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九师联盟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全国 高三 阶段练习 2023-01-31 5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选修(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经济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有学者指出:“周人的政治权利造就了一个文化共同体。周人克商,又承认商人曾克夏。周人的世界,从此便是一个‘天下’,而不是一个‘大邑’。中国不再是若干个文化体系竞争的场合,中国的历史,从此成为华夏世界延续和发展的长篇史诗。"该学者意在说明(     
A.周制仍保有原始民主的遗存B.西周时期已呈现出政治文化认同
C.天命神权对周代政治的影响D.西周时期华夏民族已经基本定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先秦诸子思想各有“奇谋”,如道家“谋道”,儒家“谋(圣)心”,墨家“谋利”,法家“谋势”“谋霸”,兵家“谋胜"。先秦诸子的“奇谋”旨在(     
A.达到复古的政治目标B.推动社会政治变革
C.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D.努力完善个人品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司马迁指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他以范蠡为例,说其“三致千金”,把财富分给贫贱时结交的朋友和远房的叔伯弟兄,"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司马迁这一言论意在(     
A.肯定人们的逐利行为B.说明仁义是财富的派生物
C.强调对各业一视同仁D.指明商人发家致富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四月戊子,于“邺城毁五层佛图,于泥像中得玉玺二,其文皆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魏所受汉传国玺’。”另据考古发现,北魏迁都洛阳后其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与魏晋一致。这反映出当时(     
A.国家治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B.思想文化呈现多元化特征
C.统治者注重强化政权的正统性D.实行民族平等与团结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胡适以8世纪中期为界把唐诗划为两段,前一段包括儿童时期和少年时期,后一段则是成人时期。前一段的文学是歌舞升平的文学,内容是浪漫的,意境是做作的;后一段的文学是呼号愁苦的文学,是痛定思痛的文学,内容是写实的,意境是真实的。对这一认识理解正确的是(     
A.文化政策利于诗歌繁荣B.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
C.折射出社会转型的趋势D.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
2023-01-04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九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朱熹曾为“明世系”“建祠堂”“祭祖先”等制定了行为规范。他专从儿童教育方面宣扬儒家伦理纲常,讲述“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徽州地区宗族的“族训”“族规”和“家典”的制定,基本上都是“推本《家礼》","元旦谒祖、团拜及春秋二祭,悉遵朱子《家礼》"的规定。这说明理学(     
A.具有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B.强调建立封建纲常伦理道德
C.已经成为正统的官方哲学D.倡导传统典籍中的复古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明太祖废除宰相后,皇帝一人实难任天下之事,渐次形成的内阁、司礼监成为皇帝的左右手,然而皇帝往往更依赖后者,所谓“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司礼之批红”,宦官势力突破了内廷,向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僚系统渗透。由此可知,明朝的宦官专权(     
A.使君主专制制度受到冲击B.是中枢机构异变的结果
C.导致内阁失去了决策权力D.促使中央权力体制平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据统计,清朝乾隆年间,整个长江水系粮食运输量年平均至少在1850万石以上,而安徽仅为100万石,只占总量的5%。其中,铜陵县“壤地偏小,无物产之饶,其民自农亩外,无商于四方者,故岁常不舒,即名巨家亦无厚蓄”;怀宁县“民但知服田力穑,不为商贾淫巧末作以取奇赢”。据此可知,当时安徽地区(     
A.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渐解体B.社会逐利风气盛行导致道德沦丧
C.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形成D.商品经济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2022-12-31更新 | 6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九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鸦片战争后,魏源认为清王朝如“外强中干之人,躯干庞然,一朝瘘木”,还指出“同一御敌,而知其形与不知其形,利害相百焉;同一款敌,而知其情与不知其情,利害相百焉”。魏源的这些认识(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B.从西方视角否定了封建制度
C.有利于启迪国人认识世界D.表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下表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中国部分进出口商品的关税变化情况。这一情况反映出(     
进出口货物旧税率新税率新税率较旧税率
(%)(%)增(+)减(—)
进口棉花24.195.56—18.63
棉纱13.385.56—7.82
二等白洋布32.536.95—25.58
六种毛织品平均45.936.95—38.98
出口各种茶叶平均30.8912.87—18.02
湖丝9.433.97—5.46
丝织品3.114.17+1.06
土布7.372.74—4.63
A.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要求B.英国拥有条约体系中的绝对霸权
C.民众生活质量得到一定提高D.近代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1.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清廷成立了以恭亲王奕䜣为首的督办军务处,意在使各路“统兵大员,均归节制”;但同时又任命刘坤一为钦差大臣,“关内外防剿各军均归节制”。时人认为“有督办处而又设钦差大臣,犹诸屋上架屋……未免政出多门”。这从侧面反映出( )
A.战争中清廷作战策略失当B.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C.清政府腐朽统治是战败主因D.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2022-12-31更新 | 21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九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某美国学者曾说:“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知识分子所面临的挑战与18世纪的欧洲先哲们的际遇不同。后者从宗教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而前者则是以抛弃(至少是揭露)‘科举心态’‘盲从’以及摒弃习以为常的‘为社会所钳制’的国民性为己任”。该学者意在说明(     
A.辛亥革命推动国民民族意识觉醒B.中国知识分子深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C.思想解放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相连D.新文化运动以批判传统的礼教为目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为纪念近代中国某重大战役,有诗描述道:“短兵相接山林怒,烽火连天汉水嗥。拖住敌人征南北,江城失守也分桃。”结合下图判断,该战役(     

A.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B.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C.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D.标志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