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5-2016陕西西安长安第一中学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卷
陕西 高一 阶段练习 2017-07-27 25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稳态与调节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 给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主要是利用什么调节(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D.内分泌调节
2022-04-29更新 | 85次组卷 | 95卷引用:2010届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名校
2. 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     
A.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
B.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
C.人体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现象
D.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3. 将青蛙的后趾皮肤剥掉,再将浸有稀硫酸的小纸片贴在该部位,蛙无反应。这是因为已经破坏了该青蛙反射弧的(       
A.感受器B.传入神经纤维C.传出神经纤维D.效应器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4. 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2016-11-26更新 | 510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0年海南省高三五校第二次联考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名校
5. 下列各项与免疫无关的是(     
A.监视识别并杀伤体内的癌细胞
B.维持内环境平衡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或受损细胞
C.抵抗病原体的侵袭
D.铜铅等化合物被肝脏转化继无毒物质,随胆汁进入肠道排出
2016-05-1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陕西西安长安第一中学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6. 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
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
2023-10-15更新 | 230次组卷 | 102卷引用:2010届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7.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当A处受到适宜刺激,C处会产生感觉
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8. 下列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免疫具有特异性,细胞免疫没有特异性
B.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均能产生抗体
C.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在细胞免疫反应过程中发生
D.人体中的特异性免疫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完成
2016-11-26更新 | 59次组卷 | 8卷引用: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9. 挤牛奶的女工常与患牛痘的奶牛接触,她们手上会出现牛痘脓疱,但在天花流行时,却从不感染天花。在其中起作用的免疫物质的产生与下列哪种细胞器的关系最密切(     
A.线粒体B.内质网C.高尔基D.核糖体
2016-11-26更新 | 54次组卷 | 13卷引用:2010-2011学年河北省冀州中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0. 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     
A.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
B.接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
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日咳
D.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糖丸预防小儿麻痹症
2019-11-20更新 | 120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0年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1. 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未切除和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A.造血干细胞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D.吞噬细胞
2020-03-21更新 | 895次组卷 | 72卷引用:2010年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2. 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  )
A.吞噬细胞、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
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浆细胞
2021-04-01更新 | 147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0-2011学年河北省冀州中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3.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面有关学习和记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
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D.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2023-01-14更新 | 352次组卷 | 75卷引用:2010届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14. 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2020-12-11更新 | 1712次组卷 | 169卷引用:2010届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5. 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狗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的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
B.兴奋传递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
C.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
D.体内大多数腺体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2021-08-10更新 | 119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0年福建省季延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6. 决定反射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 )
A.刺激强度的大小B.感受器的兴奋性
C.反射弧中突触数目的多少D.效应器的兴奋性
2016-11-26更新 | 66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2-2013学年海南省洋浦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7. 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的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       )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液和血浆         ④淋巴液和组织液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2023-01-29更新 | 289次组卷 | 110卷引用:2010年黑龙江省龙东南六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8.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⑤喝牛奶,进入胃中           
⑥口服抗菌药物和唾液淀粉酶 
⑦肌肉注射青霉素              
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A.②③⑦B.①②③⑦C.①②③⑦⑧D.①②③⑥⑦⑧
2016-11-26更新 | 856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三门峡市陕州中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9. 下列生理过程不能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葡萄糖不完全氧化分解产生乳酸
B.兴奋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C.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
D.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0. 下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
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
C.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D.若③为组织细胞,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于③和⑤
2019-01-30更新 | 1156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1届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1. 在如图所示结构中,兴奋传导(传递)的方向不能是( )
A.①→②B.③→④C.②→①D.④→③
2016-11-26更新 | 251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届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国际育才高中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2. 如图为某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在Ⅱ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则在a处可检测到电信号
B.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在b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被酶分解
D.在Ⅱ处施加有效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非条件反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