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之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课堂例题
全国 高一 课堂例题 2023-09-01 3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郑和下西洋具有历史性的突破,他的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达西亚和非洲东海岸,开辟了一些新航线,形成了多点交叉的海上交通网络。郑和下西洋具有历史性的突破,下列符合史实的是(     
A.推行和平外交,稳定东南亚国际秩序
B.维护国家安全,带来海外国家的详细制度
C.发展海外贸易,传播文明
D.开拓海洋事业,铺平亚非航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郑和下西洋时,每次都带去大量的瓷器、茶叶、铁器、农具、丝绸、锦绮和金银等各类商品,每到一地,即首先向当地国王或酋长宣读明朝皇帝诏谕,邀请各国派使臣到中国,赏赐锦绮纱罗和金银货币等,并接受当地贡品,然后就用船队所载货物进行互市交易。这反映明朝(       
A.重视发展海外贸易B.具有朝贡贸易特征
C.具有海洋主权意识D.熟知近代外交准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明成祖统治时期,实行“厚往薄来"及主动对外开拓的政策,不断遣使外出,招徕“四夷”,形成了“四夷来朝”的盛况。明成祖病逝后,继位的明仁宗调整治国方针,专注内政治理。明仁宗这一政策调整(     
A.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B.隔绝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C.冲击了传统的夷夏秩序D.导致了朝贡贸易体制崩溃
2023-06-13更新 | 1084次组卷 | 15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明代前期海防采用卫所制度。每卫官兵五千六百人,设指挥使一员统领。北起辽东,南至海南岛的海防前线共设卫五十四,千户所一百二十七。除在沿海险要之处筑城“屯兵设守”外,各个卫所还配置了战船,以实现水陆配合,协同作战。这表明当时(     
A.海防形势急剧变化B.政府重视开发海洋
C.海防实力十分强大D.海防建设较为完善
2023-05-21更新 | 1148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16世纪,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海盗、奸商等与倭寇勾结,进行走私活动,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稍晚东来的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了台湾岛南部和北部。这反映出(     
A.明朝海防出现新问题B.政府主权意识的淡薄
C.中外经济联系的加强D.沿海商品经济的发达
2023-05-16更新 | 200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7. 面对日本倭寇和东渐的西方势力,明、清政府严格限制私人海上贸易,并在沿岸设立哨所,加强防卫,依靠远离海洋来坚守疆土,抵御外敌。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这反映明清时期(     
A.朝廷海洋意识不足B.民间贸易已被禁绝
C.有效抵制列强侵犯D.政府缺乏守疆意识
2023-05-16更新 | 87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1517年,葡萄牙入侵者闯入我国沿海“剽窃行旅,至掠小儿食”;1601年,荷兰殖民者“驾大舰,携巨炮”,以“通贡市”为名对我国沿海各地进行侵扰。这些现象(     
A.反映了西欧国家商品输出的迫切需求
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是中国对外政策走向保守的重要原因
D.阻断了东西方之间正常经济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明朝建立后,国内局势不定,倭寇经常登陆骚扰;明太祖于洪武四年诏令“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明穆宗即位后,北部鞑靼部落持续进犯,东南沿海频发倭患。1567年,明朝政府宣布解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开始大规模对海外贸易征税,史称“隆庆开禁”。材料说明(       
A.明政府对东南沿海控制力减弱B.日本武士入侵加剧了倭患程度
C.海禁严重影响了居民日常生活D.政府为统治需要调整海洋政策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405711日,奉成祖命,郑和率2.78万人第一次下西洋。回航途中,郑和从容指挥打败海盗袭扰,船队满载着象牙、胡椒、香料和药材等顺利回国。1407年,郑和船队第二次下西洋。到了真腊(今柬埔寨)迄罗(今缅甸)等地,向当地人民传授凿井、筑路、农作物栽培等技术;还把

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属制品和书籍等运往国外。1409年,郑和奉旨第三次下西洋。船队到锡兰,提前察觉锡兰国王(亚烈苦奈儿)陷害预谋,才免遭不测,后押解亚烈苦奈儿到南京皇宫,明成祖对其宽大处理,放回锡兰。至1433年,郑和船队先后七下西洋,到达非洲东海岸等地,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梁启超先生曾评价道“郑和下西洋后而移居南洋诸岛,当不下五百四、五十万人,加上与土著人杂婚者,当及七百万人。”到了明朝后期大约有十几万华侨散居在南洋各国。

——摘编自朱光立《浅谈郑和下西洋对当下意识形态传播的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和取得功绩的原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文化交流与传播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9
材料分析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7,8,9,10
2
经济史(旧)
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单题
20.65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单题
30.4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单题
40.65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单题
50.4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单题
60.65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单题
70.4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单题
80.4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单题
90.65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00.65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