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史学研究 > 史学研究方法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7 题号:15047462
如图为湖南湘西龙山县里耶镇出土的“迁陵洞庭郡”简﹐里耶秦简中频繁出现“洞庭郡”,然而据《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并无“洞庭郡”的记录。简牍关于“洞庭郡”的记载与传世文献不相符,这说明
A.简牍客观地再现了秦朝历史全貌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无法定论
C.史书的主观性太强导致可信度低D.多重史料互证利于辨别历史真伪
【知识点】 史学研究方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二战前,有史学家认为,历史应当是“进步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标尺”,代表进步的文明启迪落后的文明;二战后,不少史学家则认为,各个地区都可以有自己的时间观念和历史叙述方式。这一变化,更凸显(     
A.历史内在的教化功能B.历史价值体系的重构
C.历史研究的主观色彩D.历史表达的多元视角
2023-07-15更新 | 1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论及《清明上河图》中“清明”的含义,美术史家郑振铎、徐邦达等主张“春景”之说,即此画所绘为清明时节的场景,但有学着指出图上不只出现有春景,还陆续出现了秋景、冬景和夏景,故得出“清明”暗寓“政治清明,天下太平”之意。各观点的支持者和反对者,至今未达成共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人们对历史认知随着时间推移而深入
B.史学争论让历史偏离真相没有定论
C.只有出现新的考古资料才能结束争论
D.史学争论是对历史的尊重和多元解读
2022-07-09更新 | 21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表是有关诸葛亮第四次北伐魏国的史料记载。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史料内容来源
宣王(司马懿)大胜(诸葛)亮(指挥的蜀军)《晋书·宣帝纪》
(诸葛)亮力挫魏军《汉晋春秋》
宣王使(张)郃追之(蜀军)……(蜀军)矢中郃髀《三国志·魏略》
A.《晋书》的记载相对客观B.蜀军第四次北伐没有实现灭魏目标
C.所有的信息皆可互相证实D.正史和《汉晋春秋》的记载都不属实
2024-05-02更新 | 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