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黑龙江 高二 期中 2020-11-17 704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1. 下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2023-05-24更新 | 733次组卷 | 77卷引用:2010年福建省三明市五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2. 下列生命活动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A.摄食的麦芽糖水解成葡萄糖B.组织液中的性激素运输至垂体
C.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D.丙酮酸和[H]转化为乳酸
2020-11-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 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I、II、III、IV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II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和淋巴
B.I表示的器官是肺
C.②表示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D.此图说明内环境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4. 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人吃酸性食品不会导致体内的pH明显降低
②每个人的体温在一天中是保持不变的
③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
④严重腹泻、呕吐,只需要补充足够的水,不用补充Na+
⑤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并且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A.①②④⑤B.②⑤C.②③④D.①②③⑤
2020-11-10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5. 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B.长期营养不良将导致⑤增多
C.若②为胰岛A细胞,则①处的葡萄糖浓度低于⑤处
D.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⑤处
2019-01-12更新 | 3261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1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6. 下列与反射弧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效应器指的是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末梢
B.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位于中枢神经系统
C.反射弧的各组成部分中只有感受器接受刺激才能产生兴奋
D.只要反射弧各环节结构和功能保持完整反射就能够完成
2020-11-1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7. 神经细胞A释放多巴胺会导致神经细胞B产生兴奋,A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A。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干扰A、B细胞间兴奋传递(如下图)。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中多巴胺的释放过程和多巴胺运回细胞A的方式一样
B.①释放的多巴胺与②结合会导致细胞B的膜电位改变
C.药物会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的作用时间延长
D.多巴胺只能由细胞A释放作用于细胞B使兴奋单向传递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8. 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分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2019-01-30更新 | 2970次组卷 | 69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四川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9. 下列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息电位形成中K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运输消耗能量
B.兴奋传递过程中不消耗能量
C.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D.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离不开内环境参与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0. 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B.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D.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
2022-01-23更新 | 566次组卷 | 67卷引用:2015届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11. 如图一个健康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变化,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B.进食后的2 h内,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C.2~3 h之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有所增加
D.3.5 h时,血糖浓度较高是肌糖原开始分解所致
2023-11-16更新 | 76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2届陕西省五校高三第三次联考理综生物部分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2. 如表是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项目测定值单位参考范围
促甲状腺激素5.9μU/mL1.4~4.4
A.该男子可能甲状腺功能亢进B.该男子可能胰岛功能亢进
C.该男子可能甲状腺功能减退D.该男子可能垂体功能减退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3. 关于人体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①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②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将葡萄糖转化为各种氨基酸
③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为血糖
④胰高血糖素能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16-11-26更新 | 140次组卷 | 7卷引用:2010年辽宁省沈阳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二)理综生物部分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4. 下图中a—c表示激素。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寒冷环境中,a、b、c含量都增多
B.若给动物饲喂含b的饲料,则a的含量基本不变
C.激素c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机制
D.上述实例表明内分泌腺不可以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2020-11-1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5. 性激素进入靶细胞后与受体结合形成的“激素-受体蛋白复合物”,可在细胞核中调控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生理调节效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性激素进入靶细胞需载体协助并消耗ATP
B.激素与受体识别并形成复合物的过程具有特异性
C.“激素-受体蛋白复合物”进入细胞核的通道是核孔
D.“激素-受体蛋白复合物”能改变特定基因的表达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6. 如图为水盐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是(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和集合管
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和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肾小管和集合管、抗利尿激素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7. 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体液调节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比较长
B.体液调节是指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进行调节
C.体液调节的调节因子只能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
2021-01-09更新 | 207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火箭班开学检测(月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8. 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A.冷觉感受器兴奋B.温觉感受器抑制
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2016-11-26更新 | 283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0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理科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9. 下图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两种调节方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A物质的作用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B.图甲中调节方式作用范围相对局限,反应比较迅速
C.图乙中B物质是神经递质,是神经调节的媒介
D.寒冷条件下体温调节包括甲和乙两种调节方式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20. 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
A.下丘脑某部位受损的患者,水盐调节紊乱
B.学生通过对重点知识反复阅读来加强记忆
C.车祸中受害者大脑皮层言语V区受损而看不懂文字
D.体检过程中护士采血时,患者手未缩回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21. 免疫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只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B.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可通过细胞凋亡被清除
C.机体自身组织或细胞不可能转变为抗原
D.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中的染色质可以进行复制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22. 关于免疫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B.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并非都是生来就有的
C.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是防卫、监控和清除
D.免疫系统可以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23.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相对独立,既不受神经调节,也不受体液调节
B.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
C.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均为自身免疫病
D.免疫系统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不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2016-09-13更新 | 1684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海南卷)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24. 下列关于艾滋病和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属于先天性免疫缺乏病B.HIV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C.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严重衰退D.HIV通过性接触和握手等途径传播
2020-01-09更新 | 5763次组卷 | 39卷引用: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1月选考)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5. 如图表示健康人和Graves病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A、B、C为三种激素,病人激素C,的分泌量明显多于健康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A随血液循环定向运输到垂体,促进激素B的分泌
B.图中抗体与激素B因 空间结构相似,能与同种受体结合
C.Graves病人血液中的激素A和激素B含量比健康人的高
D.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缺陷病,且病人的甲状腺肥大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26.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由专门的器官产生
B.植物激素和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后能影响靶细胞内基因的表达
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只能进行极性运输
D.无子果实是植物激素抑制了种子的生成所致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27. 如图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组幼苗前面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它们的生长方向是(       
A.甲、乙、丙都直立
B.甲、乙、丙都向左
C.甲向右、乙直立、丙向左
D.甲向右、乙向左、丙向左
2021-10-10更新 | 1038次组卷 | 20卷引用:浙江省2017年四次选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调节高考及高考模拟题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28. 用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一段、向光弯一侧
B.胚芽鞘、胚芽鞘的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D.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
2020-10-17更新 | 681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0年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29. 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B.植物体内的色氨酸可以转变为生长素
C.植物细胞在核糖体上合成生长素
D.幼嫩组织中的生长素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0.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有几项               
①温特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扩散
②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分别与重力、光照方向有关       
③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促进生长的效果不相同
④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⑤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与成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可以通过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来防止落花落果
⑥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背地生长都能体现植物生长素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
⑦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31. 水平放置的植物,一段时间后茎背地弯曲生长,如果茎的a侧生长素在曲线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较为准确的是(  )
A.在OA段范围内
B.在BC段范围内
C.在BD段范围内
D.在BA段范围内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32.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植物生长素类似物(2,4-D)对富贵竹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1

2

3

4

5

6

7

2,4-D浓度(mol/L)

清水

10-15

10-13

10-11

10-9

10-7

10-5

平均生根条数(根)

2.0

3.8

9.4

20.1

9.1

1.3

0

A.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浓度,因变量为插条生根条数
B.浓度为10-5mol/L的2,4-D溶液对富贵竹生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C.如要确定促进富贵竹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需缩小2,4-D浓度梯度作进一步实验
D.实验过程中,每条插条的叶片数以及实验室的温度等因素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2023-10-01更新 | 760次组卷 | 38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松江区高二上学期期末(一模)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33. 下列关于“探究促进葡萄插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用葡萄插条不能带幼叶或幼芽,以免自身产生生长素影响实验结果
B.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避免实验误差
C.实验中不同浓度NAA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要相同
D.促进葡萄插条生根的最适NAA和IAA浓度相同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4. 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2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 b点时A具有最大值
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逐渐减小
C.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D.由图2可知生长素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2022-06-30更新 | 406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0年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35. 用月季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NAA(萘乙酸)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最适浓度的实验中,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NAA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调节植物生命活动
B.实验中处理枝条的方法可以是浸泡法或沾蘸法
C.正式实验选取的NAA浓度范围应在2~6ppm之间
D.该实验只需在预实验相应浓度的NAA溶液中观察生根情况
2020-11-1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36. 能说明生长素具有双重作用的是(       
A.无子果实B.枝条生根C.顶端优势D.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37. 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
B.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乙烯利,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C.辣椒开花后,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获得无子果实
D.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诱导α-淀粉酶产生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38. 关于其他植物激素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B.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乎所有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
C.乙烯合成部位是成熟的果实
D.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在根尖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39.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脱落酸和赤霉素在促进茎的生长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
B.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调节都具有两重性
C.光照、温度是通过改变植物激素的作用来影响生命活动的
D.生长素在某些情况下也会促进抑制生长物质的合成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40.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玉米生产过程中,可人工去雄,然后涂抹上一定浓度生长素溶液,得到无籽果实
B.细胞分裂素可以延长蔬菜的贮藏时间
C.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喷洒赤霉素,可以提高株高,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
D.林业用材时为了获得更高的树木常要去除顶端优势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41. 对种群概念的正确叙述是(       
A.不同空间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B.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C.一片水田中的所有鱼的总和D.一个生态环境中有相互关系的动植物的总和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42. 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出生率和死亡率与年龄结构有关
C.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有一定影响
D.出生率、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43. 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宜采用的做法是(       
A.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象
B.必须要逐一计数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
C.对某种植物的调查常采用标记重捕法
D.样方内各年龄段的植物均需统计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44. 下列关于“S”型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变化
B.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
C.当种群数量大于K/2时,其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D.由于K值的存在,种植农作物时要合理密植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45. 如图表示在一个10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40~60h时,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稳定不变
B.30h后,种内斗争加剧导致酵母细胞数量增长减慢
C.调查酵母种群密度时,应用抽样检测法
D.70h后,显微镜下计数,不能确定酵母细胞活菌数量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46. 如图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的变化极少数是曲线X,其余的都是曲线Y的趋势
B.曲线X的数学模型为Nt=N0λt,N0表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C.不考虑迁入迁出,BC段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同一环境中不同种群的K值不同
2021-12-03更新 | 326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47. 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连绵的燕山不同海拔高度植被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B.影响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光照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镶嵌分布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48. 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可忽略,不必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B.取样器取样法是最常用的丰富度的统计方法
C.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
D.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49. 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
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乙图所示
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
D.丙实验初期,种内的互助与种间的斗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
2022-04-09更新 | 309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3-2014学年云南省昆明三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50. 秦岭太白山弃耕荒地的演替经过了一年生草本阶段、多年生草本阶段、灌木阶段和乔木阶段,最终形成森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乔木阶段时灌木中的阳生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
B.该群落在演替过程中优势种始终保持不变
C.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物种丰富度先升高后降低
D.秦岭太白山弃耕荒地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51. 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
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同时受外界因素特别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C.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最终都能成为森林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总数开始是逐渐增多而后趋于稳定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52. 某生态系统中,黑线姬鼠处于第二营养级。现将某动物新物种Z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黑线姬鼠与Z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下表。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时间(年)12345678
黑线姬鼠数量(只)185001920014500115009400950094009500
Z的种群数量(只)100120190240170160170160
A.研究时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并经计算得出上表中的数据
B.前4年内,物种Z的数量呈“S”型增长
C.引人新物种Z后,黑线姬鼠种群K值约为9450只
D.黑线姬鼠种群和Z种群为捕食关系,二者共同进化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53. 下列各项中,阐述生态系统的是(   
A.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
B.地球上全部生物的总和
C.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D.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
2016-11-26更新 | 705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54.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病毒是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蚯蚓是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55.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细胞中不一定有叶绿体
B.植食动物称为初级消费者,肉食动物称为次级消费者
C.土壤中的小动物主要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或分解者
D.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56. 下图是3个圆所构成的系图,其中甲为大圆,乙和丙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图中甲、乙、丙对应关系的是(       
A.突触、突触小体、突触间隙
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
C.种群特征、种群密度、物种丰富度
D.生态系统、群落、种群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57. 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
B.W处于第二、三两个不同的营养级
C.若蝗虫的数量下降,Y的数量一定减少
D.Y与蝗虫之间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58. 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网中的植食动物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B.海洋生态系统中通常以捕食食物链为主
C.捕食食物链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D.难降解的有害物质随食物链营养级升高而浓度降低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59.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植物都是生产者
B.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细菌都是分解者
C.食物链或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D.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都是消费者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名校
60. 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有关成分及其关系,图2为其中 a、b、c三种生物的数量变化关系图,其中有一种为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有两条捕食链,狐与鸟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
B.图1中狐为第三、四营养级,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
C.图2中 a、b、c三者之间的营养结构是a→b→c
D.图2中 a、b、c三者一定不能构成生物群落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名校
61. 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A 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 B 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_______
(4)图乙中传递信号的物质由A细胞合成加工,形成突触小泡,小泡再与_________融合,通过A细胞的______作用,进入突触间隙。
(5)假设 a 是一块肌肉,现切断 c 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 e、b 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 刺激 e 处,肌肉______________________;刺激 b 处,肌肉_________
2020-11-1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62. 2020年2月21日,华东师范大学相关研究人员基于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表面抗原研发出灵敏性高的抗体诊断试剂盒,一滴血仅十分钟就可以得出检测结果。该试剂盒目前已应用于疑似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确诊病例的临床验证。
(1)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止病毒与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接触,减少感染机会。
(2)COVID-19侵入人体后,会引发人体进行特异性免疫。B细胞识别入侵的病毒后,在淋巴因子作用下,经过细胞的_________形成相应的细胞发挥作用。对于已侵入宿主细胞内的COVID-19,抗体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与之结合,这时就需要_________识别靶细胞并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引起靶细胞裂解死亡而释放病毒,释放的病毒最终被_________分解消灭。
(3)一般情况下,部分患者感染过新冠病毒并痊愈后,很难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4)在新冠病毒的多种检测方法中利用的都是核酸或蛋白质,这是因为它们在结构上都具有物种的特异性,该试剂盒利用的免疫学原理是_________
2020-11-1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易(0.85)
名校
63. 科学家在研究脱落酸的生理作用时,做了如下实验:取棉花幼苗植株一棵,剪去叶片留下叶柄(如图所示),并在切口A、B处分别滴加不同的溶液,然后将所有处理的材料插在培养皿的湿砂中,24 h后,定期用镊子轻碰叶柄,观察叶柄是否脱落,并记录叶柄脱落的时间。

(1)脱落酸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一种植物激素,主要作用是抑制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需剪去幼苗的叶片,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在A处滴加适量一定浓度的__________溶液,B处滴加________
(4)在自然界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水稻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许多研究表明,脱落酸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降解。故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脱落酸也具有________的作用。
2020-10-09更新 | 39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64. 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曲线X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A点时某动物种群的数量为50只,之后种群数量每年增加35%,则计算20年后该动物种群数量的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某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曲线Y,B点时该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____型。B点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动物种群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个体中未标记的有60只、标记的有20只。据此可以估算该动物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______________只。
(3)若曲线Y表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为了防止蝗灾暴发,可通过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种群的_______________,由此降低种群的________,从而有效防止蝗灾;也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措施使C点下移。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

试卷题型(共 64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60
非选择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稳态与调节
2
生物与环境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94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单选
20.85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单选
30.65内环境是外界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单选
40.8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内环境稳态及意义单选
50.65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  内环境是外界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单选
60.85反射与反射弧单选
70.6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选
80.6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膜电位的变化及相关曲线单选
90.6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单选
100.6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选
110.85血糖调节单选
120.65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单选
130.65血糖调节单选
140.65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单选
150.85激素调节的特点  激素调节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单选
160.65水盐平衡调节单选
170.65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单选
180.85体温调节单选
190.85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单选
200.85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人脑的高级功能  水盐平衡调节单选
210.94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单选
220.94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单选
230.94免疫调节单选
240.94免疫功能异常单选
250.65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免疫功能异常单选
260.85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及运输单选
270.85不同处理方案下植物的向性运动单选
280.94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单选
290.85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及运输单选
300.65植物生长素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及运输单选
310.8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单选
320.65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单选
330.85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单选
340.65不同处理方案下植物的向性运动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单选
350.85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单选
360.8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实例分析单选
370.85其他植物激素  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应用单选
380.85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单选
390.85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不同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单选
400.85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应用单选
410.94种群的概念及特征单选
420.94种群的概念及特征单选
430.94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单选
440.94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单选
450.94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单选
460.65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单选
470.94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单选
480.65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丰富度的相关探究实验单选
490.65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单选
500.65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单选
510.65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单选
520.65种群和群落综合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单选
530.85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单选
540.85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单选
550.85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单选
560.85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单选
570.65食物链和食物网单选
580.65食物链和食物网单选
590.65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单选
600.4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单选
二、非选择题
610.85反射与反射弧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解答题
620.65免疫学的应用及实例分析解答题
630.85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不同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实验题
640.65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种群综合解答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