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7届广西区全州县高级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广西 高三 阶段练习 2016-11-04 37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经济史(旧)、史学热点、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A.“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
B.建立了中央集权
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
D.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2019-11-06更新 | 168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4届河南省项城三高高三复习班、小班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2. 赵太后会见齐国使者问道:“岁(收成,年景)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使者不悦道:“今不问王而问岁与民,岂不先贱而后尊贵乎?”赵太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与赵太后的思想相近的是
A.“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B.“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D.“人心之得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2016-11-27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广西区全州县高级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有学者研究《论语》后认为,孔子很少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仁。该学者进而认为战国时有一位思想家的学说弥补了孔子很少讨论的“群体的仁”。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秦律·厩苑律》规定:借用官府的铁制农具,因原器破旧而损坏,农民以文书上报官府即可,官府回收原农具而不令赔偿。这一规定主要说明了
A.秦国力雄厚疆域辽阔
B.秦律规定覆盖面广
C.秦政府鼓励发展农业
D.秦铁农具储备充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对于“焚书坑儒”事件,唐代司空图曾写道:“秦儒既坑,厥祀随覆。天复儒仇,儒祀而家。秦坑儒耶?儒坑秦耶?”明朝李贽却说:“(李斯建议焚书)大是英雄之言……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司空图和李贽的观点相互矛盾,故均不可信
B.司空图的生活时代更加接近于秦朝,故可信
C.历史的真相是多元的,对历史人物不必苛求
D.历史评价具有差异性,这是正常的历史现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察举制在两汉时期历经损益。起初,被举荐的吏、民经皇帝策问后授官;后来,被举荐者需通过朝廷设置的相应科目考试后,才能得到官职。这说明察举制
A.按出身授官不能适应统治需要
B.逐渐被九品中正制取代
C.以考举士成为主要的选拔方式
D.选拔官吏标准趋向客观
2016-11-27更新 | 372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6届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三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据东汉崔寔记载:“(汉)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若为该材料配图,合适的一幅是
A.
B.
C.
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史料记载:“687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人名)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刘祎之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主要是因为它违反了
A.诏令须经起草和审议的程序
B.诏令须由枢密院负责的规定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和该学者观点一致的是
A.“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B.“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
C.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D.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2020-06-08更新 | 198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6届浙江富阳第二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质检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下列图片说明了
A.水患治理的不断进步
B.经营方式的个体化
C.水利设施的广泛修筑
D.灌溉工具的多样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名校
11. 下图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书法作品。该作品的书法艺术风格属于
A.小篆B.隶书C.草书D.楷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闭门。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陆游《老学庵笔记》在:“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B.坊市制度已经崩溃
C.都城人口急剧增长
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
2016-11-27更新 | 380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1届江西省吉安市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在《安提戈涅》中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子安提戈涅的故事:她的哥哥死于内战中,她想要安葬自己的哥哥,但国王下令谁埋葬了叛徒,就将被处以死刑。安提戈涅愤怒地斥责国王说:”最高的法律是主神宙斯向人类宣布的,凡人的命令不能改变天神制定的永恒不变的不成文法!”索福克勒斯借安提戈涅之口表达出了
A.习惯法地位高于成文法
B.雅典民主政治的虚伪性
C.朴素的“法律至上”思想
D.女性在城邦中地位提高
2018-10-19更新 | 156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6届湖北黄冈高三3月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13—14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手工业生产起飞,行会头目成为资本家,他们直接掌握城市政权;而热那亚海外贸易发达,由封建贵族和富商大贾控制城市政权。前者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而后者与此无缘。这一现象说明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A.取决于经济实力强弱
B.延续并发展了中世纪的文明成就
C.与城市政治状况相关
D.符合了城市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19世纪60年代,法国开始实行改革,例如议员可得到请愿权利,官方“公报”公布议会辩论记录,废除禁止工人罢工和结社的法律。1870年4月,元老院受到削弱,变为普通上院。法兰西第二帝国后期的变化意味着
A.工人的权利得到切实的保障
B.元老院的地位无足轻重
C.皇帝的专制地位进一步巩固
D.民选议会政治地位提高
2018-12-18更新 | 112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6届湖北黄冈高三3月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由光绪29年至宣统3年,为中国政府奖励工业最力之时代……光绪33年农工商部奏定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办1000万元以上之实业者赏男爵,2000万元以上者赏子爵”。该材料可以反映
A.等级制度的强化
B.民族工业的产生
C.买办阶层的壮大
D.贱商观念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9. 1864年,上海成立混合法院,主审涉外并兼理中国案件。法院由上海知县担任主审,一名外国领事担任副审列席审判,审判程序一如西方。这一现象
A.反映了近代中国司法的殖民地性质
B.标志领事裁判权开始丧失
C.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司法知识与精神
D.终结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2016-12-21更新 | 198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6届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三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0. 棉花种植、棉纺织业在历史上占据过重要地位。下列与之相关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1771年,近代机器大工业在英国棉纺织业中诞生
B.1787年美国宪法对议员选举的规定,满足了种植园主的诉求
C.辛亥革命后,纺织业中心从长江下游逐渐向南向东发展
D.1928~1932年间,苏联棉织品的产量增幅小于汽车产量增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有观点认为: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帮凶的过程。从这一观点出发,对下列历史现象评价最高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护法运动
D.北伐战争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22. 据统计,1894年中国国内市场的粮食流通量(包括运到通商口岸供出口的部分)比1840年增长约60%。1890年经上海、天津两地周转的国内米谷运销量比1869年增幅高达百余倍。这体现的实质问题是近代
A.人口增长扩大了粮食的需求量
B.运输条件改善加快粮食流通
C.东南沿海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D.粮食生产的商品化趋势增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3. 在《青年杂志》创刊时,陈独秀向读者声明:“批评时政,非其旨也。” 那么,其旨在
A.推动思想启蒙B.鼓吹政治革命C.倡导文学革命D.宣传马克思主义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4. 下面是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1936年日记节选:“12月22日抵西安后,我与张、杨进行了讨论。……委员长说……倘若共产党服从他如同他们之服从总理,他将同意:……抗日容共联俄;……”,“12月25日?我督促周(指周恩来),必须让委员长即速离开……(委员长)所允诺之一切均会履行。……我们(指与蒋一道)……4时30分抵洛阳。”这可以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B.中国共产党积极斡旋
C.国共两党从内战走向和平
D.日本侵华威胁日益加剧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传统,它对精神迷失、“无家可归”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黄伊梅《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

材料二: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这就是诚信。

材料三: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黄宗羲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及其社会根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关于理想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3)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的原因。
2020-01-18更新 | 129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3-2014学年辽宁省大连市20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名校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

在工业革命中成长起来的一支庞大的雇佣劳动者,对于他们而言,工业文明带给他们的只是苦难与痛楚,他们成为这种体制的直接牺牲者。因此,工人阶级以及他们的理论家也最早展开了对工业文明的激烈批判:社会现实中劳动产品全部归属于资本家,导致了财富分配不平等,究其原因是因为劳动权利的丧失。因此,他们从自然法理论出发求获得劳动成果的权利,认为这是人的天赋权利。在对工业文明的一片批判声中,一批思想家也走上前台,发出了另一种声音,他们坚决为现有的工业制度和社会体制辩护呐喊,这批思想家主要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社会学家圣西门等人。他们一致认为,只有工业文明,只有资本主义的经济自由,才能增进国家的财富,带来社会的进步,实现理想的文明社会

——摘编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关于工业文明观点,并作简要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2-05-19更新 | 227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4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五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实行国家铸钱、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及榷酒等一系列经济统制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御史大夫桑弘羊开宗明义地讲,是因为对匈奴战争“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将何以赡之?”
——摘自于传波《汉代盐铁官营再评价》
材料二        不言而喻,官营盐铁业……对于规模一般很小的私营盐铁业来说,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以铸铁柔化处理技术为例,杨宽先生便明确指出:到西汉中期以后,由于冶铁业实行官营,这种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但工艺比较成熟,而且分布地域遍及全国。……盐铁官营后,汉武帝巡行全国,“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皆取足大农”。盐铁收入在其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司马迁对他(桑弘羊)的理财曾给予高度评价,称“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桑弘羊自己便强调指出:“令意总一盐铁,非独为利入也,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也”。
——摘编自晋文《桑弘羊与西汉盐铁官营》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 政策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盐铁官营”政策在当时的作用。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经济史(旧)、史学热点、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试卷题型(共 27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4
材料分析题
2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3
文化史(旧)
4
经济史(旧)
5
史学热点
6
文化交流与传播
7
中国近现代史
8
世界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宗法制的特点与影响  商和西周  宗法制单题
20.94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单题
30.85墨家单题
40.65重农抑商政策的背景、目的和内容单题
50.65史学研究方法单题
60.85察举制  察举制单题
70.85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单题
80.65唐代君主专制的加强单题
90.65重农抑商政策的背景、目的和内容单题
100.4水利、灌溉、施肥、育种单题
110.64汉字、书画和戏曲艺术单题
120.6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单题
130.65宋元明清时期城市的发展与特点单题
140.65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单题
150.65文艺复兴的背景和核心思想单题
160.65法国共和政体单题
170.6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单题
180.85世界市场的拓展单题
190.8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200.65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单题
210.65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单题
220.94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题
230.85新文化运动单题
240.94抗日战争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50.4黄宗羲的思想  启蒙运动的影响与评价
270.4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
三、论述题
260.65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