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重庆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考前模拟(一)历史试题
重庆 高三 模拟预测 2022-05-23 14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文化史(旧)、经济史(旧)、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世界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 关于“骑射”,荀子是这样阐述的:“弓矢不调,则(后)羿不能以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荀子如此阐述意在(       
A.倡导和谐、中庸B.提升体育活动内涵
C.阐发治国的理想D.将骑射与治国类比
2022-04-21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贵港、钦州、玉林四市2022届高中毕业班4月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董仲舒认为,尽管天下民众都是上天的子民,都要接受天的旨意,但天无言,并不直接管辖民众和进行人间秩序的建构,它需要一个代理人在人间代替它行使权力。于是,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就成了上天最为理想的选择。这一认识
A.为皇权的合法性奠定了基础B.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C.表明时人对宇宙研究的深入D.是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继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北宋末年至南宋初期,以苏汉臣为代表的宫廷画师们创作了大量象征多子多福、人寿年丰的婴戏题材作品。但据学者考证,这与当时民间社会普遍流行“计产育子”等自觉控制人口数量的习俗又有所矛盾。据此可知,宋代宫廷婴戏题材画
A.反映出宋代经济的繁盛B.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
C.表达了民众的心理需求D.蕴含一定的教化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明中期以后江南地区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密切了农村与市场的联系,因此出现了激烈的竞争,江南农村中阶级分化日益严重,出现“富者百人而一,贫者十人而九”的局面。这一状况
A.扩大了江南地区劳动力市场B.推动封建政府进行赋税制度改革
C.促使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D.导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发生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乾隆帝有言:“乾纲独断,乃本物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乃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者”,下列各项中,有关这一言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皇祖”康熙帝设宣政院主管边疆事务
B.“皇考”雍正帝设军机处强化专制皇权
C.“本朝”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文化控制
D.“乾纲独断”因为密折制而进一步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曾国藩在家书和日记中多次痛骂英夷“性同犬羊”。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他由于阅历和观察,颇知西人亦有“素重信义”的一面,该观点得到当时部分官员认可。这一现象的产生
A.反映了中体西用的理念B.取决于列强侵略的加深
C.体现了对西方的客观认识D.促进了地主阶级的分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7. 谭嗣同极力反对中国传统主“静”的体育思想,认为西方诸国的强大在于“动”,在于西人“驯至文士亦尚体操,妇女亦侈游历”,故他主张“废缠足”、兴办“女学”,使女性和男人享有同样的接受教育、参与体育的权力。这一体育思想
A.将女性解放与救亡图存结合B.反映政府重视体育强国
C.为女性参政提供了制度保障D.强调体育促进人类发展
2022-05-01更新 | 359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体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如表反映的是1913年和1920年华资企业变化情况。下列对这一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时间工厂(家)资本(元)工人(名)
1913698330824000270717
19201759500620000557622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在中国调停。斯大林也致电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说明中国应走和平发展道路,毛泽东应赴重庆与蒋介石和平谈判,否则一旦战争打起来,中华民族将会毁灭一半。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中共应服从于共产国际B.美苏已在中国划分了势力范围
C.美苏主张国共和平谈判D.斯大林认为中共实力过于弱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如表是1950-1953年部分省区天花发病人数统计。(单位:人)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种痘运动
年份黑龙江吉林安徽福建山东广东湖南内蒙古
195010436501162022928463139528481103
195175186540745592380663155340
19521151891224541045110151
19538142416716319
A.使民众形成了文明的生活习惯B.提高了民众对新政府的政治认同
C.极大地推动医疗技术快速发展D.表明卫生防疫体系已在中国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政厅公餐是古典时期雅典城邦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城邦提供食物,在政厅用餐。斯泰西斯法令规定了四类公民群体享有终身公餐的资格,即阿波罗选中的占卜师、刺杀僭主者、四大泛希腊竞技会得胜者、赢得四马战车或单马战车比赛胜利的人。这种终身荣誉
A.是对城邦内公民价值观的重塑B.具有服务于城邦政治的功能
C.保证了城邦公职人员享有特权D.加强民众对民主政治的认可
2022-05-07更新 | 328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大地是球体的。公元2世纪,地理学家托勒密也把地球说成是一个球形。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学者发现了这一学说,但仍有不少人表示怀疑。后来,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全人类证明了这一学说的举措是
A.亚里士多德对北极星的观察B.但丁长诗《神曲》对人世间的描述
C.麦哲伦船队完成的环球航行D.牛顿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释社会现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设立了第一座水力纺纱厂,于是有学者谓:“阿克莱特的成功,引发了使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的热潮,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近代工厂纷纷涌现。”下列选项中与之相符的有
①“纱荒”问题因此彻底解决②确立了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
③近代机器大工业由此开始④工业资本主义开始占主导地位
A.①③B.②③C.②③④D.②④
2021-05-13更新 | 16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第三共和国时期高迪埃、德尚在其合著的《法国史》中,以图表的形式对大革命前后政治和社会进行对比(如下表所示)。这样编排的目的是(       
序号大革命前          国王大革命后          法律
1国王是主权者国民是主权者
2社会平等不存在社会平等存在
3信仰自由不存在信仰自由存在
4个人自由不存在个人自有存在
……·…………

A.抨击君主专制B.培养共和国公民
C.宣扬新社会正义D.揭示革命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列宁说∶"在其他国家的革命还没有到来之前,只有同农民妥协,才能拯救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在农民占多数地位的国家里,当大机器还没有把他们改造过来的时候,就应当保障他们有经营的自由"。基于此,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       
A.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颁布了《土地法令》并且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C.以余粮收集制取代了粮食税制度D.引导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实行农业集体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6. 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积极与西欧国家结成大西洋联盟,并表示将为西欧的安全承担主要责任。进入1960年代后,美国却表示不愿为支持西欧联合而继续承担过多的经济和防务义务。美国对欧政策的这一变化(       
A.预示美国经济衰退B.加剧两极对抗格局
C.出于欧洲安全考虑D.源于联盟内部矛盾
2022-04-21更新 | 19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贵港、钦州、玉林四市2022届高中毕业班4月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政府禁用金银交易,先是推行"洪武通宝"铜钱,而后又印制"大明宝钞"纸币,故当时的典章制度中只有"钞法""钱法",而没有"银法"。明朝白银货币化崛起于市场,是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体现了市场经济萌发,突出了市场的重要作用。明朝赋役、财政改革,全面推行货币税收,是市场经济作用的结果,使得农民必须将农产品带到市场上去卖掉,换回白银以缴纳赋税。不仅如此,明朝还全面推行以银代役,使得劳役向赋税转化。物物和人力交换是传统自然经济的交换特征,货币经济是使用货币进行交换的经济,而交换是在市场上完成的。

——摘编自钱金飞《7~14世纪中国与西欧封建社会发展比较新论》等

材料二   1920年银行业的总资本数是1912年的两倍多,1925年更是达到1912年的将近八倍。到1937 年为止,中国的银行总行数达到164 家,资本达到4.1亿多元。在银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证券、保险、信托业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近代中国的金融业整体形成了初步的体系,与此时期新式大机器企业的发展相互呼应,出现了一种新的气象。20世纪30年代前,中国的货币制度异常混乱,是一大堆铸币、重量单位和纸币凑成的大杂烩。当时中国主要货币银元与银两之间,没有固定的兑换比例,得益与亏损,变化无常。国民政府成立后,国内经济界要求改革币制的呼声十分强烈。1933年,国民政府废两改元后,中国采用银本位制,作为不是产银国家的中国来说,该种币制尚有重大缺陷。20世纪30年代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白银开始大量外流,随之社会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挤兑、提款、抢购、投机白银的风潮,1934年金融混乱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法币改革后,货币的发行权集中到中央、中国、工商和农民四大银行,改革法令实施半年多,全国货币基本上统一。在国民政府的一再要求和利益诱使下,英国首相支持中国"币改",使"法币"与英镑挂钩,随后,美国也使法币与美元挂钩。中国政府实施法币政策后,日本则公开宣称,将不惜以任何方式来彻底阻止中国法币改革的全面推行。

——摘编自叶凤刚《30年代国民政府币制改革论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朝货币演变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货币改革的背景,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在传统驿传的基础上构建起了涵盖驿、站、塘、台、所等的驿传系统,并根据国家治理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使其功能逐步扩展到了维护边疆稳定、建设交通网络、递运、发展地区经济、维护地方治安、收管流犯等多个方面。为了维持全国驿传体系的运转,清政府每年向其拨银300多万两,并在《大清律》中专设《邮驿律》规范驿事。晚清以来,军政大事的处理要求清王朝作出更为迅速高效地应对,而传统驿传体系此时已无法为清王朝提供相关支撑。同时,外国在华设立的通信机构虽侵犯了中国邮政主权,但也给了中国创办邮政以新的示范。清代驿传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不得不向着裁撤传统驿传、推广现代邮政的方向发展。

——据李家涛《近代国家治理能力的演进:以驿邮转型为例》

材料二  1980年,中国邮政与世界邮政接轨,首创国际特快专递业务。1985年,我国进出境快件仅为390件,而到1994年,进出境快件达到147581件。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邮政于1985年成立服务于国内业务的中国速递服务公司(EMS),到1992年底,全国特快专递业务规模为近960万件。1993年,我国首家民营快递企业——顺丰速运诞生。2009年,全国民营快递企业的营业收入达到275亿元,占国内快递市场份额的58%左右。近年来,我国快递服务的发展出现了新思路,比如,菜鸟网络将互联网+”、电子商务与快递业结合,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信息技术,建立全国性的智慧快递网络,使快递服务更具初慧性、安全性和快捷性。并引领未来我国快递的服务发展方向。

——据苑春荟、毕映莲《中国快递业发展历程探索》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驿传制度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向近代邮政体系转变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邮政事业出现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产生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历史图册(必修2

材料二   为了摆脱落后挨打的命运,它们不约而同地……在成功地摆脱殖民化后,开始积极地发展工业资本主义。特别是在印度、中国等殖民主义国家中,当地的资本家更是将棉花视为民族主义振兴的象征…印度的棉花产业从1877年的160万锭上升到1930年的将近900万锭。风水轮流转,当棉花在亚洲再度兴起之时,欧洲的棉花产业开始走向衰落。……此前的棉花产业中心一曼彻斯特、米卢斯、巴门和洛厄尔——到处都是废弃的工厂……棉花帝国,至少由欧洲占主导地位的部分,已经崩溃了。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1)仔细观察材料一所示世界贸易示意图,指出该图所反映的历史时期和英国的经济地位。结合所学,简述这一时期英国为推动贸易自由化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棉花帝国,至少由欧洲占主导地位的部分,已经崩溃了”的原因。结合所学,写出甘地为振兴印度棉花产业所做出的努力。
2022-04-13更新 | 204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2届高三4月模拟历史试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通商口岸一般都是开放给外国人居住和贸易的城市。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在许多场合下又被称为“条约口岸”,也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产物。伴随着战败以及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都会被迫增开更多的通商口岸。因此,通商口岸的增加,也反映了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不断加深。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王朝开始改变对外政策而自开商埠。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文化史(旧)、经济史(旧)、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世界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文化史(旧)
1,2,3,7
2
经济史(旧)
3
政治史(旧)
4
中国古代史
5
中国近现代史
6
经济与社会生活
7
世界史
8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儒家单题
20.65儒家单题
30.4中国画单题
40.65明清的商业 单题
50.65军机处和密折制度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单题
60.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70.4康梁维新思想单题
80.65短暂的春天单题
90.4重庆谈判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单题
100.4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单题
110.4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单题
120.65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单题
130.65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单题
140.65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法国大革命单题
150.65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和内容  新经济政策单题
160.65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4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民族工业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180.4邮政和通讯  互联网
190.4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论述题
200.4《马关条约》和甲午战争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