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评(A卷)历史试题
湖南 高二 期末 2023-06-10 13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史(旧)、世界史 、政治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有学者认为:商王朝与各方国之间,大多有战争及贸易的交往,商以大邑商自居,大约只有商王畿之内的人对此认同,而在王畿之外,却未必有一个广泛的共同意识。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商朝政权统治的动摇B.华夷之辨理念已深入人心
C.各方国之间缺乏交流D.内外服制度存在一定缺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中医有一种认识和解决疾病的原则和过程:把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其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提出该医疗原则的书籍是(     )
A.《医典》B.《千金方》C.《黄帝内经》D.《伤寒杂病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北魏在沿边诸地设置州郡,并设置“护匈奴、羌、戎、夷、蛮、越中郎将”“护羌、戎、夷、蛮、越校尉”管理边疆少数民族事务。这些措施(     
A.延续了历朝的民族政策B.贯彻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C.适应了政治改革的形势D.导致了民族矛盾的激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大历四年(769年),朝廷连续发布敕令,规定官僚贵族与普通百姓一样,“有农桑者”要缴纳赋税,又宣布提高地税,还分夏、秋两次分别计征。这种做法(     
A.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均田制B.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C.为唐朝中期赋税改革打下了基础D.使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解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出自张载的《横渠语录》。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它言简意赅,气象宏大,总结出士大夫的使命所在。“横渠四句”充分体现出中华文化(     
A.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B.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C.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D.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两宋时期朝政十分复杂,北宋时有新党与旧党关于变法的争斗,南宋建立后又有抗金派与议和派的交锋。这种现象
A.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得益于宋朝统治者的开明
C.导致各种权力相互制衡D.不利于决策的高效执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下列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言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有学者认为,清代“衣食”漕事者甚众,除直接参与漕运的运丁和水手,辅助漕粮运输的纤夫和脚夫,还有对运河进行日常维护的浅夫和泉夫、围绕漕事逐利的商贩。此外还有管理漕运和修河的各级官员、修造工匠、粮仓看守等。漕运成为运河沿岸乃至于更大区域的社会各阶层谋生牟利的社会场域。该学者认为清代漕运
A.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B.改变了大众出行方式
C.缓解了南北间的经济差异D.繁荣了区域消费市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从公元7世纪开始,穆罕默德和他的继任者们逐渐使阿拉伯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国家。关于阿拉伯对世界文化作出的重大贡献,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最早发明了“阿拉伯数字”B.给东方带来了伊斯兰文化
C.广泛翻译希腊、波斯的典籍D.将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
2021-05-03更新 | 396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是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写的一部法学教科书。在开篇中就提出“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法律的戒条是这些:诚实生活、毋害他人,分给各人属于他的”。据此可知,罗马法
A.超越罗马发展水平
B.实现了公平与正义
C.利于推动社会和谐
D.质疑道德的约束力
2019-04-25更新 | 642次组卷 | 15卷引用:【市级联考】广东省惠州市2019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美式英语中,有大量和自然特征有关的词汇来自于印第安语,如moose(驼鹿)raccoon(浣熊),wigwam(棚屋),sachem(酋长),tomahawk(石斧)等。还有一些单词来自非洲黑人语言,如tote(搬运),okra(秋葵)等。这些单词体现了
A.美利坚民族正式形成B.美式英语脱离了美洲本土语言
C.美国文化多元的特征D.美式英语脱离了英国传统语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17世纪下半期,因为茶叶价格的昂贵以及输入英国的茶叶数量小等因素,饮茶在英国并不流行,茶只是英国上层社会追逐的时尚品。到18世纪上半期,饮茶在英国仍不甚流行。但到18世纪中后期饮茶开始在英国盛行,饮茶风俗遍及城乡各个阶层。突出表现为茶叶进口量的大增,茶叶走私的活跃和当地茶具制造业的兴起等。这些变化表明(     
A.世界市场逐步形成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C.价格革命来势汹汹D.世界殖民体系确立
2023-06-10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评(A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二战后,新独立的印度人和受过高等教育的西部非洲人继续使用英语,独立后的前法属殖民地国家的一些领导人以能讲完美的法语而自豪,热衷于用法国艺术品装饰府邸。这说明(     
A.前殖民地本土语言消亡B.前殖民地深受西方文化影响
C.政治精英重视语言改革D.前殖民地缺乏独立的政治基础
2023-06-1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评(A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战争带给人类深重的灾难,使人们流离失所,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但战争又在客观上推动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思想界最突出的转变是(     
A.从实业救国到宣传民主科学B.从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
C.从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D.从学习欧美到宣传社会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1977年冬天,全国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1978年,610万人报考,录取40.2万人。七七级学生1978年春天入学,七八级学生秋天入学,两次招生仅相隔半年。1977年冬和1978年夏的中国,迎来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考试,报考总人数达到1160万人。出现这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改革开放的推行B.“希望工程”的启动
C.高考制度的恢复D.义务教育制的颁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6. 下面是1945—1980年美国劳动力构成变化示意图,这一时期美国劳动力构成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互联网时代的发展B.两大阵营冷战的需要
C.经济大危机的影响D.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2023-06-10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评(A卷)历史试题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7. 宋朝历史极具特色,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承前启后的朝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前期的中枢权力机构设置,并非全盘新创,而基本上是整理、更革前代设施的产物。更革思路是在北宋初期的政治实践中逐步明朗化的,它清楚地体现着“权力制衡”的精神,同时使政权机构之职能分工更为明朗、责任更为集中。马端临《文献通考》曰:“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二   宋代文化得到相对普及,这种相对普及最重要也富有时代意义的表现是文化不再被极少数士家大族完全垄断,逐渐由士阶层普及到农工商各阶层。如理学不再仅仅是“理”“气”等一些深奥的哲理,而是呈现了普及化、通俗化的趋势;文学重心的下移适应了社会娱乐的需要。另外,宋代“虽为市贾,亦重儒术”的事例不少,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宋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开始转变。清代沈垚就认为,从宋代开始““天下之士多出于商”,说明当时士、商之间的界限确实已经不太分明。

——选编自张全明等《中国历史大讲堂·宋史十二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宋前期在中枢权力机构设置上这一“更革思路”的表现。指出实施这一“更革思路”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文化“逐渐由士阶层普及到农工商各阶层”在思想、文学方面的体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古早期的动乱在毁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文化。这时的教育和文化知识为人数不多的教士所垄断。教会学校教授的内容是源自古典文化的“七艺”,但教会并不热衷于在学理上和精神上理解古典文化,学术活动集中在对《圣经》的烦琐考证上。当时的哲学和神学是二位一体,完全脱离实际经验,被称为“经院哲学”,许多哲学家沉迷在炼金术和星象学之中。建筑方面盛行哥特式教堂建筑物,高耸入云的教堂尖塔和透过彩色玻璃从高处射进教堂内部的阳光象征着教徒接近上帝并最终进入天堂的愿望。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早期欧洲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古早期欧洲文化的特点形成的原因。
2022-08-30更新 | 373次组卷 | 3卷引用: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选必3-2023届高三一轮课时练习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业的沟通从来就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传统的中国出口商品,传递着东方的风物人情和社会景象。它们走进西方的日常生活,融入了欧洲的饮食、服饰文化。外销商品的定购与生产,使西方的宗教故事、神话传说传入中国民间,而且造就了一批掌握了西方绘画技艺的大师。西方的医学、商业文化也都不同程度地被中国同行接受。……纵观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尽管中国文化曾对西方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中国在吸收西方文化上却是浅尝辄止。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基本上处于文化的表层。

——摘编自吴建雍《清前期中西贸易中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等

材料二   在当今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东亚在世界上崛起,增强了东亚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东亚发展模式的成功,使东亚地区的国家更坚定了对自身文化的信心。这种自信更促进了一种“亚洲意识”的觉醒。1996年首届亚洲儿童权利与传媒会议通过的《马尼拉宣言》指出,亚太地区的大众传媒应当尊重和保护亚洲社会的传统文化,向儿童提供富有亚洲特色的节目。

——摘编自关世杰《试论二十一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昆曲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它毕竟不同于其他一般的文化遗产,它之所以能够在我国首批人类非物质文化代表作的评比中脱颖而出,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昆曲深厚的文化内涵,悠久古雅的艺术气质,唯美精致的艺术表现手法,能够感召与震撼人们心灵与情绪的思想艺术境界。从这个方面看,昆曲的唯美精神,昆曲的艺术魅力,就是她自身的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所以,我们今天要守护昆曲,就必须坚持对昆曲的这份文化自信。

——陈学凯《遗产守护与昆曲的文化自信》


关于昆曲,陈学凯认为我们今天要守护昆曲,就必须坚持对昆曲的这份文化自信。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述。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史(旧)、世界史 、政治史(旧)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3,4,6,8,17
2
经济与社会生活
3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4
文化交流与传播
5
文化史(旧)
6
世界史
7
政治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商朝的统治及文化遗存 单题
20.85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单题
30.85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单题
40.4赋税制度(汉-唐)单题
50.6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单题
60.65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单题
70.65儒家  顾炎武的思想单题
80.4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单题
90.85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单题
100.65罗马法的评价单题
110.65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单题
120.65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单题
130.65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单题
140.6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单题
150.65教育的复兴单题
160.65战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65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儒学的复兴   宋元文学艺术
180.65欧洲文化的形成
190.65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三、论述题
200.65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