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甘肃 高二 开学考试 2023-02-11 6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文化史(旧)、史学热点、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齐国孟尝君使用的冯谖,赵国平原君启用的毛遂,鲁庄公委以重用的曹刿,楚庄王委以重任的孙叔敖等等,都出身低微,或为农民、或为舍人、或为牧人,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
A.推行军功爵制B.纷纷开展变法运动
C.等级观念消亡D.贵族政治出现松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唐初,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难以维持。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这一变化表明唐朝中期以后
A.赋税制度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
B.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
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
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
2022-06-25更新 | 262次组卷 | 57卷引用:【校级联考】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2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从名称解释看,”行省“是
A.皇帝的秘书机构B.地方的自治机构
C.中央的派出机构D.朝廷的朝贡藩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古代雅典没有税收制度,但富人要为城邦的公共事务捐献自己的财产。这些捐献包括战争税、歌队捐助和战舰捐助。在公元前5世纪,公益捐助是自愿的,之后公益捐助逐渐变成强制性的。几乎所有的政治领袖都承担过其中的至少一项捐助。这表明古代雅典
A.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激化B.重视缓和公民财富不均的矛盾
C.贯彻了“绝对平等”的理念D.贵族政治地位得到了较大提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罗马法的民事诉讼程序经历了法律诉讼和程式诉讼两个时期,法律诉讼的整个诉讼过程必须严格遵守一定的方式,哪怕只犯有很细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败诉;而在程式诉讼中,裁判官可以采用某些简易方式解决或者处理争议,简化诉讼程序,使当事人不必担心因为违背严格的形式主义而招致败诉。程式诉讼的出现表明当时的罗马法(     
A.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B.审判程序不严谨
C.消除了审判的形式主义D.法律体系较完备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6. 到了中世纪,随着《大宪章》的签署,英国政治趋于稳定,经济得以繁荣发展。这是因为《大宪章》(     
A.保障了封建主的特权B.率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C.对市民利益有所照顾D.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1979—1990年),英国政府通过对文官的“通才”选拔中可能存在“专业缺位”的问题进行改革,要求文官在具备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更要精通某个专业领域,于是“专业性”逐渐成为对文官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据此可知,这场改革(     
A.不利于政府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B.顺应了工业革命后改革官制需求
C.奠定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基本框架D.促进了英国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2023-06-28更新 | 400次组卷 | 30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段测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法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人物孔多塞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吉伦特宪法的起草者,对概率情有独钟,曾发表数学专著《积分论》,用概率论研究选举投票等社会问题,提出著名的孔多塞陪审团定理。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普通法系得到丰富完善B.世界性法律体系走向了成熟
C.理性思维影响法学发展D.正式确立了西方陪审团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1601年,英国出台的《济贫法》,认定贫困的根源来自个人,贫困是“个人责任”,国家不应该承担救助的责任。这表明当时英国(     
A.率先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B.没有根本解决社会贫困问题
C.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D.减轻了下层民众的后顾之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沃尔特·白哲特说,英国内阁是“立法机构的一个委员会,它被选举出来成为行政机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内阁是立法机构
B.内阁由普选产生
C.内阁掌握行政权
D.议会对内阁负责
2020-10-19更新 | 277次组卷 | 14卷引用:2018年秋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同步检测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1. 人类发展史上一次巨大的飞跃是食物生产的革命,即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其标志是
A.农业的出现B.小农经济的产生C.手工业的产生D.火的使用
2020-10-22更新 | 1101次组卷 | 21卷引用:课时分层作业1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修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我国自古就有春节家家户户写春联、贴春联的习俗,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都是表示庆祝与期盼,如“五谷丰收,六畜兴旺”,这反映
A.中国有重视家畜饲养业传统B.以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为主
C.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D.精耕细作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唐代出现了一种结构更加完备的耕作工具,操作灵活省力,便于转弯,可以控制耕土的深浅,宜于深耕和精耕,不仅节省了畜力,也提高了耕作速度和质量。这种耕作工具是
A.大镰B.曲柄锄C.耧车D.曲辕犁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4. 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美国家相继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关于两次工业革命.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重工业行业中,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是轻工业
B.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组织形式是工厂制度,第二次工业革命建立垄断组织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家主要是科学家,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技师、化学家
D.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时科学与技术已发生联系,第二次时二者联系更加紧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其他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段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使世界完全连成了一个整体D.使美洲遭到残酷掠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商人采取了联合起来向外冒险的方式。他们建成了一些特许公司,即获得女王特许的、由大商人合股经营的大贸易公司,去垄断某一地区的市场。如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经营东方的贸易等。推动这一活动出现的主要因素是英国
A.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主流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
D.新生产方式的开放性
2017-10-16更新 | 485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西省崇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7. 古罗马修建的格罗塞姆竞技场运用希腊古典柱式的实践使他们领悟到层层柱式建筑立面的妙处:建筑经分割而显得秀巧,它可使人在庞然大物的建筑面前感到亲切而悠然自得。材料中古罗马的建筑
A.反映了罗马帝国的广阔和等级森严
B.彰显了古罗马的人文主义精神
C.体现了罗马继承希腊遗产的虔诚
D.说明了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残忍
2018-09-17更新 | 1056次组卷 | 3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四月)文科综合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四合院全宅的平面构图是按家长作为全家核心的原则布置的,一切房屋皆簇拥着正房,而且在开间尺寸、高矮、装饰等各方面皆低于正房。此种设计出现的原因是
A.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制度B.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C.布局对称,主次分明有序D.使用材料和木构抬梁结构
2020-09-07更新 | 792次组卷 | 25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练习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京城官员士大夫聚集,保守思想浓厚,在洋务运动造轮船、办铁路之初,动辄纷起反对,斥为崇洋。清末以后,京城官员外出公务差旅,往往尽量借道轮船、火车。这一变化反映了
A.交通发展促进思想解放B.传统观念制约交通发展
C.近代社会转型异常艰难D.中国半殖民地色彩浓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从1405年至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皇帝接受当地君王的朝贡,并把大量礼品回赐当地的君王。这一系列活动
A.改变了明初实施的海禁政策
B.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新局面
C.彰显了明帝国的国际影响力
D.推动了明朝经济走向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1. 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医学工作者积极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救治病人,充分证明了中医的巨大魅力。为后世中医临床学奠定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B.《本草纲目》C.《齐民要术》D.《九章算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1969年,北京地铁建成,出行大大方便,手表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计时器;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铁的发展,人们乘坐高铁出行更方便,高铁进站只有15分钟,而对购票和乘车的时间观念要求高,于是,手机不仅代替了手表的计时功能,还作为购票的工具,因为手机购票更迅速更节省时间。这表明(     
A.现代工业发展打乱了正常生活节奏B.快捷交通开始把世界联系成为整体
C.城市交通快速发展缩短了出行时间D.交通技术进步增强了人们时间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宋代的地契分为“红契”和“白契”,红契是政府或法律认可的产权凭证,土地交易后由政府在契尾加盖政府印章,相当于官府颁发的财产所有权证。白契是民间买卖土地房屋时,由交易双方协商拟订,有中人作保并签名盖章。此做法(     
A.确保了政府赋税收入B.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C.维护了小农合法权益D.缓和了尖锐的社会阶级矛盾
2024-01-25更新 | 60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宜城一中、枣阳一中等六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4. 考古发现,良渚古城周边存在大规模水利系统,河道、灌水孔、排水槽,规划有致;存在众多宽大田埂,纵横交错,蔓延近8万平方米。在古城核心莫角山南侧还发现了20万公斤的稻谷堆积;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A.统治阶级主导农田管理和经营B.农业生产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
C.国家政权的组织建设能力增强D.农业技术精耕细作的特征初显
2022-09-15更新 | 2510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有学者指出,近现代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动着各大国的综合国力此起彼伏,塑造、更替着近现代以来英国“鹤立鸡群”、美德法日英“群雄并立”、美苏“两极争霸”和美中欧日俄“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由此可见
A.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B.科技革命决定着国际格局的演变
C.科技革命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D.科技革命影响认识世界的视角
2022-05-11更新 | 1401次组卷 | 27卷引用: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6. 17-18世纪英国、荷兰、瑞典、法国等国的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运回的瓷器总量高达3亿件以上。欧洲人在痴迷瓷器的同时也开始尝试复制和仿制并将中国元素融入到瓷器的创作中。中国瓷器改变了欧洲人的餐桌礼仪、室内装饰也对欧洲艺术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上材料可以说明(     
A.西学东渐传播了科学知识B.全球性贸易网络已经形成
C.商品流动推动文化的传播D.跨国公司促进经济全球化
2022-07-15更新 | 721次组卷 | 17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7. 到2018年末,全国铁路拥有机车2.1万台,是1949年的5.3倍;民用汽车保有量2.3亿辆,是1949年的4564.1倍;民用飞机由1985年的404架增至2018年的6134架;水上运输船舶13.7万艘,是1950年的30.3倍。以上数据表明
A.交通运输服务体系逐渐完善B.交通运输量大幅增加
C.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D.交通运输网络化布局
2020-10-21更新 | 1291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0届山西省吕梁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8. 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       
A.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实现了完全货币形式征收赋税
C.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D.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023-03-08更新 | 135次组卷 | 100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9. 汉初,利用“三老”的率众作用“导民以善”稳定局势,做出以“三老”为“民之师”暂替“以吏为师”的政策性调整。后来,文帝、景帝虽重提“以吏为师”,这时的“吏”已远不同于秦代纯粹的主法之吏,而强调廉吏为民表率,倡导官吏在地方行政治理的同时亦参与教化。汉代这些措施意在(     )
A.肃清秦朝体制残存的影响B.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C.构建天下一家的社会秩序D.削弱地方官吏职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0. 据考古发现,汉代冶铁和铁器铸造的遗址地点遍及今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内蒙古等多个区域;遗址与原料产地多在一起,从选矿、配料、人炉、熔炼到出铁等一套冶炼工序、设备已相当齐全。据材料可知汉代
A.铁器已成为生产的主要工具B.河南地区的经济水平领先全国
C.冶铁业分布较广、技术发达D.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地区转移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承秦制,实行编户齐民制度,将户籍的编制和管理纳入了法治的轨道。《户律》规定“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一里,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从而在基层建立起严密的居民组织。乡设三老,县设户曹,专门负责户籍的管理和人口的统计。户口登记的内容包括户主、户内成员的姓名、性别、年龄、土地、房屋、财产等情况,并以此作为征发赋役的根据。凡登记在国家户籍上的人口统称为“编户民”,不得随意迁徙,否则将被视为“亡命”,并受到严惩。汉代国家户籍大致分三类:其一为一般居民,其二为宗室贵族,其三为下等居民,如商人阶层。其中第一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编户齐民,是汉代户籍的主体。

——摘编自《编户齐民——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完备》

材料二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均田制下按丁计征的租庸调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由于国家对农民的压迫严重,不堪重负的农民宁愿依托地主也不愿重回自己的家园。逃户现象成为唐代中叶时国家极为头痛的问题,故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实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承认了乡村社会的土地租佃和土地买卖。在租佃制下,佃农与地主是一种互相依赖的经济契约关系,他们在法律身份上是平等的。

——摘编自曹端波《唐代土地制度的转型与农民身份地位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编户齐民制度的主要功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实行两税法的原因及历史作用。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中国现行宪法也明确指出:“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努力。”70年来,国际格局风云变幻,中国的外交政策也随之不断调整,然而,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基本立足点没有变,中国外交“和”的理念没有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始终是中国外交工作的基石。

——摘编自金灿荣、董春岭《中国外交现状与发展战略》


从材料中提取一到两条信息,围绕“新中国外交”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释须有史实依据)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以来,由于国内租界的城市化示范效应,使得政治精英和市政学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阶层,呼吁和提出改革近代中国政治体制的诉求,推进城市管理理念变革。清廷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宣布进行“新政”。其中涉及城市管理体制变革的内容主要有:城市广泛设立一种新型的承担城市管理职能的警察机构,并建立近代城市工商业经济的管理机杜商部,开始建立并初步确立相应法律体系。颁布自治章程,实行城乡分治,在各城镇实行一定程度的地方自治。章程的颁布和实施,打破了原来城乡合治的管理体制,城市管理机构的雏形在许多城市中建立起来。

——摘编自郭雪飞《传统到近代:中国城市管理理念的演变》

材料二   195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要点》指出,要加强党委对城市工作的领导,恢复和发展生产,改善城市人民生活。城市由多功能向以工业生产为中心转变,工业生产成为城市的主要功能。通过实行一系列城市管理彻底组织化的措施,形成了由城市单位和居民委员会等横向组织,官方化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及其他半官方化社会团体等纵向组织构成的组织网络。区政府按照市政府机构的构成在本级设立相应部门,进行辖区内城市事务的管理工作,这种强调上下相互对口的机构设置方式组成专业性“条条”;从对上归口管理的角度,城市国营大中型企业也形成了另一种“条条”关系。

——摘编自陈松川《中国共产党城市管理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晚清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城市管理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34.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时人们已认识到水与土是农业的基础,“食之所生,水与土也”。宋国的农业灌溉条件也比较优越,宋国内有睢水、获水、汳水等水流,当时人们在睢水筑起堤防,旱时便可决水灌田。这些水流不仅有利于宋国的农田灌溉,也促进了水上交通的便利。

——摘编自新民《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经济》

材料二 “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郑国)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古代容量单位)。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西汉)司马迁《史记·河渠书》


(1)根据材料一,分析宋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说明战国时期水利工程修建的主要意义。
2023-02-1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经济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文化史(旧)、史学热点、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国近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34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30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3
经济史(旧)
4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5
世界史
6
文化史(旧)
7
史学热点
8
经济与社会生活
9
文化交流与传播
10
中国近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分封制单题
20.65封建土地所有制单题
30.65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单题
40.4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单题
50.4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单题
60.94英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单题
70.65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单题
80.65启蒙运动的影响与评价  启蒙运动单题
90.85民生问题、人文关怀单题
100.85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单题
110.94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单题
120.65小农经济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单题
130.65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单题
140.94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单题
150.65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单题
160.65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单题
170.85欧洲文化的形成单题
180.65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单题
190.65铁路和公路事业的发展单题
200.65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单题
210.85古代的疫病与医学成就单题
220.65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单题
230.65古代的商业贸易单题
240.4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单题
250.65新科技革命与现代社会发展单题
260.65主要的手工业部门单题
270.65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单题
280.65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单题
290.4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单题
300.4主要的手工业部门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310.65赋税制度(汉-唐)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330.4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340.65春秋战国的农业、水利、工商业  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活动
三、论述题
320.4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方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