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全国百强校】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宁夏 高二 期末 2018-12-19 8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稳态与调节、分子与细胞、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实验与探究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列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组织液增多
B.机体中细胞外液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C.血浆浓度升高会引起其渗透压升高
D.组织液与细胞内液成分的差异主要由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决定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2. 下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可以直接合成大量的血浆蛋白
B.③和细胞内液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
C.肝脏中①的葡萄糖浓度一定高于③
D.淋巴细胞可与②或者①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3. 下图表示三种海蟹在其他环境条件一定时,不断改变海水浓度,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正常浓度约为0.5mol·L1)。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①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是甲②无法判断甲、乙、丙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的强弱③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④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
A.①③④B.①③C.③④D.②
2022-11-07更新 | 169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0~2011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期末协作校联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4. 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结果造成人压着没事,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的情况。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
B.有些刚被救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
C.幸存者体内因严重缺水,体内渗透压升高
D.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伤者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
2019-11-21更新 | 1013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林州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名校
5. 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血浆中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C.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D.组织液中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6. 下列关于“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B.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另一种实验材料
C.从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后的变化来看,生物材料更像缓冲液
D.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
2023-10-11更新 | 76次组卷 | 72卷引用:2015-2016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五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7. 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它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B.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
C.所有的神经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
2022-08-23更新 | 497次组卷 | 4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选修)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8. 如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图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刺激d点,兴奋将传导(递)至c、b、a点
B.图甲中③(神经中枢)内有2个完整突触结构
C.图乙中CO2浓度最高处在⑦,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递)提供能量
D.图乙突触小体的兴奋传导形式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2019-11-04更新 | 312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3-2014学年河南长葛第三实验高中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9. 如图表示人的反射弧模式图,③表示脊髓的神经中枢,箭头表示受到刺激产生兴奋的传导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在②上传导时,其膜外电流方向同箭头方向一致
B.刺激④既可以引起⑤的活动,亦可以导致a处的兴奋
C.a、b两处的突触保证了神经冲动只能沿箭头所示方向传递
D.若因脑溢血使大脑失去功能,则图示的反射活动不能进行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0. 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1所示。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2所示效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B.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C.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一致
D.局麻药使用过程中,突触后膜上存在辣椒素受体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1. 在某溶液中维持正常活性的离体神经纤维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如图显示受刺激部位的膜电位变化趋势(曲线1)和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趋势(曲线2),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a~c所需的时间和c点膜电位数值的大小均由膜内Na浓度决定
B.b、d两点膜电位的数值均代表静息电位
C.曲线e~f段膜内钠离子含量增多需要消耗能量
D.g点前后神经细胞膜内外始终存在离子的交换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2. 如图表示用电表测量神经纤维某部位在受到一次前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为30毫伏
B.左图装置测得的电位对应于右图中的B点的电位
C.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再次恢复到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3. 如图表示的是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环境温度为 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
B.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
C.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
D.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增大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4. 下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激素①只能运输到垂体并作用于垂体
B.激素②既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又能促进下丘脑的分泌
C.寒冷环境下血液中激素①②③④的量均增加
D.血浆渗透压升高时激素④分泌量增加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5. 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
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
C.当胰岛素浓度为40u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
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
2019-01-30更新 | 2569次组卷 | 68卷引用: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部分(四川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6. 下图甲表示人体内ADH(一种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乙是正常人一次性饮入1 000 mL清水后排尿率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DH表示抗利尿激素,它的分泌由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引起
B.甲图中显示ADH合成、分泌量发生变化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
C.图甲中a、b、c分别表示促进、抑制、促进
D.根据图甲提供的信息,图乙中A→B结果由ADH合成、分泌量增加引起
2018-12-19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7. 有关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下丘脑是躯体感觉和内分泌调节的主要中枢
B.下丘脑有冷觉和热觉的最高级中枢
C.下丘脑某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以间接调节血糖平衡
D.下丘脑分泌促激素,影响内分泌腺功能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8. 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个体发育的功能,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正常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并缝合后进行观察。对照组应设为(  )
A.用一成年健康的家兔作相同的处理,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B.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在去除垂体后作相同处理,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C.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在去除下丘脑后作相同处理,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D.用另一相似的幼年家兔作相同处理,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2021-03-05更新 | 595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名校
19.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②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③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④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 
⑤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免疫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 
⑥过敏反应一定会破坏组织细胞 
⑦HIV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免疫缺陷病 
⑧对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是通过体液免疫进行的
A.两项B.三项
C.四项D.五项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0. 下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Ⅰ和细胞Ⅱ均能识别抗原
B.在①和④所在的阶段中,可能有吞噬细胞的参与
C.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应⑥比⑦要强
D.图中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1. 下图甲表示人体内众多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结合免疫知识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①~⑦中不需抗原刺激的就能产生只有①②③
B.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①②③都在骨髓中完成
C.图乙中曲线在bc段的斜率大于de段
D.图乙中m>n,de<ac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疫苗后机体产主了较多的B细胞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2. 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处理方式

检测结果

实验组

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

对照组

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

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
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
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
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2019-01-30更新 | 2031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部分(四川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3. 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C.T细胞缺陷的小鼠,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2018-12-12更新 | 146次组卷 | 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4. 对下列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若在c点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
B.乙图中,人体物质交换中体内细胞与B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体内细胞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
D.图丁中,靶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坏死,其裂解与效应T细胞内的溶酶体有关
2016-11-26更新 | 312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1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理综)生物部分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5. 如图是关于生长素发现的相关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③探究的是植物的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还是尖端下面一段
B.实验④中的单一变量是琼脂块是否与胚芽鞘尖端接触过
C.实验⑤的结论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物质)可以透过琼脂块
D.实验①②③都能验证单侧光照射引起尖端产生的刺激(物质)发生横向移动
2016-11-26更新 | 242次组卷 | 12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西省汾阳市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名校
26. 某同学设计了“探究2,4-D对黄豆芽生根的作用的实验”,其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观察项目组别
1(清水)2(2.5×10-7g/L)3(2.5×10—5g/L)4(2.5×10—3g/L)
处理前胚轴的平均长度(cm)3.273.163.403.20
处理5天后胚轴的平均长度(cm)3.964.525.114.15

A.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2,4-D
B.实验的观察指标是胚轴伸长量
C.实验表明2,4-D对黄豆芽生根的作用是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D.每组设置重复实验求胚轴平均长度的目的是减小偶然性,降低随机误差
2017-03-22更新 | 399次组卷 | 3卷引用:2017届《超级全能生》浙江省高三12月联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7. 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M. N、 P 和Q点分别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
A.abcdB.bcadC.bacdD.acdb
2019-02-28更新 | 212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3-2014学年江西南昌高二下期三校联考第一次月考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8. 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丙三种植物激素及NAA的作用模式(“+”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NAA与丙是同种化学物质
B.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C.乙丙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D.甲、乙和丙均不能代表乙烯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9. 研究发现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胚芽鞘、茎枝切段等离体器官均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某研究小组围绕生长素和赤霉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得到如图一所示结果。图二表示赤霉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的调节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主要由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合成,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
B.图二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有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是通过促进该过程中酶的活性实现的
C.色氨酸一般是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通过被动运输吸收获得
D.根据图一得出的结论有:IAA和GA均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但IAA的促进效应较GA明显;两种激素同时存在时,有明显增效作用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0. 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不正确的说法是(       
A.所用标记不能影响到刺猬的生命活动
B.迁入率和迁出率会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
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大刺猬被天敌捕食的概率
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
2022-03-14更新 | 256次组卷 | 2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平行班)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31. 如图所示为某池塘内鲤鱼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点和b点,鲤鱼种群的增长率一定相等
B.0-d时间段内,曲线最低点鲤鱼种群的增长率小于零
C.a-b时间段内,该锂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D.b-c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数量逐渐减少
2021-12-25更新 | 876次组卷 | 43卷引用:河北省定州中学2018届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32. 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生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种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达到最大B.种群数量增长过程中,C点的增长速率最快
C.阴影部分表示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D.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加强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33. 如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与葡萄糖大量消耗有关
B.曲线AB段酵母菌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酵母菌数量增多、酵母菌进行产乙醇的无氧呼吸,产能少,需消耗更多的葡萄糖
D.曲线AC段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原因是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
2016-11-26更新 | 352次组卷 | 8卷引用:2014届河南省长葛市第三实验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