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五莲县、岚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山东 高一 阶段练习 2021-12-11 2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经济史(旧)、文化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 如图是某考古遗存有关信息。与此相符的文化是
A.仰韶文化B.大汶口文化C.龙山文化D.河姆渡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观点作者、出处
“及禹崩,虽受益……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史记•夏本纪》
“益干启位,启杀之”《竹书纪年》
“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予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A.诸侯推举启为帝
B.禹直接传位于启
C.启最终继王位
D.益最终被启所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3. 文献史料述及西周的土地制度,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以及“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的记载。这反映了
A.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B.土地实际上为周王占有
C.诸侯贵族将公田据为己有D.井田制下地权合一的现象
2018-11-07更新 | 3424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下图是周代世系略图。它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三公九卿制D.礼乐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公元前663年,北方山戎部落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求助。管仲献策齐桓公:“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于是齐桓公援助燕国,攻打山戎。这说明(     
A.华夏认同逐步形成B.宗法分封制重新得到认可
C.霸主有“尊王”的义务D.齐桓公以地域区分夷夏之别
2023-10-17更新 | 60次组卷 | 33卷引用:北京市牛栏山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6. 《史记》记载:“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这段记载可以印证
A.秦朝统治腐败B.社会矛盾激化C.秦末起义原因D.秦朝速亡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驷马安车(如图),华盖饰顶,由四匹同色马驾,属王侯及卿专供乘坐。汉初,驷马安车几乎没有,但经60余年后,驷马安车遍布街巷。这得益于哪一政策
A.休养生息B.“推恩令”C.均输平准D.盐铁专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汉高祖时期诏令简易朴实、近乎口语,汉武帝时期诏令中多援引儒家经典语。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大一统局面形成B.统治思想的变化C.汉赋的广泛流行D.政治体制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下图为《东汉洛阳城平面图》(局部)。两处太学紧邻辟雍(皇家弟子学习六艺之地)之北,与明堂(天子的太庙)灵台(观天象望气之所)相距不远。据此可知,东汉
A.儒家思想开始占据主流地位B.太学发展已经相当成熟
C.注重政治教化与儒学相渗透D.重视加强对太学的管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盛行面食且品种丰富,馒头、炸油饼、胡饼深受内地人的喜爱。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南稻北粟格局形成B.民族交融加深C.北方完成统一局面D.经济重心南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魏晋时期,人们对悲情的音乐、诗歌情有独钟。这些文学和艺术作品满载了古人悲政、悲志、悲思、悲离等浮生若寄、韶华易逝的伤感与悲痛。这一文化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创作主体的转变B.儒学地位的动摇
C.佛教影响的扩大D.社会形势的影响
2020-06-18更新 | 638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均田制下,“成丁而授,丁老而退,不听卖易”。唐代中叶实行两税法后,“兼并者不复追正,贫弱者不复田业”、“富者有资可以买田”。这说明两税法实施后
A.国家对土地交易的态度改变B.土地的经营方式更加多元化
C.土地兼并现象明显得到抑制D.主要依靠政治权力占有土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婆罗门曲为天竺佛教舞曲,后从西域、中亚诸国传入唐朝,经凉州(甘肃武威)都督杨敬述改制、加工,传入长安后又经唐玄宗修改、润色,更名“霓裳羽衣舞”,风靡一时。这反映了当时(     
A.对外交流助推文化趋同B.三教合一促进文化繁荣
C.文化交融推动艺术创新D.丝绸之路造就盛唐气象
2023-06-21更新 | 209次组卷 | 102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下表是唐朝中期户数和人口数变化一览表。导致前后人口变化的原因是
年份户数(户)人口数(人)资料来源
中宗神龙元年(705年)615614137140000《资治通鉴》
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891470952919309《通典食货志》
代宗广德二年(764年)293312516920386《旧唐书》
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237540015760000《旧唐书》

A.自然灾害的频发B.均田制遭到破坏C.政治局势的影响D.藩镇割据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