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宁夏 高三 阶段练习 2022-11-21 139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商周时代的音乐创作达到——个高峰,当时乐舞作品的评价标准是“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西周天子每年正月初一向全国颁布的教学纲要“十有二教”中,第四项就是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乱”。这表明商周时期的音乐(     
A.凸显宗法等级秩序B.是社会治理的工具
C.是典型的贵族文化D.体现平民的价值观
2022-09-06更新 | 2593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3届高三零诊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种“掺沙子”(     
A.瓦解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原社会结构B.不利于当地社会秩序和经济的发展
C.巩固了周王朝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有利于扩大周王朝的边疆管理区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3. 徐复观先生说:“可以断定孔子修《春秋》的动机、目的,不在今日的所谓‘史学’,而是发挥古代良史,以史的审判代替神的审判的庄严使命。可以说,这是史学以上的使命,所以它是经而不是史。”徐复观认为《春秋》(     
A.带有强烈的个人价值观B.编写体例不合史学规范
C.严重背离客观历史事实D.史学价值仅限于政治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公元前214年,人工运河灵渠凿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得以连接。随后,为保证四季通航,灵渠上建造了36座陡门——被誉为现代船闸之父。因其需要人工升降,遂诞生了守陡人群体——陡军(明代后有其确存记载,且他们主要负责官船通行)。陡军的存在
A.加重了灵渠沿岸百姓的经济负担B.使长途贸易受到政府的严密控制
C.凸显明代以来岭南地区商贸繁盛D.提升了中原王朝稳边控边的能力
2022-05-27更新 | 1914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模拟押题卷(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汉哀帝时,丞相孔光和大司农何武等人提出:“诸王、列侯得名田国中,列侯在长安及公主名田县道,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无得过三十顷。……贾人皆不得名田、为吏,犯者以律论。”此举旨在(     
A.确保自耕农经济的发展B.借助法令限制土地兼并
C.垄断贸易市场商品交易D.防止豪强士族侵吞土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宋哲宗时期,向太后的娘家想在自家祖坟上修建一间慈云寺。户部尚书蔡京欲巴结皇亲,便圈了一大块地给向氏,要求“四邻田庐”赶快拆迁。被拆迁人家不服,到开封府告状。最后判决:一是“所拓(拆迁)皆民业,不可夺。”二是蔡京“坐罚金二十斤”。这一判决(     
A.旨在惩治官员的贪污行为B.有效维护了政府的公信力
C.体现宋朝严密的监察体系D.遏制了土地兼并现象蔓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元朝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东连高丽,东北至奴儿干(今黑龙江口一带),北达吉利吉思,西通伊利、钦察两汗国,西南抵乌斯藏,南接安南(今越南北部),做到了“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表明驿道制度(     
A.加强了大一统国家的内部联系B.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
C.推动了全国性市场体系的形成D.推动了专制主义的高度集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明代,若遇四品以上大臣缺员,必由六部官员、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等共相计议,而后推荐,再经皇帝批准任用,称“廷推”。大臣们若未经廷推而是由皇帝特旨简拔的话,则深以为耻。据此可知,廷推制度
A.有利于理性构建政治领导层B.标志着皇权专制达到了顶峰
C.成为皇权与相权斗争的工具D.致使科举的选官功能被削弱
2022-05-18更新 | 1495次组卷 | 3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2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雍正十年(1732年),颁军机处印信。军机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即所谓“无专官”。军机大臣下设军机章京,其人员从六部员司和内阁中书中选取。上谕的撰拟,先令军机章京草拟,由军机大臣过目后进呈给皇帝。这反映了雍正时期
A.封建官僚体系日益完备B.中央决策程序随意混乱
C.中枢机构实现权力制衡D.君主专制政体得以强化
2022-05-13更新 | 771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天津条约》增开汉口为商埠后,武汉对外贸易急剧增长。20世纪最初10年,汉口的外贸总额保持在白银13000万两上下,占全国外贸总额的10%左右。武汉的这一状况
A.表明其航运发展水平超过上海B.为长江沿岸工业重新布局奠定基础
C.说明商业贸易中心向腹地转移D.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创造条件
2022-06-04更新 | 391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1.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地方督抚的力主下,一批“坚忍任事之才”通过捐纳和保举等途径入仕并得到重用,有的甚至成为一代名臣。这一现象
A.加剧了官场风气的腐败B.因应了内忧外患的形势
C.反映了选官制度的革新D.促进了中央集权的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美国的《哈勃周刊》和《论坛》都分别撰文,认为“战争确实具有广泛的意义——它是进步与停滞不前之间的一场斗争。日本的胜利意味着现代文明扩大到朝鲜,以及她的财富向世界开放。”这一观点
A.辩证地看待甲午中日战争B.为侵略战争制造理论依据
C.激化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D.旨在赞扬日本文明先进性
2022-05-31更新 | 584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2届高考考前测试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3. 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
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
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
2022-06-08更新 | 7549次组卷 | 63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广东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4. 中共二大就“工人运动”“青年运动”和“妇女运动”作出了专门的决议案,独未对农民问题作出决议案;中共三大首次简略地提到有必要结合农民以反抗帝国主义和军阀;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等共产党员充分肯定了农民革命的伟大意义。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A.逐步意识到农民对革命的重要性
B.意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组织的必要性
C.对中国实际国情有了深刻的认识
D.明确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2022-06-03更新 | 757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压轴(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5. 1928年10月,中共中央制定了第一部巡视条例,指出巡视的目的在于“使上级党部之一切策略、工作计划和指导能正确的被下级党部(直至支部)接受和执行……帮助下级党部确定正确的政治、组织、工作的路线和一切工作的方法……彻底的改造党的组织”。由此可见,中共当时的巡视
A.突出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落实B.促进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C.深刻吸取了大革命失败教训D.加强对党部的指导与监督
2022-06-05更新 | 1046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市金陵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6. 20世纪40年代前期,一首《拥军花鼓》在抗日根据地广为流传,其部分歌词为:“嗨来梅翠花嗨呀海棠花,发动了生产大呀运动。八路弟兄是个个能,保卫咱边区陕呀甘宁。帮咱们种来又帮咱们割。哪一家百姓不呀领情。”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根据地土地革命成效显著B.边区建设获得民众政治认同
C.国共合作推动全民族抗战D.全社会形成拥军爱民的风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7. 1948年4月,毛泽东在《再克洛阳后给洛阳前线指挥部的电报》中指出,城市工作的方针是建设,而不是破坏,应采取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分的办法完整接收城市。要恢复电力,稳定物价,稳定人心,必须做好入城部队的纪律教育。据此可知
A.党的工作重心完成了转移B.接管城市成为党的中心工作
C.中原是解放战争的主战场D.解放战争将有更多物质保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8. 新中国成立初期,不断高涨的政治认同表现在农民对党和国家政策的政治热情、对乡村政权的积极参与、对农业生产的不断投入等等方面。在他们看来,新国家不是别人的而是属于自己的,“家”和“国”已经融为一体。促成这种“政治认同”的运动(     
A.最终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B.使土地由私有变为了公有
C.夯实了工业发展的基础D.通过赎买确立了国营经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9. 1979年1月4日.《天津日报》登出了则天津牙膏厂 产品介绍的广告,该广告通栏排版,约20行高,其后来推出的牙膏广告红遍大江南北。这一年电视广告也开始在上海出现。这些新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天津成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B.实事求是的经济发展战略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D.扩大企业自主权和灵活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0.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尖锐地指出:“现在有一个问题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邓小平的这番讲话旨在(  )
A.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B.批评很多会议的内容不切实际
C.强调深化改革必须有开拓精神D.告诫全党要重视党内腐败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1. 当雅典城邦陷于战争或灾难时,人们的感情往往容易走向极端,对此,希腊古典时代后期学者伊索克拉底评论道:“如果考虑到那时我们心中生出的嫉妒的感情以及当时形势的混乱,你就会发现,所发生的一切……都没有逃脱人性的弱点。”据此可知,当时雅典
A.城邦至上原则遭到质疑B.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C.理性精神受到社会推崇D.决策机制存在弊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2.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国王需按议会意志办事。但直到1832年改革前的一个半世纪,英国还是一个十足的贵族国家,包括议会在内的整个国家政权仍受王权、土地贵族势力所操纵,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这表明当时英国(     
A.资产阶级宪政形同虚设B.君主立宪制度有待完善
C.封建君主专制色彩浓厚D.政治实践与现代化脱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3. 1685年,英国对“所有印花棉布、印度亚麻及所有印度制造的丝绸制品”征收10%的税;1701年规定进口印花棉布非法;1721年法令禁止穿着用印度白布染成的印花棉布衣服,售卖印度棉布完全成为非法行为;1774年法令要求在英国销售的棉布须完全在本国纺织而成。这些做法(       
A.加快了印度社会殖民地化进程B.说明英国致力于推进自由贸易
C.意在以经济手段配合武力扩张D.促进了棉纺织部门的技术革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4. 1826年,李比希在德国首创了闻名于世的现代化学实验室——吉森实验室,这一模式得到广泛的欢迎。随后,不仅各大学纷纷建立实验室,各类企业也对此表现出强烈兴趣。在这种背景下,德国化学工业迅速崛起。这反映了当时(     
A.科学与生产相结合的趋势出现B.科学发展严重污染环境
C.英国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改变D.重化工业逐步占据主导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荀子是先秦时期重视粮食安全的思想家之一。《荀子·王制》中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他认为法律要规定好赋税的缴纳,“轻田野之税,省刀布之敛,罕举力役,无夺农时”,同时,“田野十一,关市几(检查)而不征,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荀子还将强国按一定的标准划分为王、霸与强三种霸者,“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亡国富筐筐,实府库”,只有“辟田野,实仓廪,便备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进而选贤任能才能真正成为霸者。

——摘编自王高阳《先秦诸子粮食安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近代中国是世界粮食进口大国。18671887年,进口洋米约为38万担。1920年以后,随着洋米进口进入新的阶段,中国米粮主产区的长江流域的洋米进口量也开始增加,年均进口量为1600万担。其中1926年,上海进口洋米已经突破500万担,成为全国进口洋米最多的城市。天津从1921年到1932年的年均进口量达到110万担,东北地区多数年份维持在二三十万担。

——摘编自王浩强《近代洋米进口与中国粮食安全的现实思考》

材料三   随着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大批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和工业就业人数激增。1953年国家收入粮食540亿斤,支出粮食587亿斤,赤字达47亿斤。东北等产粮区遇到灾荒,使供销局势更显紧张。一些私人粮商又乘机抢购粮食,囤积待机。市场粮价大幅上涨,一些经济困难的城市居民已难以购得必须的口粮,造成人心惶惶。国家据现有情况,只能采取这样的政策:在农村实行征购,在城市实行定量分配。这个办法,后被称为“统购统销”。国家掌握粮食和原料后,切断了农民同城市资产阶级的联系,促进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到了八十年代,这种价格体系和管理体制已经成为改革的障碍,必须进行改革。

——摘编自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荀子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洋米进口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实施“统购统销”的影响。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6.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

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防伪手段几乎为零。
71版、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
80版将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
81版改变了53版以来6位数的护照累计号码,升至7位数号码。
97版采用数码技术、激光打印等防伪手段。到2005年达到年均签发400万本,80%是因私护照。
根据材料及结合所学外交内容,自拟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推行农村税费改革是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的重大决策。2000年,中央决定在安徽以省为单位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3年,税费改革在全国推开。2004年“一号文件”提出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并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黑龙江、吉林两省随后进入试点,实行“两减免、三补贴”政策。“两减免”是指免除农业税、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三补贴”即: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进行良种补贴,购置农机具补贴。农村税费改革由此转向逐步降低直至最终取消农业税。2005年,全国28个省份免征农业税。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延续两千多年的农民缴纳农业税的历史到此结束。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两伊战争正是由于美国的介入,才延续了八年之久。战争开始,美国表面上中立但实际上却支持伊拉克,对处于弱势的伊朗也提供了一定的扶持。当伊朗开始反攻时,美国便坚定地支持伊拉克,打击伊朗。到战争后期,在现实主义外交政策影响下,美国不仅偏袒伊拉克,任其使用化学武器,还与伊朗接触,在经济利益诱惑及人质事件的压力下,美国用武器换人质,爆出“伊朗门事件”,以至受到国际社会谴责,并在此压力下,最后更加坚定地支持伊拉克,打击伊朗。

注:美国人质事件:1979114日,伊朗数百名穆斯林学生攻占了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把其中的60余人扣为人质。

——冀开运李丽娟《美国与两伊战争关系解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两伊战争的政策并分析其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美国对两伊战争的政策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杨根思(1922-1950),江苏泰兴人。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受到地主的剥削和压迫,对旧社会充满仇恨,得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人民的队伍,就下定决心跟党走。他随部队转战南北,不畏艰难困苦,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炮火洗礼,屡立战功。曾创造了用炸药包俘虏国民党军一个排的惊人战绩,被授予华东一级人民英雄。1950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小高岭战斗中,他率部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最后只剩他一人时,毅然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级国旗勋章。志愿军总部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特级英雄"荣誉称号,命名其生前所在连为“杨根思连”。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摘编自《志愿军英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根思成为战斗英雄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杨根思体现的优秀品质。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难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修(旧)

试卷题型(共 2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4
材料分析题
4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3
文化史(旧)
4
中国近现代史
5
经济史(旧)
6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7
选修(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单题
20.4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单题
30.4儒家单题
40.4秦的统一  秦朝的统一单题
50.4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单题
60.4监察与谏议单题
70.4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单题
80.4内阁单题
90.4军机处和密折制度单题
100.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110.4太平天国运动单题
120.4甲午战争的背景和经过单题
130.4清末新政单题
140.4第一次国共合作单题
150.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单题
160.4全民族英勇抗战单题
170.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意义单题
180.4国民经济恢复单题
190.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单题
200.4邓小平理论单题
210.4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单题
220.4《权利法案》和代议制单题
230.4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单题
240.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50.65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  一五计划
270.4其他改革
280.4两伊战争
290.4其他人物
三、论述题
260.65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