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段 > 修辞手法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9 题号:224608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块打围多年却迟迟没有开工的荒地就在我家生活阳台对面。荒地上各种声音你方唱罢我登场,除隆冬,一年三季,接力不断。从立夏早玉米点下,到秋分晚玉米收获,布谷岛的叫声一直是荒地中孤单的独唱——大概只有一只。“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叫得有些凄凉,有些旁若无人;七八只画眉岛在密林里扑腾,翅膀扇出的风声四下流淌;麻雀最是闹腾,叽叽喳喳,呼啦啦站满一根黄叶半落的树的所有枝丫,呆不住,又惊乍乍飞离,在空中拉开一张灰的大网;蛐蛐儿金口一开,就仿佛被永动机控制了声带,金属的光芒颤颤闪烁;连微芥秋蚊也发出机群战斗时的嗡嗡声,攻击、驱逐我这个外来入侵者——这里是布谷岛、画眉、麻雀、蛐蛐儿,蚊子的领地,它们用声音昭示它们对这块荒地的主权。

1.文中画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三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材料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声音?请简要分析。
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B.三只五只的白鸥轻轻地掠过,翅膀扑着波浪——一点一点躁怒起来的波浪。
C.“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D.在这一刻满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一样东西,这就是——死者的纪念。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各项中对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类霜天竞自由(拟人)B.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设问)
C.化干戈为玉帛(比喻)D.《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排比)
2019-12-27更新 | 205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自古以来就流传着的养生保健谚语。

春捂,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病菌乘机偷袭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由于人体下半部血液循环比上半部差,易受风寒侵袭,所以寒气多自下而生,因此春季穿衣应注意“下厚上薄”。

秋冻,指立秋后天气转凉,不要急于增添过多的衣服。此时加强防寒锻炼,提高人体抵抗疾病,从而增强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避免不生病。特别对儿童而言,秋冻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御寒能力和抗病能力,还能提高其肌肉和关节活动的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流向四肢骨骼的血液也随之增加,对儿童生长发育有益。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地脱掉棉衣,由冬季转入初春
B.过早地脱掉棉衣,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
C.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地脱掉棉衣
D.由冬季转入初春,气温变化大,过早地脱掉棉衣,乍暖还寒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此时加强防寒锻炼,使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得以增强,从而使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避免不生病。
B.此时加强防寒锻炼,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使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避免生病。
C.此时加强防寒锻炼,提高人体抵抗疾病,从而使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有利于避免许多疾病的产生。
D.此时加强防寒锻炼,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增强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有利于避免许多疾病的产生。
3.下列各项中,和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22-10-18更新 | 110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造园艺术是中华文明的一朵奇葩,是中华优秀文化和精英艺术的一个顶峰,是中华民族文明开化风流儒雅的一个标志。中国造园艺术(     )于世界,增光了中华民族的体面,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声望。中国人趋于平和宁静的心理气质,     ①     。中华大地的山明水秀,迷住了人们的心神,使之陶醉。在适应、协调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中华民族(     )了崇尚自然、亲和自然的思想文化潮流,(     )觉得他们和大自然是一体的,他们感觉到大自然血脉中的每次搏动,于是产生了“天人合一”的学说。孟子说“上下与天地同流”,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大诗人李白有“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之名句。老庄思想主张“归真返璞”,     ②     ,因为人类原本就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造园艺术无不本着以再现自然山壑为主要原则,其本质特征,就是对大自然中的好山佳水加以开发、整治,开创一个充满着诗情画意的生活游息环境。造园艺术的最高准则,就是计成《园冶》所指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人对造园艺术的追求,体现了这个民族(     )平和谐调、朴素自然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宁静、文明高雅的思想气质。具有诗情画意的人工山水园,就是在人间大地上建造出一个理想的天堂。“林园无俗情”,     ③     ,自然也就能够纯净气质、陶冶情操,不仅使生活高尚化,民族性格也能得到升华。

1.依次填入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散布     造成       以致     崇尚
B.流布     形成       甚至     崇敬
C.散布     造成       以致     崇敬
D.流布     形成       甚至     崇尚
2.下列各项中,和“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4.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1-08-25更新 | 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