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福建 高一 期末 2022-02-07 3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现代史 、政治史(旧)、文化史(旧)、经济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林则徐在致英国女王的信件中,强调:“教明刑,古今通义,臂如别国人到英国贸易,尚须遵英国法度,况天朝乎?…故新例于带鸦片之夷人,定以斩绞之罪,所谓为天下去害者此也。”林则徐这一言论
A.强调禁烟运动符合国际公义B.坚决反对英国殖民者
C.希望联合英国共同禁绝毒品D.存有闭关锁国的想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据史学家研究结果显示,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最终支出费用为3000万两,而英国对华战争支出 为421万英镑,折合中国银两为1263万两,相当于中国的40%。据此可以说明
A.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的原因B.体制因素是清政府失败的主因
C.清朝综合实力高于英国D.英国拥有世界最强军队
2021-12-18更新 | 215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冬季联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鸦片战争后,当时中国社会普遍流行的观点是:西方善海战,不善陆战;西方的军事优势有限,中国是可以战胜洋人的;中国“尽收外国之羽翼为中国之羽翼,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富国强兵,不在一举乎?”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对国情缺乏清醒认识B.中体西用文化观的形成
C.近代救亡意识的产生D.变法自强成为响亮口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表是鸦片战争前后介绍西方的主要著作,据此可知,当时
代表人物著作成书时间
林则徐《四洲志》等1841年
魏源《海国图志》1844年
姚莹《康蝤纪行》1846年
徐继畲《瀛衰志略》1848年
夏燮《中西纪事》1850年

A.西方思想得到了广泛地传播B.“师夷长技以自强”成为潮流
C.西学传播顺应了维新思想D.华夷观念受到了一定冲击
2021-12-17更新 | 18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下表为19世纪中期中国出现的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著作。据此可知,这些著作(  )
著作作者著作内容
《海国图志》魏源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康輶纪行》姚莹介绍英法历史,建议清政府加强沿海与边疆防备
《瀛寰志略》徐继畬介绍东西半球的概况,按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的顺序依次介绍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
A.开始引导国人关注世界形势B.传播了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C.引发了道光皇帝的强烈关注D.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2021-12-13更新 | 413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近代中国海关官员的成分非常复杂,海关所有主管官员和重要职位,大抵由洋员包揽,华员只居低下职位。据1885年《新关题名录》统计,是年海关洋员共达514人,其中英国332人,德国69人,美国43人,法国27人。这反映出近代中国海关
A.由英国人完全控制B.“国际性”色彩突出
C.华员地位无足轻重D.海关领导权争夺激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福州船政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著名军事企业。据统计,1867〜1873年,在福州船政局工作的外国人员有52名,其职务分布如表所示。由此可以窥见,洋务企业
监督帮办技师监工匠首工人领班职员医生翻译教师合计
1人1人4人1人8人23人3人1人1人9人52人
A.对外依赖性强B.生产技术先进C.遭到列强压制D.忽视人才培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洪仁玕认为立政的关键“惟在乎设法用人之得其当。”所谓设法就是制定法律制度,他认为英国之所以成为当时“最强之邦,由法善也。”所谓“用人”就是“禁朋党之弊”,强调”自大至小,由上而下,权归于这一主张提出的深刻背景是
A.北伐失利B.天京变乱C.中外勾结D.瓜分狂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下图为张之洞于1894年7月3日视察汉阳铁厂时拍摄的老照片。该照片
A.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忧虑
B.可印证中国早期现代化尝试的成就
C.旨在坚定清军对日作战胜利的信心
D.折射出洋务派“易服改制”的壮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据资料统计,从1862~1894年这30余年中,李鸿章所主办和参与筹办的“新政”事业占中国这一时期举办的全部新政的80%以上,其范围包括军火、采矿、民用,此外还举办新式学校。李鸿章“新政”事业的主题是
A.废除八股取士,举办新式教育B.发展近代产业,自强求富
C.引进先进技术,改革封建制度D.学习西方思想,改变传统习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19世纪60年代,部分大臣上奏曰:地方官自夷人入城以来,每讳言夷务,甚至文移公牍,称夷务为洋务,不敢斥言夷字。臣等再四商酌,应于关防内,明刊“办理夷务”字样,方足鼓舞人心。这反映出
A.洋务派维护国家主权的正义呼声B.顽固派仍坚持狭隘的民族主义
C.清政府坚决反对当时的洋务运动D.鸦片战争动摇了“天朝上国”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B.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及其体制
C.《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D.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
2021-12-08更新 | 378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0年贵州省遵义四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印度,大地最古之国也,守旧不变,夷为英藩矣。……今夫日本,幕府专政,诸藩力征,受俄、德、美大创,国几不国,自明治维新,改弦更张,不三十年,而夺我琉球、割我台湾也。”据此可知,作者主张(     
A.大力发展民族资本主义B.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
C.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亡D.开启民智建立民族国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维新变法时期,一些英美传教士活跃一时,改良派向他们寻求变法之道,这些传教士认为“变法以兴铁路为第一义,练兵辞次之”,中国不能“如泰西君民共主,政多纷更也”,“宜尊君权而建皇极”。这说明当时西方部分传教士
A.不支持中国开展变法活动B.积极为维新变法出谋划策
C.不希望中国变革政治制度D.较为排斥资产阶级改良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康有为努力创造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文化,其主要方法是用西学来解释中国的传统文化。康有为采用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动摇儒学正统地位B.减少维新思想宣传阻力
C.排除洋务运动的影响D.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近代某条约的第十款规定: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这一规定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是
A.增加了中国劳动人民沉重的负担B.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D.使使馆界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