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四川 高二 期末 2023-12-20 34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西周末期,世卿世大夫,鲁有三桓,郑有七穆,晋有六卿……故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这种氏族集团,古人称之为“巨室”,所谓“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据此可知,世卿世禄制(     
A.导致礼崩乐坏的出现B.是周朝集权制的威胁
C.使国家治理存在隐患D.促进了士族集团崛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战国时期,法治是一种集刑罚、奖赏、内政、外交、军事、商业、权谋等手段的系统化、制度化的治理方法,主张“法者,所以爱民也;以战去战,以刑去刑”。这反映出(     
A.百家争鸣的积极作用B.法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法治适应了时代需求D.民本思想为各国接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如表是不同时期与户籍有关的信息登记表,此表可用来研究秦汉(     

里耶户籍简(秦)居延汉简(西汉)
居住地
户人+姓名
爵位或职位
财产(房屋、奴婢、牲畜等)X有奴婢姓名
纳赋服役X
A.国家治理能力B.基层组织结构C.赋税征收程序D.地方行政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南北朝时期,出现“中书监、令不愿或不能承担起草诏令的大量事务,就很自然地由地位低的中书舍人来操办,机要实权逐步由监、令转移到舍人手中。”这一现象(     
A.提高了官员素养B.导致了士族衰落C.扩大了阶层流动D.有利于君主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北魏冀州人费羊皮卖女葬母,女被卖给张回后又被其转卖给梁定之。针对此案,帝诏:“羊皮卖女葬母,孝诚可嘉,便可特原。张回虽买之于父,不应转卖,可刑五岁。”据此可以推测当时(     
A.儒家伦理渗透司法审判B.民众具有极高法律素养
C.古代司法取决于统治者D.北魏法律注重保护人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唐朝杜佑在《通典》中说道:“古之人朴质,中华与夷狄同,有祭立尸焉,有以人殉葬焉,有茹毛饮血焉。”从而他主张在民族关系方面“深达理源”“持盈知足”。这一民族观(     
A.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往B.体现了狭隘的华夷观
C.否定了前朝的民族政策D.源于民族交往的实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王祯农书》记载“不问地之坚强轻弱,莫不任使,欲浅欲深,求之犁箭,欲廉欲猛,取之犁梢”。这一农具指的是(     
A.耒耜B.曲辕犁C.耧车D.铁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北宋仁宗时期,在中央设置台谏,其官员必须有京朝官的资格,且当过地方官。仁宗曰:“事行之于天下以为不便,则台谏得言其失,于是改之为易。”据此可知,设置台谏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B.强化治理效力C.削弱宰相权力D.防止地方专权
2023-12-20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清人储大齐认为,元代行省“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该学者意在说明“犬牙交错”的划分(     
A.防止地方割据B.协调地区差异C.造成元朝灭亡D.阻碍军事防守
2023-12-20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据如表可知,当时(     
永乐十五年“颁《五经四书》《性理大全》书于六部,并与两京国子监及天下郡县学。”
永乐十七年“《为善阴陟》书成,命赐诸王群臣及国子监天下学校。”
永乐十八年“颁《孝顺事实》书于文武群臣及两京国子监天下学校。”
A.官员的素养得到提升B.选官制的平民化趋势
C.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D.学校教育为政治服务
2023-12-2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关于马嘎尔尼访华,英方的记载多是马噶尔尼不认同英国是中国的藩属国,为了维护英王的尊严,选择了单膝下跪;而中方的记载却出现英使最终还是向乾隆皇帝行了代表藩属国的“双膝三跪九叩”礼。这种差异说明(     
A.历史记载带有主观意图B.史料无法反映历史真相
C.两则记载没有史料价值D.清朝同意英国贸易需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1911年,“建设新中国”一语在中国革命性的书刊上频繁出现,并与推翻旧政府的话语相连,它的宗旨在于使将来的“新中国”成为“民族的国家,国民的国家,社会的国家”。这反映革命派(     
A.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B.旨在确立民主共和制
C.实现了国民权益共享D.试图联合各阶层民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会计机构出现在上海等城市的租界内,主要服务于外商;1918年,北洋政府颁布《会计师暂行章程》,中国近代职业会计师的制度开始建立。这说明当时(     
A.国内商业发展环境改善B.北洋政府注重民生发展
C.民族企业管理体制创新D.实业家的经济观念落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1941年,毛泽东鼓励党内同志加强对中国史的学习,为响应这一要求,《中国通史简编》在延安出版,其主旨在于“组成一部简明扼要的,通俗易懂的中国通史。”这一做法(     
A.适应当时民族解放的需要B.扩大了边区政府阶级基础
C.旨在促进传统文化的复兴D.意在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自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我国共召开了两次国家级别的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两次会议上,中共中央和政务院分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464人和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4703人。对这些劳模和先进生产者的宣传反映了这一时期(     
A.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B.立足制度建设和群众动员
C.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D.开展大规模除旧布新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如图为中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执照。这一执照(     
A.见证了温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B.反映了政府和人民思想观念的解放
C.标志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体现了城市所有制变革的伟大成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查士丁尼的《法学阶梯》写道:“每个民族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叫做市民法;至于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叫做万民法,它包括着各民族实际需要和生活必须制定的一些法则”。由此可知(     
A.罗马法律适用于世界各国B.万民法即世界性法律体系
C.万民法注重维护公民利益D.罗马法有应势而变的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1075年,教皇宣布有权废除皇帝国王。威廉一世为此规定:未经国王赞同,教皇的一切命令不能在英国生效;未经国王许可,教会法庭不可审判男爵和政府官员。威廉一世的规定(     
A.使英国摆脱了教会控制B.维护了封建贵族的利益
C.体现了强化王权的决心D.体现了法律至上的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中世纪时期,在基督教的神学统治下,人们形成了预成论和原罪说的儿童观,游戏被视为放纵,使儿童沉湎其中,应该被禁止与约束。这反映中世纪基督教(     
A.有社会教化功能B.凌驾于法律之上C.控制了社会思想D.行使议会的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0. 美国联邦国会公开征集的宪法修正案被称作《权利法案》,其中确认“宪法中列举的权利并不是人民享有的全部权利”“任何没有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或禁止各州政府行使的权力,仍归各州或人民保有”。据此可知,《权利法案》体现的原则是(     
A.自然权利B.人民主权C.分权制衡D.民主共和
2023-12-2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17世纪中叶,国家被确认为欧洲秩序的奠基石,而不是帝国、王朝或宗教信仰。某和约确立了国家主权的概念,肯定了各签署国不受外来干涉选择本国制度和宗教信仰的权利。该和约(     
A.否定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B.适应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C.维护了世界的和平和发展D.结束了神圣罗马帝国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资本主义各国都颁布了对公务员、公职人员约束的法律,如《德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不得接受和索要任何奖金或礼品”。这一规定反映了(     
A.文官制度的规范化B.官员腐败逐渐杜绝
C.政党斗争趋于缓和D.主权在民得到贯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如图发表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名为“穿旧衣裳的商人:教儿童如何偷窃”,作者旨在揭露英国社会发展中(     
A.现实引发道德危机B.贫富差距逐渐严重
C.工人阶级命运悲惨D.资产阶级剥削残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二战后,美国视粮食为外交谈判的工具和输出其意识形态的载体,力图通过农业跨国公司实现对全球粮食、农业以及土地的控制和占有。这促使各国要(     
A.抑制城市化的发展B.推动粮食结构变革
C.促进农业的机械化D.注重农业耕地安全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后来,又“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限制诸侯王网罗人才,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结党营私。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同时,他继续推行汉初以来迁徙豪强的办法,把他们迁到关中,置于中央政府控制之下,并利用以严酷著称的官吏诛杀豪强。公元前106年,分全国为十三部(州),每部(州)派刺史一人,于每年秋天巡行郡国,按“六条问事”的职权,监督郡国,第一条就是对“强宗豪右”的限制。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第5版·上册

材料二   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的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摘编自刘家和等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地方治理的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国家治理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治理的看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哥伦布大交换


新世界到旧世界旧世界到新世界
植物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辣椒、烟草、向日葵、南瓜、豆荚类等。小麦、燕麦、大麦、裸麦、包心菜、柠檬、郁金香、橄榄、葡萄等。
动物小龙虾、羊驼、火鸡、豚鼠等。马、牛、猪、羊、鸡等。
微生物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梅毒等。

——据【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等

结合材料,运用相关史实,以“文明交流”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对外政策全面调整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行的,其基本标志是1982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其主要内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目标确定为反对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

二是在中国一贯坚持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又增添了新内容,即不结盟。

三是淡化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高到突出的地位,用以发展同世界一切国家的正常关系。

四是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同时实行对外开放。

五是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经贸、科技的合作与交流。

六是坚定地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七是充分运用中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国际地位,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摘编自郭德宏、王海光、韩钢《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外交政策调整后的具体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意义,并谈谈国家对外政策的调整应遵循的原则。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文化交流与传播、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试卷题型(共 27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4
材料分析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文化交流与传播
3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4
经济与社会生活
5
中国近现代史
6
世界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分封制单题
20.6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单题
30.65历代户籍制度演变单题
40.65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单题
50.65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单题
60.65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单题
70.85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单题
80.65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单题
90.65元朝的地方管理单题
100.65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单题
110.65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古代的商业贸易单题
120.65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单题
130.65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单题
140.65敌后战场的抗战  中共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单题
150.65一五计划单题
160.65伟大的历史转折单题
170.65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拜占庭的兴衰单题
180.65王权的加强单题
190.65宗教伦理与教化单题
200.65美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单题
210.65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单题
220.65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单题
230.6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单题
240.65现代食物的生产、 储备与食品安全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50.65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  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
260.4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270.65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