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陕西 高二 期中 2023-11-28 3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史(旧)、经济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唐代中书令、侍中、左右仆射都是宰相。另外临时任命某些资历较浅或官品尚卑的人执行宰相职务,则加“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贞观时,又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宰相称号。这一设置意在(     
A.避免行政决策失误B.扩大三省机构权力
C.提高中央行政效率D.加强皇帝专断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独立后的美国流通的钞票五花八门,1500家不同的州立银行同时发行各种硬币和纸钞。1862年(法币法案)创立了全国统一的货币——“绿币”。1863年,国会通过了(国家银行法案),禁止各州继续发行本州钞票,“绿币”的发行(       
A.有利于统一国内市场的萌发B.标志着中央集权的建立
C.扩张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D.成为了南北矛盾的焦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如图是1953年钱大昕创作的年画作品《把自己满意的人选出来了》。画面描绘的是当选者胸前戴大红花与大伙见面的场景,该年画反映了(     
A.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确立B.人民群众政治觉悟的提高
C.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D.生产关系变革依法推进
2023-11-2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表所示为王安石变法中的部分举措。由此可知,王安石变法(     

举措

概要

均输法

增设发运使,总握东南六路财务,同时主管茶、盐、酒、矾税收

免役法

大量裁减州郡役人以及额外奉应官员的种种陋规

农田水利法

官吏对农业耕作技术或水利修建工程向官府“各述所见”,凡有功者,给予一定奖励

A.全力裁减开支B.重视改善吏治C.推行重农抑商D.重在增加赋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明朝自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制度。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35%和10%。南北卷制度
A.凸显了维护政治稳定意图B.保证了官员选拔的公平性
C.革除了八股取士的局限性D.满足了政府对人才的需求
2022-02-06更新 | 240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20世纪初,美国政治学家古德诺指出,“必须把分别承担这两种功能(政治和行政)的机构在法律上分开”,使政治官员的职位随政治选举或政治任命而更换,而行政官员的职位则保持相对稳定。据此判断,古德诺主张(     
A.权力的分立与制衡B.文官保持政治中立
C.建立中央集权政治D.约束政党政治行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1910年宣统皇帝发布上谕,北洋大学堂毕业生考列“最优等”的学生,“均赏给进士出身,授为翰林院编修”,其他“考列中等”的毕业生,则赏给进士出身,令各部“尽先补用”。据此可知(     
A.科举制度尚未完全废除B.近代文官考试思想开始孕育
C.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D.官员选拔与近代教育相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唐律·名例律》首例“十恶”,具体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皆在厉禁之列。唐律规定,骂人本不构成犯罪,但子孙骂祖父母、父母即属不孝,罪当处死。这说明唐律(       
A.开创律例合编体例B.重其重罪,轻其轻罪
C.是礼法结合的典范D.约律合流,内容完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清代的安庆方志无论府志还是县志,均设有“忠节传”。如康熙十四年府志在人物传下置“忠节”篇,其后二十二年和二十五年府志均将十四年府志的“忠节”篇照搬入志,县志中也均设“忠节传”。“忠节传”的盛行说明(     
A.社会主流思想发生变化B.县志成为重要文化载体
C.封建道统理论走向成熟D.统治阶层重视思想教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法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人物孔多塞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吉伦特宪法的起草者,对概率情有独钟,曾发表数学专著《积分论》,用概率论研究选举投票等社会问题,提出著名的孔多塞陪审团定理。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普通法系得到丰富完善B.世界性法律体系走向了成熟
C.理性思维影响法学发展D.正式确立了西方陪审团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得到了广泛响应,疫情防控、救灾抢险、济困帮扶等志愿服务典型事迹感动着中国人民,“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逐渐成为社会新风尚。这反映了新时代我国(     
A.人民群众参政意识的增强B.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
C.社会保障投入的持续增长D.灾害应急防控体系的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如图为“唐鸿胪井刻石”碑拓。这可用于研究唐朝(     

A.边疆管理与民族关系B.军事建制与将士慰问
C.灾情赈济与水利设施D.西域商路与驿道维护
2023-08-29更新 | 114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明成祖统治时期,实行“厚往薄来"及主动对外开拓的政策,不断遣使外出,招徕“四夷”,形成了“四夷来朝”的盛况。明成祖病逝后,继位的明仁宗调整治国方针,专注内政治理。明仁宗这一政策调整(     
A.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B.隔绝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C.冲击了传统的夷夏秩序D.导致了朝贡贸易体制崩溃
2023-06-13更新 | 1084次组卷 | 15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美国历史学家帕尔默·科尔顿曾如此评价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在此的外交家们代表着不承认有任何上级或公共约束的独立势力。再没有一个人能说欧洲在宗教、政治或其他方面具任何有意义的统一。”这说明当时(     
A.教皇权力的彻底丧失B.各国主权意识的增强
C.近代外交体制的确立D.欧洲均势局面的形成
2022-08-28更新 | 932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下表所示为1949~1956年《人民日报》头版中有关少数民族的报道。当时报道的这些政策和措施(     
在少数民族报道中的具体体现出现次数合计
报道体现了各民族利益分配的均衡性717
报道体现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2
报道了为达到各民族利益均衡而实施的政策、采取的措施3
报道了为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达到了各民族经济均衡发展而实施的政策、采取的措施5
A.说明少数民族问题是国家的工作中心B.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了贯彻
C.表明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得到了改善D.有利于强化少数民族对新政权的认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6. 截止2016年,我国已连续14次当选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已连续5次担任国际民航组织一类理事国:已建立了中国---东盟交通部长会议、上海合作组织交通部长会议等多个交通运输合作机制,倡议成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港口服务组织。这些成就体现出我国(     
A.以科技推动交通发展B.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C.交通服务于改善民生D.积极参与国际治理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年孙中山明确提出了“以党治国”这一概念。此后,“以党治国”概念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到19241月基本定型。在国民党“一大”上,他认为应把国民党改组为“一个有力量、有具体政纲的政党。”由此可见,孙中山“以党治国”的“党”首先得是一个革命的政党。在党与政权的关系上,孙中山特别强调“主义治国”,即治国以主义为宗旨,“是要本党的主义实行,全国人都遵守本党的主义”。在实践中,孙中山也“不是再掌护法问题来做工夫”,在革命运动的阶段上,已由辛亥之役,讨袁之役、护法之役而进入了国民革命运动阶段。

——摘编自王永祥、李国忠《孙中山“以党治国”论初探》

材料二   19484月,毛泽东认为欲夺取全国胜利,必须集中全部权力于中央。96日,华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随后,东北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按照毛泽东的指示,湖南和平解放后,成立了“湖南人民军政委员会”。919日,绥远和平解放,成立了“绥远军政委员会”。毛泽东又进一步提出,“西北地区甚广,民族甚复杂,我党有威信的回民干部又甚少,欲求彻底而又健全又迅速的解决,必须采用政治方式,其办法即为利用靠拢我们的国民党人,和我们的人一起组织军政委员会,以为过渡机构”。

——摘编自李格《略论建国初期大行政区的建立》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主要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在解放区政权建设上采取的措施,并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
2023-11-2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英国皇室私人领地的东印度公司,其官员任命通常只听命于皇家贵族的安排,公司中的职员大多是皇家贵族安插的人选。随着大英帝国的扩张,这种任命权贵亲信的制度,显然无法支撑日益庞大的“日不落帝国”的管治。1806年,在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当时几乎垄断印度经济),在伦敦附近设立了一所培养行政人员的学院,……是根据该公司驻广州人员推介的科举考试模式,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官产生模式。东印度公司,又在印度实行了有限规模的行政人员选拔制度,当时都觉得行之有效。

——摘编自《上海教育杂志》

材料二   公务员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从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就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取而代之的是民主、法制、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观念。这种观念上的更新反映在政府人事管理领域就是迫切要求改革传统的不合时宜的人事制度……从1984年下半年,中央决定加强干部人事立法,主要经历了调研准备、试点运行、推行实施、健全完善四个阶毁。在这一背景之下,在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干部人事改革实践经脸的基础上,1993101日正式实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摘编自中国网《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10年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印度公司职员任用方面的变化及动因。
(2)根据材料二、运用唯物史观,阐述公务员制度推行的必要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原则。
2023-11-2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太宗曾说:“法律之书,甚资致理。”他在科举中设置明法科乘致变文人的知识结构,宋神宗时期进一步对已及第士人增设官试以选拔法律素养较高者。宋代司法独具特色的是“鞠谳分司”,即“审”与“判”两分,终审机构承唐制为大理寺、审刑院、脚史台,审判中分差官录问、法司检断制。在传统人证外,物证和书证普遍使用,凸显了浓厚的集体参与、集体负责的色彩。宋代主张慎刑,因此将财产继承、商事纠纷等与刑事加以区分处理,针对重大犯罪事件和普通且频发的地产纠纷、交易契约纠纷等划归不同的处理机构,后者仍遵循传统的“欲合情,欲息讼,必当酌其法之中者而行之“的理念。

——摘编自张俊杰《人文主义理念下宋代司法中的理性与经验》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董必武对旧司法人员进行改造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国家本质改变了,法律也改变了。”在司法改革运动中,对旧司法人员机械地搬弄诉讼程序,就案办案,不关心政治;主观臆断、坐堂问案;漠视群众利益等审判方式与作风加以批判,并提出了要搞清“什么是人民司法”这一本质任务。为彻底摆脱传统人治,不断推进司法的理性化运作,在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的司法监察体系的改革中,着重关注司法公正与司法标准统一的构建,同时对个案权威与价值判断进行结合,做好“法与情“的兼顾。

——摘编自丁勤亮《建国初期的司法改革运动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司法实践中“理性”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比宋代司法的“理性”,新中国成立初期司法理性化的发展,并简析其意义。
2023-11-2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2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民族主义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想象的共同体不是虚构的共同体,是一种与历史文化变迁相关,根植于人类深层意识的心理建构。其建构过程主要受以下三大维度的力量影响。

第一维度:宗教共同体、王权王朝共同体不断衰弱。

第二维度:工业革命;印刷与书面媒体;单一标准语言对人们连接感与归属感的强化。

第三维度:殖民背景下的爱国主义、种族主义,激发深刻的自我牺牲与族群之爱。

——据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整理


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以上材料的部分或整体内容,自拟论题,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023-09-12更新 | 174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智学联盟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史(旧)、经济史(旧)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3
世界史
4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5
文化史(旧)
6
经济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唐代君主专制的加强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单题
20.65美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单题
30.6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单题
40.65王安石变法单题
50.65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单题
60.65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单题
70.65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单题
80.65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单题
90.65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单题
100.65启蒙运动的影响与评价  启蒙运动单题
110.6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单题
120.65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单题
130.4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单题
140.4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单题
150.65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单题
160.4亚太经合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65中共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
180.4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新中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190.65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新中国的法制进程
三、论述题
200.65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