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湖南 高三 专题练习 2024-01-14 12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经济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清初,贵州地区的官员由吏部选授,每月一次,掣签补授。康熙三十八年,贵州地区的官员选任改为由督抚于本省属员内拣选合适人员,查明报部,具题补授。这一调整(     
A.弱化了清廷中央的人事权B.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C.反映了改土归流工作完成D.有利于加强国家治理效能
2024-01-04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 有学者认为, “藉奏折搜集情报……故(皇帝)虽深居大内,而于各地官僚之作为、政治经济及社会动态,无不了如指掌”。该学者认为奏折制度有利于(     
A.扩大统治基础B.统一思想文化
C.控制地方官僚D.稳定政治局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明朝地方设“三司”,互不统属。清朝确立督抚制度,十八省均设巡抚,为一省之长,每两到三省设总督一名,相当于大军区长官,不再设立巡按御史。清朝行政机构的调整
A.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发挥了军机处的特殊作用
D.改变了地方割据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清政府曾规定京官在五品以下,外官在四品以下,初次任用、保举、学习期满留用等,均须朝见一次皇帝,文官由吏部、武官由兵部分批引见。这一规定
A.推动了京官与外官的交流B.有助增加行政官员的数量
C.促进了文官与武官的配合D.成为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明初设置布政使,掌一省之行政,考察官吏,征收财赋等。宣德、正统以后,随着原本作为临时差遣性质的总督、巡抚权力不断加重,布政使的权力随之缩减。清初规定每省设布政使一员,不再分左右。上述变化反映出明清时期(     
A.国家注重地方行政效率B.地方权力日益扩大
C.地方财政困难加剧D.君主专制加剧社会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清朝将全国划分为十八省,共设八位总督。总督偏重于总制军事,包括领兵权、指挥权和军粮筹措权等。其中有六位总督兼管两到三个省;除甘陕总督外,其他总督须与抚循地方、考察官吏、提督军务的巡抚同驻一城。清朝推行“督抚同城”的主要目的是
A.避免地方腐败的滋生发展B.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C.相互牵制以加强中央集权D.简化地方行政层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清代都察院是与六部、大理寺等机构并立,直辖于皇帝的监察机构。都察院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为京官,主持都察院的工作,率六科给事中、各道御史行使对中央各部院及各地方的监察权。据此可知,清代监察机构(     
A.官员品级较高B.具有一定独立性C.分工较为细致D.职能发生了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8. 阅读下表:“明清内阁比较”,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清代(     
项目明朝清朝
品级以大学士为正五品顺治朝定内阁大学士为正二品,雍正定大学士为正一品
下设机构下设两房:制敕房、诰敕房下设十余个,如办理题本的机构、典籍厅、收发红本处、诰敕房、稽查房、内阁俄罗斯学等
①内阁决策效率明显提升
②中枢权力制衡机制趋于成熟
③内阁的权限远高于明代
④内阁仍旧是重要的中枢机构
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3-05-22更新 | 32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清代的财政制度中,有两个术语,即“存留”和“起运”。存留指的是各省留下一部分财赋用于正常的办公行政,而起运部分就是解送中央户部的。“顺治初,钱粮起存相半,考成之例尚宽”,到康熙时期“存留款项尽行裁减”,除了很少部分项目在以后“奉复”外,大部分项目均裁而不复。这说明清朝(     
A.官员考核日趋严密规范B.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C.赋税分配坚持中央集权D.财政制度逐渐发展完善
2023-02-03更新 | 362次组卷 | 7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康熙时出现了一个特有的职称“内廷行走”,它不是某一固定御用机构官员的特定称谓,而是对那些虽然身份不同、却拥有同等的在内廷、皇帝身边工作机会的官员的共称。乾隆以后,这一职称在史料中出现的越加频繁。“内廷行走”在日值内廷、与谋国事的同时,实际上在皇帝身边形成了“要职”再聚合的办事机制。这表明当时
A.内廷官员政治地位平等B.君主决策大权的旁落
C.官僚政治体制发生异变D.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2021-08-31更新 | 719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2届高三8月素质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1.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晚清在中外交涉事务上,以全权大臣取代了过去的临时性的钦差大臣。不过全权大臣没有完全按照西例行事,他们对外议订条约时需要随时上奏,不能自主行事。这反映了晚清时期(     
A.政府落实“中体西用”思想B.东西方制度逐渐地接轨
C.对外交往不平等有所强化D.外交制度变革的复杂性
2024-01-06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在没有受到安全威胁的情况下,给予瑞典、挪威等国与英国一样的通商特权、领事裁判权,“以广圣主宽大之仁”。这说明清王朝(       
A.主动融入近代外交体系B.缺乏近代国家的主权意识
C.突破了传统的天朝观念D.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1858年清政府与列强议定《天津条约》时,上到咸丰皇帝,下到地方官员,对于公使驻京的条款,都是既恐惧又害怕的。咸丰帝甚至企图通过答应关税全免、增开口岸等条件,来换取取消公使驻京条例。这说明(     

A.关税在晚清地位不重要B.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观念
C.中国沦为西方的殖民地D.清政府固守闭关锁国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英通商善后条约》提到了"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人帮办税务",从此为外国人管理中国海关提供了所谓的“合法”依据,中国近代前期的海关长期被洋人把持。这一现象(     
A.体现了半殖民地化的特点B.增加了清朝政府的赋税收入
C.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D.开启了中国关税管理近代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晚清开关初始,在主管对外事务的官员手里,外交上制服夷人的取胜之道不在于面对面地抗争以卫护国家实利和主权,而在于精神上施以贬抑和折辱。如《天津条约》签订后,大学士桂良等人与西人重开谈判,期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西人放弃公使驻京、江路通商、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材料意在说明(     
A.近代外交意识的贫困和朦胧B.近代外交无法与国际接轨
C.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为要务D.政治权益远高于经济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6. 图1、图2是近代中国发生的两场战争的示意图,这两幅图中的历史信息可以反映出这一时期的中国(     
A.内地边疆安全遇到严重危机B.进出口贸易被西方列强完全垄断
C.逐渐受制于不平等条约体系D.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023-01-10更新 | 134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7. 同治年间,清政府在给英国公使阿礼国的节略中明确提出:中外“且亦各有国体及自主之权。如时势可行,及无碍国体政权者,中国原有自主变通之法;其窒碍难行者,无论不能勉强。”据此可知,当时的清政府(     
A.意识到变革政治的必要性B.中体西用思想受到冲击
C.作出反对修约的外交姿态D.国家主权意识有所增强
2022-08-28更新 | 792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8. 1861年,恭亲王奕䜣提出设立总理衙门,并认为其要在于“审敌防边,以弥后患。俟军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即行裁撤,仍归军机处办理,以符旧制”。1867年,总理衙门在与各省督抚就修约问题讨论时指出,“苟或时有未可,势有未能,无防暂时羁縻,而卧薪尝胆,养精蓄锐,以待异日之自强”。这反映出当时统治者(     
A.认识到外交近代化的必要性B.注重维护民族国家的尊严
C.仍固守“天朝上国”传统观念D.重视处理庞杂的洋务事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9. 鸦片战争后,列强将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清朝原有的法律体系随之发生改变。《北京条约》签订后,清初制定的海禁律例从根本上被打破。1870年,《大清律例》新增打击拐卖人口出洋、允许华民出洋务工的条文。1909年,清政府颁布《大清国籍条例》,以保护海外华侨。上述材料说明(     
A.清廷改革受西方法律影响明显B.条约体系与中国国内法关系密切
C.清朝被迫从闭关锁国走向开放D.清政府通过调整法律以应对时局
2023-06-14更新 | 5759次组卷 | 49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8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0. 下表是不同历史时期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状况,这些史实能从侧面说明
时间事件文献
1759年乾隆皇帝因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洪仁辉用中文向清政府申诉而被流放,其中文老师直接被处死。原因是外国人没有资格说中文,更没有权力向清政府申诉《旧中国杂记》
1858年“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夷”字被判了死刑!《天津条约》第51条
A.中国国际地位的下降B.西方国家实力不断增强
C.中国华夷观念的改变D.开启了中国外交近代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21. 如表为近代汉口从日本进口产品价值统计表。(单位:关平两)据如表可知(     
时间1880年1883年1886年1889年1892年1895年1898年1901年1904年
金额100120780360454216039143619082013354174567
A.晚清时期对外贸易结构改变B.民族资本的投资环境较恶劣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逐渐加剧D.中日贸易的区域发展不平衡
2024-01-04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2. 甲午战后到20世纪初,外资控制了中国机器采煤的91.9%,棉纺生产的76.6%,内外航运的84.4%。截至1902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达15亿美元。这一现象(     

A.反映了列强加紧资本输出B.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C.源于政府实行了洋务运动D.摧毁了传统的自然经济
2023-07-10更新 | 245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3. 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增开天津、牛庄等十一个通商口岸:甲午战争后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这反映了(     
A.清朝主动实施对外开放B.西学东渐逐步推动中国近代化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2023-05-15更新 | 148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1903年,张謇参观日本北海道开垦区后,感慨道:“国家以全力图治,有排斥之人,有玩弄之人,有抵拒之人,消弭捍圉”(  )
A.国内土地开垦潜力枯竭B.民族资本对外依赖度高
C.政府全力改革以图振兴D.民族企业发展环境恶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有资料显示,19世纪70年代中叶,我国出口商品的种类只有80余种,到1910年出口达100万海关两的商品就有33种。其中生丝、茶叶等传统商品出口比重急剧下降,豆类、棉花等农副产品逐渐增多。这反映了(     
A.实业救国带动民族工业发展B.清末新政扭转了贸易逆差
C.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D.晚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加剧
2023-09-27更新 | 71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6.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华投资总额增加的情况下,投资结构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运输业由1894年的10%(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下同)上升到1914年的38%,其他行业如贸易、制造业、金融业等都有明显下降。据此可知(     
A.戊戌维新运动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运输业能给列强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权益
C.欧美列强忙于一战减轻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D.帝国主义的侵略方式已完全让位于资本输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7. 近代不平等条约规定,洋货运销内地,只交纳子口税2.5%,不再交纳厘金税。许多华商不得不假冒洋商的名义购买子口税单。据统计,19世纪末,上海内销洋货的99.9%都由购得子口税单的华商所经营。这反映出当时(     
A.列强扩大对华资本输出B.民族工业发展受到限制
C.崇洋媚外成为时代朝流D.朝廷财政危机趋于严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8. 1930年前外国在华银行历年设立情况统计表(含在华总行及其分行。单位:家)
1894年前16202
1895-1913年515533
1914-1930年111340103
资料来源:朱荫贵《抗战爆发前的外国在华银行》
以下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A.甲为英国,甲午战争后对华资本输出减弱
B.乙为美国,一战前后成为侵华的主要国家
C.丙为法国,一战爆发前在华经济势力最小
D.丁为日本,甲午战争后侵华势力急剧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9. 1887年,厦门港茶叶对外贸易量为9万担;1901年贸易量为7000多担,约为1887年贸易量的8%。在此期间,厦门港茶叶贸易量除在1891年出现短暂上升外,均呈现颓废态势;1888年,印度对英国的茶叶出口量首次超过中国。这种现象的出现(     
A.说明中国社会环境动荡B.折射出近代生产方式发展较慢
C.源于通商口岸大量开放D.反映出列强侵华方式发生变化
2023-05-10更新 | 369次组卷 | 6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0. 下表为甲午战争之前外债用途分类。据此可知,当时晚清政府(     
类别银额(两)百分比(%)备注
军费支出34 279 97474.53镇压人民起义及抗击侵略等
实业支出4 705 64010.23用于轮船招商局、铁路、织布局
河工支出2333 9555.08用于河南郑工、山东河工修建颐和园及兴建“三海工程”"
消费性支出4 500 0009.78(北海、中海、南海)
其他173 4000.38出使经费及恤款
合计45 992969100
A.积极发展实业B.财政支出依赖外债C.重视社会民生D.统治危机日趋严重
2023-01-16更新 | 131次组卷 | 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1. 新文化运动以后,很多学者提出要对中华文化进行“西式”或者“苏式”的改造,实现文化救亡;但三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越来越多的人把中西文化比较从文化层次扩大到经济层次,“中国文化出路”的争论逐渐向发展工业文明的现代化论倾斜。这一转变是源于当时(     
A.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扩大B.实业救国理念受到广泛的认可
C.适应民族战争形势的需求D.国民政府政治民主化有所发展
2023-12-26更新 | 649次组卷 | 13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2. 1937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所高校南下在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西迁至昆明,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此事是由于(       
A.日军发动全面侵华B.平衡西南教育
C.国民政府学制改革D.国共十年对峙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3. 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通电针对的事件是
A.华北事变B.卢沟桥事变C.九一八事变D.西安事变
2022-03-26更新 | 282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密山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4. 1937年8月,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共3万余人。到1940年8月,八路军在百团大战中出动的兵力即达40万。1945年8月抗战结束时,八路军更是发展壮大到96万人。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战争路线B.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C.国民党逐渐失去了民心D.中国共产党满足广大农民要求
2023-08-15更新 | 223次组卷 | 4卷引用:纲要上-第八单元测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5. 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后,厉行节约的理念贯穿到重庆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饭店吃饭不准浪费,吃不完的允许客人打包带走;市民的服装异常朴素,且都是国货,尤其多为自产;街上的商店门上均有“购买舶来品是莫大的耻辱”等标语。这说明当时(       
A.社会生活服从于抗战大局B.国民政府致力于移风易俗
C.新生活运动取得显著成效D.民众生活取决于民族意识
2023-08-16更新 | 107次组卷 | 4卷引用:高考必刷卷·单元提升卷历史2024-专题1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综合测训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6. 下表为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一些政党或组织的主张。据表可知,当时(     
时间政党/组织名称主张
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7月10日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俾各阶层力量,能够迅速集中……以树立政府之坚实抗战基础
7月17日中国国民党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A.进行全民族抗战已迫在眉睫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中国共产党是抗战中流砥柱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2023-08-29更新 | 44次组卷 | 4卷引用:高考选择题与新考法历史2024版-第三部分巩固小卷26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7. 抗日战争时期,关于边疆史地的期刊达180种之多,占抗战时期全部600余种期刊的3%。这一时期的边疆研究涉及相当广泛,地域涉及西南、西北、东北以及东南(台湾),领域涉及边疆历史、地理、文化、民族、经济建设和开发。这一时期,边疆史地的研究旨在(       
A.唤醒中华民族救亡意识B.构建边疆史地研究体系
C.提升全体国民文化素养D.服务于民族战争的需要
2023-06-21更新 | 573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九校联盟2023届高三高考适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8.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史学界研究中国古代史的重点是汉唐盛世时期的民族关系和经济繁荣,虽然对宋史的研究较为有限,但王安石变法、岳飞抗金、宋与辽夏金的和战却成为宋史讨论的重点。这一时期史学界宋史研究重点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西方学术理论的传播B.史学研究视角的变化
C.民族积弱受侮的现实D.考古文物材料的丰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39. 下表为1927~1938年中共党员主要成分占比的变化情况(表中数据表示百分比,“一”表示无数据)。这些变化说明(     
年份农民工人知识分子中小商人地主其他
192718.753.819.18.4
1933761311
19384814161012
A.中国革命的主要矛盾出现转移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得以推广
C.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已建立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巩固
2023-03-26更新 | 79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0. 1956年4月,毛泽东在约谈国家各个部门负责人了解情况后,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其中第一个关系就提到要协调农轻重比重。他强调,“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毛泽东意在(     
A.保障农村土地改革的开展B.推进国民经济调整工作
C.进一步完善计划经济体制D.探索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2024-01-04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1. 1958—1962年5年间工业增加值年均仅2.7%,1963—1965年间达到21.4%。1963—1965年的工业增长主要得益于(       
A.“一五”计划的实施B.三大改造的完成C.国民经济的调整D.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2023-09-16更新 | 193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适应性测试(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2. 1965年与1963年相比,河北正定县农业产值增长了83.9%,其中粮食总产量增长120%,棉花总产量增长了222.9%,油料总产增长13%。这一时期该县农业的发展得益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B.农业合作化的推进
C.国民经济的调整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3. 如表是1965年中国经济部分数据。这表明我国实行了(     
类别总产值较上一年增长
GDP(国内生产总值)1716.1亿元17%
工业总产值1402.0亿元26.4%
A.三大改造B.改革开放C.市场经济D.八字方针
2022-08-02更新 | 126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科)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4. 下图是我国从1950年到2005年的粮食产量和人均粮食的变化情况统计。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反映了(       

A.工业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进步B.人民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C.高产农作物在全国种植和推广D.中共中央经济政策的适时调整
2022-07-27更新 | 264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5. 1962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坚决地把工业部门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这表明当时(     
A.我党致力于国民经济的调整B.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取得突破
C.工业反哺农业成为当务之急D.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建设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6. 下图为1953—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折线图。图中促使a到b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提前完成B.农业科技取得了进展
C.“八字方针”调整的推动D.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实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7. 1961年4月,陈云致信周恩来,汇报了在杭州、南京召集有关方面负责人研究化肥设备制造和生产问题的情况,计划每年竣工五个年产五万吨合成氨的化肥厂,同时开建五个厂,每年形成二十五万吨合成氨,相当于一百万吨化肥的生产能力 。这样的建设规模除美国有过几年外,其他国家没有先例。据此推知,这一计划的实施(     
A.落实了大跃进运动的精神B.改善了国民经济的布局
C.促进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D.推动了中美关系的缓和
2023-01-15更新 | 468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48. 下表为1958-1965年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带基本建设投资额及比重的变化。这说明(     
年份投资额(亿元)比重(以投资总额为100)
东部中部西部东部中部西部
“二五”时期462.2409.75265.8638.434.022.0
1963-1965147.38137.83107.9434.932.725.6
A.中国的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B.中央经济调整方针得到落实
C.中苏关系影响工业计划实施D.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2023-01-09更新 | 171次组卷 | 6卷引用:新疆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9. 1960年6月,毛泽东指出,1958、1959年我们曾经讲数量,今年要讲质量、品种,要把质量、品种放在第一位。同时,他认为“二五”计划后三年(1960—1962年)的指标“仍然存在一个极大的危险……还要打一个大大的折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中国(     
A.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B.工作中心转到城市建设上来
C.对“左”倾错误全面反思D.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022-12-03更新 | 527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50. 如图为《人民画报》封面女性形象(部分)。据学者统计,20世纪80年代,大部分的封面女性为文体工作者,而90年代以来,大部分的封面女性为演艺明星。这一不同(     

     1980年 郎平扣杀            1986年 舞蹈敦煌梦幻          1993年 许晴               1994年 巩俐
A.适应了社会传媒的市场化趋势B.促进了“双百方针”的重新恢复
C.体现入世前后的价值观念转变D.不利于女性社会形象多元化发展
2024-01-04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51. 有人说,1978年邓小平把中国领上改革航道,20世纪90年代初他再一次摆正了扭曲的改革航向。“摆正了扭曲的改革航向”是指(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全面整顿
C.中共十五大的召开D.“南方谈话”的发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52. 改革开放后,中共在某次会议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次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八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53. 下图《我家这四十年》漫画可说明(        
A.改革开放带来新的生活面貌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生活水平
C.我国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
D.我国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4. 如表为1992年和1997年全国私营企业部分数据的统计。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     
1992年、1997年私营企业的发展
年份雇工人数(万人)增长率注册资本额(亿元)增长率总产值(亿元)增长率
1992年201.526.1%22179.70%205.139.9%
1997年1 14514.4%5 14037.00%3 922.521.6%
A.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B.国有企业改革初见成效
C.国民经济调整的完成D.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2023-02-04更新 | 13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5. 下面是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城乡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统计表。

年份

1988年

1992年

1996年

1997年

个体工商户(万户)

1452.7

1533.9

2703.7

2850.9

从业人员(万人)

2304.9

2467.7

5107.1

5441.9

——根据《中国经济史》整理

对表中数据变化,正确的解释是(     
A.城乡一体化的程度不断加强
B.理论突破推动改革深入发展
C.农村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
D.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均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6. 下表是我国1997-2001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及营业收入情况。据此可知(       
时间(年)总产值(万元)营业收入(万元)
1997899005978818265808
1998966936561893510140
199910842606871009321615
200011615027451078343310
200112604687931165854685
A.城乡经济协同发展B.经济体制深化改革成效突出
C.农村实现小康水平D.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不断增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57. 下图展示了1983~2022年央视春晚小品中女性角色职业分布情况。据图可推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导致就业结构多元
B.农村改革促进了农民解放和人口流动
C.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D.现代企业改革促进了人才市场的活跃
2023-06-21更新 | 191次组卷 | 7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选择考模拟(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8. 1993年1月,广电部发布了《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规定:中影公司不再统管35毫米国产电影的发行工作,由制片厂与省或市级发行公司直接交易;允许国营电影制片厂同港、澳、台电影公司合拍影片;电影票价具体由各地政府掌握。该文件的出台(       
A.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B.开启了中国电影行业近代化进程
C.标志国营电影制片公司退出历史舞台D.导致中国电影独立发展进程中断
2023-12-05更新 | 25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59. 2004年7月1日,修订后的《对外贸易法》开始施行。此后,中国大规模开展法律法规清理修订工作。不仅清理了覆盖贸易、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各个方面的2300多件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还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广泛借鉴美国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立法经验。由此可以看出中国(     
A.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B.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C.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D.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逐渐推进
2023-08-30更新 | 24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全国卷高考历史押题卷(八)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经济史(旧)

试卷题型(共 5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59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7,8,9,10
2
政治史(旧)
3
中国近现代史
4
经济与社会生活
5
经济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单题
20.85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单题
30.8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单题
40.85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单题
50.65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单题
60.65军机处和密折制度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单题
70.65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单题
80.4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单题
90.4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单题
100.4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单题
110.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120.6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130.8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140.8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150.6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160.6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170.85洋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180.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190.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200.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210.4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民族危机的加深单题
220.85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单题
230.85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单题
240.65民族危机的加深单题
250.65民族危机的加深单题
260.65民族危机的加深单题
270.65民族危机的加深单题
280.4民族危机的加深单题
290.4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单题
300.4民族危机的加深单题
310.4全国抗战的开始单题
320.85全国抗战的开始单题
330.85全国抗战的开始单题
340.65全国抗战的开始单题
350.65全国抗战的开始单题
360.65全国抗战的开始单题
370.4全国抗战的开始单题
380.4全国抗战的开始单题
390.4全国抗战的开始单题
400.65国民经济的调整单题
410.85国民经济的调整单题
420.85国民经济的调整  国民经济的调整单题
430.85国民经济的调整  国民经济的调整单题
440.85国民经济的调整  国民经济的调整单题
450.65国民经济的调整单题
460.65国民经济的调整单题
470.4国民经济的调整单题
480.4国民经济的调整单题
490.4国民经济的调整单题
500.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510.8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520.8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530.85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540.6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550.6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560.6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570.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580.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590.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