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四川 高二 阶段练习 2023-06-03 99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选修(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考古学家在辽宁西北部牛河梁遗址中发现了女神庙遗迹,以神庙祭坛为中心,周围分布着众多积石冢组成的基群。女神庙、祭坛、积石冢都是一种特权象征,这说明当时该地区(     

A.原始先民的手工艺水平精湛B.代表新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
C.成为中华古代文明的发源地D.产生了等级分化和神权色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五帝时代指的是古史传说中夏代以前的中国上古时代。根据文献记载,“五帝”的提法当始于西周或春秋时期,目前所见关于五帝时代的文献都在晚商以后。东汉的《越绝书·宝剑篇》记载:“赫胥(黄帝之孙)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官室。”这表明(     
A.先民对远古时期记载丰富B.五帝时代与考古学发现已经相互印证
C.古史记录系统的周密完备D.传世文献提供了五帝时代存在的可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从商代卜辞的记载中看,卜辞中关于“桒禾”“受禾”“受黍”“登黍”“告麦”“案年”“桒年”的记载,非常之多,此外尚有因农产物的关系而“卜雨”的记载。据此推知,商代(     
A.社会经济分工日益细密B.经济生活充斥神秘色彩
C.精耕细作耕作方式形成D.农业成为主要生产部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商、周青铜器造型和纹饰都已经相对纯熟,装饰风格鲜明独特,纹饰图案庄严、厚重,还有一种难以琢磨的神秘和惊悚,具有骇异、狞厉、苍劲的美学特征。这体现了(     
A.分封制与宗法制的互为表里B.青铜工艺与等级秩序的发展
C.神权思想与王权政治的统一D.冶铸技术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春秋时,齐桓公在“尊王攘夷”旗帜下救卫存燕,晋文公取得城濮之战的胜利,但二人仍需邀请周王室派出使者参与会盟,方能正式成为当时天下的“霸主”。这…情况说明了(     
A.周王室对于各诸侯国还具有很强的控制力
B.齐、晋与周王室同宗同源,需要王室支持
C.军事上的成功不足以支撑齐晋的霸主地位
D.“天下共主”的政治理念依然有一定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公元前280年,秦将白起率军突然在楚国腹地出现,随后其兵峰席卷了汉水流域。进军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材料这一现象是因为(     
A.商鞅变法后秦实行奖励耕战B.合纵连横之术的运用
C.秦国粮草枯竭极力谋求速胜D.激起儒家学派的反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秦征服南郡后,南郡居民仍保留楚地风俗,包括热衷商贾、崇奢靡等,秦律在南郡始终未能推行和落实。对此,公元前227年,南郡守腾发布《语书》,要求各县、道啬夫“凡法律令者,以教导民,去其淫僻,除其恶俗”,通过传播法令的方式教化百姓。南郡守腾这一做法(       
A.有利于建构国家认同B.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
C.引导了民间舆论方向D.反映了国家统一推动法律落实
2023-03-28更新 | 2080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协作校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汉朝游侠“修行砺名,施声于天下,莫不称贤”,有着重大的社会影响力。汉初诸帝对游侠采取放任的态度,武帝却任用酷吏对游侠进行严厉镇压。这一转变说明(     
A.当时的社会治安混乱B.地方豪强势力强大
C.政府强化了社会控制D.中央政权受到威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颁发税制改革的诏令,规定买卖物品获得利润,每2000钱为一“算”的单位;对制造的物品,每4000钱为一“算”的单位;每辆车或每条船也都是一“算”的单位。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
C.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D.导致了汉代经济的衰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0. 汉武帝同意御史大夫张汤“笼天下盐铁”的请求,下令“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鬻盐,官与牢盆。浮食奇民欲擅斡山海之货,以致富羡,役利细民······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使属在所县”。由此可知,汉武帝这些举措客观上(     
A.缓解了流民问题B.抛弃了抑商传统
C.加强了国防实力D.平衡了区域发展
2023-04-09更新 | 375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西晋时期,晋武帝特别开设“寒素科”大举寒门,到了东晋则形成了“寒门掌机要”的局面。通过这些举措(     
A.庶族地主取代了门阀士族B.社会阶层流动大大加快
C.选官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D.皇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
2023-05-21更新 | 79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七事”本是突厥人的七种行军装备,初唐时期传入中原,逐渐被唐军吸收接纳。唐高宗时期政府规定,五品以上武官佩“七事”。这反映了当时(       
A.民族交往加强B.藩镇割据严重C.军事制度完备D.对外交流活跃
2023-03-06更新 | 263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中唐之后,禅让观念再度被重视。柳宗元以“前者忘,后者系”警示君主,即前代君主被百姓遗忘,而继位者为民众所拥护才可以政权交接。据此可知(     
A.社会改革趋向复古B.民本思想受到推崇
C.皇位世袭受到冲击D.藩镇割据愈演愈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5. 下表表明中国古代赋税的演变趋势是(     

时期

赋税制度

内容

北魏

租调徭役

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乘二十石

隋至唐中期

租庸调制

凡丁岁役二句,无事则收其庸

唐中后期

两税法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A.人身束缚逐渐减弱B.农民负担不断减轻
C.土地兼并愈发严重D.政府赋税剥削沉重
2023-03-24更新 | 40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6. 南宋时,高宗下令:对于“擅载外国入贡”的商船将处以“徒二年,财物没官”的惩罚;宋孝宗 也有回绝朝贡的诏令:“自今诸国有欲朝贡者,令所在州军以理谕遣,毋得以闻。”这些措施旨在(     
A.促进海外贸易发展B.维持朝贡贸易体系
C.维护国内秩序稳定D.加强中外友好交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7. 宋仁宗年间《新唐书》修成不久,随即就有吴缜的《新唐书纠谬》问世,指出欧阳修、宋祈之作新书疏于考证。稍晚,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也以相当多的条目对比新旧两唐书,指出新书“为观者甚少”。这说明宋代(     
A.重史的传统影响文人行为B.官方与民间在修史上对立
C.官修史书普遍缺乏公信力D.政治氛围有利于学术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8. 元曲中有很多有关体育方面的记载,下表摘录的是元曲中描写马球运动和蹴鞠运动的场景。这可以用来说明(     

材料

出处
蹴鞠场中,鸣珂巷里,南北驰名,寰中可意。……款侧金
莲,微那(挪)玉体,唐裙轻荡,绣带斜飘,舞袖低垂。
关汉卿《越调·斗鹌鹑·蹴鞠》
款款的骤龙驹,轻轻的探身躯,杓棒起,月轮孤,彩落,
晓星疏。
无名氏《阀阅舞射柳蕤丸记》
A.艺术创作提升女性社会地位B.体育运动丰富了文学创作题材
C.女性形象在文学作品中涌现D.元曲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的特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9. 如表内容是宋朝皇帝(部分)颁发的一些关于植树的诏令。宋朝统治者此举意在(        
   诏令内容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课民种树,定民籍为五等,第一等种杂树百,每等减二
十为差,桑枣半之……佐春秋巡视,书其数”
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令诸路州府各据本县所管人户,分为等第,依元(原)定桑枣株数,依时栽种……如将来增添桑土,所纳税课并依元(原)额,更不增加”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民种桑柘,毋得增赋……令民即其地植桑榆或所宜木官计
其活茂多寡,得差减在户租数,活不及数者罚,责之补种”
A.维护小农经济稳定B.增强官民重农意识
C.减轻农民赋税负担D.改善乡民生活环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0. 北宋政治家余靖在《武溪集》卷18《契丹官仪》中记载:“胡人之官,领番中事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材料体现了契丹(     
A.南北面官,胡汉对峙B.推行汉服,文化认同
C.官制改革,提高效率D.因俗而治,因地制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1. 明代前期海防采用卫所制度。每卫官兵五千六百人,设指挥使一员统领。北起辽东,南至海南岛的海防前线共设卫五十四,千户所一百二十七。除在沿海险要之处筑城“屯兵设守”外,各个卫所还配置了战船,以实现水陆配合,协同作战。这表明当时(     
A.海防形势急剧变化B.政府重视开发海洋
C.海防实力十分强大D.海防建设较为完善
2023-05-21更新 | 1148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2. 明代中后期皇帝的旨意须经司礼监才能下达到内阁,如果旨意不合“祖制”,司礼监可据理力争。如成化时宪宗欲易储,司礼监太监怀恩以社稷安定为由,“死拒不从”,并声称:“非敢违命,恐违法耳。”这表明当时(       
A.皇帝权力日趋衰落B.中枢决策体制日益完善
C.宦官掌握行政大权D.存在着一定的纠错机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3. 下图为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建立政权与中原政权关系的三种模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模式一下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双方始终隔绝
B.模式二下内地的治理方式趋向与边疆一体化
C.模式二下游牧民族往往被农耕文明完全同化
D.模式三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
2023-04-14更新 | 407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4. 《清实录》中“一体”一词出现过8435次,使用范围十分广泛。皇太极认为“满汉之人,均属一体”,康熙“视四海一家、中外一体”,“满洲、汉军、汉人,朕(雍正)俱视为一体并无彼此分别”。这反映了清前期(     
A.继承发展了“大一统”思想B.实现境内无差别一体化发展
C.消除了民族间固有基本矛盾D.在开疆拓土中实现国家统一
2023-04-13更新 | 475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中国科学院文学所集体编写出版过一部《中国文学史》。宋代部分是钱锺书先生执笔的,他在其中说道:“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是一向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得数到宋代。”从多种文化脉络来看,宋代都处于重要位置。

——摘自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等《稽古·贯通·启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由于北方沦陷,对外交往必须通过海道,因此泉州、广州、明州(宁波)迅速发展,成为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南宋政府在这些地方设立市舶司(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宋高宗在位的晚期,市舶司的收入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最高额一倍。由此可见,南宋对外贸易的繁荣超过了北宋,形成了通向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阿拉伯的海上丝绸之路。

——摘自樊树志《国史概要(第二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学、绘画和学术思想三个方面概述宋朝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宋外贸路线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了弥补兵源地士兵的不足,统治者往往会征用少数民族民众当兵,到了魏晋时期,这种现象更加普遍。另外,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的首领随着自身的发展而内迁的事也是常有的,其目的是侵夺牧场和掠夺人口。自然灾害也会造成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晋武帝时,塞外匈奴居住地发洪水,两万多匈奴人在河西宜阳城一带落户。“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大量的出土文物也表明各族民众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亲如一家。这个时期中原的服饰受胡服的影响大,头上戴冠的旧习渐改为使用头巾,文人用以表示风流,军事将领则以为儒雅。周瑜“羽扇纶巾”流传千载,即为当时风习,南京西善桥出土的砖刻《竹林七贤图》就是明证。

——摘编自张德文、陈雪良《碰撞中的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杂居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杂居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唐代北宋三个时期南方、北方人口变化情况表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万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万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材料二   明清时期,在农业领域积极引进高产作物,如玉米、马铃薯、花生,并扩大其耕种面积。同时出现农业作物的分区,农产品逐步向商品化模式发展。手工业领域包括的范围不仅日渐广泛,同时在各个行业的规模、数量、工具以及技术方面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促进手工业领域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和手工业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当时商业领域的进一步繁荣,主要表现在市场规模的扩大、商品种类的增加、区域性商人群体的结盟以及白银的广泛使用等方面。另外,新兴商业城市以及商业化的市镇经济也逐渐兴起,并且开始出现区域性的商业中心,如松江、杭州等城市。

——摘编自姚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新思考》


(1)材料一反映了唐宋时期的哪一经济现象并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隋文帝诏九品以上妻,五品以上妾,夫亡不得改嫁。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颁布劝勉民间嫁娶诏,规定:男年二十、女年十五已上,及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媒媾,令其好合。唐太宗还明确规定: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鰥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如其劝导乖方,失于配偶,准户减少,以附殿失。”“故(唐朝)公主再嫁者达二+……太宗女六。对此,朱熹指出: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据统计,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到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全国户数接近380万户。与此同时,粮食价格从贞观八年(634年)、九年(635年)的斗米四五钱,跌至贞观十五年(641年)的斗米两钱。

——摘编自孙顺华《唐朝妇女观之嬗变与社会政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婚嫁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婚嫁制度改革的影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难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选修(旧)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4
材料分析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经济与社会生活
3
选修(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新石器时代的文明单题
20.65三皇五帝、禅让制、邦国单题
30.4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单题
40.4商周时期的农业、土地制度及手工业单题
50.65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活动单题
60.4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活动单题
70.65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单题
80.4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单题
90.4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单题
100.4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单题
110.4东晋的兴亡与士族的兴盛单题
120.65水陆交通的变迁单题
130.65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单题
140.4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单题
150.4赋税制度(汉-唐)单题
160.4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单题
170.4宋元文学艺术 单题
180.4宋元文学艺术 单题
190.4宋元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单题
200.4辽与西夏单题
210.4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单题
220.4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单题
230.4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疆域的奠定 单题
240.4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50.4宋元文学艺术   古代的商业贸易
260.4少数民族内迁
270.4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280.4其他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