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 礼乐制度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35 题号:14929293
体育

古希腊是商业贸易兴盛地区,民风习俗崇尚竞争,以体育竞技为欢乐,以逞强取胜为满足,并且把这种满足的欢乐奉献给奥林匹亚诸神,创造了奥林匹克竞技赛会。希腊人在体育竞赛中制定了平等、公正的规则,凡是在体育场上参加比赛的人都是平等的,只要你有能力,你就可以取得优胜,戴上冠军的桂冠,受到城邦的重视。裁判员对于场上比赛的运动员一视同仁,只要你是希腊血统的人,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凡是参加比赛的都按同一规则来对待。竞争意识虽然有鼓舞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优点,但是也有纵容贪得无厌、恃强凶狠的缺陷。

中国早在周朝初年就有射箭、摔跤、御车等体育竞技比赛。到了汉代,还创造了集体的蹴鞠竞赛方式。这些体育竞赛都是以评价一个人的品行为目的,参加者必须遵守严格的礼仪规范。这种竞争是君子之争,只要在竞赛中用尽自己的技术,就达到了参加的目的,不太计较比赛的成绩,重要的是在比赛过程中礼仪规范能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展现。成功与失败之间没有天然的鸿沟,这样的竞争意识使得中国古代体育成为教化民众的重要工具。

——摘编自崔怀猛《导致古代中西方体育差异性因素分析》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阐释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体育所折射出的文化传统。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2-23高三上·北京昌平·期末 查看更多[8]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简介图示初始用途后世演变
钺【yuè】
有刃,器形与斧类似,使用时配合长柄

兵器,起初用作刑具后世渐变为仪卫所用的礼器,成为权力的象征
“束棒”
拉丁文作Fasces,一种被多根绑在一起的木棍围绕的斧头

罗马执政官外山时,身边有12位肩扛束棒的侍卫。倘若有人犯了严重罪行,侍卫便用束棒行刑演变为古罗马权力和威信的象征,后世成为集权和独裁的代表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研究题目进行论证。(要求: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并认识其本质。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17-05-02更新 | 65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每一种治理模式都包含了自身的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目标和操作体系。在早期中国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流派,提出了多种理论形态的治理模式,主要包括儒家模式、道家模式和法家模式。此后,理论形态的治理模式在中国传统治理实践中走向了融合,逐步生成了“辩证统一”的治理模式。它内在地包含了“礼法合治”“德法并用”“人法兼重”“君臣共治”等多样化的、辩证融通的治理方式。传统治理模式中包含了诸多有益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治理资源,“保民而王”的价值理念、“无为而治”的大道之治、多元化的治理方式及“人法兼重”等多种治理资源,都可以在现代转化中实现自身的历史价值。

——摘编自武树臣、武建敏《中国传统治理模式及其现代转化》


结合材料,围绕“中国传统治理模式”提出一个具体观点,并运用中国历史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观点,阐述须史论结合,不得照搬材料原话。)
2022-01-03更新 | 261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中华文明绵延5000多年,积淀了丰富的法律思想,流传下浩如烟海的法律典籍,成为我们今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文化资源。我国古代法除形成“律令体制”外,还包括礼典、大量的礼俗习惯法等。这些规范习俗被不少学者称为“礼法”,并认为由此形成了“礼法之治”。我国古代“礼法之治”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夏商周三代之时,夏有“夏礼”“禹刑”,商有“殷礼”“汤刑”,周有“周礼”“九刑”。这一时期可以说是礼法体系的初创阶段。春秋战国至秦代,礼刑分离,也是“律令”发轫时期。汉承秦制,又在法制领域向“礼”回归。我国古代法逐步形成礼典、律典、礼俗习惯法共同发挥作用的模式,其中的礼典、律典到唐代日益成熟。这样就形成以礼率律、律外有礼,礼典、律典、礼俗习惯法三者相辅相成的治理格局。“礼法之治”这样一种治理模式,既发挥法律刚性规范功能,又发挥礼仪和道德的教化作用,同时尊重民间事务自理自治习惯,体现了中国法律文化的特色,也彰显出传统社会治理的特有智慧。


结合材料,围绕“礼法之治”提出一个具体观点,并运用中国历史相关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观点,阐述须史论结合,不得照搬材料原话。)
2021-09-15更新 | 2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