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76 题号:13009727
1887年,刘铭传在台北大稻埕设立西学堂,聘请英国人布茂林、丹麦人辖制臣为学堂教习,讲授英法人文、地理、历史、测绘、算数、理化之学。另聘请汉教习两人,教授中国经史文字,并兼任学生监督。 据材料可知,当时
A.传统教育制度逐渐走向瓦解 B.崇尚科学推动基础教育的普及
C.中体西用思想成为时代主流 D.办学思想体现中西结合的特点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陈旭麓:“把‘西用’放在‘中体’的轨道上,使它有个晋身之阶,有个‘用武’之地,这就是一个进步。而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之内,是很难完全如愿的。”这表明作者强调
A.“西用”与“中体”本身就相互矛盾
B.“中体西用”思想推动了向西方学习进程
C.“中体西用”就是只强调经济改革
D.用西方的技术维护中国体制是难以做到的
2016-12-11更新 | 32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19世纪70年代出使欧洲的刘锡鸿认为,英国确实没有残暴不仁之政,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他们曾来过中国“得闻圣教所致”,大清要富强,完全不必向他们学习。这表明刘锡鸿
A.固守“中体西用”思想B.更加关注政治制度改革
C.坚持传统的“夷夏”观D.否认英国政体的进步性
2021-04-12更新 | 11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1866年,由美国传教士创办的广州博济医院增办博济医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西医教育机构。1879年,学堂招收了两名女生并最终学成从医,学堂开办46年共培养了120多名毕业生,孙中山年轻时,也曾在此就读。博济医学堂的发展历程反映出
A.西方侵略手段更加隐蔽B.广州市民对西医较认同
C.近代教育受到西方影响D.“经世致用”新学风兴起
2022-04-09更新 | 4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