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榆林市横山清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陕西 高一 期中 2022-08-03 7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经济史(旧)、世界史 、中国古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近现代史 、选修(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的根本原因是
A.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B.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D.殖民地半殖民地遍布世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宋代,一日两餐的传统饮食制度发生改变,变为一日三餐。酒店夜间营业成为刚需,夜市由原来的非法交易,成为合法经营。这主要是因为
A.政府职能的转变B.农作物种类增多
C.人们生活习惯改变D.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 “电车一动响郎当,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首竹枝词记录了近代修筑马路以后,电车的出现挑战了“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观念。这一现象说明
A.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习俗变革B.新式交通助推社会习俗变迁
C.国人传统观念过于迂腐陈旧D.中西习俗融合成为社会风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1897年,《时务报》司事上书当地官员,称翻印之书雠校不详,错误甚多,又大失原意,误人不浅,要求地方政府予以保护,引起了朝廷和社会的关注,1910年,朝廷通过《著作权律》,满足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多年保护版权的要求。朝廷的这一举措
A.增强了国人对版权保护的意识B.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C.强化了国家对社会舆论的控制D.保证了出版业的稳健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5. 下面关于重农抑商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中国古代社会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
B.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与社会不断进步
C.对封建土地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以稳固农业生产基础
D.主张是重视农业,上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6. 中国古代农民创造了一种水利技术,从山地水源开凿暗渠,沿渠每隔一定距离挖有竖井,当暗渠流经农田时再由明渠引出地面,用于灌溉。这种水利技术创造于(       
A.四川地区B.关中地区C.岭南地区D.新疆地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双十一购物节是一个因电子商务而诞生的“节日”,下表为部分年份双十一的销售情况。这表明
年份销售额(亿)参与品牌数(家)
20090.5227
201213210000
201591240000
20182135180000

A.电子商务发展为支柱产业B.信息技术推动了经济发展
C.电商平台取代了传统零售D.我国已实现互联网的普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据统计.1965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达23亿2元,同1957年相比,增长59.9%.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9.9%.工业总产值增长98.1%。这表明
A.大跃进成效显著B.八字方针得到落实
C.工农业协调发展D.经济建设稳步推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如表反映的是1913年和1920年华资企业变化情况。下列对这一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时间工厂(家)资本(元)工人(名)
1913698330824000270717
19201759500620000557622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872年,广东南海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该企业创办的有利条件是
A.自然经济的消失B.清政府的政策支持
C.洋务运动的诱导D.列强放松经济侵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乾隆二十四年,颁行“防夷”措施: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外国商人在广州必须住在政府规定的行商的商馆中;不准外商向中国人借款或雇佣中国人。这反映出清政府(     
A.断绝中外经济交流B.放弃重农抑商政策C.禁止民间贸易往来D.严格限制外商贸易
2022-07-23更新 | 470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民间诗歌常常紧扣时代主题,反映现实生活。下列诗句中,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成就的有
①稻谷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        ②“扶贫工作要攻坚,精准政策细宣传”
③“阶级斗争记心上,马列主义指航道”     ④“包干责任春天到,政通人和谱新篇”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1984年5月,国务院指出“厂长(经理)有权对职工进行奖惩,包括给予晋级奖励和开除处分”,“厂长有权给特殊贡献的职工晋级这部分工资开支计入成本。”这一规定
A.加强了中央对经济的领导B.拉开了我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C.有利于增强城市经济活力D.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发展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B.小农经济长期居主导地位
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20世纪50年代,苏联式的“布拉吉”连衣裙在中国年轻女性中成为时尚代表;到60年代文革初明,男性化的土绿色军服和带“八一”字样的铜头腰带又受到女青年们的追捧,“不爱红装爱武装”的装扮风一时。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女性积极投身国防建设B.服饰时尚受政治形势影响
C.国家发展推动男女平等D.服装实用性愈发受到重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7. 1790年美国拥有8000人以上的大城市只有5个,其人口不到13万人,182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2%。到1870年城市数目增至663个,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美国
A.进行了大规模的殖民掠夺B.打破了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
C.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D.工业化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8. 在欧洲人“发现新大陆”后的100年间,印地安人数量减少了90%—95%,最先被殖民的加勒比海一些岛屿上的印地安人甚至难觅踪影。下列对美洲印第安人数量锐减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使得印第安文化广泛传播B.客观上推进了三角贸易
C.便利了欧洲殖民者的统治D.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哥伦布船队有1200多名船员,其中有水手、士兵、财政大臣的代理人、税务官、监察官、传教士、冒险家,还有工匠和农夫。船队除备齐武器、食品与印第安人交换的小物件外,还载着采矿机械、炸药、农具,甚至还运去了大麦、小麦、柑子、柠檬等种子及牛、马、猪、羊等家禽。这在客观上
A.造成了美洲严重的生态危机B.加速了欧洲人口的大量流失
C.加剧了美洲地区贫穷与落后D.促进了美洲社会生产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商品交易市场中心)1500年突然发生一次大转移,中心从威尼斯转移到安特卫普,然后又在1590-1610年左右转移至阿姆斯特丹01790-1825年伦敦处于领先地位,1929年中心转移到纽约。这一次次大转移
A.导致工业革命的中心不断发生变化
B.源于早期殖民霸主地位更替
C.体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
D.标志着欧洲传统地位的丧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隆下(指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作为直接史料,该日志可用于研究当时
A.印度人的政治制度、风俗习惯B.葡萄牙王室对航海活动的支持
C.东非人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D.欧洲人远洋航行的技术与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F2包括“实业救国”
B.一战期间F1>F2
C.甲午战争后的初期F2>F1
D.F1主要指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通过了工厂内迁的提案。从1938年到1942年底,内迁厂矿共计639家,器材12万多吨,技工1.2万余人;以机器、纺织为主。这一举措
A.导致官僚阶层控制经济命脉
B.推动了民主革命在全国展开
C.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全国工业布局
D.对抗战的最终胜利起了决定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4. 唐朝时期,官营手工业中严厉禁止工匠隐藏技艺,如有发现,则强行服役。如果政府不需要如此多的工匠,则允许他们纳资代役,纳于少府、将作监。但对于那些掌握核心技术的手工业者则不在此列,甚至官营手工业中如“有缺,则先补工巧业作之子弟”。据此可知,唐朝时期的官营手工业
A.受到了政府的严格管控B.保证了技术的传承发展
C.以“庸”代役的现象普遍D.提高了工匠的政治地位
2022-04-14更新 | 352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5. 19世纪60年代,奕䜣上奏咸丰帝提出:“查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这体现了当时
A.近代化运动对人才的需求B.亟须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
C.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共识D.清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6. 陈云在编制“一五”计划草案时指出:“我国因为经济落后,要在短时期内赶上去,因此,计划中的平衡是一种紧张的平衡。计划中要有带头的东西。就近期来说,就是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样样宽裕的平衡是不会有的,齐头并进是进不快的。”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编制
A.以综合平衡为基本原则B.确立计划经济体制
C.目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D.建立东北工业基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8. 南阳汉画中有许多在农业生产中祭祀或崇拜农神的画面,如对农神炎帝的祭拜、对决定农时的北斗的祭拜、对能呼风唤雨的风伯雨师及河伯的祭拜,以及对引领万物复苏的春神的崇拜等。这反映,汉代
A.以神权巩固王权B.天文历法成就突出
C.神灵主导农业发展D.重视农业生产发展
2022-04-15更新 | 195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9. 15世纪以后,欧洲人普遍认为,占有货币,就占有一切,黄金能够“为灵魂开辟通往天堂的道路”。形成这一认识的根本原因是
A.天主教会的宣传B.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C.新航路的开辟D.人文主义思潮的流行
2022-04-18更新 | 660次组卷 | 27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30.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984年,在对外开放推进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视察特区,在回到北京后谈到:“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并欣然挥笔:“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邓小平同志肯定的特区经验是(     )。
A.深圳发展经验B.北海发展经验
C.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经验D.上海浦东发展经验
2020-07-11更新 | 3240次组卷 | 44卷引用:浙江省2020年7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名校
31.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在英国和其他先进国家先后发生的产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这些国家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需要日益扩大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给地。

——摘自李琮主编的《世界经济百科辞典》

材料三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完成了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在这一阶段,垄断资本已在世界市场上占据统治地位,垄断资本为了追逐最大限度利润,大大推动了资本的输出,从而逐步形成了统一的、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摘自李琮主编的《世界经济百科辞典》


(1)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使世界贸易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业革命”的发源地及其开始的标志。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王敬虞《中国近代工业资料》中的图表


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比例一览表(%)

年产100万吨以上年产1099万吨年产19万吨年产1万吨以下

外商企业

10088.541.50

华商企业

011.558.5100

材料二     1911—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平均每年近37家,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1914年民族资本纱厂只有21家,产纱绽503104枚;到1922年纱厂增加到65家,当年共产纱绽1632074枚。这一时期,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1912年的180万吨,仅增加到1919年的330万吨。材料三     瑞蚨祥是中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如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2022-08-0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横山清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古代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自耕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但它又非常脆弱,因其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若无产者,赴逐雇倩(请),抑心殚力,计岁而受值者,曰长工;计时而受值者,曰短工;计日而受值者,曰忙工”。这些长工、短工、忙工已把劳动力当作商品支配,换取报酬。

——摘编自《震泽县志》

材料三   《户部则例》规定:“关税短缺令现任官赔缴。”为抑制民间商业活动,清王朝广设钞关,重征商税。有偷越关卡及偷漏税者,客商依律治罪,地方官一并议处。《大清律例·户律·课程》规定:“不纳课程者,笞五十,物货一半入官。”这些规定及税吏法外肆意勒索,使商人们视关卡为畏途。

——摘编自《中国法制史》

材料四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中国的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

——摘编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2)材料二中“计日而受值”指的是一种什么劳动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经济史(旧)、世界史 、中国古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近现代史 、选修(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试卷题型(共 33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30
材料分析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经济史(旧)
2
世界史
3
中国古代史
4
经济与社会生活
5
中国近现代史
6
选修(旧)
7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单题
20.85宋元的商业   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单题
30.85铁路和公路事业的发展单题
40.85报刊业单题
50.85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影响和评价单题
60.85水利、灌溉、施肥、育种单题
70.65互联网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单题
80.65国民经济的调整  国民经济的调整单题
90.65短暂的春天单题
100.6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表现和影响单题
110.65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单题
120.65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单题
130.6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单题
140.6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150.65明中叶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单题
160.65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单题
170.6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单题
180.6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单题
190.6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单题
200.6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单题
210.65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全球航路的开辟单题
220.65短暂的春天单题
230.65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单题
240.4官营手工业单题
250.4洋务运动的口号、创办的企业及其他活动单题
260.4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  一五计划单题
270.4小农经济单题
280.4小农经济单题
290.4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单题
300.4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310.94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320.65短暂的春天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民族工业
330.65明中叶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