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育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安徽 高二 阶段练习 2021-01-18 58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政治史(旧)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下列有关道家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A.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B.提倡节俭,主张“兼爱”
C.包含朴素的辩证法思想D.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 有学者指出,儒家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安详而有层次的社会.不像面积与中国等大的欧洲,一直四分五裂,国家居然有二三十个之多”。可见,该学者高度肯定儒家文化的
A.民贵君轻观念
B.“天人感应”观念
C.“君权神授”观念
D.“大一统”观念
2018-11-01更新 | 298次组卷 | 26卷引用:吉林省九台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 南北朝时出现了佛教徒为儒家经典作注释和讲说的现象,而儒家讲经仪式中也大量渗入佛教论议的元素。这反映出
A.佛教影响力的下降B.儒学地位的牢固
C.儒学与佛教的融合D.三教融合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明代徽州商人张洲早年为科考而潜心习读朱熹的著述,其在后来的经商活动中坚持“以忠诚立质,长厚摄心,以礼接人,以义应事”。这说明
A.对程朱理学的研究是商帮的取胜之匙B.朱熹著述开始成为科考的教科书
C.理学对社会价值取向有重要影响D.明代徽商群体文化修养水平较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A.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B.加强政府调控平抑粮食价格
C.征收工商税减轻农民负担D.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2021-02-20更新 | 527次组卷 | 60卷引用:2013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一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产婆术”是苏格拉底创立的一种寻求普遍知识的方法,他通过交谈,在问答中不断揭示对方自相矛盾之处,引发人的主动思考,使人逐步寻求正确答案。这可以看出苏格拉底
A.用理性主义来理解世界B.要从人本身寻找意义
C.使哲学发展成一门学科D.追求能言善辩的能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有学者指出,16-17世纪“明快鲜艳的色彩已经遍布欧洲,而体现悲观情绪的灰色和黑色逐新让位给了代表尊贵的金色、代表热情和爱情的红色、代表优雅和风度的黄色、代表希望和爱情的绿色,以及代表清醒的海蓝色”。该学者的观点可用来说明当时的欧洲
A.人开始成为哲学思考的主题B.理性主义被民众普遍接受
C.机器工业丰富社会文化生活D.文艺复兴促进了思想解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教会弊端进行猛烈攻击,但其创作是以基督教为背景的,如但丁创作的《神曲》及他写给康·格朗德的信里也用宗教理论诗作辩护;薄伽丘也在《异教神谱》中再次强调了但丁的观点。正是在这种顺服下,文艺创作得以以一种相对自由的形态出现。这说明,这一时期
A.反对封建专制成为社会共识B.宗教改革者极力倡导宗教宽容政策
C.世俗与宗教间达到相互制衡D.人文主义者借助宗教来反封建神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9.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而一切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篡夺并被运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以上材料表明卢梭
A.捍卫人民主权
B.主张开明君主制
C.主张三权分立
D.反对贫富悬殊而不反对私有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0. 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那么在古代中国,最早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学富五车”呢(  )
A.西周B.秦朝C.汉代D.唐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塑造了猪八戒这一角色:他渴望拥有女人、过得去的财富以及可以充分享用的食物,也愿意以辛苦的劳作来获得这些;在取经路上一旦发生问题,他总是急于建议“把白马卖了,给师父买一口棺木”。在当时,这一角色(  )
A.引发人们美好联想的艺术状态B.符合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
C.体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反抗精神D.揭示专制王朝走向败落的命运
2020-11-11更新 | 289次组卷 | 40卷引用:【市级联考】浙江省温州市2019届高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写道:“(戏剧)可以合君臣之节,可以浃父子之恩,可以增长幼之睦,可以动夫妇之欢,可以发宾友之仪,可以释怨毒之结,可以已愁愦之疾,可以浑庸酃之好。”材料表明中国古代戏剧
A.符合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B.是维护专制统治的重要工具
C.具有加强道德教化的作用D.以宣传三纲五常为主要目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爱因斯坦认为,相对论彰显了科学家用想象力构造理论的自由,形成了强调自由构造的科学思想,在此思想影响下,20世纪的绘画和建筑领域兴起了构成主义,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兴起了构造主义,历史学和社会学领域兴起了建构主义。这表明
A.科学发展改变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B.人的思想自由是人类文明取得突破的基础
C.想象力是现代科学最根本的特征
D.科学思想可全盘照搬到其他领域
2020-12-19更新 | 421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0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19世纪中叶,达尔文建立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的生物进化理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作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接受并传播进化论。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共同影响是(     
A.直接导致中英两国政治改革B.改变了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
C.否定了上帝的权威D.开始了民主、科学对民众的启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有人将近代科学技术的历程概括为“破茧”(科学诞生)、“羽化”(科学发展)和“飞升”(科学应用)三个阶段。其中“飞升”阶段的发明给交通带来的重大变化是
A.从平面交通到立体交通B.蒸汽机和内燃机应用于交通
C.科学和技术实现了密切结合D.开创了近现代科学的新时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6. 魏源主张:“仿钦天监用西洋历官之例,行取弥利坚、佛兰西、葡萄牙三国,各遣头目一二人赴粤,司造船局,而择内地巧匠精兵以习之”“并延(邀请)西洋柁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工匠习其铸造,精兵习驾驶攻击”。这表明魏源的主张(  )
A.摒弃了“贵华贱夷”的观念B.突破了传统的“天朝上国”心态
C.开启了“师夷长技”的实践D.形成系统的学习西方的思想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1906年,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中强调,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满清政府,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共和国,新政权保障国民"皆平等且有参政权"。由此可知,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旨在解决
A.界定革命对象和选择革命方式的问题B.如何推翻旧政权和创建新政权的问题
C.实现国内和平后如何防治腐败的问题D.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两极分化的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8.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一个新生命诞生,必经历一番痛苦,必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抗拒这个潮流。”文中的“潮流”指
A.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B.民主与科学思潮
C.社会主义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9. 毛泽东思想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他大量文献著作和会议报告中,以下按照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②《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③《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④《新民主主义论》
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C.④③②①D.③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0. 邓小平说:“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讲全了。”这是邓小平在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B.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
C.中共十三大上的讲话D.1992年,南方视察期间的谈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曾对印尼代表团说:“美国是看不起我们的,英国是看不起我们的。法国、联邦德国、日本、苏联这些国家它们都看不起我们。这个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们的东西多,技术先进。”基于这一认识,中国政府
A.制定“科教兴国”的战略B.加紧核武器技术的研制
C.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D.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2. 习近平指出:“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这是指文艺及创作必须坚持
A.古为今用,推陈出新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顺应市场经济大潮D.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1952年,我国高校实行院系调整,中央人民政府对全国旧有高等学校进行全盘调整,全国理、工科教授有四分之三被调离本校,之前已经存在的综合性大学均有大规模调整。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B.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
C.为全民高等教育做准备D.适当平衡文理科系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有评论说,不能以简单的“好”与“坏”、“优”与“劣”来界定这一艺术形式,因为除了表现人类“真善美”的一面外,还有的美术作品表现的是另一面(如战争、罪恶、恐怖、绝望等等),不论以何种形式、何种手段来表现塑造,它表现的是“美”还是“丑”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具有作者想要表现的直觉或理念。这一艺术形式是
A.现代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印象主义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仍体现其重要的社会价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的原因。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董仲舒从天出发来论仁,认为天是万物的本源,天生人并养育人,而上天要治理宇宙万物,就不能靠刑罚,而是主要靠仁德,因此宇宙万物才如此有秩序,所以天是具有仁义精神的。他在强调仁者爱人的基础上,提出仁爱的对象不能是、自己,而必须是他人,并由此推衍出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

——摘编自孟维《董仲舒对先秦儒家的继承与发展》

材料三:作为影响最大的理学家,朱熹建构了以理为本原的理学体系。仁在朱熹理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为天理的代名词。通过对仁的诠释,朱熹建构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仁是天理,彰显了仁之本原地位;仁是百善之首,突出了仁在五常乃至全部道德条目中的统领作用;不仅理清了仁之内涵,而且为仁臻于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奠定了前提;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是对先秦儒家通过道德践履与天人合一的继承中,提出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新境界。

——摘编自魏义霞《朱熹对仁的诠释》

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在战国后期成为“显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仁”的发展表现及其目的。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董仲舒、朱熹思想的异同,并谈谈从中得到的认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贽等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并结合当时政治、经济形势分析这一态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名校
26.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是四大发明。图一、图二所示两位历史人物的伟大创造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启蒙运动的意识形态倾向于把自然哲学家变成英雄,而在法国最伟大的英雄是牛顿,……在法国人如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心目中,英国是自由思想和意志自由之源,不过这也是因为他解开了行星之谜.说明它们的运动遵循着与地上运动相同的规律。

——托马斯L汉金斯《科学与启蒙运动》


(2)牛顿解开“行星之谜”的“规律”主要指什么?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力学体系的确立对近代科学和思想领域的重大影响。

材料三   



(3)图三所示的英国采矿机器的动力是什么?读图四,法拉第发现什么重要现象后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四   随着互联网的壮大,一个新的虚拟世界正在诞生。……由于很大一部分社会活动都将可以在网上开展,因此,人们的交往方式将发生质的变化。“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在网络时代完全成为现实。……在网上,每一个网民是充分自主、充分平等的。这里没有主流意识形态,只有完全独创性的个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4)概括指出材料四所述的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比如“守旧症”、“非我症”、“不合作症”、“麻痹症”,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

材料三: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随后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努力,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并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材料一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近代中国文化转型难的原因。
(3)材料三中“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最高理论成就的人是谁?他的哪些思想主张能够体现出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8.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要求。

1718世纪东西方著名思想家的教育主张



解读上表信息,提炼一个观点,并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简要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文化史(旧)、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政治史(旧)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4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文化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3
中国近现代史
4
世界史
5
政治史(旧)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94道家  老子的主张单题
20.9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的转变单题
30.85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单题
40.4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单题
50.4王夫之的思想单题
60.85苏格拉底单题
70.4文艺复兴的影响单题
80.85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作品和思想单题
90.85卢梭的主张和作品单题
100.85造纸术单题
110.65明清小说  小说与戏曲 单题
120.65戏曲艺术、乐舞  小说与戏曲 单题
130.65相对论单题
140.85严复与《天演论》单题
150.65“蒸汽时代”的到来  电气革命单题
160.65魏源与《海国图志》单题
170.65三民主义的提出与实践单题
180.8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单题
190.85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单题
200.65邓小平理论单题
210.65 “两弹一星”、核能的利用  航天事业的发展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伟大的建设成就(1949-1976)  国防领域的成就(1949-1976)单题
220.65文艺的春天单题
230.65人民教育的奠基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单题
240.65现代主义美术和当代其他美术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50.6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北宋五子、朱熹的思想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汉武帝时期统治思想的转变
260.85造纸术  印刷术  牛顿的经典力学  现代信息技术  近代科学的兴起  战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270.85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中体西用”思想的背景和内容  康梁维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三、论述题
280.65孟德斯鸠的主张和作品  伏尔泰的主张和作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