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重庆市万州南京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重庆 高三 开学考试 2021-03-17 18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文化史(旧)、政治史(旧)、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选修(旧)、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和学术下移到民间,如庄子所言“道术将为天下裂”,之后渐有思想解放的局面。“道术”在当时分化为
A.分封制度B.诸子百家C.礼乐制度D.三纲五常
2021-01-24更新 | 671次组卷 | 9卷引用: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小楚同学酷爱书法,经常临摹“颜体”楷书。有一天发现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如图)虽然有不少涂改的墨团,却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查阅史书方有所悟,颜真卿是在得知颜杲卿父子英勇就义后,激昂悲愤而写下这一传世名作的。这说明
A.颜真卿书法造诣臻于完善B.行书比楷书更具审美功能
C.唐代文化由守成走向创新D.书法家气节提升作品声誉
2021-01-24更新 | 864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 如图改绘自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呈现的是唐宋时期今湖北境内县级治所的分布状况。对比两图,其中的变化反映出
A.高产作物普及B.土地兼并加剧
C.人口数量增加D.冗兵问题严重
2021-01-24更新 | 70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明朝政府在科举中普遍采取“优养”措施,生员、举人参加乡试、会试,岁贡生员入京,皆给予盘缠补助。这体现出
A.民众贫富差距的消弭B.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C.科举考试程序的优化D.政权社会基础的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清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纂修的全国地理总志《嘉庆大清一统志》,以京师为首,依次分述直隶、盛京等22统部(省)以及青海、西藏等地区。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
A.维护国家主权B.扩大地方自治
C.强化三省职权D.建立行省制度
2021-01-24更新 | 768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有学者评价近代某革命纲领:“交织着现实和幻梦,交织着彻底的斗争性和不切实际的空想图画。既有由革命的烈火燃起来的大胆的想象,又充分暴露了小生产者的狭隘的实际主义。”这一革命纲领
A.体现了农民反封建愿望B.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C.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2021-01-24更新 | 1368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1918年初,山西太原人刘大鹏的日记写道:“吾邑实行剪发一月有奇,警佐下乡,警兵到村,莫不剪人之一阳曲县知事亦亲自下乡剪发。”这反映出
A.北洋政府统治黑暗B.移风易俗行之不易
C.复辟基础依然深厚D.卫生观念有待普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曾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指出:“资本国在中国培植的经济势力,早已根深蒂固,牢不可破……(中国)要想发展资本主义和各资本国为经济战争,恐怕要糟到极点了。”作者认为
A.中国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B.民族工业发展获得有利条件
C.资本主义无法解决中国问题D.军阀利用帝国主义维持统治
2021-01-24更新 | 873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9. 《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回忆1936年在延安的采访:“他(毛泽东)的看法一旦用英语发表出去,尽管国民党实行新闻检查,也会传回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的耳朵里。”斯诺的采访报道
A.扩大了延安的政治影响力B.促进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C.缓和了国共两党之间矛盾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021-01-24更新 | 58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根据1979~1982年全国自销机构及零售额的统计情况(如表)可知
项目1979198019811982
自销机构(个)2832111801737322052
自销人员(人)1983379920142912181564
自销零售额(亿元)103.6165.0195.4216.8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占比5.8%7.7%8.3%8.4%
A.企业改革已进入深水区B.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
C.自产自销成为行业主流D.市场经济体制已确立
2021-01-24更新 | 694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西方学者认为,罗马人的政治智慧胜过希腊人,罗马不但能进行征服,而且还能与被征服者分享征服的成果。这说明罗马
A.延续希腊统治策略B.共和政体不断完善
C.扩展公民权至全境D.宗教信仰趋于平等
2021-01-24更新 | 859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中世纪欧洲人曾绘图(如图)嘲笑“地球是圆形”的观点,彻底改变嘲笑者看法的历史事件是
A.迪亚士到达好望角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C.达.伽马远航至印度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3. 1689年《权利法案》为英国国王接受后,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在国王和议会之间建立起一套稳定运转的工作机制。这体现出
A.君主立宪制确立B.国王淡出政坛
C.议会两党制形成D.内阁权力增强
2021-01-24更新 | 49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苏联拥有先进核武器后,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质疑北约还能否保护欧洲安全,认为法国应该排除对美国的“屈从”,按照自己的意愿在欧洲和世界行动。这表明法国力图
A.脱离美国主导的西方联盟B.争夺欧洲霸权
C.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D.单独对抗苏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二战后,新独立的印度人和受过高等教育的西部非洲人继续使用英语,前法属殖民地的一些领导人以能讲完美的法语而自豪,热衷于用法国艺术品装饰府邸。这说明
A.前殖民地本土语言消亡B.前殖民地深受西方文化影响
C.政治精英重视语言改革D.新兴国家独立缺乏政治基础
2021-01-24更新 | 96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6. 据统计,世界贸易额年均增长率1948~1966年为6.6%,1966~1977年为9.2%。20世纪80年代增速有所放缓,90年代世界贸易额峰值相当于1980年的两倍。这体现出
A.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B.区域性经济联盟的出现
C.国际石油危机的爆发D.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前行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7. 【儒家思想的演变】

材料一   汉朝建立后,先秦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皆有儒生弟子传承。汉武帝时期,“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百数,而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政府设立五经博士,博士虽不参加实际政务,但常得预闻政务会议,因此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此外,为博士设立弟子员。自此渐有文学入仕之正途。

——据《汉书·儒林传》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隋文帝从巩固中央集权出发,推行以儒学为本、三教并用的政策,“超擢奇隽,厚赏诸儒,京邑达乎四方,皆启黉校”。“中州儒雅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得以复苏。

——据《隋书.儒林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主要途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与隋确立儒学正统地位的历史背景之异同。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名校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国家教育工作的总方针,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会议认为,必须对旧教育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造。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材料二:1946~1965年全国中等学校学生人数变化示意图(单位:万人)


备注:中等学校包括中等师范学校、技工学校、普通中学、工农中学及预科、农业中学和职业中学。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附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性质的根本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新中国成立后任一时段,概括该时段的教育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2021-10-12更新 | 14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欧洲的兴与衰】

材料一   19世纪以前,亚洲(除印度外)以及非洲的大部分地区还是独立的,与欧洲几乎没有任何政治联系。然而,到19世纪晚期,整个非洲几乎都被欧洲列强瓜分殆尽,亚洲的政治和经济也被欧洲所控制。到下个世纪时,欧洲的优势地位已经使全球经济联为一体。

——据【美】唐纳德.卡根等《西方的遗产》

材料二   1945年结束的战争是一场全面战争,它切断了世界历史。欧洲最初挑动暴力,后来又承受暴力,受到极大的创伤,战争从未造成如此惨重的伤亡。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崛起表明曾经统治世界的欧洲正在走向没落。

——据【法】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优势地位形成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优势地位丧失的原因。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电报与近代中国】

小楚同学在校园文化节中承担“电报与近代中国”展板的设计任务,通过搜集整理。摘抄出如下资料:


◆19世纪中叶,欧美电报业务迅速发展起来。跨洋电缆使得商品的供需、价格及前景等重要信息瞬息可知。同期的中国依旧以驿站、民信局进行通信。
◆1863年前后,列强要求在华开办电报业务。总理衙门认为列强先于中方获知信息,中方将信受制约,且线路一旦损坏,容易引发纠纷,因而坚决反对。
◆1870年,清政府认识到既然难以拒绝列强,“不如我自为之”,架设电线(即电报线)、办理电报,可以“分洋商之利”。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清政府消息不灵,决策滞后,认识到兴办电报之紧迫。沈葆桢奏请在福建和台湾之间架设电线。
◆1880年, 李鸿章奏请在上海与天津之间架设电线。
◆1881年前后,为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电报学堂陆续开办。
◆1882年,《中报》率先使用国内电讯。
◆1883年, 总理衙门开通官用专线。
◆1887年, 川滇电线和福建至台湾水底电线建成。
◆1890年,广西龙州与越南北折电报接通。
◆1894年,李鸿章接到朝鲜政府请求出兵援助的电报。
◆1902年,本世凯见电报局可获厚利, 建议清延收归国有。
◆1908年,全国电报线路长达90897里,大中城市设电报局总数达到394处。
◆1911年,各省通电响应四川保路运动,邮传部通令不得收发此项“违制”电报。
请为小楚同学提供设计展板的建议,需提炼主题,选取材料,并论证所选材料与主题之间的联系。(可从电报与近代中国内政外交、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任选角度展开论述。)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文化史(旧)、政治史(旧)、经济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 、选修(旧)、史学热点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材料分析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文化史(旧)
2
政治史(旧)
3
经济史(旧)
4
中国近现代史
5
世界史
6
选修(旧)
7
史学热点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单题
20.4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单题
30.4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单题
40.65科举制单题
50.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单题
60.65《天朝田亩制度》单题
70.6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单题
80.4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地位和作用单题
90.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单题
100.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单题
110.65罗马法的评价单题
120.6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单题
130.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单题
140.65走向联合的欧洲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单题
150.65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单题
160.94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过程和表现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170.4儒学成为正统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180.4人民教育的奠基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
190.65二战胜利的原因及影响
三、论述题
200.65科技进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