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辽宁 高二 期末 2019-03-04 386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稳态与调节、分子与细胞、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 下列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体液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共同构成
B.人体内的细胞外液约占人体体液总量的2/3
C.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2. 血浆与组织液在成份上最主要的差别是
A.含有较多NaClB.含有较少NaCl
C.含有较多蛋白质D.含有较少蛋白质
2019-03-04更新 | 2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③液和①液的减少
D.④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各项中,不可能造成组织水肿的是
A.患有肾小球肾炎,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
B.摄入蛋白质不足,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下降
C.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增多
D.药物或食物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渗出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5. 下列各项能看作进入人体内环境的是
A.氧气进入肝细胞B.抗体分泌进入血浆
C.牛奶进入胃中D.丙酮酸进入线粒体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6.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是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血中胰岛素低、血糖高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调节血糖平衡
B.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血糖升高
C.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D.胰岛素受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
2016-11-26更新 | 1305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孝感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7. 下列关于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B.大量失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C.人体内缺水时,血浆渗透压降低,尿量减少
D.水和无机盐平衡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8. 某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秋季越野赛后,感觉浑身酸痛,并伴随着大量出汗等。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使其体内产生了大量乳酸,致使其血浆pH显著下降
B.此时应及时补充盐水并注意适当散热,以维持水盐与体温平衡
C.由于能量大量消耗,其血液中的血糖浓度会大幅度下降
D.由于其体内内环境pH发生变化,所以细胞代谢发生紊乱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9. 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不受激素影响
C.不存在信息传递D.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
2018-06-09更新 | 4033次组卷 | 52卷引用:2018年天津市高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0.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调节准确、快速B.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C.作用时间短暂D.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1. 下列选项中信息分子的合成场所和生理作用搭配不正确的是
  信息分子 合成场所 生理作用
A 神经递质 传出神经元 引起骨骼肌的收缩
B 促甲状腺激素 垂体 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C 抗利尿激素 垂体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D 淋巴因子 T细胞 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

A.AB.BC.CD.D
2019-03-04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2. 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可摄取和处理病原体,暴露其抗原,但不属于免疫细胞
B.记忆细胞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
C.同一人体内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同
D.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均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3. 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
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
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4. 下图表示免疫反应过程,其中①~⑦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不正确的叙述是(       
A.①和⑤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B.至少有3种细胞有增殖分化能力
C.二次免疫时,③只能由②增殖分化而来
D.⑤有可能与机体自身物质结合,引起免疫失调
2021-06-14更新 | 89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3-2014学年湖北黄梅一中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5. 制备抗银环蛇毒血清时,需将减毒的银环蛇毒注入马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银环蛇毒在免疫学上分别称为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体液免疫,抗体
C.细胞免疫,淋巴因子
D.体液免疫,抗原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6. 下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X表示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
B.若手术切除Z,会引起激素a和b分泌减少
C.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脑的发育
D.Y表示垂体,可分泌多种促激素和生长激素
2018-02-03更新 | 1024次组卷 | 35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7. 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B.电流计①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
C.电流计②指针只能发生一次偏转
D.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2023-08-02更新 | 593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大同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8. 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以上现象说明
A.脊髓的生理活动受控于大脑皮层
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达到脊髓
C.婴幼儿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2020-09-19更新 | 1176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0上海宝山等四区联考二模(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9. 图表示某幼儿先后两次接种乙肝疫苗后血清中相应抗体浓度变化情况及患病程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为抗体变化,乙为患病程度
B.O~a有B细胞、T细胞等免疫细胞参与
C.b点时应为第二次注射乙肝疫苗的时间点
D.bc段的变化是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的结果
2020-10-15更新 | 282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20. 吃食物过咸时会产生渴的感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位于( )
A.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C.大脑皮层和大脑皮层
D.下丘脑和下丘脑
2016-09-07更新 | 556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3-2014学年贵州遵义四中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1. 下列过程能双向进行的是
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B.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C.生态系统中营养级间能量流动D.物质在淋巴和组织液间的运输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2. 用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枝条生根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B.若该实验为预实验,要确定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需要在8ppm和16ppm之间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
C.生长素通过促进根细胞分裂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该图能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3. 当某植物顶芽比侧芽生长快时会产生顶端优势,其主要原因是(  )
A.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其生长受抑制
B.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较低,其生长受抑制
C.顶芽附近的脱落酸浓度较高,其生长被促进
D.侧芽附近的细胞分裂素浓度较高,其生长受抑制
2016-11-26更新 | 307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4. 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与此图无关的结论是(  )
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都具有促进作用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
2016-11-26更新 | 36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0年河南省河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25. 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a、b依次为(       
A.脱落酸、细胞分裂素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C.赤霉素、脱落酸D.赤霉素、乙烯
2022-03-31更新 | 1343次组卷 | 75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26. 在果树扦插繁殖时,下列容易存活的是
A.多叶带顶芽枝条B.少叶带顶芽枝条C.多叶无顶芽枝条D.少叶无顶芽枝条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27. 用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一段、向光弯一侧
B.胚芽鞘、胚芽鞘的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D.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
2020-10-17更新 | 681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8. 有关胚芽鞘的实验如图所示,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A、B都可发生向右弯曲生长
B.图2中放M、N的胚芽鞘生长速度相同
C.图1中C、D都不弯曲,其原理不同
D.图2中放M、N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29. 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B.湿度C.光照强度D.食物和栖息空间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30. 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生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种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达到最大B.种群数量增长过程中,C点的增长速率最快
C.阴影部分表示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D.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加强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31. 如下三幅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时间(t)推移而发生的数量(n)变化,这三幅图依次表示的种间关系是(   
A.竞争、捕食、共生B.捕食、竞争、共生
C.竞争、共生、捕食D.共生、捕食、竞争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2.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是生产者, 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可表示为:A→D→E→B
C.C到A过程是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
D.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33.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解者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
B.自养生物一定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异养生物一定是消费者,动物不一定是消费者
D.无机环境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可有可无的成分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4.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B.易地保护是保护大熊猫等珍稀物种的最有效的措施
C.增加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35. 动物学家考察某生态保护区后 ,认为当地鹿群正处于增长高峰期 , 今后还能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动物学家作出这种判断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
A.鹿群的数量和密度B.鹿群的年龄组成
C.鹿群的性别比例D.鹿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2023-06-08更新 | 408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0年江西省九江市九江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36.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蜀岗西峰的所有蒲公英②茱萸湾的全部生物③瘦西湖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④凤凰岛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①D.①②④
2016-11-26更新 | 1184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3-2014学年山东济宁任城一中高二上期期末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37. 下列有关生物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正确的是(       
A.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用标记重捕法
B.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1m2左右
C.调查一种鸟的种群密度,需采用样方估算的方法
D.调查具有趋光性的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的方法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38. 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C.由于天敌、空间和资源等,导致第5年到第9年种群数量减少
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2021-01-02更新 | 444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大同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三、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9.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①~⑦代表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构成生物群落
B.过程⑥⑦中流动的能量以有机物为载体
C.过程②③④⑤是指生物的有氧呼吸
D.从个体角度分析,丙个体体内储存的能量最少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41. 下列关于群落“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B.甲池塘鲫鱼数量多于乙池塘,则甲池塘鲫鱼丰富度较高
C.经过群落演替,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均达到相同水平
D.森林中物种数目多于河流,则森林的物种丰富度高于河流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2. “猪—沼—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有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     )。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
2019-01-30更新 | 1661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0届湖南省湘潭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43. 下列有关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各种成分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图中的绿色植物和各种动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
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
2021-07-28更新 | 231次组卷 | 8卷引用:2012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调研测试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44. 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于兔子,2/5来自于鼠,1/5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20 g体重,最少需要消费植物(  )
A.600 gB.900 gC.1 600 gD.5 600 g
2021-01-17更新 | 742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1-2012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林业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名校
45. 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草→鼠→蛇→鹰”,下图表示蛇摄入能量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食物链中的生物在数量上都呈正金字塔模型
B.蛇与鹰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E/A表示
C.由蛇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C+D+F表示
D.若大量捕猎鹰,蛇的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4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稻田没有水平结构
B.冰川泥开始的演替不属于初生演替
C.植物不一定是生产者,生产者也不一定是植物
D.种群数量不会超过K值
2019-03-0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47. 生态系统中含有各种各样的信息,下列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
A.昆虫的性外激素B.孔雀开屏
C.蝙蝠的回声定位D.桂花散发的香气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48.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A.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B.植物只能感受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
C.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
D.信息只能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49.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也越高
C.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基本相同
D.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就是要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
2019-05-21更新 | 22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3—2014学年福建漳州华安一中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50. 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①青蒿素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
②每个物种都维系着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③某种不知名的植物
④我国古代诗人常常感慨于祖国的大好河山、美丽景色,留下了许多名篇名句
A.①属于直接价值B.②属于间接价值
C.③属于潜在价值D.④属于间接价值

四、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51. 请回答下列与传统发酵技术相关的问题:
某校同学在实验室开展生物技术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组同学制作泡菜。在泡菜腌制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 ______ 和食盐的用量;最后要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______
(2)B组同学制作腐乳。在制作腐乳过程中,在腐乳表面往往会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实际上是微生物的 ______ ,对人体无害;加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避免豆腐块变质。
(3)C组同学制作蓝莓果酒与果醋。某同学对自己的发酵装置定时通过充气口充气,该同学是在制蓝莓 ______ 。另一位同学在蓝莓果汁中直接加入某品牌活性酵母,之后先向发酵罐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无菌空气,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 ______
(4)在蓝莓果酒制作过程中,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由 ______ 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其可在缺少糖源时将乙醇变为 ______ ,然后变为醋酸。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52. 请回答下面与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有关的问题:
(1)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对培养基的灭菌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但只有_________方法可用于微生物的计数。
(2)若要鉴别所分离的细菌是否为纤维素分解菌,则应该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观察培养基中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 _______ ,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筛选获得的菌株经鉴定后,将优良菌株进行液体扩大培养。培养时需要振荡,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
(3)如表是分离某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 
成分 MgSO4 葡萄糖 X物质 琼脂
用量 5g 10g 7g l000mL 20g

表中X物质最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碳源、氮源、无机盐);培养基中添加琼脂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2-14更新 | 22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53. 生物组织中存在着多种有机物,不同有机物的提取与鉴定方法不尽相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薄荷精油清爽凉快,清咽润喉,是很多中成药中的添加成分,它易挥发,不溶于水,化学性质较稳定。现要求不含有任何添加剂的化学原料,应采取____________法提取薄荷精油。收集到的产物是____________,需要加入____________使其分层,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油层中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__以进一步除去水分。
(2)橘子果实含有芳香油,通常可用橘皮作为材料提取芳香油,提取的方法为___________,不采取水蒸气蒸馏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萃取的效率取决于____________,同时还受原料颗粒的大小、含水量等条件影响;提取的胡萝卜素可以通过______进行鉴定;萃取过程采用水浴加热,不用明火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3-04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稳态与调节、分子与细胞、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

试卷题型(共 53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49
多选题
1
非选择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稳态与调节
2
分子与细胞
3
生物与环境
4
生物技术与工程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  内环境是外界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单选
20.94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单选
30.65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单选
40.65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单选
50.94有氧呼吸过程  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单选
60.65血糖调节  免疫功能异常单选
70.85水盐平衡调节单选
80.65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综合  水盐平衡调节单选
90.65反射与反射弧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单选
100.85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单选
110.65神经调节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体液免疫单选
120.65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单选
130.85非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免疫功能异常单选
140.85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单选
150.85体液免疫单选
160.65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单选
170.6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选
180.85反射与反射弧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单选
190.65体液免疫单选
200.85水盐平衡调节单选
210.65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及运输  能量流动的特点以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单选
220.65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单选
230.6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单选
240.6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单选
250.85不同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单选
260.85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单选
270.94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单选
280.65不同处理方案下植物的向性运动单选
290.85群落  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单选
300.85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单选
310.85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单选
320.65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单选
330.85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单选
340.65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单选
350.85种群的概念及特征单选
360.85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单选
370.85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单选
390.65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  能量流动的特点以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单选
400.94食物链和食物网单选
410.65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丰富度的相关探究实验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单选
420.65生态工程综合单选
430.85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单选
440.65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单选
450.4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  能量流动的特点以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生态金字塔的种类及特点单选
460.85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单选
470.94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作用及传递过程单选
480.85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作用及传递过程单选
490.8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单选
500.85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单选
二、多选题
380.65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三、非选择题
510.65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流程及实验分析  腐乳制作的原理  泡菜的腌制解答题
520.65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解答题
530.85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植物色素的提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