第十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其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

【资料二】

中国的世界遗产

你知道吗?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含文化景观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中国已有57项世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文化遗产(39项)

世界自然遗产(14项)

世界文化与自然

双重遗产(4项)

长城

莫高窟

苏州古典园林

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新疆天山

青海可可西里

湖北神农架

……

泰山

黄山

峨眉山(包括乐山大佛)

武夷山

【资料三】       

        

①近年来,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大家在科学保护中传承文化,也让文化遗产以更加鲜活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

②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就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构想,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实现敦煌石窟文物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目前,在莫高窟4.5 万平方米壁画中,已有2.6万平方米完成数字化,数字化进程已过半。如今,一部手机就可以云游敦煌,动动鼠标,30个高清洞窟就会跃然眼前。敦煌石窟数字化技术已推广至全国 7 省文化遗产地,并逐步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应用。

③山海关长城全长超过 27 千米,大多修建在悬崖峭壁之上。曾经,老一代长城保护员用脚步丈量长城;如今,“80后”长城保护员正在使用无人机和大数据等科技力量,形成了全覆盖、无盲区的长城遗产保护网络,全方位对长城进行拍摄记录、辅助巡查。他们摸索出了一整套报备、巡查、监督、反馈体系,拍摄上传的长城建筑开裂等隐患信息,成为有关部门开展长城保护的重要参考。

1.判断下面的信息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我国第十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 )
(2)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和苏州古典园林都是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 )
(3)如今,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欣赏到敦煌壁画的美。( )
(4)利用无人机拍摄上传的长城建筑开裂等隐患信息,可以为更好地保护长城提供参考。( )
2.下面不属于我国“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一项是(  )
A.泰山B.天山C.黄山D.峨眉山
3.下面适合作为【资料三】的小标题的一项是(  )
A.“数字敦煌”构想的实现
B.由脚步丈量到无人机守护
C.数字技术对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D.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4.文化遗产的范围很广,除资料中介绍的内容外,书法、绘画、剪纸、风筝等也都属于文化遗产。请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我们可以通过哪些行为保护、传承或利用好这些文化遗产?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
2024-06-0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北京市大兴区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10 . 阅读:

材料一:

梵净山的基本简介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印江、松桃、江口三县交界处。面积567平方千米,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海拔2572米,风景秀丽壮观,生态多样,珍稀物种繁多,1978年将其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材料二:购票须知

时间票价
旺季每年4月1日﹣10月31日人民币120元
淡季每年11月1日一次年3月31人民币70元
(1)“材料一”主要从 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梵净山。
(2)如果你朋友想来梵净山旅游,你推荐他什么时候来最好?请结合材料,说说推荐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6-0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