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段 > 修辞手法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3 题号:2255107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这是山的森林,是森林的山。成排,成峰。成排则如长城,巍然森严;成峰则像险崖,陡直而高耸。绿色从无边无际到无际无边,一群鸟飞过,也要考虑一下耐力。种子在这里显得富有,很难再找到一块可供施展的空地,龙卷风到不了这里,龙卷风会被这丛林围剿而窒息。

青翠、玄黄、鲜红、绛紫,所有的色彩洒落在这里,铺展在这里,将塞罕坝挥洒成一幅巨大无比的画卷。

云朵变换着姿势,擦蓝天空。密集的鸟鸣,风一般在林子里绕来绕去,每一声都那样脆亮,带着水滴。

这,就是塞罕坝的丛林给你的“直接”冲击感。你备足所有的想象,也不会想到塞罕坝竟是这样一种景象。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塞罕坝人迎苦受寒,挥汗洒血,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一次次栽种,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坚持,硬是在高原荒漠上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海。那是一片山原莽莽的葱绿,一片大海滔滔的碧绿,一片闪现着东方特征、东方个性的“中国绿”!

1.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B.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C.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
D.十个被鲜血浸泡的手指头肿得变成了大熊掌。
2.下列句子中,与文中加点处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尤其是在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文学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上。
B.曹雪芹之大痛深悲,为“千红”一哭,为“万艳”同悲。
C.周人对前代之舞“分乐而序之”,根据祭祀对象适配不同乐舞来巩固阶级。
D.蟋蟀的前翅间还有一处薄膜的部分,也就是它们的“发音镜”。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改成:“洒落、铺展在这里的青翠、玄黄、鲜红、绛紫等色彩将塞罕坝挥洒成一幅巨大无比的画卷。”从语文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大山里穿行,看到对面溪岸一棵老柳树边,老屋冒出摇摇晃晃的炊烟,千手观音似的缓缓舞动,我猛然被镇住了。车一晃就过,(          )。

阳光明丽,溪水干净。溪边的老屋木结构,三重檐压着,负重上百年了。屋里的炊烟小心翼翼地寻找出路,轻柔得不能再轻柔,慢慢地穿过脆若游丝的横梁、瓦片和屋架间的缝隙,生怕一用力,老屋就会轰然倒塌

我的心头柔软,在这个人烟稀少的山村里,这是最贴心地呵护着老屋的一缕炊烟了。

雨暗冈头客路,炊烟山里人家。不知从哪天开始,乡村的炊烟就      了,不再赶集似的升起。偶尔也还有,一缕牵着一缕,一缕背着一缕,瘦骨嶙峋,慢慢升腾,       似的,飘在人世之外,再也与生产无关,与生活无关。

山村曾经十分坚固,当它终于破碎时,摇落的尘埃又似      ,只在我的心头这些年,我一直在山村走,像走向一座无人的教堂。

山村流传着很多      的故事,(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寥落       离群索居       若无其事       惊天动地
B.寥落       销声匿迹       满不在乎       感天动地
C.零落       销声匿迹       若无其事       感天动地
D.零落       离群索居       满不在乎       惊天动地
2.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和“炊烟在老屋中升起来了”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原文的表达更有感染力,为什么?
2021-03-18更新 | 252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田间劳作结束,农作物收晒完毕,粮入仓,菜入窖,朔风始起,万物境藏。

寒塘萧瑟,寥落残败的荷收敛了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明艳和莲叶何田田的舒张,此时只剩下根根枯管、片片残叶,随寒风轻摇。枯荷残叶,窸窸窣窣地诉说着夏日里的风韵。倘若来一场冷雨,倒也熨帖了李义山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心境。(     ),有了铮铮铁骨,坚守着生命倔强的风骨,孕育着灼灼其华的气象。

远山空旷,乔木的高耸,抖落满树繁花,只剩余下枝枝杈杈在光影里交错,自己枯瘦冷寂的树枝,指向苍穹。它以风为笔,于苍茫大地上,挥斥质朴的遒劲。走近细看,枝条上已经长出了一些比米粒还小的芽苞,裹在黑色的鞘壳里偷偷地窥出一点儿嫩绿或娇红,深深浅浅地蕴蓄着勃发的生机。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枯萎、残落了的荷,历经风吹雨打,可是依然直立
B.历经风吹雨打的荷,枯萎了,残落了,却依然直立
C.历经风吹雨打,枯萎了,残落了,却依然直立的荷
D.依然直立的荷,枯萎了,残落了,却历经风吹雨打
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C.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D.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2021-04-26更新 | 276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疆是我国较早大量种植和使用棉花的地区之一。新疆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拥有____①____,适宜棉花的种植和生长,新疆棉尤其是长绒棉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除了上述自然条件,现代科技的应用也是新疆棉____②____。近年来,新疆棉品质不断提升,同时___③__,但仍然供不应求。

新疆属于绿洲农业区,干旱少雨,为了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就要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栽培技术的应用,为新疆棉生产的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23-08-25更新 | 1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