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1.2离子反应练习题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19-09-12 1581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
A.氢气还原氧化铜B.胆矾失去结晶水
C.酸碱中和反应D.二氧化硫与氧化钙的反应
2018-11-09更新 | 641次组卷 | 7卷引用:【走进新高考】(人教版必修一)2.2.2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同步练习02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关于离子方程式Cu2+2OH=Cu(OH)2↓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表示所有铜盐和强碱的反应
B.可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反应,也可以表示一类反应
C.离子方程式中的OH可代表弱碱或强碱
D.该反应可看到Cu(OH)2白色沉淀
3. 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把铁片插入CuSO4溶液,验证古代湿法治铜:2Fe+3Cu2+=2Fe2++3Cu
B.某气体使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验证该气体是CO2: Ca2++2OH-+CO2=CaCO3↓+H2O、CaCO3+CO2+H2O=Ca2++2HCO3-
C.在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验证醋酸比碳酸的酸性强:HCO3-+H+=CO2↑+H2O
D.若要求用两种单质和一种溶液来测定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用Zn、Cu和AgNO3溶液:Zn+2Ag+=2Ag+Zn2+
4.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

编号

I

II

III

实验装置

现象

没有明显变化,溶液仍为无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为蓝色

有无色气体放出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I中无明显变化,说明两溶液不反应
B.II 中的白色沉淀为CuCl2
C.III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H++Zn=Zn2++H2
D.I中发生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
2020-10-23更新 | 352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省亳州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1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下列各选项中的反应①与反应②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序号反应①反应②
A向AgN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AgNO3溶液与食盐水混合
B过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过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向烧碱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向H2SO4溶液中滴加KOH溶液
D向BaCl2溶液中滴加稀H2SO4向Ba(OH)2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
A.AB.BC.CD.D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实验室有三缸废液,分别含有Na2CO3、Ca(OH)2和HCl,且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要让三缸废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溶质只有NaCl,应选择的混合顺序是(注:过滤等实验操作已省略)
A.先将Na2CO3废液和Ca(OH)2废液混合,再与HCl废液混合
B.先将Na2CO3废液和HCl废液混合,再与Ca(OH)2废液混合
C.先将Ca(OH)2废液和HCl废液混合,再与Na2CO3废液混合
D.将Na2CO3废液和Ca(OH)2废液同时慢慢倒入HCl废液中
2016-12-09更新 | 952次组卷 | 4卷引用:2013-201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高一上学期普通高中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三、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7. 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氢氧化钡溶液与硝酸的反应OH-+H+==H2O
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 Ca2++2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 Cu2++Ag
D.碳酸钡溶于稀盐酸中CO32-+2H+== H2O+CO2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Mg2+、H+、Cl-、OH-B.Na+、Ba2+、CO32-、NO3-
C.Na+、H+、Cl-、CO32-D.K+、Cu2+、NO3-、SO42-
2016-12-09更新 | 980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1-2012年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单选题 | 适中(0.65)
9. 在某无色溶液中含有大量的Ba2、H、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NH4B.OHC.SO42D.Cu2
2016-12-09更新 | 504次组卷 | 4卷引用: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必修(二)化学试卷

四、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10. 已知NaHSO4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为金属阳离子、H和酸根离子:
(1)写出NaHSO4在水溶液中电离的方程式:_________
(2)NaHSO4属于“酸”“碱”“盐”中的_____,你的选择理由是_________
(3)①若将NaHSO4与Ba(OH)2在溶液中按物质的量比为2∶1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②若将NaHSO4与Ba(OH)2在溶液中按物质的量比1∶1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2019-09-12更新 | 791次组卷 | 2卷引用:1.2离子反应练习题

五、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无机推断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等混合而成,为检验它们,做了以下实验:
①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中,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
②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以上空格均填写化学式)。对可能含有的物质,可采用向滤液中滴加_______溶液的方法来检验。
(2)写出步骤③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022-10-20更新 | 410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1-2012年山西省平遥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卷

六、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容易(0.94)
名校
12. 某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MgCl2固体配成溶液,在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然后向此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如图甲所示)。滴加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MgCl2固体所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 (填字母)。
a. 天平               b. 烧杯             c. 漏斗            d. 玻璃棒
(2)OA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B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2-25更新 | 2884次组卷 | 19卷引用:2.2.2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填空题 | 适中(0.65)
13. (1)选择适宜的物质完成下列反应,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CO32-+2H=CO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u2+2OH=Cu(O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Zn+2H=Zn2+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离子反应,并改写成化学方程式。
①_____+Ag=______+Ag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e2O3+______=Fe3+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aCO3+_____=CO2↑+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9-12更新 | 864次组卷 | 2卷引用:1.2离子反应练习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8
多选题
1
填空题
3
解答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认识化学科学
1,2,3,4,5,6,7,8,9,10,11,12,13
2
化学实验基础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离子反应概念
20.65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30.65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40.65离子反应概念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50.65离子反应的发生及书写  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70.65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80.65离子共存  无附加条件的离子共存
90.65离子共存
二、多选题
60.65离子反应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
三、填空题
100.65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20.94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常用仪器及使用
130.65离子反应的发生及书写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四、解答题
110.85离子反应在化合物组成的分析、鉴定的应用无机推断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