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海南省海口市华中师大海南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海南 高二 阶段练习 2022-12-26 7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 西周建立后,为稳固和扩大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史称“封邦建国”。当时周王分封诸侯主要是基于
A.血缘亲疏B.军功大小C.财产多寡D.才能高低
2022-03-05更新 | 3390次组卷 | 6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公元前634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派使臣见齐君说,鲁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能对得起先祖?于是,齐君下令退兵。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       
A.盟约对春秋各诸侯的政治约束B.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
C.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系D.文化认同、天下共主的心理渊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北宋时期,官吏大多由中央政府按才学标准和官职资历加以任命,中央的中高级官员大都具有长期的地方工作经验,他们依资序自州县幕职官至知县、通判、知州逐级升进。该现象
A.表明官员任用形式日益僵化B.是“重文轻武”政策的产物
C.体现了官僚体制的自我完善D.导致了宋代官僚队伍的膨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据图1和图2可知(     
A.古代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B.希腊城邦实行民主政治
C.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的形态D.中国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有学者指出,伯利克里改革进一步推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并罗列论据:政权向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发放公职津贴、观剧津贴等。可见,该学者认为伯利克里改革对雅典民主的“发展”表现为(    )
A.鼓舞了更多的公民参与政治B.讨好民众,争权夺利
C.缓和了阶级矛盾D.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雅典在伯里克利当政时期,贵族会议丧失了一切政治权力,只处理与宗教相关的事务。由于贵族会议成员照例由卸任执政官终身担任,此时执政官已经向一切公民开放,出身平民的公民也能通过担任执政官而在贵族会议中占据席位,因而贵族会议逐渐变质。贵族会议的兴衰说明
A.奴隶主上层被赶出政治舞台B.民主政治范围日渐缩小
C.贵族左右政坛的特权被取消D.公民政治素质大为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在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麦迪逊说,“我们所要探究的重大题目就是,维护公益和私人权利免受这种党争的侵害,同时保持民众政府的精神和形式”,如此以来,就能保证“通过这些手段,共和政体的优点得以保留,缺点可以减少或避免”。这反映了美国制宪的本质目的是
A.避免过度民主损害合法权益B.极力防止出现个人独裁专制
C.强化各部门之间的权利制衡D.有效维护美国广大民众利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1911年11月,清政府颁布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规定: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皇帝继承顺序,于宪法规定之。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由皇帝颁布之。宪法改正提案权属于国会。该规定
A.意在化解革命危机以维护皇权B.顺应维新派施行新政的呼声
C.具有西方分权制衡的本质特征D.开启了晚清预备立宪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抗战期间,中共在根据地推行减租减息和税制改革,其效果如下表所示。晋察冀等5大根据地阶级及其土地占比统计(%),由此可知,这些改革
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
阶级战前3.67.228.4545
战后2.46.738472.5
土地战前5215190.8
战后13.517.5522.50.6

A.增强了中共在乡村的动员能力B.消除了传统精英的经济优势
C.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目标D.构建了全新的乡村政权结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下图是《民权画报》于1912年8月13日刊登的一幅讽刺漫画,画中有一只猿猴手持五色旗,在地球上绕圈子跑动。该漫画
A.继承传统文人画基本风格B.反映中国人走向世界的决心
C.反映当时政治转型的艰难D.讽刺袁世凯政府的保守落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后,1909年9月广东咨议局成立,咨议局主要活动为由督抚召集会议,并提交为地方兴利除弊、弹劾官吏和审核政府财政收支等各种议案。这表明咨议局的设立
A.体现了清政府主动探索中央集权体制改革
B.与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有着异曲同工之效
C.实现由专制统治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转型
D.是议会政治与地方自治相结合的初步尝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有学者认为,1901年清政府的“新政创造了新的机会来动员学生、知识分子、绅士、商人和其他的城市精英,以及新军中的下级官吏。当辛亥革命到来的时候,他们能够集体行动……”。该学者旨在说明这次“新政”(  )
A.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B.直接导致了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D.暴露了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以政治权力、经济财富和文化名望这三种主要社会资源的分配作为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尤其是权力分配的标准,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为世袭社会,即一种和从西周到春秋的世袭社会既属于同一个类型,但又有许多区别的世袭社会。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材料的依据应该是
A.汉朝的察举制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B.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C.魏晋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三省六部制D.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2021-08-06更新 | 580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上高县二中高二下期末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5. 有学者认为:“科举制度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最具有“永久生命力的”的理念是
A.分科考试B.学优则仕C.公平竞争D.以德治国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记》

材料二   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中国封建的等级制度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的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

——石培华《中国历史纵与横》


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西周哪两种制度,其作用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022-12-2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华中师大海南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7. 材料一 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中央集权)示意图:

材料二   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划分和地方政府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沿革损益,而无根本之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据材料指出地方层级管理的“变”与“不变”具体表现,解释“无根本之的变动”的含义。
(2)指出地方层级管理变化的特点及趋势。
2022-08-22更新 | 556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的还不是完整意义的民主制,上院成员主要楚贵族,下院的选举有严格的财产限制.选区布局也不合理。早在18世纪后期,英国就出现了要求改革议会制度的激进主义运动;进入19世纪,工业资产阶级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壮大,进一步推动了改革运动发展。1832年,迫于强大的社会压力,反对改革的贵族势力只好让步,辉格党提出的改革法案最终获得通过,改革的内容包括降低选举资格和调整选区两个方面的内容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西方许多国家的议会与政府有着很强的亲和力。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总理或首相并负责在议会中选择本党议员组成内阁。……而美国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国会与总统领导的政府各自分立,由选民分别选出。总统只对人民负责,不向国会负责,国会没有要求政府辞职的权力,也没有将总统免职的权力;国会不向总统负责,总统也没有解散国会的权力。国会与总统彼此独立,没有相互依存关系,更没有从属关系。

——摘编自任航《代议制的美国模式论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通过的历史背景。
(2)根捃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唐摭言》载:唐太宗见新科进士自端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制度是什么?其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四信息,指出隋唐与魏晋时期相比,选官依据发生的变化是什么?选官制度是什么?据材料四分析这一选官制度的积极作用。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材料分析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3
世界史
4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94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单题
20.65分封制单题
30.4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单题
40.4西周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文明单题
50.4《权利法案》和代议制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单题
60.4伯利克里改革单题
70.4伯利克里改革单题
80.41787年宪法的背景、内容和原则单题
90.4中华民国的建立单题
100.4中共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单题
110.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单题
120.4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单题
130.4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单题
140.65科举制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单题
150.4科举制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60.65分封制  宗法制
170.65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180.65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90.65科举制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