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渭南市集才中学老城分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陕西 高三 期末 2022-02-07 133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选修(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商代,蚕、桑、丝、帛等字常见于卜辞,且在青铜器纹饰中有头圆眼突出、身屈曲做蠕动状的蚕纹,玉饰中有雕琢得形态逼真的玉蚕。这反映出,当时
A.成熟的文字已形成B.青铜铸造技艺的高超
C.蚕桑事业较为发达D.统治者对农事的重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中国出土的先秦时期的铁器种类主要有生产工具、兵器、生活杂用具三类。据统计,内蒙古出土的这三类铁器的数量比约为14∶1004∶66;辽宁是119∶602∶5;山西是72∶79∶593;河南是174∶119∶93;湖南是98∶62∶15;广东是35∶92∶310。这反映了当时
A.政治经济呈现区域差异B.诸侯争霸民不聊生
C.南方经济水平高于北方D.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3. 如表为《隋唐宋中国人口统计》情况,它反映出
朝代南方比例(%)北方比例(%)主要分布地区
隋朝4654关中、四川、河北、陕西、山西、江渐
唐朝5446关中、四川、河北、陕西、山西、江浙
北宋6634河南、江浙、淮河流域等
南宋6931长江中下游地区
A.民族战争有利于人口快速增长B.两宋时期出现了民族交融高潮
C.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D.人口大流动导致北方经济衰退
2021-12-16更新 | 315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百师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唐朝御史台的地位不能与“三省”并立,御史大夫的品秩仅为正三品,但“三省”的丞相为正二品。元朝御史台的御史大夫在法定的官僚品秩中的地位则与中书省平章政事、枢密院知院同等,均为从一品。元朝这一做法的主要意图是
A.加强中央集权体制B.提升君主决策效能
C.强化君主专制权威D.实现君相关系和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明朝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从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制度。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比例分别为55%、35%和10%。由此可见
A.明朝的科举制走向衰落B.明朝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C.分卷制度相对公平合理D.录取比例反映经济水平
2021-12-25更新 | 531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百校联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是先辈留与后人的为人处世宝典。明代的《何氏家训》要求,“男子要以治生为急,于农工商贾之间,务执一业”;清代的《顾氏家训》告诫后世子孙,“士农工商,须专一业”,还特别规定,对于习贾者,宗族同样给予资助。这反映了当时
A.传统社会结构不断解体B.四民等级观念的固化
C.经济发展导致观念变动D.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下面为明清时期全国重要物资产区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
A.社会经济分工得到了加强B.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更加明显
C.重农抑商政策被政府废止D.区域专业化生产格局基本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鸦片战争后,闽江流域上游产粮区大量改种茶叶以出口。19世纪80年代后,该地很多茶园因印度茶叶的竞争而改植其它农作物。这反映出
A.印度经济实力强于中国B.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逆差地位
C.中国不断卷入世界市场D.列强在亚洲侧重于侵略印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9. 下图所示为1840~1913年江南某地棉纱的市场占有率情况。它可以用来论证这一时期
A.传统经济模式逐渐解体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C.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剧D.中国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865年营口海关报告说,“自从营口开放以来,外国船舶的声誉与年俱增,不仅把本港当地木船排挤了一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把大孤山的木船生意也抢了过去。大孤山位于黄海之滨,是一个重要港口”。这表明当时
A.中国经济命脉渐被列强控制B.清政府维护外国航运业的利益
C.列强对华贸易优势日益加强D.中国发展新式航运业势在必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部分热衷于借戏剧以警悟世人的知识者和革命者曾以粉墨为生涯,以当时人演当时事。 1907年到1911年之间,著名的进化团和春阳社先后演出过《秋瑾》《徐锡麟》《革命家庭》《爱国血》《东亚风云》《共和万岁》等剧目。这些剧目
A.反映民众对清政府的不满B.折射出当时进步的政治诉求
C.受西方戏剧文学影响很深D.促进了整个社会的思想解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2. 《申报》创刊之初就秉承“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的报道理念。1877年,该刊物大篇幅报道了英国觊觎中国西藏,企图开发云南地区矿藏的计划与行动。这反映出
A.传媒通过舆论压力迫使西方侵略者让步
B.《申报》通过报道中外事务新闻脱颖而出
C.近代报刊承担唤醒民众民族主义的责任
D.英国在对中国资本输出上处于领先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下表可用于说明
1935~1936年成立的救国团体
年份救国团体名称
1935上海各大学学生救国联合会;上海妇女界牧国联合会;上海中学学生救国联合会:上海文化界救国会
1936上海小学校教职员救国联合会;上海各大学救投救国会;北京文化界救国会: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上海电影界救国会;上海职业界救国会;国难教育社;广西全省学生教国会;上海美亚织绸)。工人救国会;广西文化界救国会;南宁妇女救国会:武汉妇女救国会;上海学生救固联合会;中国学生救国联合会:企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A.日军正加紧准备侵略上海B.学生成为抗日战争的主力
C.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D.团结抗日的条件日趋成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4. 1938年春节,战地记者周立波在晋察冀边区采访,看到春联大多是“驱逐日寇,最后胜利”,横额多是“中华万岁”,门神变成自卫队队员,年画主要是“抬伤兵,送茶饭”。这表明抗日根据地
A.统一战线范围的扩大B.民众的抗战意识较强
C.民主联合政府的建立D.大生产运动成绩显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5. 下图是1960年2月某杂志刊登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是河南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最普通的工具,劈开太行山的重峦叠嶂,引漳河水人林县建成的“人造天河”。它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的恶劣生存环境,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这可以用来反映我国
A.人民勇于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气质B.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
C.农村经济工作调整取得明显成效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6. 1994年,中共中央进行了财税制度改革,原先的地方财政“包干制”逐渐变为中央与地方事权基础上的“分税制”,中央与地方税收征收体系相互独立局面形成;改革与完善税收制度,逐步取消了对国有企业的“特殊照顾”,使所有企业都处于平等的竞争环境。上述举措是基于
A.公有制的主导地位日益改变B.经济市场化趋势逐渐增强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实施D.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2021-12-23更新 | 382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2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中国政府牵头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3月12日,英国成为首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西方国家。截止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创始成员国扩至57个。这表明
A.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宣告瓦解B.经济区域集团化向纵深发展
C.中国经济国际化进一步发展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实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8. 在雅典人乃至古希腊人的观念中,宗教崇拜与城邦政治是交融在一起的。神明是城邦秩序的守护者,敬事神明和城邦政治秩序的稳固息息相关。因而凡敬神祭神之事,城邦都须过问。城邦是宗教崇拜的引导者与管理者,反过来,宗教崇拜亦强化城邦政治秩序及其政治意识形态。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腐蚀青年、不敬城邦神明和发明新神被判处死刑。这表明
A.雅典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B.雅典城邦主流思想排斥人文精神
C.雅典社会崇尚城邦利益至上D.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虚伪的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9. 1559—1620年,英国占有40座庄园以上的土地显贵由原来的39家锐减至19家。1600年时,大约2/3的英国旧贵族在财政上不仅入不敷出,甚至濒临破产。同样,法国等西欧国家的贵族也在不断地贫困化。这反映出,当时西欧
A.下层民众生活水平提高B.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C.社会财富出现重新分配D.对外殖民扩张步伐放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0. 1840年,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承担起向社会提供时间的服务,到1847年,几乎所有的英国铁路公司都采用了格林威治时间。由于美国的铁路是在英国资本支持下建立的,1883年,在美国国务院推动下,明确采用格林威治经线作为世界通用的本初子午线。这一标准时间的确立
A.是英美确立殖民霸权的体现B.形成了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
C.增强了垄断组织社会控制力D.契合了全球商业贸易的要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1. 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里的“社会主义经济”
A.发挥了市场和商品手段作用B.废除了计划管理制
C.导致了自由贸易成主流形式D.形成了单一公有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2. 观察1935年漫画《新政治疗》。画面中山姆大叔一脸病容,精神不振。他的身旁摆放着一堆药瓶。罗斯福化身为医生,提着“新政疗法”的药箱,对化身为护士的“国会”说:“毫无疑问,如果我们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就必须更换治疗方案。”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新政治疗”到1935年仍收效甚微
B.大量管理机构使美国经济更加混乱
C.社会舆论对罗斯福新政失去了信心
D.新政的实施一定程度上需要国会支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3. 阅读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

经济部门年份美国联邦德国日本
农业195012.223.250.7
19902.85.17.2
工业195034.742.222.2
199025.840.533.6
服务业195048.932.426.6
199071.454.459.2

A.受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B.美国产业结构最为合理
C.产业间不平衡现象加剧D.工业就业人口持续下降
2021-12-04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山水联盟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4. 某国际组织积极倡导和实施“开放的地区主义”,其内涵包括:以经济活动为中心,注重成员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坚持贸易投资自由化合作的非歧视性;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同时支持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这个组织是
A.亚太经合组织B.欧盟C.上海合作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5. 1992年,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参加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会议通过了《全球21世纪议程》《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文件,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这一做法
A.体现了世界各国命运与共B.说明环境与经济实现了协调发展
C.得到了世界各国普遍认可D.反映共商共建治理体系得以建立
2021-12-12更新 | 245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2届高三12月摸底诊断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官员考核制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尚书》《周礼》均有记载。战国、秦、汉时期,主要采用以赋入多少作为考核标准的“上计”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事考核的对象逐步由地方官吏扩大到中央官吏,出现了专门负责考核的机构;唐宋时对官吏的选择和考核更加重视,主要实行“善最”考课;明、清考核分“考满”“考察”两种。在两千多年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严密且运作有效的考核机制。

——据刘承《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及其借鉴意义》等整理

材料二 中国文官制度中的重要一环就是被归纳为“扬清激浊”的考核制度。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根据对官吏的考核情况,分不同的等级,予以升降赏罚,考核和官吏的选拔与任用紧密相连。纵观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尽管有着不少弊端,但其在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

——摘编自林艳玉《中国古代官吏的考核制度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积极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联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经历了3个关键性步骤:一是192712月,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的指示》;二是19294月,全苏第十六次党代会对五年计划草案进行讨论,大会通过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三是19295月,全苏第五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批准第一个五年计划,使之具有法律效力。1929年,苏联利用西方资本家迫切向外输出商品的需求,大量引进外国设备与技术,引进西方专家指导建设。1932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在这期间人民群众以极高的劳动热情从事基础工业建设,一大批重点项目的建成为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徐浩然《苏联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材料二   "一五"计划草案是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李富春等主持制定的。这个计划草案从1951年开始着手,一面建设,一面编制,经过近4年的补充和修改,最后经19557月第一届金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通过。在苏联政府帮助下,尤其是在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的共同努力下,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各项指标大多大幅度地超额完成了。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开始一个个建立起来。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及文化教育等事业得到相应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一五"期间,我国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100多年的发展。

——摘编自新华网《新中国档案;我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苏制定“一五”计划的相似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制定“一五”计划的不同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苏“一五”计划的相似意义。
2022-01-05更新 | 193次组卷 | 4卷引用:湘豫名校2022届高三1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晚清道光、咸丰年间,即19世纪中期,出现了所谓“千古未有之变局”。这种变局向中国人提出了两个十分严峻而紧迫的历史新课题,这就是:抵抗外来侵略,争取国家和民族的独立;顺应世界近代化潮流,实现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难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选修(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5
材料分析题
2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7
2
经济史(旧)
3
政治史(旧)
4
中国近现代史
5
世界史
6
选修(旧)
7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单题
20.4春秋战国的农业、水利、工商业单题
30.4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40.4监察与谏议单题
50.65科举制单题
60.4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影响和评价单题
70.65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单题
80.4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单题
90.4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单题
100.6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表现和影响单题
110.4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单题
120.4报刊业单题
130.65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局部抗战)  局部抗战单题
140.4全民族英勇抗战单题
150.4国民经济的调整  国民经济的调整单题
160.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170.65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单题
180.4古希腊城邦单题
190.4早期殖民扩张单题
200.4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单题
210.4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新经济政策单题
220.4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内容单题
230.4第三产业的兴起  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单题
240.4亚太经合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单题
250.4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60.4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270.4苏联的工业化   斯大林模式
三、论述题
280.4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