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湖北 高三 阶段练习 2022-10-18 99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经济史(旧)、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规模较小,几百乘战车几千人参加的战争已经算是大战争。可是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动辄用兵十万甚至数十万,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烈度越来越高。导致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诸侯国数量的增加
B.郡县制的逐渐推行
C.各国对统一的渴望
D.科技发展武器改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唐代文人投笔从戎的现象屡见不鲜,一时间出现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之类唱响南北的诗句。这表明了唐代
A.实行了重武轻文政策B.实行了新的军功爵制
C.出现了安史之乱危局D.文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2022-06-12更新 | 843次组卷 | 14卷引用:青海西宁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3. 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       
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2022-06-16更新 | 13802次组卷 | 107卷引用: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利玛窦来华后着儒服行儒礼,他带来的奇器和科学知识吸引了一大批士绅,平均每日来访者多达20余人,他在写给西方教会的信中说“派往中国的传教士应该具有才能,因为我们所要接触的都是智慧高强而学问渊博的人”。这反映了当时
A.西学传播遭到强烈抵制B.西学东渐推动社会转型
C.东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D.东西文化的巨大差异性
2022-05-20更新 | 1609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2届高三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5. 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2022-06-09更新 | 12742次组卷 | 73卷引用: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清入关后,统治者将传统的“大一统”思想发展成为“华夷一体”的新“大一统”政治思想,通过大规模的改土归流,破除土司割据局面,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团结。这
A.加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B.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版图
C.推动了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D.实现了各民族的一律平等
2022-05-13更新 | 798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清朝仿明代之例,祭祀历代帝王,并对入祀的帝王作了如下增补和调整。据此可知,清廷此举旨在
顺治二年(1645年),恢复元世祖牌位,增加辽太祖、金太祖、金世宗、元太祖等北方少数民族的开创之主入祀,入祀先代帝王达21位;顺治十七年将辽太祖、金太祖、元太祖罢祀
康熙帝即位之初,将辽太祖、金太祖、元太祖重新增祀;康熙六十年(1721年)“凡曾在位,除无道、被裁、亡国之外,应书庙崇祀”,各代帝王计143人
雍正帝认为祭祀不仅要知“创业之维艰”,也要知“守成之不易”,入祀帝王增至164位
乾隆元年(1736年)增祀明建文帝入帝王庙;四十九年谕令增祀两晋南北朝及唐末五代时期有为之君;至五十年,正式确定增祀晋元帝等二十五帝,撤出原祀汉桓、灵二帝,总计奉祀历代帝王共188帝。至此,历代帝王庙入祀标准及规模得以最终定型
A.建构起合法统治的国家认同B.顺应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实际
C.促进对传统治理体系的继承D.加强文化认同促进民族交融
2022-06-01更新 | 785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在家书中写道:“自林则徐查办烟案以来,兵怨之,夷怨之,私贩怨之,莠民怨之,反恐逆夷不胜,则前辙不能复蹈”。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阶级矛盾尖锐B.多数民众反感禁烟抗英
C.官府政治腐败严重D.部分国人民族意识淡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1870年中国主要进口货占进口总值的百分比,据如表可知(     
鸦片棉布匹棉纱谷物粉面烟草煤油金属矿物机器铁路材料车辆其他
43.028.03.00.040.10.095.819.97
A.中国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加快B.第二次工业革命进程较缓慢
C.洋货在中国依然相对滞销D.中国的民族工业尚未起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1844年,在中美《望厦条约》谈判时,美方提出美国船只进口停泊,“请中国统辖护理,倘遇别国凌害,仍请中国代为报复”。而清朝谈判代表耆英却要求修改为“合众国贸易船只进中国五港口湾泊,仍归各领事等官督同船主人等经营,中国无从统辖。倘遇有外洋别国凌害合众国贸易人民,中国不能代为报复”。这反映了(     
A.耆英坚决捍卫国家主权B.美国未能获取侵略权益
C.清廷缺乏外交主权意识D.中国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2022-07-06更新 | 1177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3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公司”是中国第一家采用新式机械设备进行大规模生产的钢铁联合企业,初为洋务派筹办。1907-1913年,面向社会大规模招股集资,以解决自创办以来的资金困境并谋求扩大生产规模,但是招股远未达到预期目标,公司不得不依靠借贷维持运转,给公司埋下致命隐患。这说明当时
A.民族资本主义陷入萧条B.官僚资本主义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C.实业发展缺少政策保障D.缺少构建完整工业体系社会环境
2022-06-05更新 | 685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1854年,法国驻上海领事在信中写道:“我要请求您(法国政府)对我们所在的上海所处的孤立地位予以最大的关注,我在去年11月24日的快函中,请您在可能的范围内派一艘军舰给我,今天我向您重申这个请求。”由此可知,当时
A.法国准备扩大对中国的军事侵略B.清政府与法国的矛盾较为尖锐
C.太平天国运动威胁法国在华利益D.收回利权运动引起法国的恐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3. 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
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
2022-06-09更新 | 12695次组卷 | 95卷引用: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下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山西票号整理的全国各地主要用银单位
地区天津广州上海西安云南长沙金陵武汉
单位化宝纹(番)银豆规公估纹银票锭项银项化估宝

这反映出当时
A.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严重B.发达省市率先脱离清廷
C.实业救国思潮影响金融D.战争导致金融市场紊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5. 据统计,自辛亥革命爆发至1913年4月,仅在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等七地就有政党社团数量386个,其中政党与具有明显政治色彩的社团271个,成为民众议论政治形势、关心国家命运和进行政治沟通的平台。这表明辛亥革命(     
A.使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利于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C.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开启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辛亥革命后,许多人的责任中心由原来的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家族转向社会和国家,由原来狭隘的民族一主义转向以现代国家意识为基础的民族主义。这说明,辛亥革命
A.创建了新的民主政治架构模式B.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促进了中国社会意识的现代化D.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中国古代的货币经济。

材料一 与宋朝有经济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在60个以上,遍及东亚,东南亚、南亚,红海沿岸,频繁的海外贸易刺激了货币需求,“中国铜钱热”由此兴起。两宋铜钱制作精良、币值稳定,适应了香料、象牙等零散土货的交易需要,因而蕃商“非铜钱不售”。宋廷秉承“薄来厚往”的原则,慷慨地向外国贡使回赐铜钱。海外诸国多通用铜钱,交趾“下令其国,(铜钱)许入不许出”,日本则将宋钱定为法定货币。各国海商“蕃舶巨艘,形若山岳,乘风驾浪”,来华贸易常夹带海量铜钱,以为镇国之宝”,导致“福建之钱聚而泄于泉之蕃舶”的局面。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

材料二 明代中期以后“福建、广东近海之地,多行使洋钱”,西班牙“双柱”、墨西哥“鹰洋”、荷兰“马剑”、英国“站洋”等流通最广。有学者估测,明代输入福建的西方白银数额5152.26万两,清代输入9347.74万两。由于计数简单、样式精美、便于捐带,官民交易、完粮纳税、商业记账等多以外国银币结算。明末以来,福建商民乃至地方官府依外洋形制、重量、成色,仿铸银元。随着银币大量流入,民间融资日益便利,私营瓷窑、民营制糖作坊等蓬勃发展,农副手工业产品“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明中期漳州府6县仅有11个市镇,明末则发展为10县,69个市镇,“里巷衣冠,必曰京式。器御酒果,非吴下不珍。”

——据叶伟奇《钱从海上来一从海上丝绸之路流入福建的外国银币》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海外诸国“中国铜钱热”产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明清时期福建外国银钱的特点,分析外国银钱流入的积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8. 翁仕朝(1874—1944),一位乡村塾师,世居香港,历经英国殖民扩张、日本攻陷香港等重大世局之变,始终秉持志节,期望政治清明、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充满着时代赋予的家国情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翁氏对于世界地理颇有浓厚兴趣,出于其手编亲辑之简明著作为《天下寰球中外交通分五大洲图》,简明清晰,并系史志……了解世界,求取新知,自以阅览世界地志为重要入手,自鸦片战争时期,魏源、徐继畲、梁廷楠、姚莹等均循此途,当知知书儒生多具共同意趣,翁氏遗留著作,惟此一种最有贡献。

——王尔敏《儒学世俗化及其对于民间风教之浸濡》

材料二 孙逸仙,想报仇,行革命,灭满洲。数十年,不变志,以三民,为主义……前者仆,后者继,不自由,枉人世。若学买卖,是为商家,有人办丝,有人办茶……中国所用,多是洋货,利归外国,每年甚多。

——翁仕朝授课教材《新三字经》《三、四、五字书》(20世纪初)

材料三 民国政府纪念期,列明以后:正月一号,南京政府成立纪念。二月一号,北京宣布共和纪念(五月)九号,条约(廿一条)国耻纪念(八月)廿九号,《南京和约》国耻纪念。九月七号,《辛丑条约》国耻纪念。

——翁仕朝手稿(20世纪30年代)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翁仕朝和魏源等人具有怎样的“共同意趣”,并分析这种“意趣”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翁仕朝的家国情怀提炼观点,并从内涵和成因方面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019-06-10更新 | 2951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9年江苏高考文综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想取得哪怕是部分的成功,都需要在人们面前提出一个与以往不同并被众多人接受的新的理想和目标,使人们重新燃起新的希望,深信目前的处境尽管艰难,但这种状况是可以改变的。这就需要有新的社会力量站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前头。辛亥革命与前此的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不同的地方,就在这里。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在政治上倒行逆施。在思想文化领域,一批现代文化的先驱者应运而出,准备发动一场比辛亥革命更为猛烈的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文化的运动。这场运动主要发生在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从更深层次上讲,它是一种批判精神和理性思考的展现,倡导人们重新辨析和估计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取得“部分的成功”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从国家政体与社会性质的视角解释“部分的成功”的内涵。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现代文化”的核心内容,简要评价这场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思考。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工业1840—1945年平均中心变动轨迹(平均中心:通过计算研究区域内所有工业分布的平均坐标而得出。)

——据刘静等《中国近代城市工业时空演变分析》


提取材料信息,对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加以阐释。(要求:明确写出近代工业时空演变的趋势,阐释要紧扣中国近代的历史背景或重大事件,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2-05-27更新 | 225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第十三次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难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经济史(旧)、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选修(旧)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3,4,5,6,7
2
文化史(旧)
3
经济史(旧)
4
政治史(旧)
5
中国近现代史
6
选修(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单题
20.4唐诗单题
30.4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宋元的商业   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单题
40.4明清科技单题
50.4明清的商业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单题
60.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疆域的奠定 单题
70.4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单题
80.4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鸦片战争背景)单题
90.4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100.4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110.4洋务运动的口号、创办的企业及其他活动单题
120.4金田起义的背景、发展和定都天京单题
130.4戊戌变法  戊戌维新运动单题
140.4民族危机的加深单题
150.4辛亥革命的评价单题
160.65辛亥革命的评价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65明清的商业
180.65维新变法思想
190.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三、论述题
200.4短暂的春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