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河北 高一 阶段练习 2022-12-26 18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文化史(旧)、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商朝时期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但周朝分封的诸侯则大多数是同姓子弟,并且多被分封到重要的地区。这说明西周(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开始出现家天下的局面
C.形成了封建官僚等级制度D.强化了天子的专制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春秋时期,楚国往往以蛮夷自居;到了战国时期,楚国人也祭祀华夏族系的远古神话人物祝融。这一变化说明战国时期(     
A.华夏认同观念增强B.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C.民族往来交流频繁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 进入春秋以后,郑国开垦了“蓬蒿藜藿”之地;晋国开垦了狐狸、豺狼所居的“南部之田”;宋、郑之间的“隙地”逐渐得到了开垦。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国国君的支持B.战国兼并战争的加剧
C.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D.土地国有制度的瓦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宣扬礼乐文明;法家希望通过法律的手段达到至德社会,强调君臣共同守法;道家则从“法自然”的角度反对战争。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追求有序稳定成为社会要求B.施行仁政的基础在于重德
C.思想领域趋同倾向日益明显D.百家争鸣推动了社会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农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秦朝为了避秦始皇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zhēng”了。这反映了( )
A.神权与王权结合B.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C.皇帝独尊的特点D.思想控制不断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汉武帝即位后,一方面通过亲自过问政务,以切断九卿及以下官吏与丞相的联系;另一方面以贤良文学上书言事,并在现任官吏中选拔出一批人作为自己的侍从和助手。这些做法(     
A.巩固了国家统一局面B.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C.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D.完善了官员选拔制度
2022-11-13更新 | 180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人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     
A.中原地区的人民大量迁徙到边疆B.西晋的史料记载缺乏客观
C.内迁各少数民族封建化已经完成D.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唐之举进士,不以一日之诗赋,而以名望之吹嘘,虽改九品中正之制,犹其遗意焉。宋以后,糊名易书(古代考生送给阅卷官员的试卷,并不是考生的原卷,而是经过了誊抄过的,这叫糊名易书)以求之于声寂影绝之内。科举考试的这一变化(     
A.消除了考试作弊的隐患B.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
C.加强了君主专制D.选拔了真正的治国之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唐朝租庸调制规定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B.赋税制度变化以适应社会转型
C.国家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丁税D.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趋于松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后秦时期,建造初期,石窟内雕塑在原偏祖袈装基础上加右肩搭一角,形成中国特色的半偏袒袈装。随后,洞窟佛像袈裳样式逐渐由紧窄变得宽松,直至褒衣博带的双领下垂式,面容也渐变为中国高-士形象的秀骨清像型。这反映了(     
A.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影响B.社会风气的不断开放
C.中国儒学不断丰富佛教的教义D.雕塑作品的写实风格
2022-12-05更新 | 296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在燕云地区设置汉官以统治聚居的汉人,在地方上,金在汉族和渤海地区,设置州县。在女真族地区,保留猛安谋克官制。材料说明金朝的统治特点是(     
A.仿行汉制B.因俗而治C.兵农合一D.多政权并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元朝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划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采取犬牙交错的行政划分方式。元代的做法(     
A.推动了经济文化格局的演变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违背了地方行政区划的原则D.推动民族交融进入到高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北宋时期,四川煮盐的工匠“皆是他州别县浮浪无根著之徒来此佣身赁力”。通常情况下,他们能“与主人营作”,但一不如意,则“群党哗噪,算索工值”,离“主人”而去。这反映出宋代手工业中(     
A.雇佣关系较为稳定B.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削弱
C.官府监管作用缺失D.工匠经济地位有了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逢场作戏”源于宋代,每逢市集都有演戏活动。郊区的皇家园林在对外开放时,艺人商贩可以临时作场演戏,城内的瓦肆勾栏成为演戏的常设场所。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艺人地位逐渐提高B.崇文政策得以推行
C.戏曲成就达到高峰D.城市商业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元世祖时期,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元朝把运河改成直线后,比隋代京杭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这主要是由于当时
A.区域长途贸易开始出现B.航海造船技术进步
C.政治中心开始向东移动D.南北经济差距扩大
2022-05-20更新 | 169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7. 北宋仁宗时选用人才多取北人,后“仁宗皇帝照知其弊,公听并视,兼收博采,无南北之异。于是范仲淹起于吴,欧阳修起于楚,蔡襄起于闽,杜衍起于会稽,余靖起于岭南,皆一时名臣……及绍圣(宋哲宗年号)崇宁(宋徽宗年号)间,取南人更多,而北方士大夫有沉抑之叹。”这反映了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B.政治中心南移
C.取士人数增多D.文官地位提高
2022-07-27更新 | 1175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北宋末年(1110年),全国户数增长到2088万.但学者根据《宋会要》和《宋史》估算这一年的“口数”仅为4673万,每户平均数仅为2.24口。如以汉唐史料所载户口比例,即每户5口左右推算,北宋末年的实际人口应当超过1亿。大部分学者认为,宋朝人口统计只包括男丁。上述人口数据表明(     
A.相较汉唐北宋经济严重衰退B.宋代相关史料可信度不高
C.宋代重男轻女观念尤为严重D.史料运用需多方互证核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9. 南宋时期,很多士大夫自觉追求圣贤之道,当面对国家危难时,他们不惜毁家纾难,勇于舍身取义。据《宋季忠义录》记载,南宋末年这样的节义之士就有500多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理学思想的广泛影响B.市民阶层的出现
C.儒学开始成为正统思想D.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影响
2022-11-15更新 | 13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唐诗及其以前的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炼;宋词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元代散曲是一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更适合市井演唱需要。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城市经济繁荣促进市民阶层的壮大
B.各民族政权并立,人民渴望统一
C.印刷术的应用提高了平民的审美要求
D.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推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1.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始印五经,后世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主要表明
A.唐朝时雕版印刷广泛流行
B.北宋时期活版印刷取代雕版印刷
C.活字印刷有助于提高效率
D.印刷术促进了宗教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明代宦官根本性的转变是由“事务型”秘书上升为“政务型”秘书,正是通过这样的身份转宦官取代了朝中大臣,成为皇帝最信任之人。宦官政治角色的这种转变,其深层次的原因(     
A.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B.宦官个人能力的不断提升
C.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D.废除丞相后处理政务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讲话,称“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主要强调了郑和下西洋(     
A.扩大了明朝对外交往的范围B.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
C.保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D.增加了明朝政府的财政收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在改土归流大潮中,一些土司识时务而自请改土归流,清政府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迁徙、 给房、给田的处置:部分土司因利益受损引起不满,走上与中央政府对抗的道路,导致清政 府不得不以战争的形式完成改土归流。据此可知,清朝改土归流(     
A.因土司的抵抗并未最终完成B.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动荡不安
C.体现恩威并施、灵活处理特点D.派驻藏大臣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有学者曾说道:“中国在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曾经错失了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导致中国错失第一次重大机遇的原因是当时的中国实行
A.土地兼并B.科举制度C.重农抑商D.闭关锁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6. 盛泽镇(今江苏苏州吴江区),本来是一片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归……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上述材料说明(     
A.以盛泽镇为中心形成了徽商和晋商B.明代开始突破坊市制度
C.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失效D.工商业发展促进城镇的形成与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7. 近代以来学者通过对明清时期徽商财富流向研究,将其财富流向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建牌坊、修祠堂,二是买房置地、修造园林,三是艺术情结、纵情声乐,四是结交官府、逢仰权贵。徽商财富的流向(     
A.瓦解了传统的四民观念B.有利于明清社会的转型
C.导致社会消费观念更新D.致使社会资本投向畸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8. 在王守仁看来,一个观念正确与否,不能离开“行”而只在头脑中加以判定。同样,要了解人们是否真正把握了某种观念,也必须根据其是否实际地践行来加以确认。王守仁的上述思想主要表达了(     
A.“知行合一”B.“经世致用”
C.“致良知”D.“格物致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9. 黄宗羲说“故治之以本,使小民吉凶,一循于礼……治之以末,倡优有禁,酒食有禁,除布帛外皆有禁……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一思想(     
A.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B.推动了清代前期经济的转型
C.打破了重农抑商的传统经济政策D.隐含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0. 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认为自由贸易的原则不可侵犯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1. 1843年,清政府审定《五口通商章程》,针对领事裁判权认为“通商之务,贵在息争”,如此可“免致小事酿成大案”。这表明清政府(     
A.天朝上国观念浓厚B.维护朝贡贸易体系
C.国家主权观念淡薄D.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2. 编译《四洲志》时,林则徐有意调换了原书介绍国家的顺序,按照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的顺序进行叙述,同时将选编的重点放在各国的兵制、统治情况以及历史中对外交战的情况。由此可知,林则徐
A.彻底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B.倡导学习西方的制度和器物
C.缺乏对自身政体缺陷的反思D.率先迈出向西方学习的步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3. 东王、北王、翼王上奏天王请征办米粮:“……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材料主要反映了
A.太平天国西征奠定了物质基础B.《天朝田亩制度》没有真正实行
C.彻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D.天京变乱后土地的新策略调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4.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经营的外国轮船公司因为洋务运动的兴起,生意大受影响,中国海关进口的洋布等商品数量也大大减少。这说明洋务运动
A.吸引了私人资本投向近代民用工业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D.对列强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5. 甲午战争之前,清朝统治者虽然事事对西方列强让步以求苟安,但唯独对日本一直态度强硬。这主要是因为(     
A.日本实力弱于西方列强B.清政府不谙熟近代外交
C.华夷之辨观念根深蒂固D.两次鸦片战争的失利
2022-12-26更新 | 13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6. 维新派认为,“今吾国有四万万之民众,大地莫多焉,而不开国会。虽有四万万人,而不预政事,视国事如秦越,是有众民而弃之……然孤寡若此,而与列强合数千百万人为一者,相校相遇,安得不败?”维新派认为中国与列强较量失败的原因在于(     
A.人口多少的差异B.民众素养的差异
C.政治制度的差异D.教育科技的差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7. 1898年6月11日,清廷颁布了《明定国是诏》,其中说:“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说明戊戌变法(     
A.侧重提倡务实之风B.兼具改良与革命的色彩
C.通过妥协减少变革阻力D.与洋务运动的性质相同
2022-11-06更新 | 42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8. 有学者指出,“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复归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中世纪。”该学者意在强调,义和团运动
A.具有反帝爱国的精神B.较改良派更加的激进
C.无法超越阶级的局限D.与以往农民运动无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9. 1881年,清廷开始通过电报对地方下达谕旨。某年清廷宣战上谕,被上海电报总局督办盛宣怀与南方督抚们商议后决定“廿六等日明旨二道……致碍东南大……飞饬各局,不准宣扬。”这反映了
A.湘淮系官僚集团开始崛起B.维新变法受到守旧派阻挠
C.中央集权遭到了严重削弱D.中枢行政机构发生了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0. 1901年之后,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材料说明的问题是
A.外国公使在清政府中担任官职
B.外国公使在中国拥有决策权
C.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41.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与探索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英雄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屈服,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材料一中“文明蒙尘”的典型例子。列举1840—1900年间的重大史实(除洋务运动外),实证中国各阶级“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2)列举洋务派的三个代表人物。结合所学知识,扼要分析材料二中的“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
2022-11-27更新 | 445次组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文化史(旧)、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近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41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40
材料分析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3
经济史(旧)
4
文化史(旧)
5
经济与社会生活
6
中国近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分封制单题
20.65华夏族的发展和华夏认同单题
30.85春秋战国的农业、水利、工商业单题
40.4百家争鸣的影响及意义单题
50.65秦朝的政治制度单题
60.65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单题
70.85少数民族内迁单题
80.65隋唐科举制单题
90.65赋税制度(汉-唐)单题
100.4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 单题
110.65北宋中期边疆压力与财政危机单题
120.65金朝入主中原单题
130.65元朝的地方管理单题
140.65宋元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单题
150.65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单题
160.65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宋元)单题
170.4经济重心南移(宋元)单题
180.65宋元社会的变化 单题
190.65儒学的复兴 单题
200.65宋元文学艺术 单题
210.85印刷术  宋元科技 单题
220.65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单题
230.65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单题
240.65疆域的奠定 单题
250.65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单题
260.65明清的商业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古代的商业贸易单题
270.4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单题
280.65陆、王心学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单题
290.65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单题
300.65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鸦片战争背景)单题
310.4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320.4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开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魏源、徐继畬单题
330.65《天朝田亩制度》单题
340.85洋务运动失败和评价单题
350.85甲午战争的背景和经过单题
360.65戊戌维新运动单题
370.65戊戌维新运动单题
380.4义和团运动单题
390.4八国联军侵华的背景和过程  八国联军侵华单题
400.65《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410.85洋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