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双墩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素质检测化学试题
安徽 高一 阶段练习 2020-02-13 27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化学实验基础、认识化学科学、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实验室需要80mL 1 mol/L的稀硫酸,要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来配制。现给出下列仪器(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①100mL量筒②10mL量筒③50mL烧杯④托盘天平⑤100mL容量瓶 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⑧80mL容量瓶。按使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③⑦⑧⑥B.②⑤⑦⑥C.①③⑧⑥⑦D.②⑥③⑦⑤⑥
2.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S-32 O-16 )
A.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含有2NA个氦原子
B.在常温常压下,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C.常温常压下,64g S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11.2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
A.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水的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
B.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试管口约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
C.燃着的酒精灯翻倒,酒精洒到桌面并且燃烧,为了人身安全,应立即撤离现场
D.将玻璃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璃管插入端并缓慢旋进塞孔中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O2是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
B.Na2O和Na2O2投入水中都能生成NaOH,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C.Na2CO3可用于制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而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制造发酵粉等
D.NaCl的性质稳定,可用作调味品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5. 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
Ce4++Fe2+=Fe3++Ce3+
Sn2++2Fe3+=2Fe2++Sn4+
由此可以确定Fe2+、C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A.Sn2+、Fe2+、Ce3+B.Sn2+、Ce3+、Fe2+
C.Ce3+、Fe2+、Sn2+D.Fe2+、Sn2+、Ce3+
2022-01-07更新 | 584次组卷 | 91卷引用:2010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6. 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了盛有Na2O2(或K2O2)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下列有关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是1∶1
B.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氧气时,需水和CO2的质量相等
C.Na2O2的漂白原理与SO2的漂白原理相同
D.与CO2、H2O反应产生等量氧气,转移电子数相同,耗Na2O2的质量相同
7.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常温下,浓硝酸可用铝罐来贮存,说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C.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H2SO4具有吸水性
D.氯气可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而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8. 现有下列几个离子反应:
① Cr2O+14H+6Cl===2Cr3++3Cl2↑+7H2O
② 2Fe2++Br2===2Fe3++2Br③ 2Br+Cl2=== Br2+2Cl
2Fe3++SO2+2H2O===2Fe2++SO+4H
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氧化性:Cr2O>Cl2>Fe3+B.氧化性:Cl2>Br2>Cr2O
C.还原性:SO2<Fe2+<BrD.还原性:Cl>Cr3+>Fe2+
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9. 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实验现象及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A用某无色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钴玻璃,火焰呈紫色原溶液一定是钾盐溶液
B向NaOH溶液中滴加足量的MgCl2溶液,然后再滴加足量的CuCl2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沉淀变成蓝色Ksp[Cu(OH)2]sp[Mg(OH)2]
C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粉末变红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D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A.AB.BC.CD.D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某实验小组通过下图所示实验探究Na2O2与水的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的大量气泡主要成分是氧气
B.中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
C.中现象可能是由于溶液中含有强氧化性物质造成的
D.MnO2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了水中氧气的溶解度
2017-11-10更新 | 2183次组卷 | 3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NaNO2像食盐一样有咸味,有很强的毒性,误食亚硝酸钠(NaNO2)会使人中毒。已知亚硝酸钠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氧化剂为HI
B.反应产物中能使淀粉变蓝的物质有I2、NaI
C.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人误食亚硝酸钠中毒时,可以服用HI溶液解毒
单选题 | 较易(0.85)
12. 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散系的分类:
B.用平行光照射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可以加以区分
C.把FeCl3饱和溶液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以制取Fe(OH)3胶体
D.如图显示的是树林的晨曦,该现象与丁达尔效应有关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右图是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硫酸试剂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
B.稀释该硫酸时应把水倒入硫酸中,边倒边搅拌
C.50 mL该H2SO4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0.46 mol
D.标准状况下2.7 g Al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可得到H2 3.36 L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 的混合液,经测定ClO-与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5B.11∶3C.3∶1D.4∶1
2021-07-29更新 | 1481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3-2014学年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15. 下列有关氢氧化铁胶体说法正确的是
A.将外加直流电源通过该胶体,阴极处颜色变深,则说明该胶体带正电荷
B.鉴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可用利用丁达尔效应
C.采用过滤,可将Fe(OH)3胶体中的FeCl3杂质除去
D.Fe(OH)3胶体中加入大量盐酸,则最终可引起胶体聚沉
16. 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且所给反应条件正确的是(  )
序号XYZ箭头上所标数字的反应条件
SiO2Na2SiO3H2SiO3①与Na2CO3熔融
NaNa2O2NaCl②加H2O
NONO2HNO3③与C加热
Al2O3NaAlO2Al(OH)3④与NaOH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
2020-02-0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双墩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素质检测化学试题

二、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17. 下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浓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现用该浓硫酸配制480 mL 1 mol· L1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① 胶头滴管② 烧瓶③ 烧杯④ 玻璃棒⑤ 药匙⑥ 量筒⑦ 托盘天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配制溶液不需要干燥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1~2cm处,用滴管加蒸馏水到标线
D.定容后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颠倒摇匀多次
(2)该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mol· L1
(3)配制稀硫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
(4)配制480mL 1mol· L1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mL。所需量筒的规格为________。(可供选择的量筒有5mL、10mL、20mL、50mL、100mL)
(5)过程中的部分步骤,其中有错误的是(填写序号)____________

(6)对所配制的稀硫酸进行测定,发现其浓度大于1 mol· L1,配制过程中下列各项操作可能引起该浓度偏高的原因有___________
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进行定容。
B.将稀释后的硫酸立即转入容量瓶后,紧接着就进行以后的实验操作。
C.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D.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到容量瓶外面。
E.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便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
2020-02-0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双墩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素质检测化学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18. 晶体硅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制备纯硅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高温下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
②粗硅与干燥 HCl气体反应制得 SiHCl3:Si + 3HClSiHCl3+ H2
③SiHCl3与过量 H2在 1000 ~1100℃反应制得纯硅
已知 ①SiHCl3能与 H2O强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自燃②普通玻璃在6000C左右融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制备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2)粗硅与HCl反应完全后,经冷凝得到的SiHCl3(沸点 33.0℃)中含有少量 SiCl4(沸点57.6℃)
和 HCl(沸点-84.7℃),提纯 SiHCl3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SiHCl3与过量 H2反应制备纯硅的装置如下(热源及夹持装置略去):

①装置 B中的试剂是 ___________。 装置 C中的烧瓶需要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 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装置 D不能采用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③为保证制备纯硅实验的成功,操作的关键是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控制好反应温度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为鉴定产品硅中是否含微量铁单质,将试样用稀盐酸溶解,取上层清液后需再加入的试剂(填写字母代号)是____________
A 碘水 B 氯水 C NaOH溶液 D KSCN溶液 E Na2SO3 溶液
2016-12-09更新 | 489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2012学年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19. 铜器久置,表面会生成一层绿色固体,为了解铜在空气中的腐蚀情况,某化学兴趣小组收集家中铜器表面的绿色固体进行探究。查阅相关资料后,猜想该绿色物质可能是铜的碳酸盐。
该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夹持仪器略)。

①对试管内的绿色固体进行加热,至完全分解,观察到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取少量加热后生成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③取少量上述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浸入一根洁净的铁丝。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固体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后试管中剩余的黑色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该绿色物质是一种纯净物,则其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步骤③中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装置最后的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将B、C两装置对调,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填“能”或“不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9-14更新 | 17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高考备考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4讲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押题专练】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化学实验基础、认识化学科学、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解答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化学实验基础
2
认识化学科学
3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操作
20.85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求算  结合气体物质与NA相关推算  结合物质结构基础知识与NA相关推算
30.65实验安全
40.85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组成、结构及用途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碳酸氢钠的俗称、物理性质及用途
50.85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60.65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
70.85氯气与水的反应  氨的物理性质  浓硫酸的脱水性  铝的钝化
80.65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90.4离子的检验  无机物的检验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物质性质的探究
100.65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化学实验探究
110.65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
120.85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胶体的制备
130.85化学计量
140.65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  与氧化剂、还原剂有关的计算  基于氧化还原反应守恒规律的计算
150.85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160.85物质的转化  硝酸的强氧化性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铝三角转化
二、解答题
170.6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操作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的误差分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的仪器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综合考查实验探究题
180.65硅的制备  Fe2+的鉴别及其应用  化学实验基础操作  常见无机物的制备实验探究题
190.65铜的其他化合物  化学实验探究实验探究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