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原创预测(四)历史试题【河北卷】
河北 高三 模拟预测 2024-02-18 82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世界史 、文化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 西周时期,宗族之间的纠纷一般由王朝审理解决,而宗族内部的纠纷则由宗族首领自行解决,王朝不会予以干涉。但当贵族无力控制其属役,甚至由此致使其族氏内部秩序遭到破坏,引发族内的纠纷时,王朝司法会及时介入其中。这表明当时(     
A.原始民主传统仍具较大影响力B.国家的公共权力色彩有所加强
C.宗法关系对政治的影响力减弱D.中央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司马迁在《史记·吕太后本纪》中评价政治斗争手段颇为残暴的吕后时认为:“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这反映出司马迁(     
A.著史活动受权力干涉B.持开明的女性权利观
C.认可与民休息的政策D.儒法结合的思想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秦汉的传统九卿与新出现的六部关系上,长期纷争,无法统合。隋唐时期,统治者最终确定了六部统辖九卿的体制。这一变化反映出(     
A.国家统一是制度创新的前提B.制度创新是巩固统一的重要途径
C.南北文化交融促进制度创新D.传承与创新是制度演变基本规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唐代尚书省实行制敕、管理行政的会商制度,尚书省的首脑机构都省有都堂会议。六部尚书每天上午都前往都省,有事则开会商讨,午时则在都堂会食,下午仍回本部处置都务。这一会商制度(       
A.提高了中央政府决策效率
B.对宰相政务工作有监督作用
C.有助于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D.有利于行政部门的分工协作
2023-05-07更新 | 1095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北省国都省考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绍兴八年(1138年)二月,岳飞在鄂州坚持“戮力练兵”“日夜训阅”,并上书宋高宗:“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高宗未予理睬。同年十一月,反对宋金“讲和”的枢密副使王庶、枢密院编修胡铨等或被罢官,或被贬谪。这说明南宋初年(     
A.中央集权受到威胁B.武将政治地位卑下
C.统治核心偏安江南D.官吏任免随意性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6. 明初在边地设置总兵镇守制度,由武将负责军务。永乐八年,皇帝令“内 官带象牙圆牌,临阵看视”,有立功将士,则“即给予牙牌收执,径赴大营 奏知,关给堪合,以凭陛赏”;此后,渐成制度,“内官在边者……非总兵所能治”。这一措施旨在(     
A.解决北元的军事威胁B.打击世族权贵势力
C.平息文官集团的不满D.加强对边疆的控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7. 甲午战争后,日本人在各埠设立纱厂。“(陕西、河南、山西等省)因日本人近来在内地办的纱厂很多,而且棉花出口也很厉害,人民争趋其利,广种棉花,几有每年连麦全不种的。”由此可知(     
A.资本输出推动了农业转型B.耕织分离在内地日益严重
C.对外贸易促进了经济发展D.农业商品化程度明显提高
2023-05-17更新 | 1131次组卷 | 1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但总统没有解散参议院的权力,在行使任命部分官员,对外宣战,制定官制官规,提出法律,宣告特赦、减刑等权力时,需要经过参议院同意。这些规定(     
A.有效限制了袁世凯复辟行径B.体现“三权分立”的立法原则
C.说明民初法制建设缺乏经验D.彰显“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1948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重印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第二章前言的通知中提出“人民民主专政”概念:列宁在本书中所说的,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今天在我们中国,则不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积极探索新政权建设方向B.致力于维护革命统一战线
C.全面借鉴苏俄的革命经验D.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凡是符合经济合理原则,宜于农村加工的农副产品,要逐步由社队企业加工。城市工厂要把一部分宜于在农村加工的产品或零件,有计划地扩散给社队企业经营。”这一决定(     
A.揭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序幕B.为乡镇企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C.消除了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D.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
2023-05-12更新 | 204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5月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1. 斯巴达的国王作为世袭军事统帅享有特权,长老会议员仅有30人,而且终身任职,但是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国家重大问题进行辩论,通过决议选举官员,监察国王。这说明斯巴达(     
A.是古代寡头政治的代表B.制度中有一定民主因素
C.是古典民主城邦的代表D.公民大会权力至高无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1438年查理七世颁布《布尔日国事诏书》,宣布取消教皇保留圣职与预先指定的权力,规定主教由法国教士团选举产生,并废除上缴给教皇的首岁金,并赋予法国国王对教士的举荐权。该诏书颁布(     
A.表明了等级君主制在法国的形成B.维护了基督教世界的统一和权威
C.强调民族教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D.导致法国教会和罗马教廷的决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如表摘自学者对英国《国民传记词典》中6000多位传主从业兴趣的统计,据此可推断,17世纪的英国(     
知识领域或职业1601—1625年1626—1650年1651—1675年1676—1700年
科学12.8%28.2%31.4%27.6%
医学13.0%27.4%31.5%28.1%
军事8.8%46.7%18.8%25.7%
政治26.6%29.1%22.7%21.6%
神职37.2%30.1%19.5%13.2%
注:传主可有多种从业兴趣。
A.人文主义广泛传播B.代议民主政治完善
C.宗教信仰彻底崩溃D.实用主义日益流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1895年恩格斯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暴力革命方式已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B.修正主义出现是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
C.恩格斯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D.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1929-1933年,苏联农民将自有的牛 马等大量宰杀,各种牲畜的存量几乎都下降了一半。直到 1953 年,苏联牛、马的头数仍低于1929年之前的水平。这一现象源于(     
A.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推行B.现代化机械的生产替代
C.民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2023-02-15更新 | 286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二、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元明清时期中央对西南边疆的治理   

史料   出处
诸内郡官仕云南者,有罪依常律。土官有罪,罚而不废。宋濂等《元史·刑法志》
(元)或即以其官为宣慰,而不别设节制之官。王圻《续文献通考》
弘治八年(1495年),土知府安鳌有罪,伏诛……改流官知府。张廷玉等《明史》
明初(土府、土州、土县)皆隶吏部(统于吏部)⋯⋯宣慰、宣抚、招讨、安抚、长官一百三十三隶武选(统于兵部)。毛奇龄《蛮司志·序》
康熙雍正年间,川楚滇桂各省迭议改土归流。如湖北之施南,湖南之永顺,四川之宁远,广西之泗城,云南之东川,贵州之古州、威宁等府厅州县先后建置,渐成内地。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
凡改土归流,土司倾心向化,率属内附,由督抚疏请改隶民籍者,授以守备或千总、把总之职,准其世袭。《大清会典》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元明清时期中央对西南边疆治理的“变与不变”。

三、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7. 【轮船招商局与民族企业兴衰】

材料一 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性企业之一,也是近代第一家股份公司制企业、规模最大的轮船航运企业。1873年1月,李鸿章命人筹办招商局,以容同等人所著的《联设新轮船公司章程》为基础,面向社会公开募股,其所发行的股票也被称为“中国第一股”。甲午战争以后,外资获得了在华直接设厂的权利,中国朝野从挽救危亡、抗衡外资扩张出发,兴起了一殷实业救国的潮流。接着,清延在遭受八国联军沉重打击后,又进一步提出振兴工商政策,出现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次官企改归商企的潮流,招商局就是在这种潮流中开展改制之路的。

——摘编自虞和平、吴鹏程《清末民初轮船招商局改归商办与官商博弈》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招商局利用有利时机与官方展开了三次博弈,争得了完全自主用人、独立处置产权的权利,最终实现了完全商办。北洋军阀混战期间,招商局长江航行船只常被军阀扣留,用作运兵打仗,几无盈利可言,船只受损,近乎报废。1930年国民政府借口整顿局务,将招商局改为国营,1932年又改属交通部。1937年抗战爆发,招商局总部迁至香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再迁重庆,抗战胜利后再迁上海。到1947年11月,招商局只剩下大小船只460艘,33万吨位。1949年4月上海解放,招商局由上海市军管会接管,从此归新中国所有。

——摘编自谢俊美《轮船招商局兴衰启示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轮船招商局性质的变化,归纳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轮船招商局成立和发展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3世纪中后期,蒙古军队占领亚欧大陆的广大地区。1259年,大蒙古国分裂为元朝和四大汗国。17岁时,马可·波罗跟随他的父、叔尼古拉兄弟,沿陆上丝绸之路前来东方,历时四年险阻,于1275年到达元大都。他的足迹远至云南、四川西部的金齿、福建的福州、泉州等地。1291年初,跟随阔阔真公主下嫁伊尔汗阿鲁浑的使团,从泉州经海道返回他的故乡威尼斯。他的游记使许多欧洲人为东方的富庶、文化的昌盛而倾倒。纽伦堡地理学家马丁·贝海姆参考《马可·波罗游记》等资料制作了欧洲中世纪第一只地球仪。

——摘编自沈福伟著《中西文化交流史》等

材料二   西欧各国,特别是葡萄牙、西班牙、法兰西、英吉利等新兴国家寻求从欧洲直航印度、中国的航路。1498年,葡萄牙瓦斯科·达伽马率领的一支四艘船组成的舰队,绕过南非好望角首航印度卡里库特。接着,西班牙哥伦布开辟了北美航线,麦哲伦和他的同伴在1522年完成了环球一周的航行。此外,西欧人还探寻南半球,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这些远洋探索活动被欧洲人统称为“地理大发现”。

——摘编自(英)彼得·弗兰科潘著《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可·波罗旅行及其游记对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欧洲人把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远洋探索活动统称为“地理大发现”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
(3)马克思曾指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蒙古西征和新航路开辟在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2022-09-12更新 | 372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测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就已经有民主了,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批评它是坏东西,是暴民政治、反面教材。因此被西方提防了两千年。到了19世纪,民主逐渐变成了好东西,这一转变堪称西方文明最华丽的转身。民主得以翻盘的基本条件是“新思潮”的出现,它强调“弱势群体”的平等。西方推动将其变成强势平等,变成了声势浩大的行动,甚至变成了西方搞得天翻地覆的运动,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潮流。最终,民主被落实成了不容反驳的定位: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登上了政治宝座。顺着这个逻辑,民主在19世纪得以咸鱼翻身,顺利成为了现代西方政治的基本框架。

——摘编自李筠《西方史纲:文明纵横3000年》

材料二   一位英国人1906年的一封信:“我以为东方必将发生一场变革......一种新的精神似乎已开始支配人民,他们厌恶统治者,开始认为有可能得到另一种更好的政体。在中国,爆发了一场著名的排外运动。在波斯,这种觉醒看来更像是采取了民主改革运动的形式。在埃及和北非,觉醒突出地表现为狂热行为的明显增加以及泛伊斯兰教运动的扩大。这些动乱症状的同时出现太惊人了,不能完全归因于巧合。谁知道呢?或许东方确实正从其长期的睡眠中觉醒,我们即将亲眼看到千百万有忍耐力的人群起来反对无所不为的西方剥削。”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对待民主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原因。说明“现代西方政治基本框架”的典型表现形式。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析东方“觉醒”的特点及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东西方社会转型的相似路径。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难
考查范围: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史 、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与社会生活、世界史 、文化史(旧)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论述题
1
材料分析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
中国古代史
2,4,5
3
政治史(旧)
4
中国近现代史
5
经济与社会生活
6
世界史
7
文化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4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单题
20.65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单题
30.4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单题
40.4中枢政务机构(汉-唐)单题
50.4南宋的偏安单题
60.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单题
70.4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单题
80.4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单题
90.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单题
100.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单题
110.4古代希腊文明单题
120.65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单题
130.4文艺复兴的影响  近代科学的兴起单题
140.4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单题
150.65 斯大林模式 单题
二、论述题
160.4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三、材料分析题
170.4洋务运动
180.4全球航路的开辟
190.65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