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纲要上-2023届高三一轮课时练习卷
全国 高三 课后作业 2022-08-29 86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选修(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下表为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比例分配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类别共产党员非共产党员
百分比44%56%
民主党派工人、农民代表和无党派人士
30%26%
A.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B.人民政协与我国的政党制度相伴而生
C.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极不稳固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形成
2021-04-27更新 | 375次组卷 | 12卷引用:广西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下图是1950年11月张文元创作的漫画《一臂之助,义不容辞》,该漫画反映的战争
A.导致了朝鲜半岛分裂B.致使美国深陷经济危机
C.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D.重新确立中国大国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3. 据统计,1956年有5400名中共党员以个人名义出访了49个国家,这些访问者或者以科学家、教育工作者和技术人员的身份,或者作为各种各样的半官方组织的代表,单个或结伴出访。这些出国访问活动
A.打破了美国对华经济的封锁B.拓展了中国对外交流的空间
C.促进了两极对峙格局的缓和D.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4. 1957年,国家统计局《工人阶级队伍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有1950年及其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社会出身情况,如表所示,据如表可知
职工社会出身情况表(%)
工人劳动农民转业军人个体劳动者及一般市民学生资本家
上海35.5212.952.6918.7516.085.94
天津39.1314.273.2712.2919.443.70
陕西26.2627.998.328.6722.950.52
新疆16.1625.4723.1918.1819.050.23
A.内地与沿海原有工业基础差距大B.西部地区工商业改造不彻底
C.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D.沿海地区工业发展更为迅速
2021-06-08更新 | 11313次组卷 | 82卷引用:2021年全国乙卷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5.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经济极其落后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各行各业掀起劳动建设高潮。1955年3月,天津制表业的工人们在缺少资金设备、没有图纸资料的情况下,奋战数月,研制出第一块国产手表,用智慧的双手结束了“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由此可以看到当时

四名工人在简陋的条件下研制手表
A.国民经济恢复的重要成果B.工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C.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D.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2020-07-11更新 | 5669次组卷 | 65卷引用:2020年天津卷历史高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下表是1949一年1956年《人民日报》中“领土、主权、完整”和“干涉内政”的使用频率。据此可知,新中国初期
关键词1949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
领土、主权、完整456321217206194132
干涉内政71018158122154127
A.外交政策趋于成熟B.新的制度已经确定
C.国民经济日益恢复D.对外交往打破僵局
2021-03-31更新 | 807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7. 有学者将新中国外交形成过程中(1949-1954)的特征描述为:革命性(即其主要原则受中国革命的理论思想指导)、“内向性”(即其决策受国内政治的影响)和过渡性(即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国家外交过渡)。以下外交政策或原则最符合“过渡性”特征的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1950-1953年间,中国各地政府就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为城市土地所有权人换发了新政权颁发的《房地产所有证》,并要求“凡土地房屋之买卖、典当、赠予或交换,均应凭土地房屋所有证,并由当事人双方订立契约,由承受人依照本条例缴纳契税”。这种做法
A.有利于农村土地自由流转B.适应了城市经济发展要求
C.是国有制确立的必然产物D.巩固了新生社会主义政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1951年5月,针对山西省委要求削弱农村私有经济的意见,刘少奇提出:“现在采取动摇私有制的步骤,条件不成熟。没有拖拉机,没有化肥,不要急于搞农业生产合作社。”刘少奇旨在强调
A.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要性B.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的紧迫性
C.新中国地主经济存在的合法性D.维护土地改革成果的合理性
2021-04-22更新 | 792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1953年,外贸部提出“凡对国计民生关系重大的商品,保证国内供应是需要的,……还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挤出来以供应出口;凡对国计民生关系较小的商品,应积极组织出口;有些商品更可适当节减国内市场需要,以满足出口需要。” 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西方的孤立封锁B.积极支援社会主义国家
C.加快农业合作化进程D.为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1. 如图是1955年的一幅漫画《草原的故事》。该漫画反映了当时我国(     

注:在当年红军长征时所经过的四川、西康和青海边界的草地上,1955年已建立起规模很大的机械化农场
A.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B.农业领域的生产变革正逐渐推进
C.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初步形成D.农民有土地所有权和经营自主权
2022-08-2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纲要上-2023届高三一轮课时练习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回忆说:“解放后,承认自己是少数民族的一年比一年多。(1954年)宪法公布之后,满族全都登记了,于是才有了二百四十万这个连满族人自己也出乎意料的数目。”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解放后全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B.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建设取得成效
C.爱国统一战线的政策取得成功D.社会主义制度获得各族人民的拥护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政府从全球战略利益以及抑制社会主义力量出发,作出了出兵干预的决定,并宣布为阻止中国大陆政府对台湾的任何进攻,命令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美国政府的这些决定都是在中国进行抗美援朝之前作出的,完全是美国政府单方面干涉了中国内政。抗美援朝根本不是什么“惹火上身”,更不是因此而妨碍了解决台湾问题。抗美援朝使全世界重新认识了新中国:中国人已不再像过去那样任人欺凌,已不再是以往西方人眼中的“东亚病夫”;她热爱和平,但决不能容忍别人强加于自己的威胁和侵略。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史纲(下册)》改编

材料二   朝鲜战争的爆发和苏联援助的到来,帮助中共高层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上取得了共识。一方面,朝鲜战争改变了斯大林对中共的态度,更愿意慷慨地帮助中国实现自己的工业化计划。另一方面,朝鲜战争使中共领导人对于加强国防力量产生了紧迫感。……工业化从何处起步,是一个“苦苦思索”的问题。各有关部门提出过不同的设想,经过“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最后“大家认为必须从发展原材料、能源、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入手。”可见,最终确定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在党内高层是经过认真讨论的。

——摘自萧冬连《国步艰难: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改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述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政府作出的“决定”以及“中国进行抗美援朝”的直接原因。请结合材料二,从经济建设的角度归纳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对中国所产生的重大意义。
(2)阅读材料二,概括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呈现的特点,并简析“一五”完成的重要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宣布愿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同与国民党集团断绝关系并对新中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通过谈判建立外交关系。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长周恩来向各国留在北京的领事馆发送了包括上述内容的毛泽东的声明和他本人的信函,请他们转交各自政府。

10月5日,英国留驻北京的总领事格雷厄姆向中国外交部递交信件,作为对10月1日周恩来信函的回答:“英国政府正在认真研究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的局势。英中之间友好、互利的商业和政治关系已经存在了许多年代,希望今后继续如此。有鉴于此,英国政府建议,在对中国局势研究结束之前,英国领事官员与中央人民政府管辖领土内的合适权力机关之间应建立非正式的关系,以使两国政府更便于接触,并推动两国间的贸易。”

新中国政府没有答复英国的信件。

——据金光耀《1949-1950年英国对新中国的承认》


       对“新中国政府没有答复英国的信件”作出合理解释。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难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选修(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2
材料分析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2
选修(旧)
3
中国近现代史
2,3,4,5,6,7,8,9,10,11,13,14
4
经济史(旧)
5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单题
20.4朝鲜战争  抗美援朝单题
30.4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方针单题
40.4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  一五计划单题
50.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五计划单题
60.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单题
70.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单题
80.4国民经济恢复  恢复国民经济单题
90.4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三大改造单题
100.4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  一五计划单题
110.4三大改造单题
120.6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30.4人民政权的巩固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40.65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方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