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云南 高三 三模 2021-08-13 327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史学热点、文化史(旧)、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古代“射礼”起源于“借用狩猎来进行的军事训练”。商周时代,射礼发展成为一套选拔制度,“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周礼提倡以射观德、以射育人,“射礼”成为一种具有高度审美的礼仪文化。这一演变反映出
A.传统礼乐文化瓦解B.祭祀礼仪走向制度化
C.宗法等级教育强化D.传统教育思想的产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如图是四川成都汉墓出土的画像砖“收获图”。画像砖形象地展现了六人的割穗、刈草、选种等神态,弥补了汉代史籍对水稻收割工序没有记述的缺陷。该画像砖
A.完全真实地还原了历史原貌B.佐证了汉代史籍记述的错误
C.表明四川地区最早培植水稻D.体现了艺术性和史料性的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宋代朝野风气相对开放,当时“虽庸庸琐琐之流,亦为挺挺敢言之气”,以致“失在谏垣,救在缙绅”。即便不在言路的官员,“虽非言责,亦未尝不因事献言也”,其他官员也会利用朝廷求言、轮对等机会进言。据此可知宋代
A.士大夫社会责任意识强烈B.对政治事务实行集体决策
C.朝廷了解民情的途径广泛D.阻止了皇帝决策的随意性
2021-03-15更新 | 319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关羽为三国时期著名大将,其后逐渐被神圣化。宋代政府追封其为侯、公、王,道教中关羽成了财神,佛教中把关羽像供奉在十八罗汉旁;明清以来“关帝庙”遍布全国,尤其得到游民和行商的青睐。这反映了
A.儒释道三教合流走向大一统B.民间信仰带动商品经济繁荣
C.佛道神化关羽得到官府认可D.关羽精神符合多元价值需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1866年,奕䜣建议在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随即获得清廷批准。虽然待遇优厚,最后报名应考者还是寥寥无几,参加考试的仅有72人,最后勉强录取30名,翌年因学习不合格者被淘汰20名。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A.得益于清廷全力支持B.缺乏广泛社会基础
C.受制于中体西用理论D.注重规范考试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1920年12月李达在《新青年》撰文指出:“中国工业的发达虽不如欧美、日本……中国无产阶级所受的悲惨,比欧美、日本的无产阶级所受的更甚。”据此可知当时
A.工人运动已经具有群众基础B.新文化运动深入到工农大众
C.无产阶级成为五四运动主力D.打倒列强是革命的主要任务
2021-03-10更新 | 251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1948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大量培养选拔产业工人干部的指示》中指出:“从产业工人和职员中细心挑选大批思想进步、工作积极、忠实可靠、懂得技术,并有组织才能和办事才能的优秀分子,给他们短期政治培训,依照情况并在自愿条件下,征调他们到新解放区去工作。”此举
A.壮大了人民军队的政治干部队伍B.有助于产业工人运动的顺利开展
C.促进了战略反攻向国统区的推进D.有利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如图所示,自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2009年底,新中国共向76个国家提供了325个支持项目的优惠贷款。据此可知,新中国的对外援助

中国优惠贷款行业分布(截止2009年底)
A.旨在融入自由开放的全球贸易体系B.实现了中国低端产业的对外转移
C.有利于提高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D.适应了投资周期短收益高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9. 有学者认为,罗马帝国只是一个负责协调和管理的上层结构。大政方针由帝国上层制定,但日常事务的具体管理由地方负责,是体现地方权力和增强地方权威的日常管理,它强调一种可以约束统治者的契约观念。该学者意在说明,罗马帝国
A.统治秩序难以得到有效维护B.法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C.契约精神是维系统治的关键D.分崩离析的危险逐步被消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当18世纪末曼彻斯特的一名工人在享用“跨越大陆的一杯茶”时,他从中获得四大洲的能量。这杯茶包括中国或锡兰的茶,荷兰或英格兰的代尔夫特瓷茶杯,非洲奴隶生产的南美糖。它们当时在英国的普及
A.加速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B.使英国成为最大殖民帝国
C.推广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D.缩小了社会阶层间的差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据研究,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苏联社会具有“战时共产主义”思想的群体如表所示。促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
(1)相当部分的党政干部;
(2)怀有”左”倾情绪的知识分子;
(3)希望迅速发起“革命冲击”的工人;
(4)具有平均社会主义思想,指望迅速兑现革命承诺的贫苦农民。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激化了社会矛盾
B.布尔什维克传统意识形态的影响
C.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发生根本改变
D.苏维埃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进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与现实主义试图表达普遍和永恒的价值不同的是,这-艺术流派认为艺术的最终评价标准是艺术家自己的感情,它认同感觉与激情,并承认个人的自主性,因此它的作品又具有主观性质。”这一艺术流派
A.善于发掘人物内心情感世界B.突出理性注重画面严整和谐
C.反映西方社会出现精神危机D.体现科技革命下的社会现实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250年,法国形成了《习惯法大全》。到1618世纪,法国学者致力于促成南北 法统融合。1789年,“八月法令”发布了关于废除封建制度和封建特权的决议,8月,制宪议会 颁布了《人权宣言》,宣布平等、自由、安全和财产等基本权利。1791年宪法强调“制定在全国通 行的民事法典”。1804年,最终通过了《法国民法典》,主要包括“人”,涉及法律主体的地位及 其享有的权利;“财产及所有权的各种限制”,分别规定财产的分类,所有权、用益权、使用权和 居住权,以及役权或地役权等内容;“取得财产的方法”,规定了继承与订立遗嘱的制度,关于债 的一般规定,提倡婚姻自由原则等。

——摘编自高仰光《法国民法典:搭建起一个前所未有的规范体系》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要求清政府改革宪政,尽快与西方制度相接轨,并承诺放弃领事裁判权。此时,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顽固派意识到必须革新法律以保其统治。19079月,宪政编查馆正式将民法的编纂列入修律计划,制定了《大清民律 草案》。《大清民律草案》起草过程中,既引进了大量西方先进的法理原则与制度,也保留了不少中国固有的传统制度,充分表现出外来法与传统法的冲突。《大清民律草案》打破了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旧体例,是中国民法法典化的开端。

——摘编自马琦《从〈大清民律草案〉;看传统法与外来法的冲突》

材料三   2015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20205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 式到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 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

——摘编自《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民法典》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末民法制定的背景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期《民法典》制定的意义。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困难(0.15)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此背景 下,回顾我国已经编制实施的13个五年计划(规划),以史为鉴,对我们更好的制定和实施“十 四五”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 分,表达清晰。)
2021-08-13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大索貌阅”是隋朝整顿户籍、检括逃避赋役户口的重要措施。南北朝时,全国隐漏户口,投靠豪室,以及妄称老、小以免赋役的现象十分普遍。为严查户口,隋文帝先在全国建立严密的保、闾(里)族(党)等基层组织,继而于开皇五年(公元585年),令全国州、县“大索貌阅”,即按照户籍上登记的年龄,逐一与本人的体貌核对,检查是否虚报年龄,诈老诈小。一旦发现不实,里正、党长等乡官皆配流远方。同时还规定堂兄弟以下一律析籍分居,各为户头。又悬赏令互相到告。通过检括,共括出壮丁四十四万余,人口一百六十四万余。“大索貌阅”的结果,使政府直接控制的丁口数大为增加,从而扩大了国家税源。

——摘编袁刚《户籍的性质、历史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大索貌阅”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索貌阅”措施的影响
2020-11-01更新 | 253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后,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之间发生了分裂,欧洲一分为二,东西方之间处于紧张的对峙当中。“赢得了战争,但并没有赢得和平。”这是丘吉尔对战后形势的描述。由此战后呼吁和平,反对战争的呼声特别高涨。19488月,由法国和波兰的文化工作者和科学家发起,国际文化工作者保卫和平大会在波兰召开,大会通过宣言,批评美英两国是威胁世界和平的势力。19494月,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和布拉格两地同时举行。19503月,世界保卫和平大会通过了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宣言》,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和大规模毁灭性武器。195011月,第二次世界和平大会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50年代初期,在世界和平理事会的组织下,全世界掀起了和平签名活动,签名人数最多达6亿多人。这些运动对于朝鲜停战的停火,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结局以及世界局势逐步由紧张到缓和起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熊伟民《和平之声——20世纪反战反核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初期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初期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及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黄大年(19592017)出生于广西南宁知识分子家庭。1977年考入长春地质学院,1996年到英国攻读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2009年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成为东北地区第一批“千人计划”的特聘专家,重点攻克国家急需的“地球深部探测仪器”。这种设备就像一只“透视眼”,能“看清”深层地下的矿产、海底的隐伏目标,对国土安全具有重大价值。从零开始的黄大年,带领400多名科技人员日夜奋战,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万米科学钻一“地壳一号”,自主研制综合地球物理数据分析一体化的软件系统,提高国家深部探测关键仪器的制造力。学校领导督促他申报院士,他却说“先把事情做好,名头不重要”。他用生命做科研,耐心教导学生“耐得住寂寞、坐的住冷板凳”。回国七年,他像陀螺一样不知疲惫地旋转,即便在病床上,他也在修改方案,给学生答疑解惑。黄大年教授和他的团队在短短几年内完成了“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等9个重大项目、49个攻关课题,填补了国家重大战略装备的空白,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用20年走过的路。

——摘编自《黄大年:一盏永不熄灭的爱国明灯》


(1)根据材料概括黄大年的主要成就及影响。
(2)根据材料分析黄大年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难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史学热点、文化史(旧)、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修(旧)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2
材料分析题
4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1,3,4
3
史学热点
4
文化史(旧)
5
经济史(旧)
6
中国近现代史
7
世界史
8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9
选修(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单题
20.4史学研究方法单题
30.4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  儒学的复兴 单题
40.4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单题
50.4洋务运动的口号、创办的企业及其他活动  洋务运动单题
60.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单题
70.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单题
80.4对外交往单题
90.4罗马法的评价单题
100.65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单题
110.4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新经济政策单题
120.4浪漫主义文学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30.4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150.4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160.4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170.65其他人物
三、论述题
140.15中国梦·探索之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