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之疆域的奠定·随堂练习A卷
全国 高一 随堂练习 2023-09-01 4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郑成功后人投降后,水师提督施琅认为台湾是江、浙、闽、粤“腹地数省之屏蔽,弃之……必归荷兰”,故奏请康熙帝派兵一万分守台湾、澎湖。施琅的上述主张在当时有助于(     
A.捍卫东南海疆安全B.加快统一台湾进程
C.强化闭关自守政策D.驱逐荷兰殖民势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三藩之乱后,清政府与盘踞台湾岛的郑氏集团再一次进行谈判。郑经要求“请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奉朝廷正朔,受朝廷封爵”,而康熙坚决不同意台湾比照琉球、高丽之例,认为“台湾人皆闽人,不得与琉球、高丽比”。这说明康熙对待台湾问题的态度是(     
A.不允许台湾变相的独立B.将其纳入对外政策中管理
C.通过谈判方式逐步解决D.要求其接受中央政府册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1689年,清政府反击正在侵略东北地区的沙俄,并取得了雅克萨之战的胜利。为抽身应对国内的准噶尔部叛乱,清政府在随后的边界谈判中让出一定的利益,双方签订了清代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签订后的150年间,中俄双方的边界都很稳定。由此我们可以认为
A.这是割让土地的不平等条约B.赢得和平比保卫领土更重要
C.尼布楚地区自古是中国领土D.清政府的对外关系正在转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1728年,清政府同沙俄签订《恰克图条约》,重新确认了之前《尼布楚条约》《布连斯奇条约》所规定的中俄东北段和中段边界,并规定清廷需开恰克图为口岸与俄通商,俄国在恰克图、尼布楚两地进行的贸易免除关税等内容。《恰克图条约》的签订
A.有利于北部边疆的发展与稳定B.表明清政府开始放弃锁国政策
C.是清政府丧权辱国的典型体现D.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对华掠夺
2022-01-19更新 | 121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清朝时期,内地商人经常用布匹、茶叶和铁器等到东北交换毛皮、人参等土特产。当地的索伦语,达斡尔语到康熙末年都已出现了“其中间杂汉语”的情形。嘉庆年间,晋商赴东北,“与蒙古、索伦、达呼尔交易,皆通其语,问答如流”。这种现象(     
A.表明边疆地区得到有效治理B.使各民族传统文化得到弘扬
C.反映清政府放松了思想控制D.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023-05-14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6. 清前期,政府在整个长城沿线关口开设贸易点,允许所有的蒙古部落参与贸易:长城沿线商人依托这些贸易点,开始走进蒙古草原深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蒙商”,并逐步建立了独特的“买卖城”。这主要缘于(     
A.汉蒙关系受到统治者的重视B.南北经济互补关系的初建
C.长城内外新政治关系的形成D.商帮和长途贩运业的崛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乾隆三十七年(1772),俄国枢密院行文清政府,要求将土尔扈特部交还俄方,甚至以兵戎相威胁。乾隆帝大怒明确回复:“土尔扈特渥巴锡等,与尔别一部落,原非属人,或以兵戎,或守和好,我天朝惟视尔之自取而已”,“如尔等不从我言,必与尔等交战”。从家国情怀角度分析造成下图现象发生原因的是(       
A.清朝开明的民族政策B.强烈民族意识的驱使
C.准噶尔部叛乱的平定D.清朝国力强盛的吸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1757年,乾隆在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后,在承德普宁寺内立有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并亲撰碑文“伊犁既归版章,久安善后之图,要焉已定者,讵宜复失也”。碑文中“久安善后之图”是指(     
A.派遣乌鲁木齐都统管理新疆B.将新疆改为行省派巡抚管辖
C.设立伊犁将军统辖新疆全境D.派八旗绿营在全疆戍边屯田
2023-05-13更新 | 378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预测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1757年,新疆大小和卓兄弟集众数十万叛乱,举兵反对清朝中央政府。叛乱被平定后,清朝为更有效管理新疆军政事务,在此设立了(       
A.伊犁将军B.西域都护府C.安西都护府D.驻藏大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0. 清前期先后平定了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迎土尔扈特部归国。1762年,清政府在惠远城设伊犁将军,“节制南北两路,统辖外夷部落,操阅营伍,广辟屯田”。这些措施
A.消除了新疆地区的反叛势力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
C.使新疆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D.实现了西北边疆永久和平
2022-01-31更新 | 25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明朝在西藏建立僧官封授制度,命政教首领人物管理各自的地方。清朝赐封宗教首领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名号,规定辖区及权限,设立驻藏大臣处理西藏事务。乾隆皇帝时提高驻藏大臣地位,西藏僧俗事务直属中央管理。这表明中央政府(     
A.坚持僧俗结合的行政方式B.对西藏的管理趋于严密
C.实行边疆内地一体化治理D.重视边疆地区经济开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清朝在新疆实行军、民分治,伊犁将军管军政和边防,民政根据新疆各族原有社会组织推行伯克制。而清朝在西藏却实行政教合一,驻藏大臣管僧、俗高级官员任免,稽查财政收支、军队调防、边境防务。材料体现了清朝(       
A.因地制宜的管理B.宗法制的变异
C.专制主义的削弱D.地缘政治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有学者说,直到清朝,蒙古、西藏、回部各藩部才真正实现了“内化”或“中国化”。这种说法是从华夏王朝的角度考虑的,以华夏为“内”和“中国”。如果从文明融合的角度来说,清朝实现了草的世界与禾的世界“全国一盘棋”,第一次对草原实现了中央政权的直接管理。清朝时期能够实现草与禾“全国一盘棋”的条件有(     
①农耕经济向边疆地区发展       ②在中央和地方设机构对边疆地区直接管辖
③平定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叛乱④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下表是清朝前期部分历史事件的摘录。请据此拟定一个契合表格内容的主题(     
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都是中国领土
1726年在明朝的基础上,云贵总督鄂尔泰在西南地区进行更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管辖权
A.清朝经略边疆举措具有首创性B.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C.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D.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交织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方法与认识:建构历史辩证思维的科学理论体系要求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揭示客观事物整体的规律性、本质性和发展趋势,再现客观事物的发展历史进程。

材料   下边所示为电视剧《康熙王朝》主题曲《再活五百年》歌词的节选

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放马爱的中原爱的北国和江南面对冰刀血剑风雨多情的陪伴珍惜苍天赐给我的金色的华年做人一地肝胆做人何惧艰险豪情不变年复一年

做人有苦有甜善恶分开两边都为梦中的明天

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

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

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1)举出康熙帝统治时期,“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举措三例。
(2)作为历史剧的主题曲,词作者在歌词中透显出了怎样的史观?该史观以哪类人群为治史的重心?
(3)如果康熙帝再活五百年,他是否还能在“风口浪尖中紧握住日月旋转”?为什么?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史学热点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4
材料分析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7,8,9,10,11,12,13,14,15
2
政治史(旧)
3
史学热点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疆域的奠定 单题
20.65疆域的奠定 单题
30.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疆域的奠定 单题
40.65疆域的奠定 单题
50.65疆域的奠定 单题
60.4疆域的奠定 单题
70.4疆域的奠定 单题
80.65疆域的奠定 单题
90.85疆域的奠定 单题
100.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疆域的奠定 单题
110.4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疆域的奠定 单题
120.65疆域的奠定 单题
130.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疆域的奠定 单题
140.65疆域的奠定 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50.4疆域的奠定   史学研究方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