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实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山东 高三 阶段练习 2023-12-19 4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文化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清初学者王夫之说:“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即置郡县为“行其大公”。民初学者章太炎说:“古先民平其政者,莫遂于秦。”“平其政”即“使人们在政治上平等”。“行其大公”和“平其政者”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政务处理的高度程序化
C.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D.郡县制更利于皇帝集权
2022-11-26更新 | 1294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0届高三11月质量检测巩固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唐中期以后,使职差遣制日益盛行,即官员受上命另任他事,形成“职无品秩却治事务,官有品秩仅寄禄秩”的现象。如唐玄宗时负责顾问参议的要职翰林学士,其人选就“自诸曹尚书,下至校书郎,皆得与选”。使职差遣制的盛行(     
A.迎合了庶族地主参政的需求B.推动了科举制度的重大改进
C.不利于唐代办事效率的提升D.弱化了君主对朝堂的控制力
2022-10-06更新 | 705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地区2023届高三10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踏歌是对以脚踏地为节、载歌载舞的群众性活动的一种通称。《旧唐书睿宗纪》记载了当时宫中表演踏歌的盛况。也有诗描写踏歌“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儿联袂行”“西域灯轮千影合,东华金阙万重开”。据此可知,当时(     
A.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B.社会风气较为开放
C.诗歌以描写民间生活为主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据统计,1952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显著增加,粮食比1949年增长44.8%,棉花产量比1949年增长193.7%,这一变化(       
A.调动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B.奠定了工业化建设的基础
C.推动了农业合作化的实现D.加快了土地改革运动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据研究,开平煤矿面值100两的股票在1881年底投产时已涨至150两左右,上海电报局100两面额的股票在1882年突破了200两大关,上海机器织布局的股票价格也溢出原价的15%左右。这表明当时(     
A.经营形式创新推动民族工业发展B.民族资本主义迎来发展春天
C.洋务运动推行的阻力已完全消除D.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日益扩大
2023-08-15更新 | 192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1881年,清朝驻外公使曾纪泽赴英外交部,“谈商改条约之事”,并“争辩良久”。他认为:“诚能深通商务之利弊,酌量公法之平颇,则条约之不善,正赖此修改之文,得以挽回于异日,夫固非彼族所得专其利也。”这反映了当时部分中国人(     
A.否定传统宗藩体制B.意识到启迪民智的重要
C.力主融入国际社会D.国家主权意识有所增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亚瑟王传说是公元5世纪时的英格兰国王,他是否真实存在过,至今尚有争议。但他的事迹在12世纪以后被吟游诗人不断地传颂,其中公认的集大成作品为15世纪的《亚瑟王之死》,在这些作品中他被塑造为统一不列颠群岛的具有骑士精神的完美君主。这一现象(       
A.反映了英国人民强化王权的愿望B.体现资产阶级的时代诉求
C.适应了民族国家意识形成的需要D.深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2022-05-10更新 | 1647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8. 1953年12月,中印两国政府就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了解决中印关系的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之后受到亚非各国人民的普遍赞同,同时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好评,被称为“亚洲的宪章”。“五项原则”有如此反响缘于(  )
A.新中国的外交逐渐走向成熟B.中印之间的问题具有代表性
C.符合各国共同利益及价值取向D.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发展变化
2022-06-26更新 | 1567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2022届高三4月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如图为1934—1936年革命根据地范围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工农红军实现重大战略转移
C.国共联合抗战的需要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19世纪初爆发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共同构成所谓的“大西洋革命”,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却是一场“早产”革命,独立后的拉美民族民主被称为“早产”革命的主要依据是(     
A.法国大革命削弱了宗主国的统治B.美国对拉美的经济侵略和武装干涉
C.拉美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薄弱D.独立前拉美民族民主意识尚未觉醒
2022-10-10更新 | 1387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下图反映了1650—1750年早期经济全球化。该图示最适宜用于研究
A.丝绸贸易的盛行B.世界白银的流通
C.三角航程的兴衰D.美洲物种的传播
2022-03-25更新 | 1234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泰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1040年,米兰城的中小贵族和工商业者联合起来,赶走了大主教。1045年,在出身贵族的人民领袖兰佐内的领导下,米兰城内的小贵族和城市工商业者开始融为一体,他们的联合被称为“和平联盟”。上述现象(     
A.导致天主教会迅速衰微B.瓦解了封君封臣之间的关系
C.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D.呈现了王权逐渐加强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如图是1500—2000年中、美、英、日四国国家实力变迁示意图(Y轴为国家实力对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国家经济实力持续下降
B.两次工业革命一度使②成为“日不落帝国”
C.③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中期的两次发展都与美国有关
D.④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霸权地位受到冲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下图是苏联1928年印发的一幅海报《工业化是通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图案相当规整,背景的机器、仪表犹如机械制图,工人形象亦如机器人一般。该海报反映了(     
A.集中力量稳定苏维埃政权B.建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强国
C.工业化建设得以顺利推进D.倡导实施指令性计划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5. 印度国大党领袖提拉克(1856—1920年)宣称《薄伽梵歌》是印度“吠陀宗教树上所结的最甜蜜而不朽的果实”,他用《薄伽梵歌》论证其政治纲领的合理性。提拉克的做法(     
A.复兴了印度的宗教文化传统B.巩固了国大党的领导地位
C.打击了印度的封建顽固势力D.推动了印度民族解放斗争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6. 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的关于魏晋南北朝和唐朝的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翟添庆文强调了胡族对于制度创新的重要性,他指出北魏后期,门下已经有了封取的权限,这为后来隋唐的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翟添庆文(日本)《国家与政治》

由于均田制是经过北魏平城时代近一个世纪实践的检验而逐渐完善的,它能够适应历经民族大融合浪潮冲刷的北方复杂的社会状况,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及此后的隋唐大帝国也都施行过均田制。

——李化《制度史研究应重视民族关系》

十六国时期诸胡族争霸中原,相继创建了地方政权,大量非汉族群与汉人群被置于同一政权统治下,在互动调适过程中实现了深度融合,变“炎夏之防”为“变夷从夏”,最后促成“华夷一体”。

——王磊《变夷从夏:十六国时期汉赵、前燕的政权建设与华夏认同研究》

(唐玄宗):“国家旧与突厥和好之时,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五市交通,国家买突厥马,羊,突厥买国家彩帛,被此丰足.皆有便利。”

——《全唐文》

唐朝的儒学典籍如《毛诗》《礼记》等一再被吐蕃“求取”。

——姚爱琴《论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

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屏风销画《仕女图》,该仕女头枝回鹘高馨,身着唐代妇女典型时装的袒胸襟和白底蓝色锦半臂、红长裙、林阴、丝织如意想头段。

——程地《唐基壁画中周边民族的文化因素及其反映的民族关系》

(1)根据上述材料,为该兴趣小组拟定一个研究主题,并说明研究此主题的意义。
(2)结合所学,依据材料提供的角度为该主题拟定研究提纲。(要求:提纲应角度全面、层次清晰.)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17. 小说《平凡的世界》通过描写孙少安的生活历程,勾画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西北农村的社会变革,许多情节反映了现代中国的重大变化。

材料     1976年,双水村大队第一生产队队长孙少安因给社员分自留地受到公社批判⋯⋯1978年初,在孙少安主持下,制订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包产到组的生产责任制,但此合同被村支书看到后,大叫 “走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反映到公社,后又交县委讨论,最后又有地区革委会主任下达指示坚决制止!

1979年春,孙少安却领导生产队率先在全村推广了责任制。头脑灵活的少安又进城拉砖,把赚来的第一桶金和借来的钱放在一起创办了一家砖厂,成了公社的“冒尖户”,并在选举中成为新一届村委会主任。


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变化进行合理解读。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8. 20世纪3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次乡村建设和合作社运动的潮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转入农村,进行土地革命,得到农民拥护,日益威胁到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基础。此时农村经济也出现了种种衰退迹象,严重影响到政府的财政。从最高统治者到民间舆论都发出了“乡村建设”、“农村复兴”的呼声。从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兴起了一个从国民政府到民间的农村合作社和乡村建设运动,试图在不改变旧有土地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生产组合方式变革,来应对农村现状。在政府的引导下,乡村建设运动和合作社运动展开并形成潮流。

推行效果较好的是国民党为军事等需要在豫鄂皖三省推行的“农村合作预备社”,其中安徽六安县在1933年入社农民占全县人口的0.71%,这个比例高出其他一般地区。信用合作社成为全部合作社的主体,在1933年农民各类借贷来源中,合作社只占1.3%;1934年农民余款各种存放处所中,合作社占0.7%。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的农村政策毫无变化,中国共产党推行的新土地政策,再次得到农民认同。

——摘编自虞和平《走向现代化的历程·经济卷·1900-1949》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建设和合作社运动。

五、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史起点的认识,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明清之际"开端与"鸦片战争"开端。

其一,"近代"始子明清之际。郑鹤声认为:"新航路发现以来,世界交通,为之大变,人类生活与国际关系,较之中古时代,显有不同之处,是即中古史与近世史之所由分界也。近世史之演变,有"继往开来'之趋势,其一切表现,皆在根据往古事迹而发扬光大之。且推陈出新,由此而孕有未来之局势。故近世史之范畴,尖包括三四百年之历史,无论中西,大都皆然。"其二,"近代"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对鸦片战争为近代开端做出系统理论阐释的是李鼎声。李氏在《中国近代史》中表示:"我们之所以不以明末清初为近代史的开头而是近代发端于鸦片战争,理由是很简单的,明末清初不过是两个朝代的交替期,不能代表一个历史的大转变期。从鸦片战争后,中国才日益走上殖民地道路,在革命经济上,在阶级阵营上,以及文化思想上都表现了巨大的转变。"

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20余种中国近代史著作大多以鸦片战争为开端。至194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将"中国近世史"列为历史系必修科目。鸦片战争开端说逐渐成为学界主流观点。

——摘编自赵庆云《何为"近代"——中国近代史时限问题讨论述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民国时期"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争论"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昕)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文化史(旧)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材料分析题
2
论述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1,2,6,8,18
2
中国古代史
3
中国近现代史
4
经济与社会生活
5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6
世界史
7
文化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郡县制单题
20.65唐代君主专制的加强单题
30.65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单题
40.65恢复国民经济单题
50.65洋务运动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单题
60.6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单题
70.4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  王权的加强单题
80.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单题
90.65红军长征单题
100.4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单题
110.4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单题
120.4中世纪城市自治单题
130.4日本明治维新   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单题
140.65 斯大林模式 单题
150.4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60.4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180.4土地革命的内容和影响及根据地建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三、论述题
170.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90.65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开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魏源、徐继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