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东汉末年,曹操重用了一大批儒学之士或有儒学背景的官吏,却又在“求才三令”中,将“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等作为取才标准。可见,曹操求才用人(       
A.不屑于儒家饱学之士B.看重门阀士族与豪强
C.以服务现实政治为要D.着眼于选官制度变革
2024-05-21更新 | 1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 (南朝)梁初无中正制,“州置州重、郡置郡崇、乡置乡豪各一人,专典搜荐,无复膏粱寒素之隔”,“随才试吏”。北周武帝选官“不限资荫,唯在得人”,“罢门资之制”。据此可知,南北朝后期(     
A.寒士获得同等入仕机会B.科举取士初显成效
C.士族子弟丧失任官资格D.中央集权有所强化
2022-10-19更新 | 2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云梦秦简《置吏律》中规定:任用吏或尉,在已正式任命以后,才能令他行使职权和派往就任;如有不应任用而敢先行使职权,以及私相谋划而派往就任的,依法论处。这一规定旨在(     
A.强调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B.提升基层官吏的责任意识
C.加强对官吏的监督和管理D.防止结党营私在地方出现
2020-11-20更新 | 1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