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四)历史试题
广东 高三 模拟预测 2024-03-19 7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战国时期,齐国为了招揽天下人才探寻治国理论,专门设立稷下学宫招揽天下贤士并给予优待,在学宫内出现了各派学者“聚人徒,立师学,成文典”的盛况,他们之中有的潜心钻研,有的聚会论辩,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势。这种现象反映出稷下学宫(     
A.体现了官府垄断学术B.得益于诸子百家的相互融合
C.维护了贵族等级体系D.为百家争鸣提供了重要平台
2024-02-22更新 | 310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商代甲骨文证实,商王自称“一人”或“余一人”;西周早期周康王和西周晚期周宣王时期的青铜铭文证实周王自称“余一人”或“我一人”;春秋中晚期的“叔夷钟”铭文证实齐灵公也自称“余一人”。这表明(     
A.商代已出现君主专制的雏形B.西周延续和继承了商朝政制
C.春秋时期传统礼制遭到破坏D.中华文明具有统一性连续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3. 唐代德政碑一般在地方官员离任后,由当地吏民请立于交通要道,以供观瞻。碑文一般力赞官员德政,在朝廷允准立碑后由士人撰写。德政碑的颁赐说明朝廷(     
A.不断完善地方监察管理体系B.以民众口碑衡量官吏政绩
C.与地方共同构建良吏的形象D.丰富地方官考课制度内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4. 西夏文人骨勒茂才所编《番汉合时掌中珠》,是一部西夏文和汉文对照字典。下图为其书影,出现了荔枝、龙眼、甘蔗等作物名称。由此可知,该字典(     

A.表明了当地的农业生产状况B.证明了新大陆高产作物的引进
C.反映了民族间的交往与交流D.体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024-02-22更新 | 284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5. 北宋张载任官时,以“不刑一人”为理想的治政标准。他常设酒食招待乡里的老人,询问其疾苦,并教导他们训诫子弟的方法;为使县里颁布的文告家喻户晓,他还常把乡长们召集到衙门,“谆谆口谕,使往告其里闾”。这些做法(     
A.体现了无为而治的思想B.反映了律令儒家化的趋势
C.强调了基层教化的作用D.利用乡约以净化民风民俗
2024-03-14更新 | 27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晚明时代,社会一时尽弃实学,谈良知者满天下,出现了士大夫阶层公开蔑视传统礼法和忠君节义观念的现象。“人人皆有良知”“人人皆可为尧舜”的学说被不断发扬光大,甚至出现了“君父可以不恤,名义可以不顾”的思想主张。这一变化所依托的主要条件是(     
A.专制皇权的强化B.社会主流思想的嬗变
C.社会经济的变迁D.知识精英阶层的觉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下表所示为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旗汉比例统计。这反映了(     
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旗汉比例统计

比较项

旗人 (包括满洲、蒙古、汉军)

汉人

合计

人数 (人)

28

90

118

比例 (%)

23.7

76.3

100

A.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化B.中央权力不断下移
C.地方上重视洋务的推行D.新政改革成效显著
2024-01-19更新 | 12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以下对图表数据的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主要西方国家在华银行设立情况统计表(单位:家)
期间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日本
1894年前1624--2
1895—1913年5151115533
1914—19301113--40103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日益加剧B.西方各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C.外国资本完全掌控中国金融D.日俄战争影响俄国在华势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9. 山西榆社县各阶级土地占有情况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农

雇工

赤贫

抗战前

人口(人)

1928

5554

17890

19234

2283

6495

土地(亩)

69696.6

94102

99307.8

57831

2743.7

4677.38

1946年8月

人口(人)

1235

4397

33105

11857

1057

1943

土地(亩)

12316.3

34703.2

165422.2

44777.3

3311.1

3950.47

表中数据的变化可用于解释(     
A.解放战争胜利的深层次原因B.《中国土地法大纲》得到落实
C.乡村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改变D.中共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2024-03-13更新 | 260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毛泽东在某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所作的报告指出:苏联片面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在国家和农民的关系问题上把农民挖得很苦;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地方一点机动权都没有。……中国应当找出一条符合中国情况的道路。该报告(     
A.反映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有了新认识B.标志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重大转移
C.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顺利实施D.旨在揭露苏联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
2024-01-25更新 | 234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波斯帝国修建了横跨亚欧非三洲、贯通全国的驿道,最著名的是从小亚细亚的以弗所到帝国行政中心苏萨的“御道”,沿途设置驿站。大流士铭文记载:“我占领了从波斯到下属各个地区,我是他们的统治者,他们向我缴纳贡赋”。据此可推知,波斯修建这些大通道旨在(     
A.促进三大洲文明交流B.强化中央对地方控制
C.推动各地区民族融合D.实现对古驿道的扩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有学者指出,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结构“其统治关系极其复杂多变,例如一个附庸可能同时效忠两个领主甚至多个领主,而所效忠的领主之间又结成复杂的效忠关系……它的基本关系不是国王与臣民,也不是国家与公民,而是领主与附庸。”更符合该学者观点的图示是(     
A.B.
C.D.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此书一经出版,就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有人赞誉道:“亚当·斯密博士就是牛顿,政治经济学的牛顿。”这是因为亚当·斯密的理论(     
A.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B.得到了充分的社会实践证明
C.有利于重商主义发展D.改变了人对经济规律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普鲁士于1717年、1763年和1825年三次颁布法令,规定儿童必须入学接受教育,否则政府将对家长处以罚金。上述做法(     
A.推进了国家现代化的发展B.得益于教育体系的完善
C.延滞了马克思主义的兴起D.顺应了工业革命的潮流
2024-02-22更新 | 252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继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后,埃及政府接管了数以千计的外国公司和企业。但1977年,埃及政府又颁布法令,规定外国资本可以向工业、金矿、能源、旅游、交通、银行、水力资源、土地改良、畜牧和建筑等领域投资。这一变化客观上(     
A.受到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影响B.适应了信息时代的需要
C.促进与西方外交关系的改善D.强化了国家的经济主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20世纪6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欧洲是“从大西洋到乌拉尔山的欧洲”,而不是政治化的西欧和东欧。还宣布:法国不需要任何国家保护,法国政府单独控制本国的领土、领空、领海以及部队。戴高乐政府于1966年退出北约,并要求北约基地撤离法国。戴高乐政府采取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选民的支持B.强化意识形态的对立
C.彰显本国的经济实力D.提升法国的国际地位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7. 教育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之君子,置身于仁义道德之途,其强固清明,固足以为人上矣,而出其余艺如射、御之类,又足以备国家之用,而捍患御侮焉,此所谓有用之学也……我国家承平百四十年,所以教习八旗者,文武并用,盖古法也。北方之学者以及边省文儒,犹或有兼习弓马者……现在读书文童,能文者固多,而兼习骑射之武童,人材弓马可观者,亦复不乏。

——摘编自魏源《魏源全集》

材料二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后,全国各地出现合作社办学的新现象。1956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出应根据农事季节不同情况因时制宜,有所伸缩,提倡“不忙多学、小忙少学、大忙放假”的做法。社员一边学习、一边参加生产劳动,合作社在培养大批有用人才的同时,提高了干部和群众办社的信心。农民很快在办社实践中识字脱盲,学文化、学技术热情高涨。

——摘编自范兴旺《新中国三次农民扫盲运动及其历史意义(1949—1960) 》

(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源的教育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主张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合作社办学的意义。
2024-01-19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8.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惟一根本之条件……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思,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

材料二   (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指出材料一中陈独秀认为实现立宪政体的“惟一根本之条件”是什么,为此,他做了哪些努力?
(2)结合史实,简述你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理解。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19. 恰当地使用史料是学习历史的必备素养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侵华日军中尉尾岛芳美在其手写的作战日记中,记载了在百团大战的某场战斗中八路军与侵华日军交战的情况:

“(1940821日凌晨0时)传来了左侧消息:敌军向石太线(即正太铁路)发动了大规模袭击…井陉附近铁道被敌人爆破,石门到榆次间的铁道运输被中断。”

“(凌晨030分)阳泉前方的铁路被敌人爆破,列车不能正常前行,只能在原地等待。”

“(凌晨130分)听到了运输途中发生了事故…枪声从近处传来。敌人突然从阳泉车站四周袭来。”

——整编自《史料解读:一个日军中尉日记中的百团大战》

材料二   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向日军发起的大规模战役,其特点主要有:1、突袭作战;2、以破坏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为主要目的:3、战斗取得了较大战果。

——整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创办的机关大报,报中刊发了大量抗战宣传版画,以下为其中的一部分:

   
图1:巩固团结抗战到底
刊于1938年1月

   
图2:游击
刊于1938年5月

   
图3:边区政府民主普选妇女投票情形
刊于1940年2月

——摘自魏长健《刀锋上的火焰》

(1)材料一能否为材料二的观点提供佐证?请说明理由。(要求:引用材料一的信息进行具体的分析说明。)
(2)某同学以“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分析材料三对论证这一主题的史料价值。
2024-03-13更新 | 157次组卷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名校
20.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上半叶,英国妇女运动主要围绕三个关键问题:(一)妇女应享有公民权,争取选举权成为妇女一种关键的诉求,被认为是改善妇女地位最重要的权利。(二)女性就业问题,男女两性机会应该均等。(三)女性应不应该避孕,应不应该以抚育子女为主要事业—仅以家庭为一生的舞台。

——摘编自裔昭印等著《西方妇女史》

材料二   19011911年涌现出的女子结社与团体多达四十余个,多数团体既热衷于妇女解放也热衷于政治斗争。1924年国民党一大后,国共两党分别确立了妇女运动方针,妇女运动被纳入了国民革命的轨道。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成立了妇女联合会、妇女抗日救国会等妇女团体,这些团体担当了在广大农村组织妇女参加抗战的重任,也是推动妇女运动发展的巨大动力。

——摘编自杜芳琴《中国历史中的妇女与性别》

有学者提出,妇女运动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概括20世纪上半叶中英两国妇女运动诉求的不同之处,并论证该学者的观点。(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近现代史 、经济史(旧)、世界史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4,6
2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3,5,7
3
经济与社会生活
4
中国近现代史
5
经济史(旧)
6
世界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单题
20.4王室衰微和“春秋五霸”单题
30.4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单题
40.4辽与西夏单题
50.4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单题
60.65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单题
70.65清末新政单题
80.65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单题
90.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单题
100.65《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单题
110.65波斯帝国单题
120.4西欧封君封臣制度单题
130.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单题
140.65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单题
150.65战后非洲的民族独立单题
160.65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4开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魏源、徐继畬  三大改造
180.4洋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190.4敌后战场的抗战
三、论述题
200.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