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辽东南协作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辽宁 高三 阶段练习 2023-12-14 9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史(旧)、选修(旧)、中国近现代史 、政治史(旧)、世界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我国有着重视历史记载的传统,尤其是涉及上古时期、带有传说色彩的史料记载,如都邑之地必有城垣,而考古学的发现却带来了关于上古时期“大都无城”的思考。这表明(     
A.考古发现更新对中华文明的认知B.古代修史方法不当不能反映历史真实
C.考古资料可与文献资料相互补正D.考古学主要关注社会上层的文化遗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唐初,科举考试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诏令由礼部侍郎主持科举考试,中举及第的士人还要参加由吏部主持的以身、言、书、判为内容的铨选考核,铨选合格后才有资格被授官。这一变化表明,唐玄宗前期(     
A.中枢权力机构的相互制衡B.士人的社会地位逐渐下降
C.君主专制制度正发生变化D.官员的行政能力受到重视
2023-04-03更新 | 1074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宋代诗人留下众多对乡村田园生活吟咏的诗句,为研究宋代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史料。从下列诗句描述的农业生产现象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杨万里却破麦田秧晚稻,未教水牯卧斜晖。
陈造半夜天晴一夜雨,前日麦地皆青秧。
曹勋隔岁种成麦,起麦秧稻田。
陆游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场。
A.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B.理学思想影响文学创作
C.农业生产工具有重大革新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 ”顾炎武此论意在(     
A.否定孔孟权威B.弘扬陆王心学C.倡导经世致用D.揭示明亡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5. 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
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2021-07-08更新 | 8842次组卷 | 133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山东省高考真题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6. 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认为,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孙中山旨在
A.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B.宣传“均贫富”的政治理想
C.为联合苏俄提供政策依据D.主张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
2021-06-09更新 | 10473次组卷 | 105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7. 中国政府以《大总统布告》名义宣布:“爰自中华民国六年八月十四日上午十时起,对德国、奥国宣告立于战争地位。所有以前我国与德、奥两国订立之条约合同协议及其他国际条款、国际协议属于中德、中奥间之关系者,悉依据国际公法及惯例,一律废止。”这表明(     
A.中国加入了协约国方面B.袁世凯加快了称帝步伐
C.孙中山修改了外交政策D.五四运动取得重大胜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1929年《红旗》《布尔什维克》等杂志刊登了《朱毛的消息》《朱德来信》《朱毛红军的工作》等介绍井冈山斗争的文章。在《军事通讯》创刊号上,则发表了《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这些文章的发表
A.有利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传播B.推动了人民军队的建立
C.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D.确立了朱毛的领导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冬学、民校识字运动,把抗日英雄故事“狼牙山五壮士”“民族英雄之母马老太太”等用图片、大鼓、故事、诗歌等形式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 抗日根据地的这些举措(     
A.扩大了共产党的阶级基础B.旨在提高民众的文化素养
C.大大提高了群众民族意识D.意在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
2023-03-08更新 | 445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982年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将原有98个机构撤并为52个,直属机构由41个撤并为10个,人员由4.9万减少为3.2万,主要是撤并了一些工业管理的部委,加强和充实了经委、审计、 税务、司法、工商管理等机构。这一改革举措(     
A.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B.意在精简机构实现节约开支
C.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D.完善了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许多台湾有识之士也提出“中华文化应是两岸沟通的共同语言”。这说明(       
A.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B.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持久创新力
C.文化认同有助于海峡两岸统一D.海峡两岸的民众渴望祖国统一
2022-10-04更新 | 930次组卷 | 33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体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2. 罗马法认为婚姻本就是夫妻双方签订的一种契约。《查士丁尼法》指出:如果没有当事人的同意,婚姻不能成立;任何人既不能被强迫缔结婚姻,也不能被强迫重新恢复一个业已离异的婚姻。由此可见,罗马法(     
A.有效维护民主政治体制B.注重保护妇女合法权益
C.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D.自由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1493年,西、葡两国因在殖民争夺中矛盾日益激化,邀请罗马教皇予以仲裁,“教皇子午线”随之产生,并于1506和1529年两度微有调整;但此后英国、荷兰等国却对这条分界线根本不予理睬,争先恐后地涌向世界各地。这侧面说明了(     
A.罗马教廷的权威削弱B.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C.西葡的殖民霸权衰落D.英荷对商品市场需求迫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英国工业革命之初,许多工厂主会雇佣贫困儿童在纺织业、煤矿业等行业中做工。但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行业技术的不断革新,工厂中使用童工的现象越来越少。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科技发展使儿童的社会地位提高B.科技发展对劳动者素质要求提高
C.工业革命解决了劳动力短缺问题D.工业革命使工人劳动日益复杂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5. 2021年1月1日,美国参议院对限制总统否决权的辩论进行了投票,最终以81票对13票的压倒性投票结果推翻了特朗普对于《国防授权法案》的否决权。而众议院在本周早些时候也以322票对87票的投票结果推翻了特朗普的否决权。随后(     
A.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B.国会对总统的否决无效
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D.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6. 1836年,法国学者开始将南部美洲称为“具有拉丁文化特征的美洲”。1856年,面对着美国的南扩,哥伦比亚学者发表《两个美洲》的长诗,吟道:“拉丁美洲人哟/面对着撒克逊人”,“拉丁美洲”的概念从此在南部美洲迅速传播开来。这一概念的传播(     
A.推动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战争B.强化了拉美人民的区域认同
C.源于南北美洲文化传统的差异D.反映列强争夺拉美日趋激烈
2023-03-26更新 | 1684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B卷)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了弥补兵源地士兵的不足,统治者往往会征用少数民族民众当兵,到了魏晋时期,这种现象更加普遍。另外,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的首领随着自身的发展而内迁的事也是常有的,其目的是侵夺牧场和掠夺人口。自然灾害也会造成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晋武帝时,塞外匈奴居住地发洪水,两万多匈奴人在河西宜阳城一带落户。“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大量的出土文物也表明各族民众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亲如一家。这个时期中原的服饰受胡服的影响大,头上戴冠的旧习渐改为使用头巾,文人用以表示风流,军事将领则以为儒雅。周瑜“羽扇纶巾”流传千载,即为当时风习,南京西善桥出土的砖刻《竹林七贤图》就是明证。

——摘编自张德文、陈雪良《碰撞中的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杂居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杂居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8. 下面为学术论文《论清末新政中的制度变革》的部分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绪论

一、概念界定

1.清末新政:……

2.制度变革:在一定的时代条件下,制度的改进和创新。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和思维创新的重要前提,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一定竟又上说,一部文明史就是一部社会制度的变迁史。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前,国内研究清末新政的学术成果较少,制度变革的专门研究更少。李剑农的《中国近百年政治史》等对清末新政进行了探讨,但大都持否定态度。90年代以来,国内关于清末新政的研究逐渐形成热潮。大量文献资料出版,如《清末官报汇编》等,收录了不少与晚清制度变革有关的档案资料;相关研究逐渐由宏观转入专题,如罗志田的《清季科举制改革的社会影响》等。国外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如巴斯蒂的《20世纪初的中国教育改革》等。

正文

第一章清末新政中的法律制度改革

第二章清末新政中的工商制度改革

第三章清末新政中的教育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①《钦定大清商律》,19041

②《大清现行刑律》,1910

③《大清民律草案》,19118

④《商会简明章程》,19027

⑤《公司注册试办章程》,1904

⑥《清政府议设商部谕》,19048

⑦《钦定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章程》,1902

⑧《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上谕》,1905

⑨《女子小学堂章程》,1907

(1)阅读“概念界定”,补充“1.清末新政:……”中省略的内容。
(2)说明这篇论文的作者整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必要性。
(3)依据“参考文献”,结合所学知识,从“正文”三章中任选一章,进行子目录设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9.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的不同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   “本宪法所授予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同任副总统之任期亦然,大总统与副总统,应依照手续选举之。”

——以上两段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8世纪后期欧美国家的历史文献

材料三   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前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俞可平《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出自什么政治文献?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的两个国家各自政体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种政体的确立对两国发展产生的相同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的制度框架”包括哪些政治制度?
(3)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古今中外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给我们那些启示?
2023-12-13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辽东南协作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日)宫崎正胜《世界史就是一部货币史》


该图反映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大西洋两岸革命浪潮此起彼伏,构成了一个“大西洋革命”时代。综合材料信息,依据相互关联的重大事件,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难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文化史(旧)、选修(旧)、中国近现代史 、政治史(旧)、世界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3
文化史(旧)
4
选修(旧)
5
中国近现代史
6
政治史(旧)
7
世界史
8
经济与社会生活
9
文化交流与传播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三皇五帝、禅让制、邦国单题
20.4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隋唐科举制单题
30.65宋元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单题
40.65顾炎武的思想单题
50.4戊戌变法单题
60.4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实践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单题
70.4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单题
80.65土地革命的内容和影响及根据地建设单题
90.4敌后战场的抗战单题
100.6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单题
110.4“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单题
120.4罗马法的评价单题
130.4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单题
140.65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单题
150.4美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单题
160.4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4少数民族内迁
180.4清末新政
190.6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三、论述题
200.4全球航路的开辟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