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矛盾的基本属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6 题号:226038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纸寿千年,绢寿八百。

古籍,生生不息的中华文脉,特别需要悉心呵护收藏,但古籍只有为读者使用才能发挥其价值,这就产生了古籍“藏”与“用”之间的矛盾。可喜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一矛盾被古籍数字化这种方式所化解。

“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用起来才是最好的保护。”2023年9月8日,“中华古籍资源库”古籍数字资源发布座谈会在国家图书馆召开。会上,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组织联合发布了第八次古籍数字资源,新增发布古籍资源1672部(件),为阅览和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文献资料,进而使古籍得以更好传承。

大数据时代,数字人文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古籍整理研究带来了巨大机遇,使古老的典籍迸发出时代活力。用数字化的技术手段、方法和与之相应的理念整理古籍,发扬学术,传承文化,赓续文脉,成为时代交付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古籍“藏”与“用”之间的矛盾。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亚洲有近50个国家,有着灿烂多彩的文明。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无论是《诗经》《一千零一夜》等名篇经典,还是玻璃、阿拉伯数字、造纸术等发明创造,长城、泰姬陵、吴哥窟等恢宏建筑…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各种文明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亚洲文明发展史诗。同时各国祖先很早就开始了文明交流互鉴,亚洲文明也在自身内部及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期间,赏各国电影、品各地美食、逛博物馆……围绕大会所开展的文化交流活动丰富多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只有加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才能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各具特色,交流互鉴,正是这种“和而不同”丰富了亚洲文化,促进了亚洲文明的蓬勃发展。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0-09-07更新 | 113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社会主要矛盾作了概括:“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正是根据这一判断,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改革开放40年后,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在物质生活层面,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质量效益还不高,民生领域有短板,这制约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中央敏锐地洞察到这一新的全局性历史性变化,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依据,也是新时代的重要特征,这一论断为新时代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而且为实施新时代“两步走”战略提供了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撑。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特殊性的有关知识,说明当前我党做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论断的依据。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由桥岛隧和粤港澳连接线组成。其建设历时8年有余,创下多个世界之最。港珠澳大桥,是一群敢于追梦、造梦的奋斗者用心血、汗水、智慧浇筑而成的。呕心汤血、夙夜在公的老工程师,在工地举行婚礼、把青春献给大桥的年轻技术骨干,加班加点、默默奉献的普通工人……他们勇于挑战、敢于攻坚,破解了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创造了一连串管理和技术新纪录,为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赢得了新的世界级荣誉。大桥兴宠之初,就面临建设外海沉管隧道的难题。当时我国沉管隧道工程经验匮乏,在向外国取经和寻求合作连连遭拒之后,大桥岛隧道工程总工程师林鸣及其团队决定自主攻关。经过反复实践,他们摸索出一套新的安装方法。用这套新方法,他们把一节节重8万吨、长180米的隧道沉管沉入40多米深的海底,并以不到2厘米的误差连接在一起,安装最后一节沉管只用了1天,而按传统方法则至少要8个月。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港珠澳大桥建设者能够变世界级难题为世界级纪录,创造基础设施建设奇迹的原因。
(3)从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角度看,你认为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们有哪些可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写出其中的两点。
2019-04-10更新 | 16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上下一盘棋,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履职履责,各社区守严守牢基层社区防线。经过艰苦努力,疫情形势出现了积极变化,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注着疫情防控工作,他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而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支撑。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关系到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关系到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成“十三五”规划,关系到我国对外开放和世界经济稳定。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疫情取得的积极成效是如何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2020-12-22更新 | 1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